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急性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

合集下载

危重病医学-围手术期急性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

危重病医学-围手术期急性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

紧张、焦虑 疼痛
麻醉过浅 低血容量
2021/5/6
低血容量 体液过荷
高血压 低血压
冠脉痉挛 低血压 HR过快
精选ppt课件最新
贫血 肺功能障碍 氧离曲线左移
9
√降低氧耗
提高氧供
管理!
控制心率
控制前 后负荷 (室壁张力)
确保冠 脉血供
确保血 液氧合
消除紧张 B受体阻断
镇痛 麻醉深度
防治低血容量
扩血管(V) 降压(A)
合理使用正变力药
扩冠 防止冠脉痉挛 防止低血压
防治贫血 确保肺功能 提高血氧分压 防氧离曲线左移
2021/5/6
精选ppt课件最新
10
LAD LAD






2021/5/6
精选ppt课件最新
11
梗死区域
7
6
5
4
2021/5/6
3
2
精选ppt课件最新
1
12
心肌缺血监测方法
评价
ECG
TEE
PACP
第二十四章 围手术期急性心肌缺血 与心肌梗死
(perioperative acute myocardial ischemia and infarction)
魏继承
泸州医学院麻醉系
前言
心肌缺血性疾病(如CAD)患者围术 期并非少见,如缺乏认识、缺乏重视、
管理不当常会导致心肌缺血 (myocardial ischemia)(加重),甚至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特别是陈旧性MI患者, 其围术期AMI发生率及再梗死后死亡率 均成倍增加。

围术期心肌缺血与心梗

围术期心肌缺血与心梗

▪ 冠状动脉血氧含量与血红蛋白浓度、动脉血氧饱 和度有关。
▪ 正常心肌摄取冠状动脉灌流血中65%的氧,而其 他组织一般仅从动脉血中摄取约25%的氧。
▪ 因此,正常时心肌对冠状动脉血氧的摄取已接近 最大限度。当心肌氧需求量增加时,则难以从血 中摄取更多的氧。
a
9
二、心肌氧需增加
▪ 决定心肌氧需的 主要因素是心率、 心肌收缩性(力) 及室壁张力(包 括前、后负荷)。
a
13
第二节 围手术期心肌缺血的诊断
a
14
▪ 围手术期少数心肌缺血病人包括原有心脏 疾病患者可主诉心前区不适或心绞痛。
▪ 但是围手术期大多数心肌缺血病人因麻醉、 手术、术后疼痛与镇静、镇痛等而掩盖或 不能主诉心肌缺血所致的可能症状与体征。
▪ 目前临床检测围手术期心肌缺血的方法有: ECG、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和肺动脉 导管。
a
15
围手术期心肌缺血检测方法的临床评价
ECG
缺血检测 电变化:异常 其他途径 心律、传导
创伤性 局限性
低 束支和其他传导阻滞
敏感性
特异性
分析 用途


易、自动 围手术期
TEE
PACP
室壁运动、顺应性变化
顺应性变化
容积、收缩力、CO、瓣膜功能 CO、压/阻力
中 食管疾病、技术因素 (心脏与食管的空间关系)
▪ 除心肌缺血外,许多因素可引起ST段抑 制与T波变化,如地高辛等某些心血管药物、 低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以及左心室肥大、 急性左心室压力负荷过度和室上性心动过 速等。
a
19
a
20
动 态 心 电 图 检 测 报 告 单
a
21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

内蒙古中医药*贵州省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介入室(563000)2012年2月25日收稿摘要: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了21世纪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而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中危险性最大,夺取人生命最多的一种疾病。

近年来,介入治疗走进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领域,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诊断迅速、疗效显著等特点,可有效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8-0168-02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骆建霞*余显文*[1]谢运珍.负压在小儿静脉穿刺中的临床应用[J].黑龙江医药,2007.[2]杨桂莲,李桂清.小儿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的护理体会[J].山东医药,2009,[3]殷秀伟.中国实用医药,China Practical Medicine ,编辑部邮箱2010,36.[4]陈亚新,张红艳,董美华.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临床分析[J].临床护理杂志,2007.[5]吕淑芬,邸卓源,刘桂芳,王晓琳.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07.我科自2008年11月开展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绿色通道”,到2011年10月已对139名患者采取了急诊介入治疗,治疗效果显著。

针对急诊的特点,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138例,其中男性103例,女性36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32岁,平均年龄45.3岁;发病时间均在发病1~6小时间内;其中广泛前壁心肌梗死46例,前间壁心肌梗死25例,下壁、后壁心肌梗死38例,有合并右室心肌梗死29例。

1.2方法: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主要包括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术中对患者不良心理反应、心电图和冠脉内压力的观察,与医生操作及抢救患者的配合,术后病情的观察、护理及并发症的紧急处理。

