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客车涂装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客车涂装标准

摘要:以客车涂装工艺流程为主线,对影响客车涂装质量的各个环节及质量

2 漆前处理

前处理的目的是清洁被涂物表面,为底漆提供具有优良结合力的附着界面。按处理方式可分为磷化处理和手工擦拭(打磨)处理。

2.1磷化处理又分为浸渍式和喷淋式,是用化学方法将被涂物表面的油污清除干净,进而形成一层半导体型的磷酸盐保护膜的工艺。前处理质量的好坏需重点控制以下几个环节:

2.1.1各腔/盒式件的最低端必须设置流液孔,不能出现倒置或漏设现象。

2.1.2重油污、粉尘、各种印痕在整车磷化处理前必须先进行擦拭预处理,一方面可确保整车磷化处理效果,另一方面可减轻污物对槽液的污染,进而延长槽液的使用寿命。整车前处理一般不设置酸洗除锈工艺,如车体表面存有锈蚀需采用砂纸将其打磨除掉。

2.1.3严格控制脱脂槽(FAL游离碱度)、表调槽(PH值)、磷化槽(FA 游离酸、TA总酸、AC促进剂浓度)各项控制参数,以及车体在各槽液内的处

理温度及时间。

2.1.4磷化膜表面不能出现黄锈、明显发花、挂灰及除油不净等缺陷,否则影响漆膜附着力和整体涂层的耐蚀性。

2.2部份客车厂家整车涂漆前采用的是手工擦拭除油、打磨粗化处理,具体工艺流程为“除油→打磨→除尘→二次除油”,主要控制环节如下:

2.2.1采用除油剂“一湿一干法”擦拭除油,必须确保除油干净、彻底,最后可用干净的白色棉纱擦拭检验。利用除油剂除油的原理是将油脂进行充分溶解,然后再人工擦拭去除,若只是溶解而不充分擦拭,除油剂挥发后油污仍会残留在车体表面,擦拭用的材料如棉布、擦尘纸等需是润湿性、吸水性优异的材料。

2.2.2镀锌板、铝板及带漆件涂漆前要进行打磨粗化,以增大底漆与基体间的接触面积,要求粗化均匀、彻底,砂纸纹密集,以确保底漆附着力。镀锌板、铝板最好设置在底漆即将喷涂前进行打磨,以防打磨后表面继续发生氧化反应,

尤其是铝板,因为铝金属非常活泼,表面极易与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反应,而底漆与纯铝间的结合力要明显优于氧化铝。

3 底漆喷涂

底漆是涂覆于底材上的第一道涂层,与基材间的附着力和耐蚀性是其控制的重要内容。底漆有多功能底漆(可适用于多种板材)和单功能底漆(仅适用于其中的一种或两种板材)两种,从树脂类型上考虑,客车用底漆一般有聚氨酯底漆和环氧底漆,但多为环氧型防腐底漆,因其防腐性能比较优异。

3.1宇通客车、苏州金龙、江淮现代等厂家针对铝板制件(仓门、乘客门、型材等)选用的是专门的磷化底漆(或称为铝合金底漆),因其含有酸性的磷酸盐成份,可与铝板表面发生缓蚀反应而充分咬合,且对铝板材质(含镁量较高的合金铝一般附着力较差)和打磨粗化效果要求不是太高,因此底漆附着力较好。宇通客车采取整车磷化后再对铝板进行充分打磨粗化,然后整车喷涂多功能环氧底漆,因施工方便而已推广多年。

3.2底漆严密性、均匀性、足够的涂膜厚度是涂装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控制底漆喷涂工走枪速度、压枪重叠、枪距、气压、出漆量、施工粘度等参数的均匀性是控制涂膜均匀性和外观质量的基础前提条件。一般认为底漆涂膜对外观质量要求不高,而常忽视对漆工操作技能的培训与提高,结果是涂膜常出现厚度不匀、桔皮、颗粒、发粗等缺陷,而影响涂膜质量和后道打磨效果(漏底、膜损较大)。底漆涂层膜厚一般控制在20μm以上,但其外表面若有其它涂层,最好不宜超过40μm,否则易影响涂层附着力。为便于控制底架漆的涂膜厚度,底漆一般要选择有别于黑颜色的其它色如灰白色、红色或绿色等,但一般不宜选择与基材颜色或磷化膜颜色相近的浅灰色底漆。

