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有理数的乘法11

141有理数的乘法11
141有理数的乘法11

黑河二中导学案

年级:七年级

学科:数 学 执笔:禹世群 审核:丁平

班级:

课题:1.4.1有理数的乘法(2) 课型:新 授 定稿时间:2013年10月8 姓名: 学习目标:

1. 经历探索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确定法则.

2. 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3. 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培养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学习重点:多个有理数乘法运算符号的确定.

学习难点:正确进行多个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教学过程: 一?导学作业:

计算:(1) ( - 4) x ( - 8)

3

3

(4) 7X ( - 1兰)

14

二?课堂导学:

1. 思考:观察下列各式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

2X 3X 4X( -5), 2X 3X( -4) X( -5), 2X( -3 )X (-4) X( -5),

(—2) X ( — 3) X ( — 4) X( — 5).

思考: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请同学们互相交流,再用自

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规律:

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 ________ 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 积是负数. 2. 例计算:

5 9

1 4 1

(1) ( — 3)X — ( -) ( -)

(2) ( — 5)X 6X (-)—

6 5

4

5 4

3. 请你思考,你能看出下列式子的结果吗?

7.8 X ( — 8.1) X O X ( — 19.6)= ______ . ______

(+

卫)

9

(2) ( - 1) X

如果能,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计算?并比较它们的结果: (1) (— 7)X 8=

8

X(— 7)=

(2) (— 5 )X(— A )=

3 10

(—-)X(— 5 )

10

3

比较上面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6. 计算?并比较它们的结果:

(1) [ (-2)X(-6) ] X 5= ____________________ (-2)X [ (-6)X 5] = ____________________

1 7 1 7

(3) [ — X( ------- ) ] X(— 4) = _______________ — X [ ( ------ ) X(— 4) ] = _____________

2 3 2 3

比较上面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7.

例题 用两种方法计算 (—1丄)12 4 6 2

8. 学习收获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三、课堂检测

1. 如果两个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在原点的同侧,那么这两个有理数的积() A. 一定为正 B. 一定为负 C.为零 D. 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

2. 若干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 A.由因数的个数决定 B.由正因数的个数决定

C.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D.由负因数和正因数个数的差为决定

3. 下列运算结果为负值的是()

A.(- 7) X ( -6)

B.(-6)+(-4);

C.0X ( -2) X (-3)

D.(-7)-

(-15)

4. 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A.(- 2) X( -3)=6

B.

1 2

(6) 3

C.(- 5) X(-2) X(-4)=-40

D.(-

3) X(-2) X(-4)=-24

5.计算

1 1 (1)

31

2丄 2

3

3 (2) 8 3

( 4) (3)

4

8

3

-(4) ( 2) 4

4.计算(1)— 5X 8X(— 7)X(— 0.25 )

(2)( 2)9 丄(?)

12 15 2

3

(3) ( 1) ( 5)

4

8 3 15 2

2

(

3)0 (1)

五、错题订正(学生

教学后记(教师)

142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二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体会有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 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和乘法法则,灵活地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有理数乘法的推导过程,用分类讨论的思想归纳出两数相乘的法则,感悟中、小学数学中的乘法运算的重要区别。 通过体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感悟和归纳出进行乘法运算的一般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类比和分类的思想归纳乘法法则,发展举一反三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乘法的符号法则和乘法的运算律。 难点:积的符号的确定。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叙述有理数乘法法则。 2.计算(五分钟训练): (1)(-2)×3; (2)(-2)×(-3); (3)4×(-1.5); (4)(-5)×(-2.4); (5)29×(-21); (6)(-2.5)×16; (7) 97×0×(-6); (8)(-9.3)×(-7.8)×0; (9)-35×2; (10)(-84)×(-86); (11)0.2×3×(-5); (12)24×(-0.125); (13)(-0.6)×(-1.5); (14)1×2×3×4×(-5); (15)1×2×3×(-4)×(-5); (16)1×2×(-3)×(-4)×(-5); (17)1×(-2)×(-3)×(-4)×(-5); (18)(-1)×(-2)×(-3)×(-4)×(-5)。 二、讲授新课 .几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法则1 引导学生观察上面各题的计算结果,找一找积的符号与什么有关? (17)等题积为正数,负因数个数是偶数个。(15)(16),(18)等题积为负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个;,(14),是不是规律?再做几题试试: 5); (1)3×(-;2) (2)3×(-5)×(-; (3)3×(-5)×(-2)×(-4) (4) 3×(-5)×(-2)×(-4)×(-3); 。(5) 3×(-5)×(-2)×(-4)×(-3)×(-6) 同样的结论:当负因数个数是奇数时,积为负;当负因数个数是偶数时,积为正。再看两题:4); (1)(-2)×(-3)×0×(-。 (2) 2×0×(-3)×(-4) 。结果都是0 引导学生由以上计算归纳出几个有理数相乘时积的符号法则: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

