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控制职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绩效评价的基础
要搞好绩效凭价,必须具备两个基础制定工作要 项和确定绩效标准。
(1)制定工作要项。制定工作要项要由上级与下级共 同协商确定,使下级认可,并在工作过程中有充分的 准备与运作时间。 (2)确定绩效标准。绩效标准是指衡量与判断工作是 否达到目标要求的标准。
2
知识点二
绩效的考核、评价与改进
图7.5
纠正偏差时误的比较
适度控制。一般所谓的有效控制,是指实际轨道围绕 标准,在允许幅度内,上下均匀波动。
3
知识点三
控制方法与技术
1、预算控制 预算的含义。是根据计划目标和实施方案具体筹划与 确定资源的分配、使用以及相应行动预期结果的数字 化形式。 预算的种类。企业的预算一般有以下几种:(1)收入 与支出预算( 2)时间、空间、材料及产品预算(3) 资金预算(4)现金预算(5)投资预算。
工作总结。肯定成绩、找出差距,综合评价,并发 挥反馈控制的作用,总结经验教训,指导下一个管理周 期的工作。总结要重点抓住以下问题:⑴要善于肯定成 绩。⑵要准确总结取得的成功的经验,招致失败的教训, 进一步努力的思路,提升总结的层次与价值。⑶既要搞 好归纳概括,又要深刻感人。⑷总结的主体内容的一般 结构包括三大部分:一是做了哪些工作、取得的成果及 原因;二是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三是经验与教训及今后 工作建议。
制定标准的方法(见图7.3)
图7.3
制定标准的方法
3、衡量绩效 衡量的内容。衡量的主要内容包括受控系统的资源
配置、运行情况、工作成果等。检测的核心是
的实际与计划是否一致,即是否存在偏差。 衡量的要求。衡量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及时准确。 考核中的困难。对一些不直接形成可计量结果的活 动的考核。
考核方法的要求。好的考核方法应具备如下特征 (1)定量化,即尽可能利用一些可直接计量的指标 来进行衡量。(2)必须全面、准确、公正。 偏差分析。就是对偏离计划的行动,即应用标准 同实际成效直接比较时两者之间的偏差进行分析。这 是衡量成效的关键环节,只有准确深入的进行偏差分 析,才能为有效控制提供可靠依据。偏差分析的过程: 首先,确认偏差的性质、幅度、特征,尽可能定性、 定量的加以准确界定;其次,要深入分析造成偏差的 原因,条件,并寻找出诸因素中的主要原因,以便有 针对性的采取纠正措施,从根本上纠正偏差。
图7.1
控制机制
3、管理控制的三种基本类型 在管理控制中,通常根据控制活动的重点把控制 分成三种类型:预先控制、同步控制和反馈控制。
三种控制类型的比较(见图7.2)。
图7.2
三种控制类型的比较
( 1 )预先控制是建立在能测量资源属性与特
征信息的基础上的,其纠正行动的核心是调整与配 置即将投入的的资源,以求影响未来的行动。 ( 2 )同步控制,其信息来源于执行计划的过 程,其纠正的对象也正是执行计划的过程。
图7.7
团体抵制的发展模式
2、产生抵制的原因 产生抵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管理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 有可能是引发抵制因素。
( 1 )标准太严。即认为所制定的标准不合理或过高过 严。
( 2 )测定不准确。即认为测定工作成效的方法不当, 结果不准确,评价不公正。 ( 3 )厌恶纠正措施。即感到管理者所采取的纠正措施 于己不利,产生反感或恐惧。 (4)管理者施控的态度 。
3、了解目标管理的基本原理
1
知识点一
市场控制与社群控制
1、市场控制
市场控制的含义。是指在企业内部管理的过程中,借 用市场机制与市场价值体系进行评估与控制的方式。 公司层的市场控制。 事业单位层次上的市场控制。
个人层次上的市场控制。即通过人才市场的价格与同 绩效挂钩的奖酬体系衡量员工价值来加以控制的方式。
市场控制的层次结构模型(见图7.8)。
图7.8
市场控制的层次结构模型
2、社群控制 社群控制的含义。社群控制(Clan control)是指 以一定文化为基础,一定的社会群体依靠共同价值和群 体规范引导与约束其成员的一种社会控制方式。 组织文化是社群控制的基础; 授权赋能是社群控制的必要条件; 建立自我指导型团队; 实行实时控制。
