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过了文学史上任何典型。作者将 他们放臵在生死和道德的极限境遇 里,显示其灵魂的真伪、善恶、美 丑……对于性格成因,不仅写出环 境的逼迫,而且写出人性本体的芜 杂和裂变。
鲁迅的评价
正如鲁迅所评价的:“他把小说中的男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男女女,放在万难忍受的境遇里,来试 炼他们,不但剥去了表面的洁白,拷问 出藏在底下的罪恶,而且还要拷问出藏 在那罪恶之下的真正洁白来。”
《穷人》 早期中译本封面
《穷人》继承了普希金的《驿站长》和果戈理 的《外套》描写“小人物”的传统,但比以往写 “小人物”的作品有新的突破。他不但把19世纪40 年代俄国社会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深受 双重压迫的平民阶层的苦难充分展示了出来,而且 把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描写得更为丰富,更为复杂。
囚 犯 们 被 押 解 着 到 西 伯 利 亚 服 苦 役
4、重返文坛
1859年,陀氏获准回彼得堡,重新焕发
写作热情,出现了继40年代后第二个创 作高峰期。 代表作品:《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地下室手记》、《罪与罚》、《白痴》 、《群魔》和《卡拉马佐夫兄弟》等。
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概况
三、主要作品介绍 1、《穷人》
“小人物”杰符什金
处女作、成名作。
主人公杰符什金,是“小人物”系列中
一个较独特的形象。他是彼得堡一个小 书记,深爱一个身世不幸的姑娘瓦莲卡 。但只有牺牲、付出,而不接近。 结尾:瓦莲卡不愿让杰符什金一生受累, 嫁给毁灭她青春的恶棍地主贝科夫。杰 符什金失去了唯一的希望,万念俱灰。
3、创作思想 (1)“土壤派”理 论
即“根基论”。认为俄国
知识分子脱离了赖以生存 的“土壤”(根基),人 民也不接受其革命宣传, 俄国缺乏移植西欧资产阶 级革命的“土壤”。只有 笃信宗教才是俄国的出路 。
(2)宗教博爱思想
认为人的犯罪,人间的
一切邪恶与不幸,是因 为忘记了上帝。所以, 必须从心灵深处唤醒人 的宗教意识。这一观点 与“土壤论”一脉相承 ,或者说是“土壤论” 的本质体现。
书信体形式
这部小说所以能达到这样的深度,得益于作家所采 用的书信体形式。作为身处官僚等级制度底层的男 主人公杰符什金,在公开场合,当着上司的面,他 是不敢表示出丝毫的不满的,这不满只能藏在心里, 诉诸笔端,对他心爱的人诉说。从这些发自心底的 言说中,读者窥见了小人物心灵的一角,这是在普 希金和果戈理的小说中都未得到充分表现的。
表现俄国专制制
度下底层人民的 悲惨生活和“小 人物”命运,表 现专制制度对人 性的扭曲。
之二
揭示人性的善底下隐藏
的恶,恶底下隐藏的善 。表现美善黯然忍受邪 恶的凌辱、摧残直至毁 灭,或者无助地走向宗 教的过程。 作家说:“人是一个谜 ”。他用自己的一生去 破解这个“谜”,探索 人类心灵的奥秘。
的长篇,被认为是他最成熟的作品。因为在 这部作品中,以往作品中高略德金式的双重 性格、拉斯柯尔尼科夫的超人思想、索尼亚 和梅思金公爵的东正教观念都通过对卡拉玛 佐夫这一“偶合家庭”的描写得到了集中的 体现,对现实的真实描绘、对社会政治、哲 学、伦理、道德等问题的揭示、对俄国前途 与命运的思考都汇聚一起,使这部作品具有 了史诗的品格。
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指出: ……在人们普遍关注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 的社会意义的时候,作家心里却开始了他对 “人”的进一步探索。“人是一个谜。”作家 看到了人性的复杂。
瓦莲卡的意义 之一
“瓦莲卡”之于杰符什金,如同“冬
妮娅”之于维林,“外套”之于巴 什马奇金,是“小人物”生活中唯 一的温暖、希望。
别林斯基正确地分析了《穷人》的社会意 义: 许多人可能会认为作者想通过杰符什金这 个人物描写一个智力和能力都受到压抑、被生 活压扁了的人。那样都是非常错误的。实际上 作者的思想要深刻得多,仁慈得多——他通过 玛卡尔· 杰符什金这个人向我们显示:一个天赋 极其有限的人的天性中,有着多么美好、高尚 与神圣的东西。
