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粘液与生物被膜的形成; 粘液与生物被膜的形成;
4
CRBSI的危险因素 CRBSI的危险因素
• 患者情况:年龄≤1岁或≥60岁、白细胞减少症、 患者情况:年龄 岁或≥60岁 白细胞减少症、 年龄≤
使用免疫抑制剂、皮肤弥慢性病变(烧伤)及远 使用免疫抑制剂、皮肤弥慢性病变(烧伤) 处感染病灶等; 处感染病灶等;
8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状况
在美国: • CRBSI是医院内最常见的感染之一,占整个医 CRBSI是医院内最常见的感染之一 是医院内最常见的感染之一, 院感染的10~20%,ICU病人有 病人有10%经历 院感染的10~20%,ICU病人有10%经历 CRBSI,发生率5例次/1000天 CRBSI,发生率5例次/1000天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 CRBSI发生率8%,215万例 CRBSI发生率 发生率8%,215万例 20世纪9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 每年放置各类血管导管>115亿次,中心静脉 每年放置各类血管导管>115亿次 亿次, 导管>500万次 院内血流感染20万次 万次, 万次, 导管>500万次,院内血流感染20万次,其中 40%与各种血管导管相关 40%与各种血管导管相关,尤其与非隧道中心 与各种血管导管相关, 导管相关
17
常见导管相关感染的定义
外部感染
• 临床定义:插管部位红、硬节和/或压痛,范围 临床定义:插管部位红 硬节和/或压痛, 插管部位红、
在2cm内,与其它感染的症状或体 2cm内 征或许有关,如发热、 征或许有关,如发热、插管部位出 现脓液,不伴或伴血培养阳性; 现脓液,不伴或伴血培养阳性;
• 微生物学定义:插管部位分泌物发现微生物, 微生物学定义:插管部位分泌物发现微生物, 插管部位分泌物发现微生物
法需要完善! 法需要完善!
11
CRBSI的感染因素 CRBSI的感染因素
非隧道式CVC引起CRBSI的感染因素: 非隧道式CVC引起CRBSI的感染因素: 皮肤引起的管腔外细菌的定植; ① 皮肤引起的管腔外细菌的定植; 导管尖端引起的血流种植; ② 导管尖端引起的血流种植; 连通器或CVC管腔内定植 管腔内定植; ③ 连通器或CVC管腔内定植; 隧道式CVC或植入导管引起CRBSI的感染因素: 隧道式CVC或植入导管引起CRBSI的感染因素: 连通器或CVC管腔内感染 连通器或CVC管腔内感染
• 导管类型:表面的电荷、疏水性、血栓形成等; 导管类型:表面的电荷 疏水性、血栓形成等; 表面的电荷、 • 导管留置时间:放置时间>72h感染危险性明显 导管留置时间:放置时间 72h感染危险性明显 放置时间>
增加; 增加;
• 导管放置部位:股iv> 颈内iv > 锁骨下iv; 导管放置部位:股iv> 颈内iv 锁骨下iv; • 定植病原菌特性:表面的电荷、疏水性及分泌 定植病原菌特性:表面的电荷 面的电荷、
19
常见导管相关感染的定义
血流感染 • 输液相关:输注液体和静脉采血同时培养发现 输液相关:输注液体和静脉采血同时培养发现 相同细菌而无其它部位感染证据。 相同细菌而无其它部位感染证据。
• 导管相关:
1. 外部感染伴血培养阳性; 外部感染伴血培养阳性; 2. 隧道感染伴血培养阳性; 隧道感染伴血培养阳性; 3. 装置感染伴血培养阳性; 装置感染伴血培养阳性;
