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从文本解读谈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等理念倡导下, 语文课堂空前活跃。学生从各 自 理 I 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 , 就必须从语言使用这个根本出 解出发各抒 己见,以至于对文本产生五花八 门的解 l 发 。语文课要做 的就是教学生学会使用文字 , 用文字
读。 另 一方 面 , 教师的文本 解读现状 也各 自为政。 无论 。 表达 ( 包 括写和说 ) 心中所 想。 所谓阅读就是教师教学
的语文学科性质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工 I 正确 的多元 解读是在把 握文本 内涵的维度 内进 具 陛就是语言使用 , 人文性就是人类文 明。工具性与 行 的, 是内涵基础 内的多元 , 是基 于“ 一” 的“ 多” 。 文本 内涵包含着作者全部的情感 、 态度 、 价值观 , 是一个合 人文性的统一, 并不是说工具性与人文性是横向同一 I
的形式 , 并且二者不可分 开表述 , 正是有 了“ 如何使用
语言” 才存在“ 表达什么情感” 。文本 内涵是包含 全部 意义 的整体 , 它 自身是 丰富和充盈的 , 是统摄“ 多” 的




内涵中心论认为 , 在 独特 体 验 , 更 好地 认识 内涵的
层次上的两个概念。“ 语言是存在的家” , 语言承载着 l 而为分 的整体 。文本语言承载着此 内涵整体 , 从语 言

9 7 ・
吴 迪 贾鹤鸣 : 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从文本解读谈起
内涵 中心论是指从内涵出发解读文本。 文本 内涵 是文本语言所承载的意义 , 即作者如何使用语言表达 什么情感 。 关键在于如何使用语言 的“ 如何 ” 和表达什 么情感 的“ 什么” 都是具体可感 的语言形 象而不是 空
盾, 它 的恒 定 内涵 以隐晦 、 或者说 以不确定 的形式存 l 反, 多元 解读可 以养成 学生独立思考 的习惯 , 形 成批
在。 文本永远不变, 始终如其所是地呈现在那里, 像它 l 判 性思维 , 发展学生个性 , 这是创新 型人才 的必 由之
直 以来那样 。 明确 了文本具有恒定 内涵 , 先 前提 出的不同解读 的问题就很好理解, 这个问题产生的实质原因是解读 偏离文本内涵。 语文教学如何才能抓住文本内涵而不 偏离? 换句话说 , 语文课应该如何上? 对 此问题的回答

路 。2 0 1 1 年教育部颁 布的新《 语文 课程标 准》 指出: l 一 “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 的影响是 f 广 泛而深刻 的, 学生对语 文材料 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 』 是 多元 的。因此 , 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 l 所起 的熏 陶感染作用 ,注意课 程内容 的价值取 向 , 同
教师还是学生,对文本产生的这些解读有的合情合 l 生体会作者如何 使用 文字 ,从文字 中读 出作者意图 。 理, 有的却荒谬至极。 之所以会出现不同解读 , 是因为 』 些文本意图表达隐晦而没有定论 , 但是语文课教语

随着时代变 迁 ,人们 的思想观念发生 了很大 的变化 ,l 言使用的使命 不会变 , 语文课同样 是教学生懂得作者
引导 、 更正 ? 引导 、 更正 的依据是什么 ? 教师个人 的理 : 伦理课 , 却不是语文课 。文本解读解 的是作者如何用
解可靠吗?如果进行仔细深入的思考, 很快就会发现 l 语言表达心中所想 , 不能抛弃语言只谈情感 。 另外 , 随
这些 问题 的实质是在 问文本是否有恒定 内涵 。 l 着时代变迁 文本 中一些字 、 词的含义可能会发生改变 文本的恒定 内涵——语言承载意义 f 或在文中有 特定释义 ,教师给学生补充背景知识 、 创 无论历 史如何变 迁 , 无 论读者群 如何更替 , 文本 : 造阅读 条件 时 , 一定要让学生理解 为什 么作者这样使
是: 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 , 就是从语文学科特点出发。 : 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 学 语文学科特点是语文学科同其他学科相区别的根本 l 生反 映的“ 多元” 是不可 回避 的现 实 , 学生 的“ 独 特体 特征 , 只有从此特征出发 , 才能做到把语文课上成语 l 验” 正是学生对 文本 的个性化解读 。 因而 , 关键在于不 文课。 语文学科特点在于语言使用。 通过使用语言表 ! 是否定和 回避多元解读 , 而是正确对待多元解读 。认 达一定意义, 此意义正是人类文明, 语言承载着文明, l 识 到多元解读不代表随意解读 , 需要否定和 回避的只 文明通过语言来沟通和交流。 这体 现了课程标 准认定 I 是过度解读甚至误读。


的内容不变 , 文字所承载的作者意图不变。从这个意 I 用语 言才可以表达这样 的意义 。 义上说 , 文本有恒定内涵。即使有些文本意图作者表 l 二、 正 视 多 元 解 读— — 基 于 “ 一” 的“ 多”
达 隐晦而没有定论 ,这与文本 具有恒定 内涵并不 矛 l 强 调文 本具有 恒定 内涵 不是 否定 多元解 读 , 相
《 教学与管理 》
2 0 1 3 年6 月2 0日
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
从文本解读谈起
◎首 都 师 范 大 学 教 育 学 院 吴 迪 ◎东北林 业大 学机 电工程 学院 贾鹤鸣
近年来 , 在 多元解读 、 创造性阅读 、 发挥学生 主体 j 意义 , 语言使 用是根本 。 若要避免偏离文本内涵 , 做到
往往用 当下 观念 、 从个人理解 出发去看文本 。不 同时 I 是如何使用文字 , 从而准确地表达心中所想 。
代 、不同思想观念的人对同一文本应该有相同解读 I 如果抛弃语 言使 用 , 只探讨情感 、 态度 、 价值 观 , 吗?教师面对学生五花八门的解读 , 是听之任之还是 I 单纯评论文本所 言之事 ,就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