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不全 ppt课件共49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自由基生成增多
补体旁路途径活化(NH3)
(四)其他因素
1.蛋白尿(proteinuria ) (1)形成蛋白管型,阻塞肾小管 (2)激发炎症反应
2.高血压(hypertension )
3.高脂血症(hyperlipoidemia ) (1)肾组织脂质沉积 (2)产生活性氧等
四、慢性肾衰的功能代谢变化
又根据AG=[ Na+]-([ CL-] +[ HCO3-])=142(96.5+26.3)=17.2 mmol/L,表明发生了AG 增大型代谢性酸中毒。患者频繁呕吐,可考虑 其有代谢性碱中毒,由于这两种酸碱平衡紊乱 使pH朝着相反方向变化,相互抵消,故pH 值 在正常范围内。
(三)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1、钠水代谢紊乱 对水负荷变化的调节能力减弱:水肿或脱水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摄钠过多可致钠水潴留。
限制钠的摄入又可以导致严重低钠血症,机制为: (1)渗透性利尿引起钠的大量丢失
(2)甲基胍等毒性物质抑制肾小管对钠的重 吸收 (3)呕吐、腹泻导致钠的丢失
2、钾代谢障碍 早期多尿,血钾浓度可正常。也可出现低钾
肾小球率过滤 肾血液灌流量
肾实质破坏
钠水排出
肾素分泌
肾降压物质生成
钠水潴留 醛固酮 血管紧张素Ⅱ
血容量 心输出量
外周阻力 高血压
激肽、PGE2等
(六)出血倾向(bleeding tendency )
主要原因是体内潴留 的毒性物质导致血小板 质的变化(即血小板功 能受抑制)而非数量上 的减少。
①PF3释放减少 ②血小板粘附和聚集 能力减弱
(三)心血管系统
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
尿毒症性心包炎
(四)呼吸系统
初期出现呼吸加深、加快。
毒素抑制呼吸中枢:出现潮式呼吸、深而慢 的呼吸。呼出气有氨味,肺水肿(尿毒症 肺),纤维素性胸膜炎,胸腔积液、肺组织 钙化。
(五)免疫系统
免疫功能低 下,主要是 细胞免疫抑 制。
(六)皮肤表现
皮肤干燥、皮 肤尿素霜、皮 肤色素沉着
3、尿液成分的变化
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 (1) 蛋白尿 肾小管重吸收蛋白减少
两者兼而有之 (2)血尿:尿中有红细胞;
脓尿:尿中有白细胞;
(3)管型尿:多种管型
• 肾功能不全时,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含氮的代谢终产物如尿素、肌酐、尿酸 等在体内蓄积,因而血中非蛋白氮 (nonprotein nitrogen,NPN)的含量 增加( >28.6mmol/L,相当于 >400mg/L),称为氮质血症。
(七)物质代谢紊乱
三、防治原则
对症治疗 血液透析 肾移植
本章小结
1、掌握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肾性高血压、肾 性贫血、肾性骨营养不良、尿毒症脑病等概念。
2、掌握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病机制的主要学说。
3、掌握慢性肾功能衰竭时人体机能代谢的变化、 重点是肾性高血压、肾性贫血、肾性骨营养不良的 发生机制。
(3)肾小管上皮细胞泌氨减少,NaHCO3重吸收减少
(四)肾性骨营养不良
慢性肾功能衰竭
1,25-(OH) 2VD3生成
肠钙吸收
骨 低钙血症