• 我国VAP发病率是美国(NHSN)的5~10倍! 我国VAP发病率是美国 发病率是美国(NHSN)的 10倍 • CRBSI发病率不到美国(NNIS)的一半! CRBSI发病率不到美国 发病率不到美国(NNIS)的一半 的一半! • 说明CRBSI的监测水平需要提高,监测方 说明CRBSI的监测水平需要提高 的监测水平需要提高,
14
CRBSI的发病机制 CRBSI的发病机制
• 电子显微镜研究表明: 电子显微镜研究表明:
即使导管定量培养病原菌阴性, 即使导管定量培养病原菌阴性,几乎所有插入血 管的导管都有病原菌定植,且具活力, 管的导管都有病原菌定植,且具活力,还能在 24h内形成生物被膜 24h内形成生物被膜。 内形成生物被膜。
24
12
CRBSI的后果 CRBSI的后果
• 显著增加医院支出; • 显著增加住院时间; • 显著增加患者病死率; • 严重威胁患者安全
13
CRBSI的发病机制 CRBSI的发病机制
• 穿刺部位的皮肤细菌移行至皮下导管 • 导管接口部污染 • 经血行污染导管端口 • 输液污染 • 导管材料 • 感染菌内在特性 • 细菌生物膜biofilm 细菌生物膜biofilm
皮下埋植,使用时用针 穿刺,植入锁骨下、颈 内静脉 插入脐动脉或者脐静脉
≥8cm
≤6cm
导管的类型与感染的危险性
• 周围插管<中心插管
CVC仅用于周围插管难放置的部位 CVC仅用于周围插管难放置的部位
• 钢针< 塑料管(Teflon) 塑料管(Teflon)
在放置<72h时差别不大 在放置<72h时差别不大 都感染低 股iv> 颈内iv >锁骨下iv iv> 颈内iv 锁骨下iv 急症放置> 急症放置>择期放置
非隧道式中心 静脉导管 肺动脉导管
Teflon导丝引导经中心静 Teflon导丝引导经中心静 ≥30cm 脉(锁骨下、颈内、股 静脉)插入
血管内导管类型简介
导管类型
经外周中心静 脉导管(PICC) 脉导管(PICC) 隧道式中心静 脉导管
穿刺部位
经贵要、头、肱静脉插 入,导管进入上腔静脉 植入锁骨下、颈内、股 静脉,手术植入长期静 脉化疗,血液透析
22
怀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时培养 留取
• 不易拔管时推荐: 不易拔管时推荐:
• 血标本采集:
①从置管中采集1份 从置管中采集1 ②从周围静脉取血1~2份 从周围静脉取血1
• 仅怀疑CRBSI时进行培养,不推荐常规导管的 仅怀疑CRBSI时进行培养,
细菌学培养。 细菌学培养。
23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培养方法
• 导管的半定量(滚动平板法): 导管的半定量(滚动平板法): • 用于检测导管外表面细菌 • 方法: 导管从病人移出 方法:
截取导管远端5 截取导管远端5cm 在琼脂平板滚动,一般4 在琼脂平板滚动,一般4次 培养18~24h 数菌落。 培养18~24h 数菌落。
• 结果判断:≥15 CFU/导管段 结果判断: CFU/导管段
15
CRBSI的病原学 CRBSI的病原学
• 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有:
•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 革兰阴性厌氧杆菌; 革兰阴性厌氧杆菌; • 白色念珠菌
16
常见导管相关感染的定义
导管定植: 插管部位无感染征象而远端导管 半定量培养≥15cfu/导管片段 导管片段; 半定量培养≥15cfu/导管片段; cfu/导管片段 导管片段; 或定量培养≥ 或定量培养≥102cfu/导管片段; 静脉炎:导管周围沿血管走行方向出现红、 导管周围沿血管走行方向出现红、 导管周围沿血管走行方向出现红 痛等症状; 肿、热、痛等症状; 导管片段一般为导管远端5cm! 导管片段一般为导管远端5cm!