2、绩效改进
(1)制定确实可行的绩效改进计划;
(2) 指导与建议;
(3)纠正;
(4)沟通与激励;
(5)建设更加有效的绩效改进与提高机制。
学习目的:
单元三
运用现代控制方法的能力
使学生掌握运用现代控制方法的能力 学习要求: 1 、掌握市场控制和社群控制的概念和基本运作方 式
2、掌握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
( 3 )反馈控制,是建立在表明计划执行最终
结果的信息基础上的,其所要纠正的不是测定出的 各种结果,而是执行计划的下一个过程的资源配置 与活动安排。
单元一
总体控制能力
学习目的: 学习培养初步的部门总体控制能力 学习要求: 1、了解控制要领、例外控制、战略控制与控制的关 键因素 2、掌握控制的要领、过程与方法,掌握控制中的行 为反应与管理;
利润变动百分数 经营杠杆率= 销售量变动百分数
通过这样的分析,就可以测定利润随销售量变化而 变化的情况,以便加强对销售量与利润的控制。
4
知识点四
控制过程中的行为反应与管理
1、对控制的不良反应 被管理者个人对控制的抵制。 群体对控制的抵制。
强制控制的不良后果。
个人感受压力
相互沟通与串连
共同感受压力 群体抵制
2、控制系统与控制机制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指由决定和被决定动态系统 稳定状态的元素有机结合而成的集合。控制系统划 分为如下两个子系统: ⑴控制对象,即受控系统。 ⑵控制主体,或施控系统。
控制机制是控制系统用以自行调节的同态调节机
制。所谓同态调节机制是指将数据保持在规定限度内的 一种调节机制。(见图7.1)
现代预算的方法。
(1)弹性预算。主要有两种方法:
①变动预算;②滚动预算。
(2)程序性预算。程序性预算的基本模式为: 制定计划——编制程序——制定预算。 (3)零基预算。
2、 行政控制 行政控制是泛指借用行政手段监测、控制受控 系统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六种(见图7.6)。
图7.6
行政控制
3、经济分析
1
知识点一
控制要领
总体控制是指管理者对齐所负责的工作系统进行 全面的、整体上的状态把握,以保证目标实现的努力 与成果的评价。
1、实行例外控制
基本含义。即只有实际工作脱离计划的重大偏差, 才应由领导者处理,而一些不重要的问题应用已经制 定的有关管理规范去解决。
具体要求。
(1)假定某些偏差的发生是预料之中的,只要活动 是在允许的范围之内,那就可以将其看作是处于控制 之中的;
4、纠正行动
纠正行动是指根据偏差分析结果,进行决策,制定 纠正偏差措施,并付诸实施,以使实际系统重新进入计 划轨道保证目标实现的行为。 纠正方式(见图7.4)。
图7.4
纠正方式
纠正的时效。措施必须果断,行动必须迅速。
图 7.5 表明偏差迅速被纠正(即限于标准偏差 率或允许偏差范围之内)与偏差未被及时纠正两种 情况的比较关系。
工作因素。 战略要点。是指与诸工作因素相互联系,并能综合、 集中反映与统领制约这些工作因素的关键性环节。 利润是必须控制的战略要点。利润是反映企业若干经 营要素变化情况的一个战略要点,通过利润能更好的 控制这些经营要素。
3、 控制关键因素 要使控制有效率,就必须抓住关键因素加以控制。 关键因素主要有三种类型 (1)出现偏差的可能性大的因素。 (2)直接决定工作成效的重点因素。
培养学生对工作绩效进行科学分析评价的能力 学习要求:
理解绩效评价的基础,掌握绩效的考核评价与 改进。
1
知识点一
绩效评价基础
1、绩效评价作用与内容 绩效及其评价。绩效是指社会组织及其部门与人员的工 作成绩、成果与效率、效益。它反映了组织与个人的工 作实际达到目标的程度与管理者管理行为的有效程度。 绩效评价的作用。 ( 1 )有利于全面客观地反映组织与个人的工作状况与 成果; ( 2 )发现工作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 训,以利改进与提高绩效; (3)评价结果可作为奖酬发放、使用干部等依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控制过程中的行为管理 为调整好控制过程中的行为问题,管理者要做好以下工 作:
(1)管理者要树立正确的态度。
