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摘要】
探究性教学,就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形式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来解难释疑尝试活动。本文将从“让孩子多“疑”,激发探究的积极性”“合理适时地引导,提高探究的效果”“探以致用,体验探究成果的价值”等三方面来浅谈如何解决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激发引导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课程“应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被动式参与、虚假性探究、忽视活动主体的主动性现象仍然时有发生。那么,要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开展探究性教学呢?
一、理论追寻——走近探究式教学
(一)什么是探究式教学
所谓探究性教学,就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二)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特征
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特征是:不直接把构成教学目标的有关概念和认知策略告诉学生,取而代之,由教师创造一种智力活动和社会交往的环境,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发现有利于开展这种探索活动的学科内容要素和相关的认知策略。
二、深入剖析——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现状
1.课堂探究拘于形式,影响效果
案例:片段一
观察主题图:面包房一共做了54个面包,一班小朋友买了8个面包,另一班小朋友买了22个面包。
师: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有选择的板书:还剩多少个面包?
观察了解信息。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小组交流讨论
……
师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方法一、54-8=46(个)46-22=24(个)
方法二、8+22=30(个)54-30=24(个)
师:这两种方法有何异同?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小组交流的时候,有的学生一直说,有的学生没说)
小组交流汇报:
生1:它们的答案都一样。
生2:两种方法都是求:还剩多少个面包?
生3:算式不一样,先解决的问题不同。
……
上例中,看似人人都在积极地参与探究活动,都在对每个环节进行探究,然而这种探究活动却不是学生渴求的,是在教师的指令下进行的。在没有把学生真正吸引到这个情境中来,引不起学生的主动参与思考。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老师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没有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问题,而是形式的让学生合作交流,场面热闹,效果不佳。在整个探究过程中不需要学生太多的思考与创新,失去了探究学习内在的价值。
2.探究随意性大,浪费时间。
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不择时机、不择问题地要求学生探究,不但得不到效果,而且降低了课堂效率。以下的一个片段,大家一起来探讨。
案例:
出示主题图
问题:
(1)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2)知道了什么?与同桌的小伙伴说一说它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师:像5.98、2.03、0.65、4.82、2.8、6.7………这样的数你能给它取个名字吗?碰到困难的同学可以向同桌求助。
师提示:看,这些数中间都有个点。
生1:点数。
生2:小数。
生3:小蝌蚪。
……
事实上,像这样的情形在教学中经常出现。其实,小数的名称是人为规定的,无须兜个大圈子让学生去探究,直接告诉学生就可以了。上面的案例中,教师花费了将近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探究”小数的名称,还提示学生观察这些数中都有个点,搞得学生找不到方向,摸不着边际。难道这样就是探究学习?在这一个简单的环节,随意地探究,任意浪费时间,这将导致本课的重点“小数的含义”没有充足的时间去深入理解,必然导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难以落实。
三、实践探索——追求探究式教学高效性的新策略
(一)让孩子多“疑”,激发探究的积极性
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爱刨根问底,乐于助人。在课堂上教师应根据他们的这些特点,可以适当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的问题情景。如障碍性问题,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寻求帮助,英雄主义油然而生等,激发他们探究求知的积极性。
例如:教学《年、日、日》时,提出这样问题:“小明今年12岁了,却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创设这样的问题就使学生产了疑惑:12岁应该过12个生日,为什么只过了3个生日呢?学生自然就想办法探究这是为什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以“自身需求”的角度出发去探究。这时教师让学生取出准备好的不同年份的年历,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就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二)合理适时地引导,提高探究的效果。
探究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但这并不意味着让学生盲目地进行无目的探究,这少不了教师的组织和引导。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如果缺乏教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学生的探究活动往往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来说,在探究教学中教师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要有探究问题空间。
探究教学的研究表明,探究是人类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过程都必然是探究性的,开展探究教学的重要条件是选题或学习的材料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要学习的数学内容,且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新颖性,就是要把问题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否则就没有探究的价值。
案例《圆的认识》
出示分别用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做轮胎的汽车。
师:我要去旅游,你觉得我该选择哪一辆车出行,为什么?
生:选圆形做轮胎的汽车,三角形、正方形做轮胎的汽车,开起来可能会一颠一颠,很不舒服。
师:利用你手中的模型车开一开是不是这样?
师:为什么圆形轮胎不会一颠一颠呢?请利用你手中的模型车在直线上开一开,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