20
常见导管相关感染的定义
• 导管相关:
4. 静脉插管患者出现发热、寒战和/或低血压 静脉插管患者出现发热、寒战和/ 等感染症状,并有1 等感染症状,并有1次以上外周静脉采血培养阳 性者,且无其它明确导致血流感染原因者, 性者,且无其它明确导致血流感染原因者,并 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半定量培养≥15cfu/导管片段或定量培养 ① 半定量培养≥15cfu/导管片段或定量培养 ≥103cfu/导管片段,同时从到管段培养出的细 cfu/导管片段 导管片段, 菌与外周血培养结果一致; 菌与外周血培养结果一致; ② CVCs及外周静脉同时采血定量培养,两者细 CVCs及外周静脉同时采血定量培养, 及外周静脉同时采血定量培养 菌浓度比例≥ CVCs采血标本阳性报警 菌浓度比例≥5倍,且CVCs采血标本阳性报警 时间比外周标本早2小时以上; 时间比外周标本早2小时以上;
• 病区因素:病区的管理及是否有专业的护理队伍; 病区因素:病区的管理及是否有专业的护理队伍 病区的管理及是否有专业的护理队伍; • 医院规模:
5
血管内导管类型简介
导管类型 穿刺部位 导管 长度
<3 inches <3 inches 3~8 inches ≥8cm
备 注
外周静脉导管 外周动脉导管
通常在前臂和手部静脉
显著高于其它细菌引起者( < 显著高于其它细菌引起者(P<.001); );
•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引起的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引起的CRBSI病死率为 病死率为
0.7%,显著低于其它细菌引起者(P<.001) ; ,显著低于其它细菌引起者( < )
10
我国CRBSI的监测情况 我国CRBSI的监测情况
不伴或伴血培养阳性; 不伴或伴血培养阳性;
18
常见导管相关感染的定义
隧道感染:沿插管方向皮下潜行出现压痛、硬 沿插管方向皮下潜行出现压痛、 沿插管方向皮下潜行出现压痛 节和/或压痛,范围在2cm以上 以上, 节和/或压痛,范围在2cm以上, 不伴或伴血培养阳性; 不伴或伴血培养阳性;
装置感染:完全植入皮下的静脉装置出现炎性 完全植入皮下的静脉装置出现炎性 液体,常有表面皮肤压痛、红和/ 液体,常有表面皮肤压痛、红和/ 或硬节,装置自发性破裂、溢液或 或硬节,装置自发性破裂、 表面皮肤坏死, 表面皮肤坏死,不伴或伴血培养阳 性;
长期留置可引起静脉炎, 很少引起血流感染 发生感染危险的小,很少 引起血流感染
通常做桡动脉穿刺,也 可穿刺股、腋、肱、胫 后动脉 从肘窝处穿刺进入贵要 静脉、头静脉,导管不 进入中心静脉 经皮穿刺进入中心静脉 (锁骨下、颈内、股静 脉)
Baidu Nhomakorabea
中长外周静脉 导管
某些材质的导管可引起假 过敏性反应。引起静脉炎 的危险比外周静脉导管小 大多数CRBSI与此类导管 大多数CRBSI与此类导管 相关 ,占全部CRBI的 ,占全部CRBI的 90% 通常使用肝素封管,血流 感染发生率与CVCs相似, 感染发生率与CVCs相似, 经锁骨下静脉插入时感染 6 发生率低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伍 勇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1
主要内容 Contents
1.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概述 2.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诊断
3.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治
2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
Catheter 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3
CRBSI的危险因素 CRBSI的危险因素
9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状况
一项荟萃分析结果显示: 一项荟萃分析结果显示: • 2573例CRBSI的病死率为 的病死率为14%,归因分析 例 的病死率为 , CRBSI的死亡率为 的死亡率为19%; 的死亡率为 ;
