崔允漷:走向专业的听评课(摘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崔允漷:走向专业的听评课(摘要)
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摘要)
一、当前听评课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1.无合作的任务:有任务,没合作
几乎所有学校都在给老师布置听课任务,据我所知,最多的是每学期38节。
名为备课组、教研组,其实只是一个群体,而不是一个合作体,听评课不是“合而作之”的。主要表现在没有明确的分工。
2.无证据的推论:有结论,没证据
假如我来上,我会怎么上——没有证据
相类似的有:本节课技能训练具体到位……有效教学时间长,如果能让学生多参与一点就更好,这堂课可以打90分——证据不充分
3.无研究的实践:有实践,没研究
每次都在做,但没有明确的问题导向,也没有采用有效收集证据的意识与方法,没有形成基于证据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专业的问题,简单化地处理——
4.出路何在——改变心智模式
从简单思维走向复杂思维
关于理论与实践:“死猪与活猪”说
听评课:就此课与此人对话
好课是什么:多样性的统一(标准与底线)
从对立思维走向理解思维
自我本位——换位思考
改进缺点——发挥优势
从业余思维走向专业思维
关注学生学习
基于证据
同行评议
二、课堂观察的知识基础有哪些?程序怎样?
1.何为课堂观察?
运用必要的工具观察课堂,收集所需要的教学信息,对课堂教学作出有证据的解释与推论。
听评课是什么?
听评课就是教师同伴合作研究课堂;
听课就是收集证据;
评课就是作出基于证据的解释与推论。
2.课堂观察需要哪些知识基础?
课堂观察至少需要三方面的知识基础:
第一是何为课堂教学?4个要素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
中心是学生学习,三大要素影响学生的学习。20视角68观察点详见讲义。
第二是何为科学观察?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方法有:(1)核对清单法;(2)级别量表法;(3)记叙性描述。
优点:自然、真实、生动,还可获得出乎意料、无法言表的资料
缺点:受观察者、对象、时间、方法本身的限制
第三是何为合作?
3.课堂观察的程序
有关每个阶段的程序参见讲义或PPT
课前会议——
上课教师陈述:
1、本课的内容主题是什么?在该课程中的关系与地位怎样?
2、介绍一下本班学生的情况,包括学优生与学困生座位在哪里?
3、你想让学生明白什么?难点在哪里?你准备如何解决?
4、介绍一下本课的大致结构,包括创新点与困惑。
5、你将如何、何时知道学生是否掌握了你打算让其掌握的东西?(对有经验教师而言)
观察者提问与上课教师进一步说明
双方就上述问题商议,确定观察点。
课中观察——
课前会议后,一定要独立或合作开发观察或记录工具,体现课堂观察具有任务导向或问题解决的性质。
提前进入课堂
明确观察任务
选择观察位置
如实做好记录
避免影响教学
课后会议——
上课老师陈述:
1、这节课是怎样获得成功的?学习目标达成了吗?
2、谈谈各种主要教学行为(如情景创设、讲解、对话、小组讨论、指导和资源利用等)的有效性?
3、谈谈有无偏离自己的教案。如有,请继续说说有何不同?为什么?
观察者从不同的角度报告并交流课堂观察的结果及简要结论
协商得出几点结论和行为改进建议(成功之处;个人特色;改进建议)
三、如何开发课堂观察记录的工具?
1.课堂观察记录工具开发的一般程序
澄清“我想解决什么问题”(观察点)
分解该问题涉及到的核心概念(理论)
寻找符合该核心概念的关键行为(证据)
设计便于收集证据的图表(工具)
2.如何确定观察点?
谁来决定?
观察者
被观察者
合作体
观察什么?
观察者或被观察者或合作体的需求
该课的关键行为、要素、创新点、目标达成……(参考课堂观察框架)
3.如何按观察点设计工具?
以“学生课堂参与”为例。
要观察学生课堂参与,首先要分解课堂参与,然后寻找与观察点相关的关键行为表征,再结合课堂教学程序设计相应的记录工具。
四、如何评价课堂观察记录工具?
1.一种课堂观察记录工具的评议框架
指向明确
拟解决的问题比较明确
该问题与此人/此课的关系密切
该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教与学的改进或教师专业发展
分解合理
该问题涉及的核心概念按某种逻辑合理分解
分解后的相关次级概念都能找到相对应的关键行为
该关键行为是可观察、可记录、可解释
关键行为记录与表格的匹配程度
记录可行
该表格已说明“用户”是个人还是合作及特别要求
该表格容量适合记录人在现场边观察边记录
该表格便于记录后的整理/归纳/推论
2.课堂观察的局限性
它只能观察可观察、可记录、可解释的直观现象与行为,如教师言语、学生的课堂反应、课堂活动等,只是一种归纳的方法。
它需要观察者接受一定的专业培训,具备相应的观察技能,普适性比较差。
它需要一定的时间、设备与技术的保障,来完成程序的三部曲。
它需要一个专业合作体作为教研文化基体,在基体内教师可以进行自由、分享、互惠的对话与交流。
基于证据组织专业的听评课
省级课程团队(初中段)
听评课就是教师同伴合作研究课堂。听评课技能是教研员必备的、最重要的技能。为了提高听评课的效果,教研员必须学习和研究,提高自己听评课的技能水平。
《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的关键是学习基于证据的听评课。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课前准备
1.明确听评课的目的,找准观察点,开发评价工具
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因素有多种,听评课的目的不同(这里我们以研究型听评课为例),观察点就不同(研究的重点不同,观察点的设置也不同)。
众多的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要素,主要有课程、教师、学生、课堂等4个。每个要素有5个视角,各个视角可以设置的观察点有如下83个。
(1)课程——教与学的内容
课堂是从“课标”出发走向“生活”,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
课程这个要素包括“目标”“内容”“方法”“资源”和“练习”等5个视角,均可从“预设”与“生成”方向去观察,可以设置的观察点有21个。
“目标”这个视角可以设置的观察点有4个:预设的课时目标(学会、会学、乐学)是什么?怎么样?课时目标是根据什么(课标、学科、教材、教师、学生)预设的?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