黄晋凯主编《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 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大体可以分为前 后两个时期。 前期(1844-1859),主要有:中篇小说 《穷人》、 《双重人格》、《白夜》、《女 房东》、《脆弱的心》等。 后期(1859-1881),是其创作的丰收时期, 见下表。
50—80年代作品
时 间 作 品 体 裁
“跪着造反”
因为处身于社会的底层,杰符什金性情敏感,十分看重他人 对自己的看法。他不认为自己是别人的累赘,因为“这口面 包是我自己的,它是我劳动挣来的,是合法的”;他不认为 自己天生卑贱,也不认为抄抄写写是卑贱的工作,觉得自己 “也有一颗与别人一样的心”,“我有良心和思想”;他以 自己在工作而自豪,“因为我在工作,我在流汗嘛”。从这 些言语中透露出小人物的“自尊”和他们要做“人”的强烈 意识,他们虽然贫穷,但“贫非罪”。 杰符什金的反抗只是停留在他自己的意识中,至多是讲 给瓦莲卡听的,所以他的反抗仍然是微弱的,是“跪着造 反”。而且他无力承受任何重大的打击,在这种情况下,他 也只能任凭命运的捉弄。所以当他心爱的瓦莲卡被迫嫁给地 主贝科夫时,他发出了悲惨的哀号。
,同时博览文学经典,迷恋巴尔扎克、歌德、 普希金、果戈理、莱蒙托夫等人的作品。 1843年毕业不久便弃工从文。
2、步入文坛
1846年发表《穷人》,一举成名。其后
两年内创作了《二重人格》、《女邻居 》、《白夜》、《脆弱的心》等作品。 陀氏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以写实手法, 描写底层“小人物”的苦难命运,引起了 俄国文坛的普遍关注。涅克拉索夫和别 林斯基一致认为:“新的果戈理出现了! ”
(2)主题
表现现代人人格的分裂,残缺。两个高略德金分别 代表人性的善与恶,二者如影随形,又不可调和。 善是实相,恶是幻影,反之亦然,如同庄生梦蝶, 庄生与蝶,都是大道不同面目的化身。大道时而化 为庄生,时而化为蝴蝶;人性时而表现为善,时而 表现为恶。 主人公的困惑在于,既不能恪守善,又不能趋同恶 ,因而失去内在的和谐、统一,导致分裂、疯狂。
之二
高尔基说: 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两个最 伟大的天才,他们以自己的天才的力量震 撼了全世界,使整个欧洲惊愕地注视着俄 罗斯,他们两人都足以与莎士比亚、但丁、 塞万提斯、卢梭和歌德这些伟大的人物并 列,但他们对于自己黑暗、不幸的祖国却 有过不好的影响。
之三
法国作家纪德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是
三、创作特征 1、题材
描写小人物、受难者、被侮辱与被损害者
、人格分裂者、疯狂者、犯罪者…… 写梦魇 、写呓语、写幻觉、写直觉、写 变态心理、写歇斯底里、写孤独、写黑夜 、写死亡、写鬼魂…… 总之,描写世间最痛苦、最绝望的人,揭 示人心最黑暗最隐秘的角落,展示复杂混 乱的非理性世界。
2、主题 之一
“被托尔斯泰高峰挡住的更高峰”。 鲁迅称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人类灵魂 的伟大拷问者”,“恶毒的天才”。 作家的自我评价:“最高意义上的现 实主义作家”。
二、作家生活简史 1、早年生活
1821年11月11日出生于莫斯科一个医生家庭。 1834-1837年在莫斯科一所寄宿学校读书。 1838年遵从父愿进入彼得堡军事工程学校学习
2、《二重人格》
荒诞小说。又名(《同
貌人》《孪生兄弟》) 。写彼得堡一个小公务 员戈理亚德金的内心世 界。他曾经因为失业而 潦倒,所以深怕再度沦 入绝境而内心分裂。
(1)人物
戈理亚德金是一个懦弱怕事的平庸之辈,十分渴望 自己能学会一种攀附阿谀的手段飞黄腾达而不遂, 因为他缺乏厚颜无耻的品质,因而精神分裂,幻觉 中出现一位与他同貌的怪客:卑鄙、狡猾、无耻、 充满野心、巧取豪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主人公对这个小高略德金既害怕又向往,因为他具 有自己所缺乏的品格,但又觉得不道德,于是内心 充满矛盾,导致疯狂。
3、《卡拉马佐夫兄弟》
作者哲学思考的总结,被称为人类有文 明历史以来最为伟大的小说。 有作家点评:“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执 著于研讨人与上帝的关系,经常摆荡于 天堂与地狱之间,穿梭于神性与魔性的 两极,直到他年届六十,终于写下《卡 拉马佐夫兄弟》,在人类精神领域中, 竖立了一座高峰。”
《卡拉玛佐夫兄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后