•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CRBSI病死率为 病死率为8.2%, 病死率为 ,
21
CRBSI的诊断 CRBSI的诊断
• CRBSI诊断目前尚没有金标准! CRBSI诊断目前尚没有金标准! • 临床表现的非特异性和延迟性使诊断更难以把握; • 配对血培养阳性时间差是诊断CRBSI最简单方法; 配对血培养阳性时间差是诊断CRBSI最简单方法; • 拔管后抗菌药物治疗在24h内有效则提示CRBSI; 拔管后抗菌药物治疗在24h内有效则提示CRBSI;
• 导管放置10天内局部皮肤是最常见致病菌的来源, 导管放置10天内局部皮肤是最常见致病菌的来源 天内局部皮肤是最常见致病菌的来源,
沿导管外表面扩散至管尖,引起CRBSI; 沿导管外表面扩散至管尖,引起CRBSI;
• 导管放置10天以上者,则常由医务人员的手污染 导管放置10天以上者 天以上者,
导管接头,沿导管内壁扩散,引起腔内定植及 导管接头,沿导管内壁扩散, CRBSI; CRBSI;
导管 长度
≥20cm ≥8cm
备 注
非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中, 感染发生率较低 导管的袖套可阻止细菌的 移行。与非隧道式中心静 脉导管相比,感染发生率 低 CRBSI发生率最低,患者 CRBSI发生率最低,患者 自我感觉好,无需局部护 理,拔除导管时需手术 动静脉插管感染率相似
7
完全植入式导 管 脐带血管导管
4
CRBSI的危险因素 CRBSI的危险因素
• 患者情况:年龄≤1岁或≥60岁、白细胞减少症、 患者情况:年龄 岁或≥60岁 白细胞减少症、 年龄≤
使用免疫抑制剂、皮肤弥慢性病变(烧伤)及远 使用免疫抑制剂、皮肤弥慢性病变(烧伤) 处感染病灶等; 处感染病灶等;
8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状况
在美国: • CRBSI是医院内最常见的感染之一,占整个医 CRBSI是医院内最常见的感染之一 是医院内最常见的感染之一, 院感染的10~20%,ICU病人有 病人有10%经历 院感染的10~20%,ICU病人有10%经历 CRBSI,发生率5例次/1000天 CRBSI,发生率5例次/1000天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 CRBSI发生率8%,215万例 CRBSI发生率 发生率8%,215万例 20世纪9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 每年放置各类血管导管>115亿次,中心静脉 每年放置各类血管导管>115亿次 亿次, 导管>500万次 院内血流感染20万次 万次, 万次, 导管>500万次,院内血流感染20万次,其中 40%与各种血管导管相关 40%与各种血管导管相关,尤其与非隧道中心 与各种血管导管相关, 导管相关
17
常见导管相关感染的定义
外部感染
• 临床定义:插管部位红、硬节和/或压痛,范围 临床定义:插管部位红 硬节和/或压痛, 插管部位红、
在2cm内,与其它感染的症状或体 2cm内 征或许有关,如发热、 征或许有关,如发热、插管部位出 现脓液,不伴或伴血培养阳性; 现脓液,不伴或伴血培养阳性;
• 微生物学定义:插管部位分泌物发现微生物, 微生物学定义:插管部位分泌物发现微生物, 插管部位分泌物发现微生物
法需要完善! 法需要完善!
11
CRBSI的感染因素 CRBSI的感染因素
非隧道式CVC引起CRBSI的感染因素: 非隧道式CVC引起CRBSI的感染因素: 皮肤引起的管腔外细菌的定植; ① 皮肤引起的管腔外细菌的定植; 导管尖端引起的血流种植; ② 导管尖端引起的血流种植; 连通器或CVC管腔内定植 管腔内定植; ③ 连通器或CVC管腔内定植; 隧道式CVC或植入导管引起CRBSI的感染因素: 隧道式CVC或植入导管引起CRBSI的感染因素: 连通器或CVC管腔内感染 连通器或CVC管腔内感染
• 导管类型:表面的电荷、疏水性、血栓形成等; 导管类型:表面的电荷 疏水性、血栓形成等; 表面的电荷、 • 导管留置时间:放置时间>72h感染危险性明显 导管留置时间:放置时间 72h感染危险性明显 放置时间>
增加; 增加;
