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解剖及生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耳的应用解剖学

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外耳道的骨部、中耳、内耳和内耳道都位于颞骨内。颞骨

颞骨左右成对,由鼓部、乳突部、岩部和鳞部组成,另有茎突。

(一)鳞部:颧突、称关节结节、下颌窝、乳突上嵴、道上棘、蝶鳞缝、岩鳞裂、鼓鳞裂。(二)乳突部:筛区。乳突导血管通过乳突孔使颅外静脉与乙状窦沟通。

(三)鼓部:构成骨性外耳道的前壁、下壁和部分后壁。新生儿时称鼓环。

(四)岩部:内藏听觉和平衡器官,构成破裂孔的后外界,颈动脉管内口开口于此。

1.岩部三个面:

(1)前面:(大脑面)三叉神经压迹、岩浅大神经沟、岩浅小神经沟、鼓室盖。

(2)后面:(小脑面)由3个静脉窦(岩上窦、岩下窦和乙状窦)围成。

(3)下面:后外侧部前内为颈动脉管外口,有颈内动脉、静脉丛以及交感神经经过。颈动脉管外口的后外侧者为颈静脉窝,内纳颈静脉球的顶部。

2.岩部三个缘岩部上缘最长有小脑幕附着。在岩部与鳞部之间,有上下并列的二管通入鼓室,居上者名鼓膜张肌半管,居下者为咽鼓管半管。

内耳道:自内耳门向外通入内耳道,平均长约10mm。内耳道底分为上、下两区。上区分为前、后二部:前部有面神经管入口处,后部名前庭上区,穿过前庭神经上终末支。下区前方为蜗区,为蜗神经纤维所通过;后方为前庭下区,为前庭神经下终末支的球囊神经通过。内耳道内含有面神经、听神经及迷路动、静脉。

(五)茎突:远端有茎突咽肌、茎突舌肌、茎突舌骨肌、茎突舌骨韧带和茎突下颌韧带附着。茎乳孔为面神经管的下口,面神经由此出颅骨。婴儿时期乳突尚未发育,茎乳孔的位置甚浅。

外耳:包括耳廓及外耳道。

(一)耳廓

1.耳廓构造:耳垂、耳轮、耳轮脚、耳廓结节、、三角窝、舟状窝、耳甲艇、耳甲腔、外耳门、耳屏、耳前切迹(在其间作切口可直达外耳道和乳突的骨膜,而不损伤软骨)。

2.耳廓的神经分三类:感觉神经、运动神经以及交感神经。

感觉神经:枕小神经、耳大神经、耳颞神经及迷走神经耳支,分布耳廓前外侧面及后内侧面。运动神经:有面神经颞支及耳后支,支配耳廓肌。

交感神经:来自颈动脉交感丛。

耳廓的血液主要由耳后动脉和颞浅动脉供给。

外耳的淋巴引流至耳廓周围淋巴结。

(二)外耳道

1.外耳道:起自外耳门,至鼓膜,长2.5cm~3.5cm,由软骨部和骨部组成。软骨部外侧1/3,骨部其内侧2/3。有两处较狭窄,一为骨部与软骨部交界处,另一处为骨部距鼓膜约0.5cm处,后者称外耳道峡。

在检查外耳道深部或鼓膜时,需将耳廓向后上提起,鼓膜向前下方倾斜,因而外耳道前下壁较后上壁约长6mm。婴儿检查其鼓膜时,应将耳廓向下拉,同时将耳屏向前牵引。

耳道软骨切迹(Santorini切迹)。为外耳道与腮腺之间感染互相传播的途径。软骨部皮肤含有耵聍腺,能分泌耵聍,并富有毛囊和皮脂腺。骨部皮肤缺乏毛囊等结构,故耳疖常发生于外耳道外1/3处。

