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要避免脱口而出的语言暴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孩子要避免脱口而出的语言暴力!
大家都在谈论教育孩子的问题,很多家长在孩子出问题之后甚至会心生怨恨,自己从来不打孩子,为什么孩子还要做出这样伤害自己心的事情呢?是的,可能棍棒暴力你没有使用过,可是“语言暴力”呢,往往家长们都会脱口而出,即使你无心,但“恶语伤人六月寒”!
前两天在钱江晚报上,看到一则很令人痛心的新闻。
一个15岁的孩子,留下遗书离家出走,永别了人世。
遗书中的内容让很多人都沉默良久,其中有几句是这样的:
“老爸老妈,我死是因为我知道自己的成绩差的太多了,不可能考上高中的,我也不想再给你们增加负担了。”
“如果我还听得进课的话,我会努力学习,考上大学的,可是我不行,我不愿意做啃老的人,也不愿做一个社会上的败类,所以我选择死。”
“我知道,你们会说我没用,没错,我是很没用,但是所有的苦,我都放在心里,不愿意在你们面前表露出来,我只以一个乐观的样子面对你们,但实际上,我的内心一直在告诉我“你是个没用的人,这么胆小,永远成不了大气。”
”我的尸体火化吧。骨灰要么随风而散,要么埋在山顶,让我可以天天看风景。“字数不多,却字字沉重。也不禁让我们这些做家长的反思,我们该如何培养我们的孩子,该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
脱口而出的语言暴力
真的会让孩子很受伤
我们不难推断,这个15岁的孩子,一定经常听到“你真的很没用”,“你学习不好,将来就是社会上的败类”,“你这个样子对得起谁?”这样的话。
我们也不难推断,说出这些话的,正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可能是孩子的父母,也可能是孩子的老师,同学、朋友。
看到这则新闻的一瞬间,我想到了我的小侄女梦梦。我一个远房二嫂家的孩子。“恨铁不成钢”是我这位远房二嫂的口头语。
梦梦今年才上初二,但听这句话却听了有六七年了。
每次走亲戚都能听到二嫂对孩子的抱怨,从没有积极表现,没被老师选中参加各类竞赛,说到没有考进全班前5名。从“我这么要强的人,怎么生了这么个不争气的女儿”,说到“恨铁不成钢,有劲使不上”。
很少听到过夸奖,基本都是在数落孩子的各种缺点和不足。几乎这个15岁的少年提到过的话,梦梦都听到过。
至于为什么会对自己最爱的孩子说这样的话,我这位二嫂的回答应该也是有代表性的:这么说她是为了逼她上进,是为了她将来好啊……
孩子最大的挫折
就是来自亲人的否定
有句话叫做“可怜天下父母心”。绝大多数为人父母者,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的。但是这种“好”,需要让孩子发自内心的感受到,而不是用暴力或者语音暴力强行施加。
就像《爱与勇气》中所言的:“暴力,不论是精神上或是肉体上,形成的结果就像是对一个人施行长时间的诅咒,这种诅咒使人远离了内在柔软的地方,因而产生严重的后遗症。”
我曾接触过一个90后的小姑娘,总是怯生生的,说话非常谨慎,很少在会议上或者讨论中发言,也不喜欢跟同事们交流,总是喜欢一个人呆着。
后来渐渐熟络起来,才发现她其实很有想法,并且条理清晰。就问她为什么平时说话那么少呢?
小姑娘说,是因为小时候每次稍微说错话了,爸爸妈妈都会很严厉的骂她。
有时候说她“太闹腾了,说起话来没完,怎么没个消停时候”,有时候说她“不懂就别胡说”等等等等。
后来她就觉得说话是件特别累的事情,而且如果说的不对的话,特别丢脸。与其这样还不如不说。渐渐的也就不怎么说话了。
我特别能够理解这个小姑娘,因为我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
小时候很爱唱歌,但是因为我妈妈每次都喜欢说“怎么唱歌跟说话似的”,“你唱的这都是什么?也没有个调啊”,“这孩子是公鸭嗓吧”……
所以我也渐渐失去了对唱歌的兴趣,从来不肯在大家面前唱歌,去ktv也喜欢负责点歌、切歌这些工作。
这些可能是很多父母一辈子都不会知道的事情,或者即使知道了,父母辈的人也并不会承认,“一句话嘛,怎么能有这么大的影响,还是你们自己承受能力不行。”但是这种影响真的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几乎就是他的整个世界。父母对他的态度,就是整个世界对他的态度。
所以当父母亲经常否定他、甚至羞辱他、嘲笑他的时候,他的挫败感是巨大的,并且是无法言说的。而当这种挫败感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一定会影响到他的生活轨迹,甚至可能会导致悲剧的发生。
逼孩子学习没有错
方法不对才是错
对于绝大多数父母来说,接受孩子的缺点和不足都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特别是当周围的孩子们都比自己家孩子优秀的时候,很难克制住内心的情绪。
再加上现在的竞争如此的激烈,成绩好代表机会多,大学好代表平台广。身为父母,去逼迫孩子适应残酷的竞争,去督促孩子取得更好的成绩,这些都没有错。孩子们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不是出在父母们的想法上,更多的是出在父母教育的方法上。
就像同样是为家人准备一日三餐的主妇,如果家人的态度是友善的,会道谢道辛苦,会有理有据的提出改进意见,那么这位主妇多半是容光焕发的,这个家也跟着充满温情。
如果家人的态度是挑剔的,总是嫌弃菜咸了淡了,油多了少了,没有街边餐馆做的好。那么这位主妇多半是脾气暴躁的,喜爱抱怨的,整个家也跟着暗淡无光。孩子们的学习也是一样,他们最需要的,不是激将法或者挫折教育法。而是来自家人的信任和指引。
龙应台对儿子说,我要你用功读书,是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这就是很好的指引。
只有当孩子感觉到,父亲父母是真心爱他的,并且这份爱不会因为他的成绩好坏而改变的时候,孩子才有足够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而只有带着这份安全感和幸福感去学习的时候,孩子才会没有后顾之忧。才能听得进去你的管教,才能发掘得出自己的潜能。
至于说我们做家长的和做孩子的,一起努力过之后,结果是学业有成,还是依旧落后于人,都只是生命中的一个过程和回忆而已。
如果你真的爱孩子,就接受他努力之后的所有结果。
永远别满嘴说爱,却面目狰狞。永远别把分数,凌驾于孩子是身心健康之上。永远别让孩子感觉到,你对他的爱是有条件的,如果他达不到你的要求,你会宁愿没有他这样的孩子。别因为自己的一时口快,让孩子赔上了自己的幸福,甚至,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