急性心肌梗死择期PCI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探析

急性心肌梗死择期PCI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探析

完 善 凝 血 常 规 和肝 、 肾、 心功 能 等 术前 检 查 。 术前 行 备 皮 ( 两 侧 股
床 上一种常见病 , 多见 于 老 年人 , 主 要 是 由于 冠 状 动脉 的 狭 窄 所 动脉处 , 挠动脉 处 ) , 严密观 察 生命体 征并 做好 记 录。 指 导病人 引起 的心 肌 缺 血 和坏 死 , 起 病急, 进展快 、 预后差 [ I 】 。 我 院2 0 1 1 年 练习床上排 二便。 保 证每个手术病 人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 , 必 】 。 1 月一 2 0 1 2 年1 2 月经 皮 冠 状 动脉 介 入 术 ( P CI ) 治疗 的1 2 0 例 AM I 要 时 可 采用 镇 静 催 眠 类 药 物
病人, 同 时 护 理 人 员 给 予 病 人 有 针 对 性 的 围 手 术 期 护 理 干 预 措 施, 报 道 如 下。 1资料 与 方法 1 . 1一 般 资 料 3 . 1 . 2 心 理护 理 由于AM I 发病急, 进 展快, 病 人 对 AMI 和P CI 的
相 关 医学 知 识 缺 乏一 定 的 了解 , 有 时 会 出现 焦虑 和 恐 惧 等情 绪 障
I l M口口 E N N u 盆 B 工 N 现代护理
—_ I I I I I I 1 1 1 1 1 1 1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 l
C = H 工NA I - I E A LTI -I 工 N口 UB T日 Y
行P C I 治疗1 2 0 例A MI 病人给予完善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 结果 本组病人手术全 部成功 , P C I 术后并发穿刺部位 血肿的病人有
2 例, 并发 拔 管 综 合 征的 病 人有4 例, 动脉 栓 塞 2 例, 经 给予 积 极 的护 理 措施 后 均 痊 愈 出院 。 结论 P C I 治疗AMI 临 床效 果好 , 安全, 加 强对 病 人 围手 术期 的 护理 可 减 少并 发症 及 提 高 抢 救成 功 率 的关 键 。

围手术期心律失常原因处理

围手术期心律失常原因处理

围手术期心律失常原因处理围手术期心律失常是指手术前、中、后出现的心律异常,包括心率异常、心律不齐和心律过速等现象。

这些心律失常可能是由不同的因素引起的,如手术刺激、电解质紊乱、交感神经兴奋等。

下面将对围手术期心律失常的原因和处理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1.手术刺激:手术过程中的刺激,如操作器械的接触、牵拉心脏和血管、切割组织等,可能导致心脏神经系统的敏感性增加,从而引发心律失常。

2.电解质紊乱:围手术期患者常常因为禁食、大量失水等原因导致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镁等,这些电解质异常可能影响心脏正常的电活动,导致心律失常。

3.废气和酸碱失衡:全身麻醉药物及呼吸机通气可能导致呼吸性酸碱失衡,造成血液的酸碱度异常,进而影响心脏的电生理活动,诱发心律失常。

4.交感神经兴奋:手术过程中,患者处于应激状态,交感神经兴奋反应增强,体内儿茶酚胺等活性物质分泌增加,可导致心脏自律性增高,心脏节律异常。

5.心血管疾病:围手术期患者可能同时存在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肌病等心脏疾病,这些疾病本身就容易导致心律失常。

1.监测:在围手术期,要对患者进行密切的心电监测,准确记录心律失常的类型、频率和持续时间,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2.纠正电解质紊乱:检测和纠正患者的电解质水平,特别是血钾和血镁水平。

如发现低血钾或低血镁,可给予补充治疗,如口服或静脉注射补液。

3.纠正酸碱失衡:监测血气分析,及时发现和纠正酸碱失衡,如酸中毒可给予碳酸氢盐或碱性药物,碱中毒可给予呼吸机通气或洗胃等治疗。

4.控制应激反应:围手术期心脏处于应激状态,可给予镇静抗焦虑药物或神经调节药物,如苯二氮䓬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降低交感神经兴奋。

5.药物治疗: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可以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如利多卡因、胺碘酮和奎尼丁等。

这些药物有助于恢复正常的心律。

6.电复律:对于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颤或室速,可以进行电复律治疗,即给予电休克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

