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芍药知母汤方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 (2)越婢加苓/术/附汤 • 本方证消水肿、祛水湿,很好使。治疗关 节疼,凡是关节不但疼而且有水肿的,要 以这个方证为基础来治疗,用桂枝汤、葛 根汤都不如越婢加术附汤好使,因为它祛 水。越婢加术汤中有麻黄,用麻黄剂如果 恶风很重、很敏感的患者,也有加黄芪的 机会,不是没有这种情况,但是很少罢了。 • 胡老用本方治疗痹症相关案例较少,但越 婢加术汤治疗肾炎浮肿案例不少。
3
• 经方如何认识痹证? • 《伤寒论》关于痹证的论述散在伤寒论各 篇中,内容相当丰富,而且在《金匮要略 》中有专篇论述,如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
4
• 《金匮要略 痉湿暍》18:风湿相抟,一身 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 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 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 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 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 • 思考:哪些方子可以达到“风湿俱去”目 的?临床上自汗出患者,如何处理?
26
• (3)乌头汤 • 《金贵要略 中风历节》10:病历节,不可 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乌头汤方 治脚 气疼痛,不可屈伸。 • 《外台》乌头汤治寒疝腹中绞痛,贼风入 攻五脏,拘急不得转侧,发作有时,使人 缩阴,手足厥逆。
27
• 乌头汤: 麻黄 芍药 黄芪 甘草 乌头 蜜 • 乌头桂枝汤:桂枝汤+乌头煎 • 附子: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 金创,破癥坚积聚、血痹,寒湿痿躄、拘 挛,膝痛不能行走。 • 乌头:味辛温。主中风,恶风洗洗,出汗, 除寒湿痹,咳逆上气,破积聚寒热。
9
• 经方治疗痹证的原则:小发汗兼利湿
• 思考:是不是所用的痹证都必须发汗利湿 之法??
10
二、桂枝芍药知母汤方证
•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7 : “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 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 桂枝四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麻黄二两、 生姜五两、白术五两、知母四两,防风四两、 附子二枚(炮)。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 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桂枝芍药知母汤方证
——兼谈经方治疗痹证的思路
吴 灿 海南省琼海市中医院 李成光名老中医工作室
2015年 10月 24 日
1
一、经方治疗痹证的原则 二、桂枝芍药知母汤方证 三、医案分析 四、注意事项
2
一、经方治疗痹证的原则
• 痹证的概念 病因、病位、症状特点 • 《黄帝内经》有“素问.痹论” ,后世对痹 证多有发挥。
29
• 304条: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 背恶寒者,当艾之,附子汤主之。 • 305条: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 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 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 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 者,此为有水气……真武汤主之。 • 黄芪类方:风湿/风水,脉浮,身重,汗出 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腹痛加芍药)
25
• 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 白芍 生姜 炙甘草 附子 白 术 麻黄 防风 知母 加石膏 • 越婢加苓术附汤:麻黄 石膏 生姜 大枣 炙甘草 加白术、茯苓、附子 • 案例:胡老曾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石膏治疗风湿 热证,就含有越婢汤加味的意思。治疗类风湿性 关节炎、关节疼肿、脚肿得厉害、水肿较重,除 上述方法(桂枝汤/葛根汤加苓术附),侧重本方 (越婢汤加术附)的机会也较多。(《医论医案集粹》35页)
粹》33页)
31
• 防己黄芪汤 • 胡老解读:这个方子从桂枝去芍药汤变化 而来,就是于桂枝去芍药汤中以黄芪代替 桂枝了,另外加祛湿的防己合苍术(尤其 治疗风湿时必用苍术)。
32