141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有理数的乘法 一、课题名称:《有理数的乘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掌握有理 数 乘 法 法 则,能利用乘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并初步理 解 有 理 数 乘 法 法 则 的合理性; 经历探索、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 猜测、验证等能力。 3、通过教材给出的行程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并反作用于实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材给出的行程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并反作用于实践 三、 重点、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积的符号的确定、乘法运算律。积的符号 的确定,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计算。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已经熟悉正数及0的乘法运算,引入负数以后,怎样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呢? (二)、创设教学情境: 1、教材如图 ( 1 ) 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 m 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2 4 6 3分钟蜗牛应在l 上点O 右边6c m,这可以表示为 3分钟 蜗 牛应在 l 上点 O 左 边 6c m 处 (2)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c m 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2)×(+3)=+6 ① 这可以表示为 (-2)×(+3)=-6 ②

2、列式:为区分时间:现在前为负,现在后为正。 (1)(+2)×(+3)=+6 (2)(-2)×(+3)=-6 (3)(+2)×(-3)=-6 (4)(-2)×(-3)=+6 3、观察上面四个式子,根据你对有理数乘法的思考,填空: 正数乘正数积为( )数 负数乘正数积为( )数 正数乘负数积为( )数 负数乘负数积为( )数 乘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 ) 4、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 例如:(-5)×(-3) 两数相乘 (-5)×(-3)=+( ) 同号得正 5×3=15 把绝对值相乘 所以 (-5)×(-3)=15 1 2)()2 1 ( )(2)()21 (2)()21 (=--+异号得负 =--+ 两数相乘 -+再如??????? 3分钟前蜗牛在l 上点O 左边6c m 处,这可以表示为 (-2)×(-3)=-6 ③ (4)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c m 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 2 4 6 3分钟蜗牛应在l 上点O 右边6c m 处,这可以表示为 (3)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 m 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 (-2)×(-3)=+6 ④

有理数乘法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乘法练习题 、计算(10分) 5×(-4)=_____ (2)(-6)×4=_____ (3)(-7)×(-1)=____ (4)(-5)×0=___ 3)×(-0.3)=______ (6)=-?-)32()61(____ (7)(-3)×=-)31 (____ =-?)23(94 _____ (9)(-521)×(331 )=____ (+32)×(-60.6)×0×(-93 1 )=______ 、填空:(20分) 的倒数是_____,它的相反数是______,它的绝对值是_____;522-的____;-2.5的倒数是_____;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有理数是_____;3 2 -的 ________。 若|a|=5,b=-2,ab>0,则a+b=_____ 绝对值大于1,小于4的所有整数的积是______;绝对值不大于5的所有_____ 几个______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____因数的个数决定,?当____ 个数为个时,积为负;当_____的个数为____时,积为正;几个数相乘,有一个0,则积为______. 两数相乘______得正,_______得负,并把_______相乘. 、选择(18分) 一个有理数与其相反数的积( ) 、符号必定为正 B 、符号必定为负 C 、一定不大于零 D 、一定不小于零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 B 、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积为1 、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同号 D 、1和-1互为负倒数 已知两个有理数a,b ,如果ab <0,且a+b <0,那么( ) 、a >0,b >0 B 、a <0,b >0 、a,b 异号 D 、a,b 异号,且负数的绝对值较大 下列算式中,积为正数的是( ) A(-2)×(+5) B(-6)×(-2) C 0×(-1) D(+5)×(-2)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异号两数相乘,取绝对值较大的因数的符号 B .同号两数相乘,符号不变 C .两数相乘,如果积为负数,那么这两个因数异号 D .两数相乘,如果积为正数,那么这两个因数都是正数 (6)如果a+b>0,ab<0,则( ). A .a 、b 异号,且│a │>│b │ B .a 、b 异号,且a>b C .a 、b 异号,其中正数的绝对值大 D .a>0>b ,或a<0 (7).若五个有理数的积是负数,则这五个因数中正因数的个数可能是( ). A .一个 B .三个 C .一或三或五个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8)a 、b 、c 符合下面哪一种情况时,这三个数相乘的积必是正数( ). A .a 、b 、c 同号 B .b 是负数,a 和c 同号 C .a 是负数,b 和c 异号 D .c 是正数,a 和b 异号 (9)若ab>0,则必有( ). A .a>0,b>0 B .a<0,b<0 C .a>0,b<0 D .a>0,b>0或a<0,b<0 (10).一个有理数和它的相反数之积( ). A .必为正数 B .必为负数 C .一定不大于零 D .一定等于1 4、计算:(44分) ⑴)5(252449-? ⑵12 5)5.2()2.7()8(?-?-?- ⑶6.190)1.8(8.7-??-?- ⑷)25 1 (4)5(25.0- ??-?--

