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九上文言文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怀文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
初三语文(九上文言文练习)
主备人:邵爱静审校:班级学号姓名
陈涉世家(司马迁)
知识点梳理
本文在写作上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记事。写起义过程,先写起义的原因,起义前的谋划,再写起义的爆发和发展,直至政权的建立,脉络非常清晰。在记述中,则采取了先因后果的写法。写起义的前奏,则先写暴秦的严刑峻法;写起义的发生,则又先写将尉的残酷等等。都入情入理,有力地突出了起义的正义性。文中还通过典型细节的描写,对起义的过程、轰轰烈烈的声势以及起义领袖的精神面貌,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展现,从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按《史记》体例,“世家”是王侯的传记,陈涉不属王侯,也把他列入“世家”,司马迁敢于为陈涉立传,并破格将其事迹列入“世家”,表明他对陈涉历史地位及起义作用的重视和肯定,也表现了他卓越的见识。
一、复习回顾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今亡.亦死亡:(2)宜多应.者应: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1)上使外将兵翻译:
(2)置人所罾鱼腹中翻译:
3.阅读选文,写出引发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用原文回答)
答:
对比阅读: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与“吾欲之南海”中的“之”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怅恨久之
B. 辍耕之垄上
C. 蜀之鄙有二僧
D. 西蜀之去南海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苟富贵,无相忘。
(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3. 两段文字都写到了“志”,但侧重点不同,请简要分析。
桃花源记(陶渊明)
知识点梳理
1、文章的结构颇有巧妙之处。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鱼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界引入到迷离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开头就是“山在虚无缥缈间”,读者就会感到隔远,作品的感染力也就会大打折扣。“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文末南阳刘子骥规往不果一笔,又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
2、文章知识:(1)线索:渔人(武陵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发现——访问——离开——再寻,贯穿起来。(2)顺序:时间先后
一、复习回顾
对比阅读:(甲)《桃花源记》略
〔乙〕房玄龄①奏:“阅②府库甲兵,远胜隋世。”上③曰:“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④甲兵岂不足邪!卒亡天下。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⑤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房玄龄:唐太宗时任宰相。②阅:查看。③上:指唐太宗。④炀帝:指隋炀帝。⑤乂(yì):安定。
1.用自己的语言回答:甲文村中人来到桃花源的原因是;乙文唐太宗论述治国更需重视民生时举的事例是。
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便要.还家要: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
(3)诚.不可缺诚: (4)卒.亡天下卒: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4.甲乙两文都传达着使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如何实现这一愿望呢?选一个角度具体说说你从古文学习中获得的启示。
〔帮帮你〕可回忆《治水必躬亲》、《捕蛇者说》、《岳阳楼记》、《邹忌讽齐王纳谏》、《陈涉世家》等文章内容。
与朱元思书(吴均)
知识点梳理
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写志的语言很少。但历来优秀的文章都讲究情景相生,我们可从作者对景物的描写中,从寥寥几句写观感的语句中,领略到作者高雅的志趣、高洁的
情怀。我们可以从首段"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句中,感受到一种享受自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从对山水的描写中,体会到作者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更令人赞赏的是,在描绘山景时,作者插入两句观感:"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几句感受,不仅从侧面衬托出险峰幽谷的夺人心魄的魅力,更是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一、复习回顾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A.风烟俱.净(都) B.一百许.里(许多) C.皆.生寒树(都) D.窥谷忘反.(返回) 2.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是。《三峡》中与之异曲同工的语句是
,。
3.作者对富阳至桐庐沿途景色的总体印象是(请用文中的一个四字短语作答),并且重点从和两方面进行了描绘。
4.文章由景生情,因情明志,作者不由发出感叹的句子是;
。(用课文原句填空)
对比阅读:[乙]山川之荚,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加点的词。
①猛浪若奔.:②负势竟上.:
③猿则百叫无绝.:④沉鳞.竞跃: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②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3.甲乙两文在描写山和水时都抓了其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山的和水的。
捕蛇者说(柳宗元)
知识点梳理
《捕蛇者说》以独特的写法(衬托、对比)尖锐、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下赋税的苛酷,揭示了广大人民遭受的苦难不幸,表现了作者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对残暴统治的强烈愤恨。文章通过对蒋氏三代宁可冒死捕蛇而不愿受苛政暴敛之害的描写,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横征暴敛的残酷,反映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疾苦的同情。
一、复习回顾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然得而腊.之()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苛政猛于.虎也()
2.能统领第一段内容的一个词语是。第二段作者引用孔子“苛政猛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