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培养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发酵培养基的优化(p175-180)


1、初步确定可能的培养基成分 首先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了解菌种的来源、生 活习惯、生理生化特性和一般的营养要求。即要 参照微生物细胞内元素的比例确定培养基的成分 和比例。 其次,对生产菌种的培养条件,生物合成的代谢 途径,代谢产物的化学性质、分子结构、一般提 炼方法和产品性质要求等也要有所了解,以便在 选择培养基时心中有数。根据前人的经验和培养 基成分确定时一些必须考虑的因素,初步确定可 能的培养基成分。

几个问题
1、微生物生长代谢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2、培养基的类型、发酵培养基的类型 3、发酵培养基的设计 4、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5、发酵培养基的配制

第一节 发酵培养基的组成及其来源


一、培养基
是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和生物合成各种代谢产物所需要的, 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多种营养物质的混合物。
无机盐和微量元素:




是指除碳、氮元素外其他各种重要元素及其供体。 作用: 构成菌体成分。 酶的组成或激活剂、抑制剂。 调节渗透压、菌体内部pH值、氧化还原电位。 特点: 无机盐尤其是微量元素在低浓度时对微生物的生长、 产物合成一般有促进作用;高浓度时抑制作用,甚 至是毒性作用。
磷元素

1.营养基质的种类——营养物质应满足微 生物的需要
不同营养类型的微生物对营养的需求差异很大。 所以,应根据所培养菌种对各营养要素的不同要 求进行配制。如自养微生物的培养基成分是无机 的,而异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成分必须含有机物。 针对四大类微生物,一般可以采用现成配方的 培养基(实验室阶段)。如细菌采用肉汤蛋白胨 培养基、放线菌采用高氏1号合成培养基、酵母采 用麦芽汁培养基及霉菌采用查氏合成培养基等。
二、选择和配制发酵培养基的 基本原则





提供基本成分和合适的比例; 有利于减少原料单耗; 有利于提高产物浓度; 有利于提高产物的合成速度; 减少副产物生成; 方便产物的分离和纯化; 原料价格低廉、质量稳定、取材容易; 有利于提高氧的利用率,降低能耗; 有利于减少“三废物质”。

第二节

发酵生产中培养基的类型
按原料的纯度进行分类(p113) 按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分类(p113) 按发酵工业中的作用分类
一、根据培养基的用途分类
(一)选择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 根据某一类或某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而 设计的培养基,用于提高所需微生物的分离 效率。

选择性培养基设计的两种主要方法:
3.理化条件适宜



(1) pH值要适宜:各大类微生物一般都有其生长 繁殖的最适pH。 细菌的最适pH一般在7.0-8.0,放线菌在pH7.5-8.5 间,酵母菌在pH3.8-6.0间,霉菌在pH4.0-5.8之间。 对于具体的微生物菌种来说,它们都有各自特定的 最适pH范围,但有时会大大突破上述界限。 要考虑到培养基的pH调节能力:在微生物生长繁殖 过程中会产生引起培养基pH改变的代谢产物,尤其 是不少微生物有很强的产酸能力,如不适当地加以 调节,就会抑制甚至杀死其自身。 在设计它们的培养基时,就要考虑到培养基的pH调 节能力。一般应该加入磷酸缓冲液或CaCO3,使培养 液的pH 稳定。

氮源:
作用: 氮元素是微生物细胞蛋白和核酸的主要成分, 对微生物的生长发育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来源: 无机氮:速效氮 有机氮 气态氮





生理酸性物质: 经微生物代谢后形成酸性物质的无机氮源称为生理 酸性物质。 如硫酸铵 生理碱性物质: 经微生物代谢后形成碱性物质的无机氮源称为生理 碱性物质。 如硝酸钠 作用: 在发酵过程中可以引起pH值的变化,可以对微生物 的培养基进行酸碱性调节。
前体:

是指一些添加到培养基中的物质,它们并不 促进微生物的生长,但能直接通过微生物的 生物合成过程结合到产物分子上去,自身结 构基本不变,而产物产量却因此有较大提高 的一类化合物。(p111)

前体的来源: 微生物细胞本身的代谢产物。 外源人为添加。 前体的应用: 氨基酸、核苷酸、抗生素等发酵。 如青霉素发酵中添加的玉米浆(主要含有苯乙酸) 就是最早应用的前体。 注意事项: 添加的前体要适量。