2.外耳道的神经:一为下颌神经的耳颞支,二为迷走神经的耳支。

外耳道的血液:由颞浅动脉的耳前支和上颌动脉的耳深动脉供给。外耳道血液回流注入颞浅静脉、上颌静脉和翼肌静脉丛。

外耳道淋巴管的注入处与耳廓的淋巴管相同。

中耳

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及乳突4部分。

(一)鼓室:前借咽鼓管与鼻咽部相通,后以鼓窦入口与鼓窦及乳突气房相通。

1. 鼓室六壁:外、内、前、后、顶、底。

2.鼓室内容

(1)听骨:由锤骨、砧骨和镫骨连接而成听骨链。

(2)听骨的韧带:有锤上韧带、锤前韧带、锤外侧韧带、砧骨上韧带、砧骨后韧带和镫骨环韧带。

(3)鼓室肌肉:①鼓膜张肌:收缩时增加鼓膜张力,以免鼓膜震破或伤及内耳。

②镫骨肌:肌收缩时减少内耳压力。

3.鼓室隐窝

(1)鼓室隐窝、②砧骨上、下隐窝、③鼓膜上隐窝、④鼓膜前、后隐窝。

(2)鼓室隔与鼓峡:有前、后二小孔能使中、上鼓室相通,分别称为鼓前峡及鼓后峡。4.鼓室的血管与神经

(1)鼓室的血管:

动脉血液主要来自颈外动脉。上颌动脉供应鼓膜,耳后动脉的茎乳动脉供应鼓膜内层、鼓室后部及乳突,脑膜中动脉的鼓室上动脉及岩浅动脉供应鼓室盖及内侧壁,咽升动脉的鼓室下动脉供应鼓室下部及鼓室肌肉;颈内动脉的颈鼓支供应鼓室前壁及下鼓室。

静脉流入翼静脉丛和岩上窦。

(2)鼓室的神经:包括①鼓室及鼓膜的感觉神经:主要为鼓室丛,由舌咽神经的鼓室支及颈内动脉交感神经丛的上、下颈鼓支所组成。鼓膜外层尚接受三叉神经耳颞支和迷走神经耳支的分布,②支配鼓室肌肉的神经。③通过鼓室的神经:有鼓索神经和面神经。

(二)咽鼓管:成人全长约35mm。外1/3为骨部,内2/3为软骨部。咽鼓管圆枕。骨与软骨部交界处最窄,称为峡。腭帆张肌,腭帆提肌、咽鼓管咽肌3肌的收缩,可使咽口开放。

小儿的咽鼓管接近水平,管腔较短,内径较宽,咽部感染较易经此管传入鼓室。(三)鼓窦。

(四)乳突及乳突小房分为4种类型:气化型、板障型和硬化型,以及上述任何两型或三型并存的混合型。位于上部的气房最大,称为鼓窦,与鼓室相通,是乳突手术的重要标志。有时在浅、深气房之间存在一薄层骨板,称Korner隔(Korner septum)。。

内耳(inner ear)又称迷路(labyrinth):分骨迷路与膜迷路,膜迷路位于骨迷路之内。膜迷路含有内淋巴,内淋巴呈高钾低钠。膜迷路与骨迷路之间充满外淋巴,外淋巴高钠低钾。内、外淋巴互不相通。

(一)骨迷路:由致密的骨质构成,包括前内侧的耳蜗、后外侧的骨半规管以及两者之间的前庭三部分。

1.前庭:耳蜗和半规管之间,有前庭水管口。

2.骨半规管:分别称外、前、后半规管,两端均开口于前庭,共有5孔通入前庭。

3.耳蜗:由蜗轴、骨蜗管组成。骨蜗管内共有3个管腔:前庭阶、中阶、鼓阶。前庭阶和鼓阶的外淋巴经蜗孔相通。

Rosenthal小管(Rosenthal canal)内有螺旋神经节。蜗水管外口位于岩部下面颈静脉窝和颈内动脉管之间的三角凹内。前庭部的外淋巴可经前庭阶—蜗孔—鼓阶及蜗水管与蛛网膜下腔相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