3.3地板以下的骨架及钣金件易受积水、砂石等的冲刷其防腐性和抗石击性要求较高,除轮胎各挡板、下裙蒙皮内表面、仓板及梯步挡板的外表面喷涂阻尼胶外,其它外露型钢及钣金件需在底漆喷涂完毕再湿碰湿喷涂一层防腐黑漆,同时也便于与底盘车架颜色统一。

4 原子灰涂刮

提高底层平整度,填平钣金缺陷和凹坑,通常采用不饱合聚酯腻子或合金原子灰,然而腻子涂刮过多,是害多利少,许多客车厂家早已通过提高钣金车外观质量来降低原子灰用量。不饱合聚酯腻子一般涂刮至干燥的底漆表面,合金原子灰可以直接涂刮至裸钢表面。原子灰涂刮质量主要控制如下环节:

4.1腻子调配。按产品要求比例(通常2-3%)加入固化剂,用铲刀或刮板调合均匀,为方便识别原子灰的调配质量,固化剂内一般掺有黄、黑或红色的颜料。根据钣金缺陷大小,原子灰的稠度应有所变化,大缺陷采用稠度较高的原子灰涂刮,小缺陷和最后收光采用稀原子灰,为方便涂刮,最好配备原子灰稀释剂(苯乙烯和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混合物)。为防止材料浪费,应根据涂刮量“现用现调”,并在活化期内(一般10分钟)使用完毕。

4.2根据涂刮面形状、大小可分别使用大小刮板或软(橡胶)、硬(塑料、铝、钢板)刮板。两侧蒙皮或仓门等大面部位采用大刮板,材料可用铝型材或折边成“L”型的薄钢板,但必须确保刮板的直线度;曲面部位采用软质材料的刮板涂刮。涂刮质量可采用目视、手摸、或直/弧线样板比靠的方式进行掌控。

4.3焊缝印问题:焊缝印按外观形态可分为凸涨形和凹缩形两种。凸涨形是由于腻子底层含有空腔体(腻子未刮实)或有未挥发干净的溶剂(蒙皮与型钢的贴合缝隙内底漆未充分干燥)而在涂装烘烤中产生气体膨涨逸出,一般在涂装施工过程中出现,尤其是车身刚刚烘烤完毕时异常明显;另一种是由于焊缝处的蒙皮与骨架梁贴合面间在车辆使用过程中不断溅进泥水,底层锈蚀膨胀和腻子吸潮溶胀而引起,主要发生在轮罩周圈区域。凹缩形是车辆在使用过程中焊缝处的腻子不断收缩凹陷而产生的焊缝印(因焊缝处腻子涂刮量大,同样的收缩系数,腻子层越厚收缩量越大)。目前国内客车厂家针对车身外露焊缝处的处理一般分为满焊、预留黑明胶缝(或刮胶再喷漆)、粘贴铝型材或PU透明胶带再喷漆等方式防止焊缝印问题的出现。其中满焊工艺仅适用于局部长度在1米内的短焊缝,并且为防止蒙皮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热变形,施焊前两侧涂抹冷却膏,如金华尼奥普兰;国内许多中巴车型两侧蒙皮与腰梁间的焊缝采用粘结铝型材或打黑色聚氨酯胶的方式弥补焊缝印问题;国内也有些客车厂家对部份车身外露焊缝采取近似满焊(对接间距和点间距均≤5mm)工艺,腻子涂刮时先对焊缝部位涂刮纤维焊缝灰。

5 中涂漆喷涂

中涂漆是介于底漆或腻子层与面漆层间的中间涂层,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用于填充底层缺陷(腻子微孔、砂眼、砂纸纹等),打磨后为面漆层提供平滑、致密的附着面,是确保面漆光泽和鲜映性的先决条件。

5.1先用压缩空气和粘尘布清理底层粉尘,然后对原子灰磨穿部位补喷环氧底漆,以确保防腐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