化 障
PTH分泌

肾小球率过率 排磷
高磷血症 溶骨活性
铝 蓄 酸中毒 积
骨质脱钙
肾性骨营养不良
(五)肾性高血压(renal hypertension)
肾脏疾病
(一)尿的改变
1、尿量的变化
(1)夜尿:夜间排尿增多。 (2)多尿:每24小时尿量 超过2000ml 称为多尿。
发生机制:① ② ③ (3)晚期出现少尿.
2、尿渗透压的变化
1.035
1.020
1.012 1.008 1.002
正常
低渗尿 等渗尿
早期浓缩功能减退而稀释功能相对正常,晚 期浓缩稀释功能均减退。
各种慢性肾脏疾病使肾单位发生 进行性破坏,以致残存的肾单位不足 以充分排出代谢废物和维持内环境稳 定,体内逐渐出现代谢废物的潴留和、 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以及肾内 分泌功能障碍,并出现一系列临床症 状的病理过程称之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一、病因
(一)肾疾患:最常见的是慢 性肾小球肾炎,也可见于慢性 肾盂肾炎、肾结核、糖尿病 引起的肾损害、狼疮性肾炎、 多囊肾等。
1.健存肾单位血流动力学改变
病损肾单位 健存肾单位学说 肾小球过度滤过学说
健存肾单位
2. 系膜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增多
该学说强调多种因素导致系膜细 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增多和聚集 是肾小球纤维化和硬化机制的关 键。
肾小球的纤维化和硬化会压迫周 围的毛细血管,导致肾小球的滤 过率降低,加重肾功能损害。
答案:
1. 该患者有肾功能衰竭:根据其有长期慢性肾 炎病史,今年又出现多尿和夜尿等慢性肾衰的 临床表现,尤其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仅为正常 的24%,可以判断患者已经进入了慢性肾功能 衰竭较为严重的阶段。
2. 该患者发生了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 毒:从表面上看该患者似乎没有酸碱平衡紊乱, 因为其pH 值在正常范围,但根据其慢性肾功能 衰竭的病史,可能有固定酸的排泄减少,
(七)肾性贫血(Renal anemia)
90%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常伴有贫血。肾性贫 血的发生机制:
1、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2、血液中的毒性物质抑制骨髓造血功能; 3、毒物使红细胞破坏速度加快引起溶血; 4、毒性物质抑制血小板功能引起出血; 5、毒性物质抑制肠道对铁和叶酸等造血原 料的吸收和利用。
(二)肾血管疾患:如高血压 性肾小动脉硬化等。
(三)尿路慢性阻塞:如尿路 结石,前列腺肥大、前列腺 癌。
二、发病过程(四期)
(一)肾储备功能降低期(代偿期)
内生肌酐清除率在正常值的30%以 上,血液生化指标无明显异常(内 环境无明显异常)。
(二)肾功能不全期
内生肌酐清除率降至正常值的25%- 30%,开始出现内环境紊乱,出现多 尿、夜尿和轻度氮质血症。
3、常见尿毒症毒素 (1)PTH:作为尿毒症毒素的几个依据。 (2)胍类化合物:精氨酸异常代谢产物 (3)尿素:
其代谢产物氰酸盐能使蛋白质氨基端甲基化。
(4)多胺:精胺、精脒、丝胺和腐胺。 (破坏红细胞、抑制钠-钾ATP酶活性)
(5)中分子物质:分子量500-5000的一类物质。 包括多肽碎片、坏死组织细胞碎片等。 (干扰细胞的代谢与功能)
(三)肾功能衰竭期 内生肌酐清除率降至正常值的20%-25%。明 显的氮质血症、酸中毒、高血磷、低血钙、严 重贫血等。
(四)尿毒症期
内生肌酐清除率降至正常值的20%以下,显著 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多系统功能障碍、 自体中毒症状。
肌酐是肌肉组织代谢的产物:
磷酸肌酸 肌酸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TP+Pi 肌酐
人体内的肌酐有两种来源,一是内源 性的,一是外源性的。内生肌酐在人 体血浆中相对稳定,基本上从肾脏的 肾小球滤过,而不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肌肉无力、麻痹、心跳骤停、昏迷等表现。
机制:①抑制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和中 枢神经的突触传递;②降低心肌兴奋性,抑制 房室和室内传导。
4、钙磷代谢障碍:血磷增高,血钙降低
(1)血磷增高:基本机制是肾排磷减少。
(2)血钙降低(机制)
①血磷增高:血浆[Ca]×[P]为常数,血磷升 高,血钙降低;
②维生素D代谢障碍,1,25-(OH)2D3 减少, 影响肠道钙吸收。
内生肌酐清除率:肾单位时间内,能把多少毫升 血浆中的内生肌酐全部清除出去,称为内生肌 酐清除率(Ccr),正常值:80~120ml/min 。
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机制
(一)原发病的作用 (始动因素的多样性)
(1)炎症反应 (2)缺血 (3)自身免疫反应 (4)尿路梗阻 (5)大分子沉积
(二)继发进行性肾小球硬化
临床表现:早期肢体感觉异常,夜间更明显, 运动后消失(不安腿综合征)。
晚期:肢体无力,步态不稳(间隙性
跛行),腱反射减弱,麻痹
机制:尿毒症毒素使神经髓鞘变性。
(二)消化系统
表现:厌食、恶心、呕吐、腹泻、口腔黏膜溃 疡、消化道出血等。
消化道症状常常是尿毒症患者最早出现和最突 出的症状。
机制:尿素弥散入肠腔 分解产氨,引起尿毒症 性胃炎和肠炎,PTH引 起溃疡发生。
4、掌握尿毒症人体机能代谢的变化。
5、了解慢性肾衰竭和尿毒症的防治原则。
病例分析
病例
患者李某,女,30岁,患慢性肾小球肾炎8 年,近年来,尿量增多,夜间尤甚。本次因妊 娠反应严重,呕吐频繁,进食困难而急诊入院。 入院检查,血[K+] 3.6mmol/L, 内生肌酐清除 率为24%,pH 为7.39,PaCO2 为 43.8 mmHg, HCO3-为26.3 mmol/L, Na+ 为142 mmol/L, CL- 为96.5 mmol/L。试分析该患者有无肾功能 衰竭、酸碱平衡紊乱和钾代谢紊乱?其判断依 据是什么?
慢性肾功能衰竭
(Chronic rennal failure,CRF)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2019.04
主要内容: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概念、原因及发病过程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
慢性肾功能衰竭机体的机能代谢变化
尿毒症的概念、主要的尿毒症毒素及其对机 体的影响
慢性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的防治原则
概念:
第三节 尿毒症(uremia)
尿毒症是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最 严重阶段。又称为终末期肾功能衰 竭 ( end-stage renal failure), 除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和肾脏 内分泌功能失调外,还出现内源性 毒性物质蓄积而引起的一系列自体 中毒症状,称为尿毒症。
一、尿毒症毒素(uremia toxin)
低钾血症的机制: (1)多尿使钾排出增多 (2)呕吐和腹泻丢失钾 (3)长期使用排钾利尿剂
晚期高钾血症,机制:
(1)尿量减少使排钾减少(2)酸中毒 (3)使用保钾利尿剂 (4)感染使分解代谢增强
(5)溶血
(6)含钾药物或食物摄入过多
3、镁代谢障碍
高镁血症:其发生机制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晚 期少尿,镁的排泌减少。
肾间质纤维化
(1)缺氧致RAS激活,出球 小动脉强烈收缩,肾小管及 肾间质严重缺血。
(2)出现氧化应激反应:
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是指机体内氧 化系统和抗氧化系统失衡,活性氧和氧自由基等产生 过多,从而导致组织损伤。
3.肾小管高代谢
在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部分 肾单位破坏后,健存肾单位的肾小管重吸收 及分泌功能均明显增强,肾小管上皮细胞呈 现出耗氧量增加和代谢亢进的状态,称之为 肾小管高代谢。
③血磷升高可使肠道分泌磷酸根增多,抑制肠 道吸收钙。 ④毒性物质滞留损伤肠黏膜导致钙吸收减少。
5、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lkalosis)
发生机制:
(1)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固定酸排泄障碍(发生AG 增大型代谢性酸中毒)
(2)继发性PTH增多,抑制碳酸酐酶活性,使泌H+ 减少和NaHCO3重吸减少
(三)矫枉失衡学说
(trade – off hypothesis)
是指机体对肾小球 滤过率降低的适应和代 偿过程中发生的新的失 衡,这种失衡使机体进 一步受到损害。
血磷
健存肾单位
尿磷
磷重吸收


