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王船山的词学态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9卷第2期2008年4月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

No.2Vol.29

Apr.2008试论王船山的词学态度

徐 峰

(山东财政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

摘 要:作为对中国文艺理论有自成一家建树的王船山,他的词学思想,虽因所编《词选》的散佚而无法窥测,然而艺术的相通及船山部分词前的序言,皆为我们了解船山的词学态度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船山;词学态度;友朋文学观

中图分类号:I207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313(2008)02—0010—03

船山作为杰出的思想家、学者、诗人,对中国文艺理论亦有自成一家的建树。他的诗论,取法兴、观、群、怨,标举“以意为主”,于情景、言意关系皆有发明。研究《诗经》的《诗绎》、评论历代诗歌的《夕堂永日绪论・内编》、记录诗友遗诗片段的《南窗漫记》以及《古诗评选》、《唐诗评选》、《明诗评选》,力廓明代诗歌坛砧自雄、标榜成习的门户陋习。而于词,据王之春《船山公年谱》载,曾编有《词选》一部,惜已散佚,因而无法窥其词学主张。然而艺术的相通性及船山部分词前的序言,皆为我们了解船山的词学态度提供了借鉴。

船山的诗歌创作、研究主要得力于其叔父王廷聘。他在《牧石先生墓表》称叔父“斟酌开天,参伍黄建,拒姝媚之曼声,振噌吰之亢韵”,《家世节录》又云“仲父和易而方介,恬于荣利,博识,工行楷书,古诗得建安风骨,近体逼何李而上,深不喜竟陵体诗,每颦蹙曰:‘何为作此儿女嚅睨!’”船山深得叔父衣钵,“在公安、竟陵‘姝媚之曼声’风靡一时之际,亦所不阿俗好,独步古朴深厚之作”[1],对淫艳之诗,排斥尤甚。《夕堂永日绪论・内编》有这样一段话:

艳诗有述欢好者,有述怨情者,《三百篇》亦所不废。顾皆流览而达其定情,非沉迷不反,以身为妖冶

之媒也……迨元、白起,而后将身化作妖冶女子,备

述衾裯中丑态;杜牧之恶其蛊人心,败风俗,欲施以

典刑,非已甚也。近则汤义仍屡为 笔,而故不失雅步。唯谭友夏浑起作青楼淫咬,须眉尽丧;潘之恒辈

又无论已。《清商曲》起自晋、宋,盖里巷淫哇,初非

文人所作,尤今之《劈破玉》、《银纽丝》耳。操觚者

即不惜廉隅,亦何向至作《懊侬歌》、《子夜》、

《读曲》?

这段文字集中阐述了船山对“艳诗”的态度:一,无论述欢好述艳情,皆应遵《诗三百》“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原则;二,对须眉尽丧的冶艳的情诗,则极力排斥。船山不否定艳诗,但对度的把握相当严格,坚持“圣人以诗教荡涤其浊心,……纳之以豪杰而后期之以圣贤,此救人道于乱世之大权也”[2]的温柔敦厚的诗教原则。这一观点直接引领了船山对词的态度。虽然“诗庄词媚”、“词为艳科”的分际自古以之,然而词自宋、元、明一路发展演化,熔铸了多方面的内涵,表现力与功能都有所增强,一旦被纳入抒情言志的载道范畴,则最初之格式规范早已不尽拘于一格。其次,船山对诗歌所抒之情,亦有极严格的规定性,《诗广传・邶风》:

诗言志,非言意也,诗达情,非达欲也。心之所期为者,志也;念之所觊得者,意也;发乎其不自已

者,情也;动焉而不自待者,欲也。意有公,欲有大。

大欲通乎志,公意准乎情。但言意,则私而已;但言

欲,则小而已。……诗之教,导人于清贞而蠲其顽鄙,

施及小人而廉隅未刓,其亦效矣。若夫财货之不给,

居食之不腆,妻妾之奉不谐,游乞之求未厌,长言之,

嗟叹之,缘饰之为文章,自绘其渴于金帛、设于醉饱

之情,然而不知有讥非者,唯杜甫耳。

强调诗歌情感的“大”与“公”,即立足于情感的“普遍的道德原则及政治意蕴”[3],要求诗人以“追光摄景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以这种近于苛刻的诗学主张剪裁古今诗歌,甚至有“诗史”之美誉的杜甫都不能入其法眼。对诗歌情感的严格规定,也从另一角度证明了船山力抵艳诗的态度。

收稿日期:2007—12—02

作者简介:徐峰(1977—),女,山东青岛人,硕士,讲师,从事中国文学史研究。

01

反对艳情,要求诗歌情感的大与公,同样适应于船山对“艳科小词”的态度,他说:

从不作艳词,以灯花止载得底语,妄人说理可憎。

(《忆秦娥・灯花》词后记)

余既作《莲子》词二阕,梦有投素札者,披览之云:“公不弃予小子,补为酬词,良厚。乃我本无愁,

而以公之愁为我愁,屈左徙之愉东皇、云中不尔也。

且公所咏者,荻絮蓼花,金风玉露,皆余少年事。假

以公弱冠时文酒轻狂,今日为公道,公岂能不赪见于

色乎?败荷秋藕,吾已去之如箨,自别有风味在。公

虽苦吟,非吾情也。世人皆以我为朴质,公当为艳语

破之,幸甚!”晓起,因更赋此。不复以艳为讳。(《水

龙吟・莲子》词序)

辛幼安伤春词悲凉动古今,惜其蛾眉买赋之句,未忘身世,为次其韵以广之。(《摸鱼儿》词题)

翠涛以新诗见怀,作此以答之。(《苏幕遮》词题)

翠涛作煨 诗索和以词代之。(《渔家傲》词题)

