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丽丝门罗 荨麻解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荨麻》:女权主义外衣下的一次出轨未遂

孙丹12042006 12外21 爱丽丝·门罗出生于1931年,是加拿大著名的女作家,被誉为“加拿大的契科夫”。她曾获得加拿大总督文学奖,共创作了14部作品并多次获奖。2013年10月10日,爱丽丝·门罗获得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瑞典学院给出的颁奖词是:“当代短篇文学小说大师”。

很多主流作家和评论家认为门罗的作品多关注女性的生活和内心世界,描写女性在面临实际家庭生活问题时那种纠结和矛盾的心理状态。并且,门罗通过描写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迷茫、困惑、弱势地位以及女性对自由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表明了女权主义思想。但我认为,她所涉及到的貌似女权主义思想的一些内容并不是真正的女权主义思想,而只是一种为了小说在伦理可接受性上的故意穿插,至少在《荨麻》中是这样的。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女权主义。女权主义是指一个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主义理论与政治运动。女权主义理论的目的在于了解不平等的本质以及着重在性别政治、权力关系与性意识之上。女权主义政治行动挑战诸如生育权、堕胎权、教育权、家庭暴力、孕妇留职、薪酬平等、投票权、性骚扰、性别歧视与性暴力等等的议题。而《荨麻》看似主要涉及到的一个女权主义主题是:获取女性的生存和发展的自由空间。

接下来,我将从两个方面来反驳《荨麻》具有女权主义思想。

第一,我想探究女主人公为什么会离家出走。不防我们先假定女主人公的出走是受女权主义思想的影响。首先,我们很难发现女主人公在家中是否受到压迫和羞辱。但是,至少从她给丈夫打电话那部分可以感受到她丈夫对她是比较包容的。她丈夫没有因为她的出走而大发雷霆,把她捉回家,也没有因为她的出走而感到颜面扫地而直接和她离婚,而是给她一些独处的时间和空间,并期望着她的回心转意。这至少可以表明她丈夫对她是比较尊重的。再次,为什么当女主人公获得了她所想要的自由后,她又开始害怕、怀疑了呢?是因为她想念孩子了吗?不是,因为她明白想念孩子是她追寻自由所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并且她已经学着慢慢接受这个事实。是因为她自责于抛弃家庭吗?也不是,面对两个孩子因为自己的出走而哭闹,她所做的就是给正处在分居阶段的丈夫打一通电话,把两个孩

子送走。她的害怕和怀疑说明这种每天不用做饭、自由自在的生活并不是她想要的。这样的话,我们刚才假设她因女权主义而离家出走、追寻自由是有点说不通的。那么,她什么时候把这种害怕和不安抛之脑后了呢?很显然,是她在再次遇到迈克、内心的“爱”又被激发之时。我们知道,当她离家出走时怀着过一种没有虚伪、压迫和羞耻的生活的希望。但是,多年不见的迈克是否能带给她这种生活呢?她完全没有考虑,感性轰炸了所有的理性。我们退一步思考,她所期望的那种生活本身就太过于理想化,谁没有虚伪的一面呢?夫妻双方维持家庭也总会有付出的吧。而同样的问题,她对丈夫是逃离的借口。对一个数十年不见的儿时玩伴却毫不思索。不知道女主人公是否意识到,正想极力摆脱一个“怪圈”的她又一头热地跳入另一个她日久也会生厌的“怪圈”。