肾单位 磷排 血磷
GFR

血钙
PTH
骨磷释放
溶骨
矫 枉
入血
活性


肾性骨营 养不良
图3 以钙磷代谢障碍为例说明“矫枉失衡”
(四)肾小管-肾间质损伤学说
典型病理改变:肾小管肥大或萎缩,小管上 皮细胞增生、堆积堵塞管腔,肾间质炎症和
纤维化。
其机制是:
1. 慢性炎症
单核-巨噬浸润并释放多种炎症因子,诱导 小管上皮细胞的增殖、分化和间质纤维化。
2. 慢性缺氧
有人提出:慢性缺氧导致肾 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损 伤是终末期肾脏疾病的最后 共同通路。
1、尿毒症毒素的来源 (1)代谢废物体内蓄积;
如:尿素、胍类物质、多胺等。
(2)外源性毒素未经机体解毒和排泄; 如:铝潴留等。
(3)毒物经机体代谢产生的新的毒性物质;
如: 尿素代谢可产生氰酸盐
(4)生理活性物质浓度持续增高; 如:PTH等。
2、尿毒症毒素的种类 (1)小分子毒素(分子量小于500道尔顿) 如:尿毒、尿酸、肌酐、胍类物质等 (2)中分子毒素(分子量500-5000道尔顿) 如:细胞裂解产物 (3)大分子毒素(分子量大于5000道尔顿) 如PTH、血管紧张素等
二、尿毒症时机体的功能和代谢变化
(一)神经系统 1 、尿毒症性脑病
早期表现:疲乏、表情淡漠、头晕、头痛等 中期表现:记忆力、定向力、判断力减退,呆滞、
幻觉、共济失调。 晚期表现:谵妄、惊厥、昏迷。
毒性物质蓄积引起神经细胞变性
机制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脑循环和脑代谢障碍
2、周围神经病变 病变特点:多发性周围神经损害(特点:由肢 体远端向近端发展,先上肢后下肢,先感觉障 碍后运动障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