危重病医学复习第二套

危重病医学复习第二套

危重病习题资料总论选择重症监护病房是指A.服务于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后病房B.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救治的场所C.外科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管理的场所D.配备有专业医护人员及先进的医疗监测和治疗手段, 对危重病人实行集中管理的场所E.以上表述都不正确选择危重病医学诞生于A.17世纪末B.18世纪末C.19世纪60年代D.20世纪60年代E.以上都不是选择美国危重病医学会成立于A.1968年B.1970年C.1978年D.1980年E.以上都不是选择危重病医学中所谓的“共同通路”是指A.危重病人救治过程中所采用的共同方法B.危重病人病情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要经过的病程阶段C.危重病人危重病病情发展过程中相似的规律或病程D.危重病人救治结果的相似性E.导致危重病人危重病情原因的相似性创伤后机体反应选择下列哪项不是SIRS的诊断标准A.体温大于38℃或小于36℃B.心率大于90次/分C. 外周血白细胞>12×109/L或<4×109/L或幼稚杆状核白细胞>10%D.外周血幼稚杆状核白细胞>10%E.呼吸频率小于20次/分或PaCO2大于45mmHg第三章围手术期水、电解质及渗透平衡失常的诊治>> 第一讲体液治疗的监测选择以下麻醉药品对水、电解质平衡影响描述正确的是A.乙醚增加血浆容量B.环丙烷增加血浆容量C.巴比妥类增加血浆容量D.吗啡减少细胞外液容量E.以上全对选择以下对二氧化碳血症相关水、电解质影响正确的描述是A.高二氧化碳血症细胞外液容量增加,低二氧化碳血症细胞外液增加B.高二氧化碳血症细胞外液容量减少,低二氧化碳血症细胞外液减少C.高二氧化碳血症细胞外液容量可减少,低二氧化碳血症细胞外液增加D.高二氧化碳血症细胞外液容量可增加,低二氧化碳血症细胞外液减少E.二氧化碳血症对水、电解质平衡无影响选择年轻、重要脏器功能良好的患者一般可以耐受的体重增加范围是A.10%~20%B.15%~25%C.20%~30%D.15%~30%E.20%~35%选择严重创伤及休克病人体液从功能性细胞外间隙转移至细胞内,可占细胞外液容量比率为A.5%~10%B.10%~15%C.15%~20%D.5%~15%E.10%~25%选择中等手术第三间隙扩张导致的体液转移大致为A.2%~4%B.4%~6%C.6%~8%D.8%~10%E.10%~12%围手术期酸碱平衡失常的诊治选择低血钾时病人易出现A.代谢性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呼吸功能监测与治疗>> 第一讲呼吸功能监测选择临床上PaO2低于多少为低氧血症A.5.3kPa(40mmHg)B.6.7kPa(50mmHg)C.8.0kPa(60mmHg)D.10.6kPa(80mmHg)E.13.3kPa(100mmHg)选择术后低氧血症的诊断依据,下列哪项较为可靠A.皮肤粘膜发绀B.血压先升后降C.呼吸频率加快D.脉搏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氧分压E.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选择术后病人出现通气不足,可直接导致A.血压下降B.低碳酸血症C.高碳酸血症D.心率下降E.血气PH>7.40选择下列哪项血气指标不符合通气不足A.PH 7.32B.PCO2 42mmHgC.PCO2 78mmHgD.BE -5E.SatO2 96%选择在下列哪种情况可导致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不一致A.高碳酸血症B.低氧血症C.患者出现通气不足D.急性肺栓塞E.感染呼吸功能监测与治疗>> 第二讲急性呼吸衰竭选择有关呼吸衰竭的概念哪一项不正确A.呼吸衰竭是由于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导致PaO2低于正常或伴有PaCO2增加的病理过程B.判断呼吸衰竭的血气标准一般为PaO2<60mmHg,伴有或不伴有PaCO2>50mmHgC.呼吸衰竭可分为低氧血症型(Ⅰ型)和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型(Ⅱ型)D.呼吸衰竭患者(未经治疗时)可以只有PaCO2升高而没有PaO2降低E.根据病程经过不同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呼吸呼吸功能监测与治疗>> 第三讲急性肺水肿选择术后非心源性肺水肿常有以下哪一症状A.吸气时气道压力低B.潮气量增加C.肺顺应性增加D.功能余气量增加E.呼吸性碱中毒选择以下哪一项不是气管拔管后负压性肺水肿的临床特征A.呼吸音粗B.多见于老年人C.咳粉红色泡沫痰D.高血压E.缺氧选择引起肺水肿的最直接原因是A.肺动脉压力增高B.右心室压力增高C.肺静脉压升高D.左心室舒张未压升高E.右心房压力增高选择急性肺水肿的最佳治疗原则A.首先寻找病因并处理B.在原发病未确诊之前不宜进行各种处理,以免加重低氧C.给缩血管药物以减少血管内肺水D.维持气道通畅,充分供氧和机械通气治疗,并积极治疗原发病E.严格限制输液以降低肺血管静水压选择关于神经性肺水肿哪项正确A.下丘脑受损引起功能紊乱是主要原因B.主要由肺通透性增高引起C.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肺循环血流增加D.近脑干手术不会引起神经性肺水肿E.