• 导管放置部位:股iv> 颈内iv > 锁骨下iv; 导管放置部位:股iv> 颈内iv 锁骨下iv; • 定植病原菌特性:表面的电荷、疏水性及分泌 定植病原菌特性:表面的电荷 面的电荷、
19
常见导管相关感染的定义
血流感染 • 输液相关:输注液体和静脉采血同时培养发现 输液相关:输注液体和静脉采血同时培养发现 相同细菌而无其它部位感染证据。 相同细菌而无其它部位感染证据。
• 导管相关:
1. 外部感染伴血培养阳性; 外部感染伴血培养阳性; 2. 隧道感染伴血培养阳性; 隧道感染伴血培养阳性; 3. 装置感染伴血培养阳性; 装置感染伴血培养阳性;
• 我国VAP发病率是美国(NHSN)的5~10倍! 我国VAP发病率是美国 发病率是美国(NHSN)的 10倍 • CRBSI发病率不到美国(NNIS)的一半! CRBSI发病率不到美国 发病率不到美国(NNIS)的一半 的一半! • 说明CRBSI的监测水平需要提高,监测方 说明CRBSI的监测水平需要提高 的监测水平需要提高,
14
CRBSI的发病机制 CRBSI的发病机制
• 电子显微镜研究表明: 电子显微镜研究表明:
即使导管定量培养病原菌阴性, 即使导管定量培养病原菌阴性,几乎所有插入血 管的导管都有病原菌定植,且具活力, 管的导管都有病原菌定植,且具活力,还能在 24h内形成生物被膜 24h内形成生物被膜。 内形成生物被膜。
24
12
CRBSI的后果 CRBSI的后果
• 显著增加医院支出; • 显著增加住院时间; • 显著增加患者病死率; • 严重威胁患者安全
13
CRBSI的发病机制 CRBSI的发病机制
• 穿刺部位的皮肤细菌移行至皮下导管 • 导管接口部污染 • 经血行污染导管端口 • 输液污染 • 导管材料 • 感染菌内在特性 • 细菌生物膜biofilm 细菌生物膜biofilm
皮下埋植,使用时用针 穿刺,植入锁骨下、颈 内静脉 插入脐动脉或者脐静脉
≥8cm
≤6cm
导管的类型与感染的危险性
• 周围插管<中心插管
CVC仅用于周围插管难放置的部位 CVC仅用于周围插管难放置的部位
• 钢针< 塑料管(Teflon) 塑料管(Teflon)
在放置<72h时差别不大 在放置<72h时差别不大 都感染低 股iv> 颈内iv >锁骨下iv iv> 颈内iv 锁骨下iv 急症放置> 急症放置>择期放置
非隧道式中心 静脉导管 肺动脉导管
Teflon导丝引导经中心静 Teflon导丝引导经中心静 ≥30cm 脉(锁骨下、颈内、股 静脉)插入
血管内导管类型简介
导管类型
经外周中心静 脉导管(PICC) 脉导管(PICC) 隧道式中心静 脉导管
穿刺部位
经贵要、头、肱静脉插 入,导管进入上腔静脉 植入锁骨下、颈内、股 静脉,手术植入长期静 脉化疗,血液透析
22
怀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时培养 留取
• 不易拔管时推荐: 不易拔管时推荐:
• 血标本采集:
①从置管中采集1份 从置管中采集1 ②从周围静脉取血1~2份 从周围静脉取血1
• 仅怀疑CRBSI时进行培养,不推荐常规导管的 仅怀疑CRBSI时进行培养,
细菌学培养。 细菌学培养。
23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培养方法
• 导管的半定量(滚动平板法): 导管的半定量(滚动平板法): • 用于检测导管外表面细菌 • 方法: 导管从病人移出 方法:
截取导管远端5 截取导管远端5cm 在琼脂平板滚动,一般4 在琼脂平板滚动,一般4次 培养18~24h 数菌落。 培养18~24h 数菌落。
• 结果判断:≥15 CFU/导管段 结果判断: CFU/导管段
15
CRBSI的病原学 CRBSI的病原学
• 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有:
•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 革兰阴性厌氧杆菌; 革兰阴性厌氧杆菌; • 白色念珠菌
16
常见导管相关感染的定义
导管定植: 插管部位无感染征象而远端导管 半定量培养≥15cfu/导管片段 导管片段; 半定量培养≥15cfu/导管片段; cfu/导管片段 导管片段; 或定量培养≥ 或定量培养≥102cfu/导管片段; 静脉炎:导管周围沿血管走行方向出现红、 导管周围沿血管走行方向出现红、 导管周围沿血管走行方向出现红 痛等症状; 肿、热、痛等症状; 导管片段一般为导管远端5cm! 导管片段一般为导管远端5cm!
