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教育即生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教育即生活”

导读:本文解读“教育即生活”,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教育即生活”是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教育思想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命题,它强调教育离不开生活,教育是为了生活而存在的。这是我们对它最为一般的理解。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教师们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把它当做一种谋生手段,有人把它看做一种职业,也有人把它作为事业。把它作为一种生活,又是别样的一种看法。一般认为,生活“是人在自然和社会空间中,通过享受、占有、内化并创造人类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围绕人的生命存在和发展,实现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能动活动。”在这个意义上,生活与生命同义,也可以说,生活的意义就在生命的不断追求当中。只不过,生命的价值,通过生活来体现而已。教师的工作,就是教书育人,将其视之为生活,就意味着必须围绕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不断地进行奋斗,这是一种把目标指向学生的未来,指向具有创新品格和实践精神的人的未来的生活。“教育即生活”意味着追求。把教育教学当做一种追求,对于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来说,也就意味着把“想”和“做”联系在一起。在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很多人“做”得多,“想”得少。比如,对于教初三、高三的老师来说,一些老师,往往一天到晚,忙忙碌碌,忙考试,忙改卷,忙讲评试卷,忙打听高考、中考信息。仅仅看到别人在这么或那么做,自己也就跟着做,自己心中没有目标,没

有追求,自己累不说,也累了学生。所谓的“想”,就是思考,就是思考如何改进,如何做得更好,怎样才能提高效率。还是以高考、中考前的复习应考为例,如果我们看到一张试卷,自己先做做,先思考一下,恐怕就能够减少学生许多无效劳动,复习的效果也会大大提高。“教育即生活”更意味着创新。追求如果没有创新,也可能仍然走不出新天地,开创不了新局面。生活也就是这样,如果几十年如一日,没有改进,没有提高,甚至没有变化,它的意义就要大打折扣。新课程对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就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陶行知先生在他的《创造宣言》中指出:“教师的成功,是培养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教育即生活”还意味着多样性。生活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并不仅仅只有一种模式,一种调子,一种色彩,是多元的。教师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作为自己生活的一种样式,也就应是多元的。教育即生活。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