1859
1859 1861
舅舅的梦
中篇小说
斯捷潘奇科沃村及其居民 中篇小说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长篇小说
1861-1862
1863
死屋手记
冬天记的夏天印象
长篇小说
游记
时
间
作
品
体
裁
1864 1866 1868 1871-1872 1879-1880
地下室手记 罪与罚 赌徒、白痴 群魔 卡拉马佐夫兄弟
中篇小说 长篇小说 长篇小说 长篇小说 长篇小说
(3)戏剧化情节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情节冲突集中
,故事进展迅速,具有毁灭意味的灾难 性事件,常常纷至沓来,令主人公应接 不暇。 悲剧情节往往牵引出人物复杂激烈的心 理矛盾和精神危机,陷人物于万劫不复 的极限境遇,具有极强的戏剧性。
(4)对话性
巴赫金认为陀氏“创造了
一种全新的艺术思维类型 ——复调型的艺术思维” 。不同于以往小说家借作 品某一人物表明自己观点 的特征。陀氏让作品中所 有人物发表各自的看法, 各抒己见,各执其理,作 者对任何一方不臵可否。
3、政治罹难
1849年陀氏因参加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活动被 捕判处死刑,罪名是曾在小组活动时宣读了别 林斯基那封反对农奴制度的信——《致果戈理 》;12月22日临刑前改判为服四年苦役,并期 满后到边防军当兵。近10年的流放生活,严重 摧残了他的身心健康,瓦解了他的革命信念, 悲观虚无情绪和宗教思想影响了他后期创作, 这种转变在小说《死屋手记》(1855-1861) 里已初露端倪。
4、表现手法 (1)非理性心理的剖析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心理剖析,不同于托
尔斯泰。托氏注重描写人物心理的发展 变化,陀氏注重刻画人物内心的癫狂分 裂。陀氏人物的心灵世界比托氏人物更 矛盾更疯癫,更具有非理性特征。因此 陀氏后期小说被叫做心理悲剧。
(2)二元对立的性格
陀思妥耶夫斯基人物性格的冲突,
“最高意义上的现实主义作家” ——陀思妥耶夫斯基
教学重点
一、文学地位与评价 之一
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指出:陀 思妥耶夫斯基是19世纪俄国最富天才、 最有个性,同时也是最有争议的一位 作家。 由于艺术方法的繁复多样,论者 有的尊他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 有的称他为现代主义文学的鼻祖。 20世纪,世界上曾几度出现“陀 思妥耶夫斯基热”。
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小人物” 既有 对于旧制度瓦解的畏惧心理,又有模糊的反抗 情绪,尤其是有他们自己的人格尊严感。比如, 杰符什金说: 我毕竟是个人,拿我的心和思想来说,我 毕竟是个人。 杰符什金意识到自己在精神上与其他人是 平等的,在道德上甚至比有钱人还要高贵;那 些流浪街头卖唱的人,由于是“为别人快活而 劳动”,所以是“高贵的穷光蛋”。
小说描写了卡拉马佐夫这个“偶然组合的家庭” 的分崩离析的历史。
老卡拉马佐夫年轻时是寄食于富户的丑角,后来靠不正当 的手段发了家,晚年成了豪富。他贪婪阴险,性情暴戾,极 端好色。他娶过两个妻子,一个逃亡,一个被他折磨而死。 老卡拉马佐夫所生的三个儿子他全弃之不顾,多亏一个老 仆人加以抚养才得以长大。他们都憎恨自己的父亲,并且为 财产而明争暗斗。老卡拉马佐夫生活糜烂,到了晚年,和长 子为风骚女人格鲁申卡而争风吃醋,甚至互相动武。更有甚 者,他还奸污了一个疯女丽莎,其私生子斯麦尔佳科夫长大 后又在这个家庭里当厨师,也是极端憎恨这个家庭并伺机进 行报复的人。最后,正是他亲手杀死了老卡拉马佐夫。
之二
“瓦莲卡”也是一个小人物,她的选择(嫁给 地主贝科夫)是陀斯妥耶夫斯基式的选择 ,意义如下: (1)美善自虐式的自我毁 灭,体现了作家对人生的绝望,是一种“ 恶毒”的安排。 (2)“小人物”的善良使其不幸更加不幸。
《穷人》的成功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来说是一个 良好的开端。他对小人物内心世界中的软弱与 反抗都作了充分的揭示,因此预示了他未来的 一个创作方向,即对人的心灵奥秘的揭示。果 然,在他的下一部作品《双重人格--高略德金 先生的奇遇》(1846)中,他就对主人公极化 的内心世界作了更进一步的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