治疗上以改善脑水肿为主呼吸功能监测与治疗>> 第四讲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选择ALI和ARDS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是A.肺泡腔渗出B.肺泡毛细血管膜纤维增生C.肺弥漫性出血D.弥漫性肺泡损伤E.肺动脉高压及透明膜形成选择对ALI及ARDS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完全相同B.ALI是病理学的特征,而ARDS是临床诊断的病名C.重度的ALI被定义为ARDSD.ALI临床表现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相似E.ARDS临床表现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相似选择ALI及ARDS时出现的肺水肿特征是A.渗出性肺水肿B.心源性肺水肿C.漏出性肺水肿D.非心源性肺水肿E.非心源性高通透性肺水肿心电图监测与心律失常的治疗>> 第一讲心电图监测选择CB5导联正极应放在何处A.正极放在V2位置B.正极放在V3位置C.正极放在V4位置D.正极放在V5位置E.正极放在V6位置选择关于CM导联下列那项正确A.CM1是监测左室壁心肌缺血的最好导联B.CM2是监测左室壁心肌缺血的最好导联C.CM3是监测左室壁心肌缺血的最好导联D.CM4是监测左室壁心肌缺血的最好导联E.CM5是监测左室壁心肌缺血的最好导联选择关于胸前导联下列那项是错误的A.共有V1、V2、V3、V4、V5、V6等6个胸前导联B.V1能较好显示P波和QRS综合波C.V4、V5、V6能监测左前降支及回旋降支冠状动脉的血流D.V1、V2、V3能监测左前降支及回旋降支冠状动脉的血流E.CB5导联正极放在V5位置选择关于气管心电图导联下列那项是正确的A.作用电极置于右上臂B.正极在心脏的右上方C.气管内电极为负极D.P、QRS、T波的主波向下E.P波和T波振幅较小选择单极胸部导联(V)检查,电极部位下列哪项正确A.V1电极放在胸骨左缘第四肋间B.V2电极放在胸骨右缘第四肋间C.V3电极放在V2~V4导连线中点D.V4电极放在左腋前线与第5肋间水平交叉处E.V5电极放在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交叉处心电图监测与心律失常的治疗>> 第二讲围手术期急性心律失常选择哪一种心律失常在麻醉中常是无意义的?A.心室纤颤B.交替脉C.窦性心律失常D.心房纤颤选择关于Q-T时间的长短下列那项正确A.心率在每分钟60-100次时,Q-T的正常范围应在0.20秒以下B.心率在每分钟60-100次时,Q-T的正常范围应在0.20-0.26秒之间C.心率在每分钟60-100次时,Q-T的正常范围应在0.26-0.32秒之间D.心率在每分钟60-100次时,Q-T的正常范围应在0.32-0.44秒之间E.心率在每分钟60-100次时,Q-T的正常范围应在0.44秒以上选择老年人不论有无心脏病,心电图完全正常者不足受检者的A.0—1/5B.1/5—2/5C.2/5—3/5D.3/5—4/5E.4/5—1选择关于心电图P波下列那项是正确的A.I、II、aVR导联中均为向上B.aVF向下C.P波宽度不超过0.11秒D.P波宽度超过0.11秒E.P波振幅在肢导联超过0.25mV选择关于P-R间期下列那项是错误的A.代表自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B.成人的P-R间期在0.12~0.20秒之间C.在幼儿及心动过速的情况下,P-R间期相应地缩短D.在老年及心动过缓的情况下,P-R间期相应地可延长,不超过0.24秒E.在老年及心动过缓的情况下,P-R间期相应地可延长,不超过0.22秒血流动力学监测>> 第一讲血流动力学监测选择中心静脉压(CVP)低于多少时常表示血容量不足A.<5cmH2OB.<7cmH2OC.<9cmH2OD.<11cmH2OE.<13cmH2O选择中心静脉压(CVP)测量值较不准确的测压途径是A.右颈内静脉B.锁骨下静脉C.颈外静脉置入上腔静脉D.股静脉E.左颈内静脉选择漂浮导管(Swan-Ganz导管)能够迅速地进行多种血流动力学监测,导管经过的路径顺序为A.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上腔静脉-右房-右室-肺动脉B.股静脉-下腔静脉-上腔静脉-右房-右室-肺动脉C.颈内静脉-上腔静脉-右室-右房-肺动脉D.股静脉-下腔静脉-右室-右房-肺动脉E.颈内静脉-上腔静脉-右房-右室-肺动脉选择中心静脉压(CVP)测定时穿刺径路并发症最少的是A.右颈内静脉B.锁骨下静脉C.颈外静脉置入上腔静脉D.股静脉E.左颈内静脉选择中间径路颈内静脉穿刺法的定点为A.颈前三角顶点B.颈外静脉与胸锁乳突肌交点C.颈动脉内侧、锁骨上3cmD.颈动脉三角顶点或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内侧缘、锁骨上3cmE.锁骨中点上5cm血流动力学监测>> 第二讲围手术期急性心肌缺血与急性心肌梗死选择下列有关TEE陈述哪项是错误的是A.TEE时超声探头放在食管内B.TEE时食管二维超声心动图和脉冲多普勒血流计联合应用C.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瓣环口面积D.多普勒血流计测定经过瓣环口的血流速度E.不能监测心肌缺血选择下列有关TEE陈述哪些是正确的A.TEE时超声探头放在食管内B.TEE时食管二维超声心动图和脉冲多普勒血流计联合应用C.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瓣环口面积D.多普勒血流计测定经过瓣环口的血流速度E.不能监测心肌缺血选择男性,78岁,拟行胆囊切除术。

