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中有真意 天然去雕饰——评优课《变色龙》教学心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中有真意天然去雕饰——评优课《变色

龙》教学心得

讲完《变色龙》,长长出了一口气,不仅有终于讲完了的轻松,还有满满的收获的愉悦。自觉的讲课、磨课,是一个青年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在压力之下的磨课,更是苦乐参半,感慨良多。

一、“教什么”与“怎么教”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这是众所周知的。在语文学科中,“教什么”远比“怎么教”更重要,这是语文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点。一篇文章承载的内容很多,文本解读更是有极具多样性,我们应该拿什么给学生?

最初《变色龙》的教学设计,我的教学目标为“1.从人物语言描写中感受人物形象,并通过典型人物推断人物生存的典型环境。2.练习用极具个性的语言描写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自认为板块清晰,重点分明,有读有写,是一个不错的设计。可是,从七年级开始,在叙事性文本中就不断的练习品析人物描写、通过人物描写感知人物形象,为什么到了九年级还在做这些事情?这篇小说有没有更大的利用价值呢?

在课文的导入框里有这样一句话“这篇讽刺小说在给我们带来笑声的同时也令我们深思”,课后研讨与练习二“体

会讽刺小说的这种写法及其作用。”课前课后都在强调“讽刺小说”,那“讽刺”必然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否则,每篇小说都“梳理情节——分析人物——解读环境——探究主题”,那《变色龙》和《芦花荡》和《故乡》又有什么区别呢?

因此,这一稿的设计完全推翻,我把教学目标设定为“赏析讽刺小说夸张、对比的艺术特色。”教学深度马上就提升了一个层次。

二、空虚与具体

第二稿,两个主要教学环节:“感受幽默”、“感悟忧郁”。在“感受幽默”环节中设计了三个学习活动:1.结合注释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文中幽默的地方。2.为什么用幽默的方式讲这个故事?3.赏析讽刺语言:从奥楚蔑洛夫的“……”中,我觉得此刻他的心理是“……”,我眼前浮现除了一个“……”的形象。“感悟忧郁”环节的问题是:1.从文中哪些蛛丝马迹能发现当时的社会背景?2.作者客观的把这场闹剧呈现在我们面前?你能感受到他的态度吗?

在这一稿中,且不说主要教学环节的表述是否准确,但就学习活动设计而言,显得大而空虚。环节一的第三个活动,从人物语言中揣摩人物心理,感知人物形象,并不能完成赏析讽刺性语言的学习人物,指导虽然具体,但不能达成目标。环节二的第一个问题,蛛丝马迹这一说法让学生完全摸不着

头脑,不知从何答起。第二个问题,让学生感受作者态度,没有任何铺垫,学生也是无从感受,因为在小说中,作者是深深的隐藏在故事背后的。

经过反复修改,在第五稿中,“品味幽默”的环节先通过契诃夫肖像漫画做铺垫,讲解漫画式笔法的特点——用极度夸张却又最保留神韵的简洁语言勾勒人物形象。然后布置学习活动:抓住“极度夸张”、“神韵”、“简洁”这三个关键词,深入品析课文语言。具体方法:读课文18-20段,21-23段,24-27段,抓住一次变化反复朗读,联想画面、感知形象,并把你阅读体会批注到书上。学生的学习有了明确指导,在学生的回答中,所有的品析都是针对语言的魅力本身,对人物形象的感受与分析只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桥梁。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已经从“XX描写生动形象的塑造了XX这一人物形象”上升到了真正的品析,这不正是体现我们语文教师主导作用的地方吗?

三、驳杂与精纯

还是第二稿的那个问题:从文中哪些蛛丝马迹能发现当时的社会背景?能发现社会背景的地方很多——环境描写、人们对法律的说法及态度、次要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群像的塑造……从如此多的角度得出一个结论,费时多,效果也不见得好。后改为从28段人群的“哈哈大笑”分析围观者心理,感受社会氛围。切入点小了很多,有助于引导学生深

入接触语言本身,得出具体的结论。但是,人群并不能代表整个社会。因此到了后两稿中,这个问题变成了:问题一:请找出文中出现“法律”的地方,说一说你读出这是什么样的法律。问题二:人是趋炎附势的人,法律是虚伪的法律,社会会是怎样的社会呢?切入点小而精,学生活动才是高效的。

四、显现与隐藏

“忧郁的幽默”是这节课的主线。“幽默”侧重于艺术形式,“忧郁”则是作者的情怀。于是我前两稿的导入语设计是这样的——今天,我们学习契诃夫的《变色龙》,契诃夫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他的作品被评论家称为“忧郁的幽默”,幽默又怎会忧郁?来,感受一下。然后板书:忧郁的幽默。结果就是——在“品味幽默”的时候,孩子们也没有想象中的活泼,因为他们被一个“忧郁”给吓住了,沉重了一节课。

最近常看的是余映潮老师的课例,对他清晰的课堂板块、诗意的教学手法佩服的五体投地。我太想模仿大师了,太想让评委看到我的主线了,于是一上课就抛出来,于是醒目的书写到黑板上,于是清晰地展示在我的幻灯片上。于是,课堂开始,学生就会“忧郁”,学生刚读出一点“好笑”,幻灯片上已经展示了此环节的标题——“品味幽默”……拙劣的板块让我不忍回顾。到了第五稿,我的教案上仍有两个

环节——品味“幽默”,感受讽刺艺术;读出“忧郁”,理解小说主题。而幻灯片上是不出现这些标题的,每一页幻灯片的标题都是本页的关键词如“好笑”、“漫画式夸张”、“幽默”、“讽刺”、“法律”、“社会”、“写作意图”、“忧郁”,管他什么主线不主线,简单清晰,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就好!

语文的教学设计需要有主问题,需要有串起各个环节的一条线,但这条线不是用来炫耀的。刻意雕琢何如天然雕饰?

五、“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

“忧郁的幽默”这一说法来自于《外国文学史》,当我看到这一句,灵感马上被触发——多么好的主线!“艺术手法”与“小说主题”两大板块完美的串联起来,各有一个关键词,还可以上升到作家深层的写作意图上,由文而知人,多有深度,多有内涵!

然后,在每一个板块的问题设置中,我都经历了极大的煎熬。怎么设计,才能由虚到实,由高深到平易?我使劲从学者的高度往学生的高度上拉。从第二稿板块初步定型到第五稿,几乎全在修改学习活动。

“忧郁的幽默”这个高大上的主线让我狠狠的忧郁了一把,也让我深深认识到:固然,教师深入解读文本是教学的前提,但教学过程绝对不是炫耀教师学识的过程。所有的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