钙、镁、钾、钠、铁



钙: 作用:是很多酶的辅助因子或激活剂、渗透压调节剂。 种类:氯化钙,尽量不与磷酸盐同时添加。 镁: 作用:辅酶、激活剂。 种类:硫酸镁。 钾: 作用:是很多酶的辅助因子。 种类: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 钠:调节细胞的渗透压。 铁:是细胞色素的组成成分。



作用: 细胞膜的组成、可以活化糖类分子、是核苷酸之间 的桥梁、是ATP的组成部分。 种类: 磷酸钾、磷酸氢二钠等。 对次级代谢的调节: 磷酸盐调节现象(高浓度磷酸盐抑制次级代谢的现 象)。
硫元素
种类: 硫酸镁、硫酸钠等。 作用: 用于某些产物中含硫的特殊的发酵生产中。 如青霉素、头孢霉素等发酵中,需要额外添 加硫酸钠等硫源。


一是根据某些微生物对碳源、氮源的需求而设计。 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可用于分离纤维素分 解菌; 用石蜡油来富集分解石油的微生物; 用较浓的糖液来富集酵母菌等。 如分离固氮微生物的无氮培养基、加入滤纸条或纤 维素粉为碳源分离纤维分解菌的培养基。



二是根据某些微生物的物理和化学抗性设计的。 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合物,可有效地分离出对这 种化合物有抗性的微生物。 如分离放线菌时,在培养基中加入数滴10%的苯酚, 可以抑制霉菌和细菌的生长; 在分离酵母菌和霉菌的培养基中,添加青霉素、四 环素和链霉素等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的生 长; 结晶紫可以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培养基中加入结晶 紫后,能选择性地培养革兰氏阴性菌; 7.5%NaCl可以抑制大多数细菌,但不抑制葡萄球菌, 从而选择培养葡萄球菌。
(三)发酵培养基
定义:是供菌体生长繁殖和合成发酵产物为最大目 的的培养基。 要求:一般的发酵产物以碳为主要元素,所以,发 酵培养基中的碳源含量往往高于种子培养基。若产 物的含氮量高,应增加氮源。 在大规模生产时,原料应该价廉易得,还应有利于 下游的分离提取工作。在生产中要通过试验获得。 形式: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
2.营养物的浓度及配比应恰当
营养物的浓度太低,则不能满足微生 物生长的需要,浓度太高,又会抑制微生 物的生长。 如糖和盐都是良好的营养物质,但是, 浓度升高,则有抑菌作用。



碳氮比(C/N)一般指培养基中元素C与N的比值。 为方便测定和计算,人们常以培养基中还原糖含量 与粗蛋白含量的比值来表示。 在考察培养基组成时,人们常以碳氮比作为一个重 要的指标。一般培养基的C/N比为100:0.5-2。 如在谷氨酸生产菌发酵中,C/N比为4/1时,菌体大 量繁殖,谷氨酸积累量较少;当C/N为3/1时,菌体 繁殖受到抑制,谷氨酸大量积累。


(二)鉴别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 加入某种与待测菌的某种无色的代谢产物发生显色 反应的指示剂,通过显色反应可以肉眼分辨出待测 菌。 例如检查乳制品和饮用水中是否有肠道细菌污染所 用的伊红-美蓝培养基。当大肠杆菌等肠道细菌生长 时,发酵培养基中的乳糖,使加入的伊红-美蓝变色, 在菌落上沉积为紫黑色,并呈现金属光泽。



种子培养基:是供孢子发芽生长出大量菌丝体,或 不产孢子的微生物菌体生长的培养基。 目的:使有限数数量的斜面菌种在种子罐中生长繁 殖到一定数量,为下一步发酵提供数量较多,强壮 而整齐的种子细胞。以缩短菌体在发酵罐中生长繁 殖的时间,提高发酵设备的利用率。 要求:氮源、维生素丰富,原料要精。其培养基的 配比尽可能接近发酵培养基。 形式:可采用液体培养基,或固体浅盘或三角瓶等 逐级扩大均可以。
第三节 培养基设计和优化 (p175-180)
一般培养基的选择首先是培养基基本成分的 确定,其次是决定各成分之间如何最佳的复 配。 应该指出的是选择培养基的成分,设计培养 基配方虽然有一些理论依据,但最终的确定 是通过实验的方法获得的。

一、发酵培养基的设计原理
考虑的因素: 1、某菌种对培养基的基本要求。 2、满足微生物生长以及产物合成的需要。 菌体的同化能力。 培养基对菌体代谢的阻遏与诱导的影响。 碳氮比对菌体代谢调节的重要性。 pH对不同菌体代谢的影响。