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1)

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1)

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1)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在手术前、手术中或手术后发生的急性心肌梗死。

该病病情急剧,死亡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从诱因、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等方面探讨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内容。

一、诱因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包括手术创伤、应激反应、神经内分泌变化、局部缺血缺氧等多种因素。

其中局部缺血缺氧是最主要的原因。

手术前、手术中患者可能会经历血流动力学改变、缺氧、麻醉药物等不良刺激,这些因素会引起心肌供血不足和心肌损伤,导致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二、病因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主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有关。

这些疾病会导致冠状动脉内膜增厚、动脉硬化、血管狭窄、血流阻塞等,从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形成心肌梗死。

三、临床表现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心率不齐、低血压、晕厥等。

其中胸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多数患者描述为胸部灼热、压迫感或胀痛等不适感觉。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还可能出现心衰、休克等并发症。

四、治疗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主要包括急救、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急救措施包括氧气吸入、口服硝酸甘油等,以缓解症状、降低心肌负担。

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肝素等,以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心肌缺血缺氧。

手术治疗主要是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腔静脉-冠状动脉搭桥术等,以改善血流、缓解心肌缺血。

五、预防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的预防包括加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定期体检筛查心血管疾病、积极控制手术前患者的病情,减少手术风险等。

此外,手术团队应根据患者的基础疾病和手术的特殊要求,制定个性化的围手术期管理方案,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创伤和应激反应。

综上所述,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都需要针对其病因和症状,积极采取措施。

手术团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措施,以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安全。

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血管危险评估和管理

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血管危险评估和管理
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血管危险评 估和管理
心血管病患者在施行非心脏手术时,常常要 考虑到基础心血管疾病的影响。这些心血管 病患者施行非心脏外科手术及麻醉时,可能 产生对呼吸和循环的抑制,体温、血压、血 容量的波动和自主神经的失调均可增加应激, 手术及麻醉的并发症如出血、发热、感染和 肺不张等可加重心脏负担,易出现心肌缺血 或心力衰竭?
5.术后发生的室上性或室性心律失常,可能是由于手术刺激 引起的交感张力增高所致,有50%与心脏疾病有关,其他 如感染、贫血、代谢异常等亦可能有关。处理上与一般内 科心律失常相同,仅在心排出量下降或出现心肌缺血时需 要药物处理或电复律。
伴明显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快速室上性或室性心律失 常者应考虑采取电复律以尽快纠正休克等异常。
室上性早搏不需治疗。室性心动过速及快速型房产 患者,如果心脏功能较差,可给予静脉应用毛花苷 C(西地兰)、胺碘酮等复律或控制心室率;如果心脏 功能尚好,可给予心律平复律或控制心室率。
4· 术中管理
1. 术后立即返回ICU,进行心电图、呼吸、经皮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监护,密切观察血 压、心律、心率、呼吸、脉搏和心电图变化等;术中及术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应行 有创血压监测;详细记录液体出入量,观察双肺呼吸音、心音及末梢循环状态。
2·6肺源性心脏病
并发肺炎、肺不张及右心衰竭为肺源性心脏病手术的主要危险, 术前2周应予戒烟。心肺功能代偿较好(上数层楼梯无呼吸困难 者),一般可较好的接受手术。心肺功能较差者,应进行肺功 能检查。下列检查异常者,提示手术危险性大:①最大通气量 小于预测值的50%;②动脉血氧分压小于55mmHg;③动脉血 二氧化碳分压异常增高;④用力肺活量比值小于0·50;⑤最大 中段呼吸流速小于0·6l/min;⑥最大呼吸流速小于100l/min; ⑦肺活量小于1l;⑧ECG异常;⑨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上述指标 无明显改变;⑩同位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异常。

心肌梗死与缺血性心肌病有什么不同的症状

心肌梗死与缺血性心肌病有什么不同的症状

心肌梗死与缺血性心肌病有什么不同的症状心肌梗死就是指冠状动脉突然发生连续、持续性、不能缓解的剧烈胸痛,心肌缺血、缺氧,导致心肌的坏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心肌梗死发生率在逐年升高。

心肌梗死往往发生在原来本身就有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如果遇到突然的寒冷刺激、情绪激动等各种原因,导致血栓破裂,血液里的血小板急剧升高,形成新的血栓,堵塞了血管,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出现心肌的坏死。

简而言之,就是血管堵住了,血液不能流通了。

心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如果心脏出现疾病那么会严重影响患者健康,严重还会导致患者出现死亡的危险,而生活中对于心脏疾病有很多,如缺血性心肌病。

但是很多患者对这种疾病不是很了解,从而容易耽误病情。

缺血缺氧,就是对于供给这个心肌细胞的这种血管发生了这种堵塞,也就是临床中的冠心病。

冠心病发生了心肌梗死,如果在没有及时的进行溶栓或者及时的进行血运重建,那么这种心肌细胞就会发生坏死凋亡等等,以致这种心肌细胞坏死以后,发生这种心脏的结构以及最终的功能性的改变。