以上诸论,紧承船山诗学观,表达了船山的词学态度。

首先,船山自谓“从不作艳词”,对艳词的排斥直露无遗,而对偶一为之之作,也相当谨慎,百般解脱“艳”的嫌疑。且看《忆秦娥・灯花》:

心未冷,娟娟还弄斜阳影。斜阳影,半点红轻,一天烟暝。残香尤袅金猊鼎,泪痕微映鸳鸯枕。鸳鸯

枕,如何落去,孤衾难整。

残膏少,零红难待春宵晓。春宵晓,灰飞无际,更谁弄巧。朦胧睡眼微萦绕,疑无疑有幽光小。幽光

小,破镜含辉,死萤残照。

这组词中,“残香”、“泪痕”、“鸳鸯枕”、“孤衾”、“零红”、“春宵”等等词汇,确有“艳”的嫌疑,然,船山实是以灯花的未冷之心寓托亡国孤臣长夜挣扎、隐忍待晓的执著。像灯花一样苦撑的孤心,在“一天烟暝”的漫漫长夜,在“孤衾”、“破镜”、“死萤”所寓示的那种回天不能、濒临死亡的境况里,依然奋力维护一线“零红”与“幽光”,这最后的幽光,正是船山孤忠的自我写照。严迪昌《清词史》评此词:“‘零红难待春宵晓’的‘零红’,也即‘半点红轻’的幽光,这七字吞吐之间,一种异常复杂的心情、难言之隐痛曲包无遗。”尤其《水龙吟・莲子》词序,表明自己以艳语咏莲子,非己所愿,实乃应莲子之请。而所谓“梦”者,大抵船山托词而已。船山借梦中莲子之口,表白自己此词实乃借所谓“荻絮蓼花,金风玉露”的“少年事”来表达“以公之愁为我愁”的托寓寄慨之意。并悟出一旦有所寄托,那么“艳词”也并非一无可取之处,终于“不复以艳为讳”。可见对于传统“艳词”,船山经过了一个始排斥终宽容的转变,而促成这一变化的核心则是必有深沉真挚的类于“屈左徙之愉东皇、云中”政治关怀。这首《水龙吟・莲子》下片云:“十斛明珠谁买,空望眼悬愁碧海。露冷昆明,霜凋玉井,兰舟罢采。自抱冰魂,海枯石

烂,千年不坏。莫抛掷一点孤心,苦留得秋容在。”正是以“自抱冰魂”、“千年不坏”的莲子比托自己对大势已去的明王朝那颗孤忠之心。

其次,批评辛弃疾《摸鱼儿》词“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有“身世之感”,这正是《诗广传・邶风》中所谓:“意有公,欲有大。大欲通乎志,公意准乎情。但言意,则私而已;但言欲,则小而已”的落入“私”与“小”的感情,可见,船山所要求于词情的,严格限制在君国之忧、家国大事上,连一向备受词家推重的寄托身世之意也被船山所否认,这不能不说已经到达近乎苛刻的地步,却也印证了船山诗词态度的相通。这种词学观,显然有抹杀词体特性的嫌疑,但对于一个严辨夷夏而又为异族所治、身处国破家亡境地的思想家而言,船山不暇也不屑于做过多的文体的推敲,他只依着自己的家国之念而吟咏歌啸。他的词不写身世之感,所以,“为次其韵以广之”的《摸鱼儿・辛词烟柳斜阳之句宜其悲也尤有甚于彼者复用韵写之》写到:

向西园花飞一片,早已伤心春去。残红落尽更如今,难把流光追数。留不住,征鸿影,黄沙紫塞秦关

路。从谁寄语。道有人独对,雨打梨花,看黏泥飞絮。

倩流水,欲觅芳踪还误。津头风雨深妬。凄凉庾信江南赋,难向无情天诉。为楚舞,流不尽、楚歌血

溅阴陵土。寸心知苦。望万里荒烟,一蓑渔艇,渺渺

无归处。

此词的抒情指向、缠绵格调都仿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开首以曹魏君臣游冶的西园渲染众芳芜秽繁华难再的伤春氛围,却明伤春去,暗悲国破,且借北宋释道潜“禅心已作黏泥絮,不逐东风上下狂”表其坚贞。下片连用数典:桃源避秦、庾信《哀江南赋》、《史记》戚夫人故事等,将一番伤心意绪曲曲道出,明了上片借伤春起兴的用意。甚至纯粹属于船山个人情感的悼亡词也寓涵有深远的政治情怀。先看这首《凤凰台上忆吹箫・忆旧》:楚塞天遥,漓江雨冷,烟云湿透征衣。指数峰残雪,候雁先归。堪叹生生死死,今生事莫遣心违。家

山里,一枝 稳,碧草春肥。

依依旧家枝叶,梦不到岘山,风雪霏微。念镜中霜鬓,人老渔矶。指点棠梨春雨,犹应化白蝶双飞。

孤飞也。

寒烟冪,灯火荆扉。

此词追忆了永历四年(1650)年冬天,船山离开永历携郑孺人回乡探望病中的老母,无奈遇雨阻于永福水寨六十余日之往事。“指数峰残雪,候雁先归”是国忧乡愁、个体与民族命运纠结在一起难言隐痛。结韵“孤飞也”翻出婉挚悲凉的悼亡之意,昔日伉俪情深共历患难与今日人老孤飞,对比之下,“家国之恨,伉俪之悲,打并起来,作着惨淡经营的描画”[4]。船山后来在《续哀雨诗四首序》中忆起此事,感慨良多:“亡室乃与予谋间道归楚,顾自桂城溃陷,淫雨六十日,不能取道,已旦夕作同死计矣。因苦吟以将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