2、通过单因子试验确定出较适宜的培养基 组成和浓度
最好先选择一种较好的化学合成培养基做基础, 开始时先做一些摇瓶试验,然后进一步做小型发 酵罐培养,摸索菌种对各种主要有机碳源和氮源 的利用情况和产生代谢产物的能力。 注意培养过程中pH的变化,观察适于菌种生长繁 殖和适于代谢产物形成的两种不同pH,不断调整 配比来适应上述各种情况和要求,注意每次只限 一个变动条件。


德巴利酵母属(Debaryomyces)中的许多种和酱油 中酵母能耐高浓度(18-20%)的食盐,而其它酵母只 能耐受3-11%浓度的食盐,所以,在培养基中加入 15-20% 浓度的食盐,即构成耐食盐酵母的选择培 养基。 马丁氏培养基就是专门用于分离土壤中真菌的选择 性培养基。其配方是:葡萄糖1%,蛋白胨0.5%, KH2PO4 0.1%,MgSO4· 7H2O 0.05%,琼脂2%,孟 加拉红(或称虎红)1/3万,链霉素30mg/ml,金霉素 2mg/ml。此处的孟加拉红、链霉素和金霉素等的 作用是抑制细菌生长,从而富集土壤中的真菌。
(2)水分活度 (3)渗透压 (4)氧化还原电位

4.根据培养的目的
培养基的成分直接影响着培养的目标。在设 计培养基时必须考虑是要培养菌体,还是要积累 产物,是实验室培养还是大规模发酵等问题。 用于培养菌体的种子培养基营养成分应丰富, 尤其是氮源含量宜高。即碳氮比值低。 相反,用于积累大量生产代谢产物的发酵培 养基,它的氮源一般应比种子培养基稍低。 若发酵产物是含氮化合物时,有时还应该提 高培养基的氮源含量。
二、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和作用分类 (p114):
孢子培养基(斜面培养基) 种子培养基 发酵培养基

(一)孢子培养基
孢子培养基(斜面培养基):是供菌种繁殖孢 子的一种常用固体培养基 。 目的:生产孢子。 要求:营养不要太丰富。 种类:大米、小米。 形式:曲盘。

(二)种子培养基
在设计培养基时,还应特别考虑到代谢产 物是初级代谢产物,还是次级代谢产物。若是 次级代谢产物还要考虑是否加入特殊元素(如 维生素B12中的Co)或特定的前体物质(如生产卞 青霉素时,应加入苯乙酸)。 在设计培养基尤其是大规模发酵生产用的 培养基时,还应重视培养基中各种成分的来源 和价格,应该优先选择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 培养基,提倡“以粗代精”,“以废代好”。

பைடு நூலகம்
二、各类培养基的共同点
能源、碳源、氮源、无机元素、生长因子、水、氧气等。

发酵培养基还含有一些前体、产物促进剂和抑制剂等。
三 、 培 养 基 的 组 成 及 来 源
发酵培养基的组成:
碳源 氮源 无机盐和微量元素 水分 促进剂(如聚乙烯醇-改善通气性) 抑制剂 前体(如青霉素-苯乙胺)
碳源:
定义: 是指作为微生物细胞结构或代谢产物中碳架 来源的物质。 来源: 无机物 有机物(主要的)
第四章 发酵工业培养基及原料处理
第一节 发酵培养基的组成及其来源
第二节 发酵生产中培养基的类型 第三节 培养基设计和优化 第四节 工业发酵中营养基质的配制方法 (p104-127)
本章要点:
熟悉发酵培养基类型、特点及其组成。 了解发酵工业对培养基的要求。 掌握发酵培养基设计的基本程序和原则,以 及培养基优化的方法。 掌握淀粉质原料制糖工艺及其培养基的配制 方法。
产物促进剂(p112)
定义: 指在发酵过程中添加的,既不是营养物质又 不是前体物质,但却能够使提高产量的物质。

产物促进剂的增产机制有多种。如添加甘露 聚糖可以促进α-甘露糖苷酶的分泌,从而提 高其产量。
产物抑制剂:
定义: 主要指对生产菌代谢途径有某种调节能力的 物质。 这些物质使微生物代谢途径中原有的路径发 生改变抑制了一些酶,抑制了一些杂菌的生 长(如添加的抗生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