20
常见导管相关感染的定义
• 导管相关:
4. 静脉插管患者出现发热、寒战和/或低血压 静脉插管患者出现发热、寒战和/ 等感染症状,并有1 等感染症状,并有1次以上外周静脉采血培养阳 性者,且无其它明确导致血流感染原因者, 性者,且无其它明确导致血流感染原因者,并 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半定量培养≥15cfu/导管片段或定量培养 ① 半定量培养≥15cfu/导管片段或定量培养 ≥103cfu/导管片段,同时从到管段培养出的细 cfu/导管片段 导管片段, 菌与外周血培养结果一致; 菌与外周血培养结果一致; ② CVCs及外周静脉同时采血定量培养,两者细 CVCs及外周静脉同时采血定量培养, 及外周静脉同时采血定量培养 菌浓度比例≥ CVCs采血标本阳性报警 菌浓度比例≥5倍,且CVCs采血标本阳性报警 时间比外周标本早2小时以上; 时间比外周标本早2小时以上;
• 病区因素:病区的管理及是否有专业的护理队伍; 病区因素:病区的管理及是否有专业的护理队伍 病区的管理及是否有专业的护理队伍; • 医院规模:
5
血管内导管类型简介
导管类型 穿刺部位 导管 长度
<3 inches <3 inches 3~8 inches ≥8cm
备 注
外周静脉导管 外周动脉导管
通常在前臂和手部静脉
显著高于其它细菌引起者( < 显著高于其它细菌引起者(P<.001); );
•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引起的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引起的CRBSI病死率为 病死率为
0.7%,显著低于其它细菌引起者(P<.001) ; ,显著低于其它细菌引起者( < )
10
我国CRBSI的监测情况 我国CRBSI的监测情况
不伴或伴血培养阳性; 不伴或伴血培养阳性;
18
常见导管相关感染的定义
隧道感染:沿插管方向皮下潜行出现压痛、硬 沿插管方向皮下潜行出现压痛、 沿插管方向皮下潜行出现压痛 节和/或压痛,范围在2cm以上 以上, 节和/或压痛,范围在2cm以上, 不伴或伴血培养阳性; 不伴或伴血培养阳性;
装置感染:完全植入皮下的静脉装置出现炎性 完全植入皮下的静脉装置出现炎性 液体,常有表面皮肤压痛、红和/ 液体,常有表面皮肤压痛、红和/ 或硬节,装置自发性破裂、溢液或 或硬节,装置自发性破裂、 表面皮肤坏死, 表面皮肤坏死,不伴或伴血培养阳 性;
长期留置可引起静脉炎, 很少引起血流感染 发生感染危险的小,很少 引起血流感染
通常做桡动脉穿刺,也 可穿刺股、腋、肱、胫 后动脉 从肘窝处穿刺进入贵要 静脉、头静脉,导管不 进入中心静脉 经皮穿刺进入中心静脉 (锁骨下、颈内、股静 脉)
Baidu Nhomakorabea
中长外周静脉 导管
某些材质的导管可引起假 过敏性反应。引起静脉炎 的危险比外周静脉导管小 大多数CRBSI与此类导管 大多数CRBSI与此类导管 相关 ,占全部CRBI的 ,占全部CRBI的 90% 通常使用肝素封管,血流 感染发生率与CVCs相似, 感染发生率与CVCs相似, 经锁骨下静脉插入时感染 6 发生率低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伍 勇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1
主要内容 Contents
1.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概述 2.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诊断
3.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治
2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
Catheter 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3
CRBSI的危险因素 CRBSI的危险因素
9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状况
一项荟萃分析结果显示: 一项荟萃分析结果显示: • 2573例CRBSI的病死率为 的病死率为14%,归因分析 例 的病死率为 , CRBSI的死亡率为 的死亡率为19%; 的死亡率为 ;
•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CRBSI病死率为 病死率为8.2%, 病死率为 ,
21
CRBSI的诊断 CRBSI的诊断
• CRBSI诊断目前尚没有金标准! CRBSI诊断目前尚没有金标准! • 临床表现的非特异性和延迟性使诊断更难以把握; • 配对血培养阳性时间差是诊断CRBSI最简单方法; 配对血培养阳性时间差是诊断CRBSI最简单方法; • 拔管后抗菌药物治疗在24h内有效则提示CRBSI; 拔管后抗菌药物治疗在24h内有效则提示CRBSI;
• 导管放置10天内局部皮肤是最常见致病菌的来源, 导管放置10天内局部皮肤是最常见致病菌的来源 天内局部皮肤是最常见致病菌的来源,
沿导管外表面扩散至管尖,引起CRBSI; 沿导管外表面扩散至管尖,引起CRBSI;
• 导管放置10天以上者,则常由医务人员的手污染 导管放置10天以上者 天以上者,
导管接头,沿导管内壁扩散,引起腔内定植及 导管接头,沿导管内壁扩散, CRBSI; CRBSI;
导管 长度
≥20cm ≥8cm
备 注
非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中, 感染发生率较低 导管的袖套可阻止细菌的 移行。与非隧道式中心静 脉导管相比,感染发生率 低 CRBSI发生率最低,患者 CRBSI发生率最低,患者 自我感觉好,无需局部护 理,拔除导管时需手术 动静脉插管感染率相似
7
完全植入式导 管 脐带血管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