这个时候就要统称为叫做缺血性心肌病。

心肌梗死的表现左心室心肌梗死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以剧烈而持久的胸口疼痛、发热、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心率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甚至危及性命。

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导致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血液粘稠,呈粥样斑块状附着在血管壁上。

吸烟、长期接触二手烟会增加发生心梗的风险。

有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糖尿病者,是心梗的高发人群。

体型肥胖、缺乏体育锻炼也容易发生心梗。

心肌梗死的症状多为急性,大多数的心肌梗死的患者会在发病前出现临床症状,如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症状。

剧烈持久的胸痛,持续时间超过半个小时以上,休息或者服用药物无法得到缓解。

同时还伴有心率失常、心力衰竭、胃肠道不适、低血压和休克等表现。

如何预防心机梗死患者患病后,要树立终身治疗的观念,积极配合治疗,并做好病情监测,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能过度疲劳。

围手术期的心血管并发症

围手术期的心血管并发症

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
由于严重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或心脏结构异常导致心脏突然停止跳动。
预防与治疗
围手术期应加强心电监测和生命体征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心脏骤停的先兆症 状。同时做好心肺复苏的准备和实施工作。
03
围手术期心血管并发症的诱因与机制
手术应激反应
手术创伤和疼痛刺激导致机体产生应激反应,引发一系列生 理和代谢变化,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等 。
其他诱因
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 增加围手术期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术前准备不足、手术操作不当等也可 能导致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04
围手术期心血管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术前评估与准备
评估心血管功能
术前准备
对患者的病史、心电图、心脏超声等 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了解患者的 心血管功能状况。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 术前准备方案,包括饮食调整、药物 治疗等。
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时间过长,导致 心肌细胞死亡,引起心肌 梗死。
预防与治疗
围手术期应密切监测心电 图和心肌酶谱,及时发现 并处理心肌缺血和心肌梗 死。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
由于手术刺激、电解质紊乱、心 肌缺血等因素导致心脏电信号传 导异常,引起心律失常。
预防与治疗
围手术期应常规监测心电图,发 现心律失常及时处理。同时保持 电解质平衡,预防心肌缺血等诱 发因素。
高血压
高血压
手术应激、疼痛、焦虑等因素导致血 压升高,可能引发心脑血管意外。
预防与治疗
围手术期应密切监测血压,及时发现 并处理高血压。同时采取有效的镇痛 和镇静措施,减轻手术应激和疼痛。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
由于心脏功能减退或长期心脏疾病导致的心脏泵血功能下降 。

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

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

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
第25页
总结
3.术后:合理抗感染、呼吸机支持,无禁忌症, 尽早抗凝及活血,严格出入量,确保有效循环 血量,尤其对高危病人动态监测心电图、心肌 酶、心率、血压,因手术疼痛存在心肌梗死临 床表现不经典,较少出现心绞痛,诊疗主要靠心 电图与心肌酶谱动态观察,值得临床医生重视, 以做到及时诊疗和治疗。一旦心肌梗死,主动 治疗,开放肠内饮食后尽早抗血小板及稳定斑 块治疗,预防再梗死或梗死面积扩大,以及后 期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如β受体阻滞剂/ACEI类 药品。
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
第11页
二、围手术期与急性心肌梗死
流行病学
●围术期急性心肌缺血总体发生率8-37%。 ●术前近期有轻度心绞痛者围术期发生急性心脏事件百分比3-10%,心 源性死亡1-5%。 ●近期有重度、不稳定心绞痛者发生围术期急性心脏事件百分比10-15 %,心源性死亡>5%。 ● 6个月以上发生过心肌梗死者,围术期再梗死百分比为5%. ●3到6个月之间有过心肌梗死者,围术期再梗死百分比为16%. ●3个月内有过心肌梗死者,围术期再梗死百分比达64.1%. ●围术期首次急性心肌梗死者死亡率26.6%,而再次急性心肌梗死者死 亡率64.1%(《危重病医学》教材上为36-70%).
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
第18页
四. 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预防
冠心病病人术前评定与处理
3. 以下情况都须延迟手术并作检验与深入治疗: 不稳定性心绞痛 6个月之内AMI 合并失代偿心衰 合并严重而未控制心律失常 以上情况即使得到纠正和稳定也只是适宜非高危险手术 , 须高危险手术时应该进行冠脉再通手术(介入或CABG)
围手术期心肌梗死
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
第1页
引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心肌缺血监测与诊断标准--经食管超 声心动图(TEE)
心肌缺血在TEE上表现:
新的RWMAs 收缩期室壁增厚减少 心室扩张
监测与诊断标准--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
急性心肌缺血监测与诊断标准--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
TEE的缺点或问题