• 2、加大黄 骨质增生,无论是颈椎还是腰椎的骨 质增生,都可能压迫神经,而且疼痛偏于身体一 侧的多,一般要加大黄。《金匮要略。腹满寒疝 宿食病脉证第十》15条:胁下偏痛,发热,其脉 弦紧,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 胡老根据这条悟出这么个规律。古人说凡是沉寒, 它是偏重一侧,用附子、大黄这类药才能祛这个 寒,这是中医辨证的看法。骨质增生并不是沉寒 之疾,但是若是一侧疼,须用附子、细辛时,就 必须配合大黄才有效,尤其是关节疼。
24
• 《医论医案集粹》35页:胡老治疗过一个 姓薛的病人,他一犯起病来,就发热,肘 膝四个关节肿痛得不得了,就用越婢加术 附汤,后来他不发热了,关节也没那么疼 了。 • 《橘窗书影》载:一人年四十许,客居东 京数月,腰以下大肿,筋骨疼痛,不能起 居,脉浮大,小便不利。余谓不服水土, 湿邪侵入下部所致,与越婢加苓术附汤, 小便快利,水气大减。但腰脚挛急,不得 步行,与芍甘黄辛附汤,痊愈。
16
• 174条: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 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 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 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 175条: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 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 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 主之。
17
• 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 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于屈伸Hale Waihona Puke Baidu,桂 枝加附子汤主之。 • 《金匮要略.腹痛寒疝宿食病》19条:寒疝, 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 刺诸药不能治,抵当乌头桂枝汤主之。
19
• (2)、二加龙牡汤 少阴阳明合病 • 胡老没有相关论述及案例,但冯老临床有 用,六经辨证为少阴阳明合病,特别是合 并有盗汗时,有用的机会。(杨某医案)
20
2、与麻黄类方相鉴别
• (1)葛根汤加苓术附
• 葛根汤 有“麻黄”虽然不是麻黄汤为底方,
但不少学者均认为本方证为“麻黄类方”。 • 《六经八纲读懂伤寒论》:认为本方为桂 枝加葛根汤中更加发汗的麻黄......故治桂枝 加葛根汤证而无汗者。桂枝本为解肌,但 肌不和以至项背几几的高度者,则须加葛 根以解之。若更无汗,又须加麻黄以发汗 也。
5
• 《金匮要略 痉湿暍》14:太阳病,关节疼痛 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候, 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 胡老解读: • 思考:如果尿频,或者大便干结,如何处理?
6
• 病在表则有表阳证和表阴证之区别
7
在表的阳证:太阳病方证
• 《金匮要略 痉湿暍》20: 湿家身烦痛,可与麻 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白术 四两) • 胡老解读:本方就是微发汗,治疗法则就是小发 汗法! • 21: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 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 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 胡老解读:薏苡仁是寒性的利尿药。因此,麻杏 薏甘汤当&麻黄加术汤相互对应,一者用桂枝白 术温药治疗寒湿痹,一者用薏苡仁寒凉药治疗风 湿热痹。
28
3、与非桂麻类方进行鉴别
• 28条: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 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 利者,桂枝去桂加苓术汤主之。 • 174条: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 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 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 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白术附子汤)
8
在表的阴证 少阴病方证