(2)下放控制权,提倡实行自我控制。 ( 3 )采用科学的控制手段,并做好宣传解释、教育工 作。 (4)倚重工作保证体系进行控制。
(5)归根结底是要做好人的工作。
单元二
学习目的:
绩效考核与评价能力
(3)能使控制最有效又最经济的因素。
4、有计划地控制 基本含义。有效的控制不是在行动当时随机产生的, 必须是预先安排、按计划行事的。 要提高控制的预先性。有效的控制应该是有预见性的 按照即定标准、程序来进行控制。
2
知识点二
控制过程
1、控制过程与控制条件
实施管理控制职能的三个基本阶段:控制的第一步 是订立明确、科学的标准,以便确定控制的目标和依据; 控制的第二步是管理者对照标准,对受控系统的实际情 况进行监测;第三步是根据偏差分析结果,进行决策, 制定纠正偏差措施,并付诸实施,以保证实际与目标一 致。
(2)只有重大偏差,也没有处理它的既定规范,才 应该由领导者处理; (3)领导者要为下级明确提供能够用来处理次要偏 差的既定原则、政策、程序、规范和措施,以保证他 们有效、独立地解决那些例行问题;
(4)管理部门应对调整标准做好准备。
2、在战略要点上控制
基本含义。即根据战略要点出现的偏差去控制一般的
比率分析。比率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比关系。它对反
映受控系统的实际状态、作出正确评价,是很有用处的。 一般可以把这些比率分为财务比率和经营比率两大类。 盈亏平衡分析。这是进行经济分析的一种重要工具。
(1)盈亏平衡模型可以用来进行成本控制。
(2)经营杠杆率是进行盈亏平衡分析的另一有用 工具。它是指产品销售量变化百分之一而引起利润变化 的百分数,其公式为:
控制的必备条件。主要有三个必备条件:⑴控制标 准,没有标准就没有控制;⑵受控系统的相关信息;⑶ 必要的权力。
2、 制定标准 控制标准。是指反映或衡量系统预期稳定状态的水平 或尺度。决定这种标准最主要的依据是计划。 控制标准范围的确定。一般按组织的基本活动种类来 说,须订立业务标准、政策标准、职能标准、设备结 构标准、人事标准及工作标准等。 标准的表示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用实物量表示标准; (2)用价值量表示标准; (3)使用时间表示标准; (4)用定性指标表示标准。
第七章
单元一 单元二 单元三
控制职能
总体控制能力 绩效考核与评价能力 运用现代控制方法的能力
第七章
学习目的:
控制职能
培养学生对控制职能的基本认识
学习要求:
了解控制系统和控制机制的涵义,理解管理控制的
基本类型
1
知识点一:控制职能概述
1、控制及其作用 控制的含义。管理中的控制职能是指管理者为保证 实际工作与计划一致,有效实现目标而采取的一切行动。 控制的作用。 (1)控制能保证计划目标的实现,这是控制的最 根本作用; (2)控制可以使复杂的组织活动能够协调一致、 有序地运作,以增强组织活动的有效性; (3)控制可以补充与完善期初制定的计划与目标, 以有效减轻环境的不确定性对组织活动的影响; (4)控制可以进行实时纠正,避免和减少管理失 误造成的损失。
绩效的基本类型。可根据评价对象,绩效划分为 三类:(1)单位(组织)绩效;(2)部门(群体) 绩效;(3)岗位(个人)绩效。 绩效评价的内容。现以企业为例,简要分析绩效 评价的内容,主要有; ⑴产品与服务的数量与质量,包括相关的中间成 果; ⑵各种工作过程的效率与质量;
⑶市场开拓与营销的效果;
⑷人才数量、质量与发展状况; ⑸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绩效考核与评价 绩效评价与考核的基本程序: ⑴制定绩效评价计划 ⑵做好考核评价准备 ⑶搜集信息 ⑷衡量与判断
⑸评价结构的运用
⑹改进
评价主体与信息来源。考核与评价尽可能吸收考 核对象参与,平等协商,共同评估,不但使考核评价 客观真实,还会有效地激励员工。 评价的基本方法。主要有搜集信息的方法、衡量 与判断的方法、综合评价与总结的方法等。 现场检查。可以直接掌握第一手资料;能亲自辨 别情报真伪;能及时把握变化情况;并有利于缩短管 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心理距离。检查要领:⑴检查前做 好充分准备。⑵选择适当的检查方式。⑶要端正检查 者的态度。 ⑷要采用科学的检查方法与手段。 ⑸深 入分析,得出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