费用昂贵 不能获取插入TEE前的变化 术中实时分析TEE图像可降低准确率
急性心肌缺血监测与诊断标准-- - ECG
急性心肌缺血监测与诊断标准- -- ECG 多导联ECG监测 T波的变化 ST段的变化 心肌缺血诊断标准 心肌梗死诊断依据
冠脉完全阻塞时,同一 导联ST段抬高。超急性ST 段抬高提示跨壁性心肌缺 血。如果1~6h溶栓或其它 方法使闭塞冠脉重新开放, 则心肌细胞死亡很少,ST 段可能恢复正常。
硝酸酯类药

治--术中麻醉处理原则
加强监测
诱导力求平顺
保证满意的通气
维护心血管功能相对稳定 维持接近正常的血容量

治--术中麻醉处理原则
1.选择适当的麻醉药物与 麻醉方法 2.调控围术期氧供氧需的 相关因素

麻醉药物 麻醉方法
治--麻醉药物与麻醉方法的选择
维持心肌氧的供耗平衡 • 1.避免心率增快和血压下降 • 2.可扩张冠状动脉 • 3.无冠脉窃血作用
有心肌梗死史者手术后易再发生心肌 梗死。原则上择期手术应尽量延迟至心肌 梗死6个月以后施行。
心肌梗死病人具有下列危险因素中三 个或三个以上者,围手术期易发生心血管 意外:①有心绞痛;②大于70岁;③患有 糖尿病;④心电图上有Q波;⑤有需治疗 的室早。

治--术前用药
安定类药
镇痛药
颠茄类药物
β 受体阻滞药
病因与发病机制
心肌氧供下降
冠状动脉灌流量下降 冠状动脉血氧含量下降
心肌氧需增加
心率增快 心肌收缩力增强 室壁张力增加
前负荷 后负荷
冠状动脉分布区
右冠状动脉 右心房 右心室 室间隔后1/3 左心室膈壁 窦房结 房室结 左冠状动脉 左心房 左心室 右心室 室间隔前2/3 窦房结
围手术期急性心肌缺血

治--术前评估
不少学者提出各种危险因子来评价或 预测心肌缺血相关的风险。多数认为下列 为危险因子: 缺血性心脏病史、充血性心脏病史、 脑血管病史、糖尿病史(术前接受胰岛 素)、慢性肾功能障碍、未控制的高血压、 左室肥厚、外周血管疾病、应用洋地黄、 高龄、体力严重受限、高危手术。

治--术前评估
监测与诊断标准--放射性核素检查
利用坏死心肌细胞中钙离子能结合放射 性焦磷酸盐或坏死心肌细胞的肌凝蛋白可与 其特异抗体结合的特点,静脉注射99mTc焦 磷酸盐或11Iin-抗肌凝蛋白单克隆抗体,进 行热点扫描或照相;利用坏死心肌血供断绝 和瘢痕组织中无血管以致201T1或99mTcMIBI 不能进入细胞的特点,静脉注射这种放射性 核素进行冷点扫描或照相,均可显示心肌梗 死的部位和范围。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理生理 监测与诊断标准 防治 预后
病理生理
在静息状态时,心肌摄氧 量已达最大,所以在围手术期 血流动力学应激状态时,必须 增加氧供以满足需要。当氧需 超过氧供时,供需之间失去平 衡,即可发生心肌缺血 (myocardial ischemic )甚至心肌梗 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
监测与诊断标准--心肌损伤酶谱
通常LDH1是一种非特异性
肌酸磷酸激酶 CPK 肌钙蛋白 LDH
同工酶,急性肾梗死、AMI、 溶血、溶血性贫血均可使LDH
增高。特异性同工酶
LDH1/LDH2比值超过1,提示
AMI。
监测与诊断标准--心肌损伤酶谱
AMI时血清酶学变化特点
心脏肌钙蛋白 项目
cTnI 开始升高(h) 2~12 cTnT 2~12 6 CPK CPKMB 4~6 AST LDH1

TEE可能会分散麻醉医生注意力
监测与诊断标准--血流动力学检测
肺毛细血管楔压
PCWP是心肌缺 血早期、敏感的指 标,但是其敏感性 与特异性不如ECG 和TEE。 (0.7~1.6kPa)
急性心肌梗死监测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1、症状:疼痛、发热、胃肠道症状、心律 失常、低血压、休克、心力衰竭,呼吸困难 2、体征:血压低心率快心音异常,休克或 衰竭。
1.灌注压 2.冠脉的阻力 围术期降低冠脉张力,避免冠 脉痉挛,对确保心肌的血流供