第二,女主人公和迈克在接触时的种种表现和女权主义也是相违背的,甚至表明了她的不成熟和不负责任。从头到尾,女主人公都完完全全地把迈克的感受凌驾于自己的感受之上。不会打高尔夫球的她乐意为迈克拾球;喜欢听到迈克说“我们”;喜欢坐在他身边,并且陶醉于貌似妻子的位置。这些行为和心理表明女主人公在潜意识里是接受并认可父权主义的。她乐于毫不计较地从属、依附于迈克是因为她爱着迈克。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认为,她摆脱家庭、抛夫弃女是因为她已不爱丈夫、厌倦于家庭生活,而不是因为排斥父权社会对她的束缚。其实这很符合人性:爱着的时候,不需要任何理由;不爱了,什么都可以成为离开的借口。只是在《荨麻》中,离开的借口成了所谓的女权主义。其实这和女权主义没有半毛钱关系。若这属于女权主义的范畴,那么所有的女性都可以为她们不道德、违背伦理的行为找到了一个万能的借口——女权主义。当女主人公沉醉于对迈克的爱,在迈克睡过的床上做着充满情欲的梦时,她的丈夫在干什么?或许正在哄两个哭闹的女儿睡觉。她的两个女儿在干什么呢?或许正在想念很久未见的妈妈。是不是她丈夫因为女儿哭闹难以忍受,也直接打个电话说:“我的职责只是赚钱养家,你把她们领走吧!”不说她对丈夫、家庭的责任,仅仅作为一个母亲,她就是极度不负责任的。即使是她时时萦绕于心的对女儿的思念也敌不过迈克的一阵沉默——当她和迈克驱车去高尔夫球场聊到孩子时,她说他想念自己的孩子。但是迈克却没有像她所想的那样安慰或者鼓励她,她马上就觉得在这种场合来说这种事情很不合时宜——身为一个母亲,会有这种想法,是没有母性而又

可悲的。有人认为,女主人公对爱和性的渴求,恰恰体现了女权主义思想。但我认为,这完全把女权主义和妇女的不负责任行为混为一谈了。若是抛夫弃女,去追求一段冲动而又轻狂的爱是女权主义的体现,那么这种不成熟不负责的行为体现出女权主义还处在幼稚阶段,或许女权主义本身已误入歧途。

但是,如果女主人公不具有女权主义思想,她为什么会读荣格、西蒙娜·德·波伏娃、阿瑟·库斯勒和T.S.艾略特等人的作品呢?他们的作品具有提倡个性化和女权主义的特点。我个人认为,这是门罗在创作中故意而为之的结果。为了使女主人公的行为在道德伦理上更具有可接受性,她把女权主义作为一个幌子、借口,来弱化女主人公的不道德性,强化她所遭受的痛苦不幸以及对“自由”的勇敢追求,而使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忽略了这个事实:女主人公所追求的所谓爱情和自由的前提本身就是靠不住脚的。

同时,我认为《荨麻》所讲述的是一个女性婚内出轨未遂的故事。之所以说未遂,是因为我认为迈克从头到尾都没有爱过女主人公,这是她一厢情愿的臆想,并且这种臆想也是有迹可寻的。首先,童年迈克离开时,并没有向女主人公告别,也没有提前知会一声。对此,我们可以有不同的猜想:一、迈克喜欢她,但是羞于表现出来或认为那太过感伤。二、迈克有急事,没来得及说。三、迈克只是把她当成普通小伙伴。四、等等。我个人比较偏向于第三种猜想,因为通过玩泥球游戏我们可以看出迈克不是一个内向害羞的小男孩。再者,如果迈克是因为急事而离开,多年以后相见时,按照人之常情,他应该会想女主人公解释一下当年的不辞而别。而他却没有,反而相见时的情景是女主人公“rush”(冲向、快速走向)迈克,而迈克是“move”(走向、挪向)女主人公。再次,当他们在桑尼家看星星时,敏感的女主人公发现迈克离桑尼的距离比离她近,但却没有提到迈克离约翰的距离。或许迈克离约翰更近,她却忽略了。如果那样的话,迈克离她的距离就是最远的。有时候人和人之间下意识的距离就能反映出潜意识中他和对方的亲疏。最后,经历过暴风雨后,迈克向她说了他轧死自己儿子的事情。女主人公认为,正是因为迈克和他妻子共同经历了一件不幸的事,所以他们被“bound”在一起。这个词很多人理解为迈克和他妻子坚不可摧的爱情。但是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女主人公认为迈克和他妻子在一起并不是因为爱,而是因为他们儿子的死把他们束缚在一起。同时,我们何尝不能把迈克的以实相告理解为这是迈克在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