• 胡老认为“痹证多不离少阴”! • 《伤寒论》174条: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 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 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175条: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 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 汤主之。 304条: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 寒者,当艾之,附子汤主之。305条:少阴病,身体痛, 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316条:“少阴 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 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真武汤主之。” 等。 • 《金匮要略》.......
21
• 腰肌劳损有用葛根汤的机会,一般不加苍 术、附子。与脊髓有关系的疼痛,一般都 用葛根汤比较好,或用葛根汤加附子。 • 《皇汉医学》葛根加苓术附汤:余(汤本 求真)用本方治疗脊髓炎或髓痨,俱效。
22
• 特别注意: 桂枝加苓术附汤和葛根加术附 汤的区别 (两方之间的区别不是患病部位 的不同,而是综合判断,因为案例卡片记 录简单不能窥其全貌,但胡老不是根据颈 肩腰痛就用葛根汤加味,是可以肯定的。)
12
• 胡老:这个方证脚肿得明显,其他地方不 肿,诸关节痛甚至有些关节变形,可用本 方。也可以适证治脉管炎,还可以适证治 结节性关节炎,结节处的血管像手指那样 粗,也可以这么加味(合用桂枝茯苓丸)。
• 冯老有用本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娄某 医案)
13
• 冯老在《解读张仲景医学 经方六经类方证 》 • 六经辨证为少阴太阴阳明合病 • 辨证要点:关节疼痛、肢体肿而气冲呕逆 者。
14
• • • • •
A、相关方证对比 1、与桂枝汤类方进行鉴别 2、与麻黄类方进行鉴别 3、与非桂麻类方进行鉴别 B、临床常见加减
15
1、与桂枝汤类方鉴别
• (1)、桂枝汤加苓术附 少阴太阴合病 • 桂枝加苓术附汤者,为吉益东洞翁之创方。然其实不 出仲景之桂枝加附子汤及桂枝去芍药加苓术汤之合方, 故于本方当然含此二方之精神。又不仅包含为此二方 原方之桂枝汤方意,且本方中包含苓、桂、术、甘草, 故寓苓桂术甘汤之精神。又以有苓、芍、姜、术、附, 亦含蓄真武汤之方意。故本方者,宜参考关于桂枝汤、 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去芍药加苓术汤、真武汤之仲景 论及诸说而活用之,概括的说明之,至难也。是以本 方意复杂,而临床应用范围广大也! (《皇汉医学》48页)
35
案例二
• 马某,女,18岁。常发扁桃体炎,一个月前发 高烧,而后即两膝关节红肿疼痛,出红斑,一 个月内陆续高热39°C左右,热则痛甚,不可 屈伸,肘关节亦微痛,曾有一次晕厥。北京协 和医院诊断为风湿热,注射青霉素、服阿司匹 林等药无效。 • 初诊(1969年4月30日):现两膝关节红肿疼 痛,有红斑,前臂亦见红斑。苔白,脉滑数。 发热,行动不便。予桂枝芍药知母汤加生石膏
11
• 胡老解读:本方证为桂枝汤化裁而来,去大枣, 大枣壅满,这个地方它往上冲,甘药不要用太多, 所以把大枣去了。用麻黄、防风散外邪,用桂枝 这个方子,主要目的加上麻黄、防风祛外邪。一 方面祛外邪,一方面治气上冲,不是光用麻黄剂, 桂枝用量特别重四两,由于恶心的厉害,所以加 生姜用量五两。知母不但能够除烦,同时他能祛 水,尤其去下边的水,由于“独足肿大”。附子、 白术主要是祛湿解痹的。这方子常用,不一定是 关节都疼痛,如果下肢肿痛,这个也好使。
30
B、临床常见加减应用
• 1、加黄芪。汗出,表虚。恶风,这个恶风特别敏感,是 用黄芪剂的药证。“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皮肤虚,所 以停湿,这个虚不恢复,这个湿也不会去。这时候只用发 汗药不行,非用黄芪不可,也不必大量,三四钱就行了。 • 胡老曾用桂枝加黄芪汤治疗一例特重的痹症,那个患者我 记得姓刘,他也不说他恶风,开始是用附子剂,越吃越不 好,再次来看我就问他,你是不是怕风?他说我怕风怕的 厉害!得这病有十来年了,后来就改用桂枝加术附再加黄 芪,他吃十几剂药就好了。我们别太主观,就应该自己找 变化。以恶风而论,桂枝汤证有恶风,葛根汤证也有恶风, 但那种恶风都没有黄芪证的恶风那么厉害。(《医论医案集
18
• 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 白芍 生姜 大枣 炙甘草 附子 白术 麻黄 防风 知母 • 桂枝加附子汤:桂枝 白芍 生姜 大枣 炙甘草 附子 • 桂枝附子汤: 桂枝 白芍 生姜 大枣 炙甘草 附子 • 白术附子汤:桂枝 白芍 生姜 大枣 炙甘草 附子 白术 • 甘草附子汤: 桂枝 白芍 生姜 大枣 炙甘草 附子 白术 • 乌头桂枝汤:桂枝 白芍 生姜 大枣 炙甘草 附子 白术 乌头 蜜
33
• 3、加生石膏
• 4、加防己 • 5、去麻黄
34
三、案例分析
• 徐某,男性,19岁,病历号189520,1966年2月15 日, 初诊:左足肿痛已五六年,近两年加重。经拍片证 实为跟骨骨质增生。现症:左足肿痛,怕冷,走路 则痛甚,口中和,不思饮,苔薄白,脉沉弦,此为 风寒湿客表,为少阴表证,治以强壮发汗祛湿,予 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10,白芍10,知母12,防风 10,麻黄10,生姜12,苍术12,川附子6,炙甘草6.。 结果:服上方7剂,左足跟痛减,走路后仍痛,休息 后较前恢复快。增川附子为9克继服,1月后左足肿 消,疼痛已不明显。 • 问题:本案阳明病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