病因与发病机制
心肌氧供下降
冠脉血流下降 冠脉血液携氧能力降低
心肌氧需增加
心率增快 心肌收缩力增强 室壁张力增加
•1.血红蛋白含量减少 •2.血氧饱和度下降 •3.氧离曲线异常
病因与发病机制
心肌氧供下降
围手术期急性心肌缺 血与心肌梗死
围手术期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
perioperative myocardial ischemic and infarction
冠心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 已成为主要死因。 手术病人中冠心病病人也相应增多。 由于麻醉、手术创伤和其它因素影响,冠 心病病人在围手术期可发生急性心肌缺血、 甚至急性心肌梗死(AMI),手术危险性 大于一般病人。因此,及时、有效地诊断
监测与诊断标准--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仍是发现CAD和 CAD定量的标准方法。该检查可获得血 流动力学参数、心脏与冠状血管的解剖 以及室壁异常运动等信息。临床表现明 显阻塞症状时,冠状动脉管腔狭窄一般 已达70%以上。
心肌梗死监测与诊断标准
必须至少具备下列标准中的两条,才能诊
断为AMI:
(1)典型的缺血性胸痛病史;
急性心肌缺血监测与诊断标准 --心肌损伤酶谱
肌酸磷酸激酶 CPK 肌钙蛋白 LDH
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 性。肌钙蛋白I与T升高的时间 过程为:2~12h内升高,10~ 24h达到峰值,如不发生进一 步的心肌损伤,5~14d内恢复 正常。肌钙蛋白对排除术后即 刻AMI,或CPK-MB正常但临 床高度怀疑有AMI存在的病人 具有特殊的诊断意义。
(2)典型ECG动态改变;
(3)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浓度的动态改变。
围手术期急性心肌缺血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理生理 监测与诊断标准 防治 预后
围术期心肌缺血--防治
术前评估 术前用药 术中麻醉处理原则 麻醉药物与麻醉方法的选择 术后处理 治疗

治--术前评估
术前确定有心肌缺血者:



是否需进一步治疗:利弊的权衡 β -受体阻滞剂,冠状血管成形术,CABG 确定术中诊疗方案:尽早防治 计划术后处理方案 :ICU、疼痛等
和处理围手术期急性心肌缺血可明显改善 患者的预后。
围手术期急性心肌缺血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理生理 监测与诊断标准 防治 预后
病因与发病机制
心肌氧供减少
冠脉血流下降 冠脉血液携氧能力降低
心肌氧需增加
心率增快 心肌收缩力增强 室壁张力增加
病因与发病机制
心肌氧供减少 心肌氧需增加
心率增快 心肌收缩力增强 室壁张力增加
围手术期急性心肌缺血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理生理 监测与诊断标准 防治 预后
急性心肌缺血监测与诊断标准
症状: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放 射痛,3-5分钟 体征:BP高,HR快,焦虑、出 汗、第三或第四心音奔马律。 特殊监测方法: ECG、TEE、PCWP
急性心肌缺血监测与诊断标准 – 特殊监测方法
心电图(ECG)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 血流动力学检测(PCWP)
急性心肌缺血监测与诊断标准
--ECG
多导联ECG监测 多导联ECG监测是临 床检测围手术期心肌缺血 T波的变化 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 ST段的变化 心肌缺血ECG诊断标准 单用标准肢导Ⅱ为 心肌梗死ECG诊断依据 18%~33% ,标Ⅱ与V 导
5
联发现心肌缺血的敏感度 可达80%~96%,
如果该血管完全性阻 塞,则T波高尖;如果阻 多导联ECG监测 塞不完全或供血不足,则 T波的变化 T波低平或倒置;如果原 ST段的变化 心肌缺血ECG诊断标准 有T波异常,则不易确定 心肌梗死ECG诊断依据 该T波变化的意义。 原来低平或倒置的T 波可能转为T波向上,这 可掩盖缺血性T波变化, 即所谓T波假性正常化。

治--麻醉药物与麻醉方法的选择
许多麻醉药可直接抑制心肌或 外周血管作用,加重心肌缺血。
麻醉药物 麻醉方法
苯二氮卓类可扩张外周血管作 用而导致显著低血压。 阿曲库铵可 引起单位时间内剂量相关性的组胺 释放,导致低血压与心动过速。潘 库溴铵可引起心动过速,从而可能 诱发CAD病人心肌缺血。维库溴铵、 哌库溴铵等影响较小,可以优先选 用。
急性心肌缺血监测与诊断标准 --心肌损伤酶谱
肌酸磷酸激酶 CPK 肌钙蛋白 LDH
仅CPK本身升高不具有 诊断意义。CPK-MB浓度或 CPK-MB/CPK指数升高具有 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CPK-MB升高的时间过程为: 4~6h内升高,18~24h达到 峰值,如不发生进一步的心 肌损伤,2~3d内恢复正常。 通常每8~12h检测一次CPKMB同工酶,直至确诊。

急性心肌梗死监测与诊断标准 – 特殊监测方法
心电图(ECG) 心肌损伤酶谱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 血流动力学检测(PCWP) 放射性核素检查 冠状动脉造影
急性心肌梗死监测与诊断标准
心电图(ECG):最常用的监测方法。 1.面向心梗区:导联上出现寛而深的Q
波,ST弓背向上,T波倒置。 2.背向心梗区:导联上出现高而尖的R 波,ST压低,T波直立增高。
6~12
12~ 24 48~ 72
6~14
峰值时间(h)
10~0~24 24~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