第一章有理数§141有理数的乘法(学案)

【学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能利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计算两个数的乘法.2.会说出有理数乘法的符号法则,能用例子说明法则的合理性. 【学习重点】能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学习难点】能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学习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学习过程】一、揭示教学目标(1分钟左右) 二、指导学生自学(2分钟左右) 1. 自学内容:课本P28-30页。 2. 自学方法:将概念、法则和和性质记忆和复述。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四、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 1.有理数乘法法则是什么? 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一正一负的两个数的乘积为负;两正或两负的乘积是正数. 2.有理数乘法的步骤是什么?(先确定符号,再计算数值) 3.倒数的概念是什么?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正数的倒数是正数,负数的倒数还是负数,0没有倒数. 五、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 六、当堂训练 1.完成P30练习第1,2,3题(口答和板演), 2.完成P34习题1.4第1,2,3题(口答和板演), 3.填空题: ________)9(6)1(=-? _______25.0)6)(2(=?- _______)8()5.0)(3(=-?- ______)49 (32)4(=-? ________)6(0)5(=-? ______6418)6(=? 4.计算:(1)(+3)×(-2) (2)0×(-4) (3)(-1 14)×(-45 ), (4)1 23×(-115) (5)(-15)×(-1 3 ) (6)-│-3│×(-2) 5 .用正、负数表示气温的变化量:上升为正、下降为负.?某登山队攀登一座山峰,每登高1km ,气温的变化量为-6℃.攀登5km 后,气温有什么变化?

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 下面等式错误的是( ) A. 2 1-3 1-5 1=2 1-(3 1+5 1) B.-5+2+4=4-(5+2) C.(+3)-(-2)+(-1)=3+2-1 D. 2-3-4=-(-2)-(+3)+(-4) 2.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3 1×3=1 B. |- 7 1|× 7 1=- 49 1 C. - 1乘以一个数得到这个数的相反数 D. 几个有理数相乘,同号得正 3. 若两个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分别在原点的两侧,那么这两个数相乘的积( ). A. 一定是正数 B. 一定是负数 C. 等于零 D. 正、负数不确定 ﹡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 B. 互为倒数的两数的积等于1 C. 互为倒数的两数符号相同 D. 1和其本身互为倒数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任何一个不为1的正数都大于它的倒数 B. 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1 C. 正数的倒数是负数 D. 一个数的倒数可能比本数大,可能比本数小,也可能与本数相等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3 8 的相反数是 825 ,倒数是13 8 B. 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相反数 C. 除以一个数(不为零),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D. 负数没有倒数 ﹡7. 点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 与B 所表示的两个数的积( ). A. 一定是正数 B. 一定是负数 C. 等于零 D. 正、负数不确定 ﹡8. 如果一个数的绝对值与这个数的商等于-1,则这个数是( ) A. 正数 B. 负数 C. 非正 D. 非负 ﹡9. |x|=1,则x 与-3的积为( ) A. 2 B. -3 C. 3或-3 D. 3 ﹡﹡10. 若m 、n 互为相反数,则( ) A. mn<0 B. mn>0 C. mn ≤0 D. mn ≥0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 11. 已知:上周股市收盘指数是1419点,本周收盘涨跌如下:(正数表示涨,负数表示跌):-48,-1,+15,-3,+39,则本周最高点是 ,最低点是 . ﹡12. 已知a 、b 互为相反数,c 是绝对值最小的数,d 是负整数中最大的数,则a+b+c -d=_____. ﹡13. 在等式3 ×□-2×□=15的两个方格内分别填入一个数,使这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且等式成立. 则第一个方格内的数是________________.

141有理数的乘法(2)

课题:1.4.1有理数的乘法(2) 主备人:北苑 备课时间:9月19日上课时间:9月22日【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确定法则; 2、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3、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培养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学习重点】:多个有理数乘法运算符号的确定; 【学习难点】:正确进行多个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导学指导】 一、温故知新 1、有理数乘法法则: 二、自主探究 1、观察:下列各式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 2×3×4×(-5), 2×3×(-4)×(-5), 2×(-3)× (-4)×(-5), (-2) ×(-3) ×(-4) ×(-5); 思考: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分组讨论交流,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规律: 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时,积是正数; 负因数的个数是时,积是负数。 2、新知应用 1、例题3,(P31页) 请你思考,多个不是0的数相乘,先做哪一步,再做哪一步? 你能看出下列式子的结果吗?如果能,理由 7.8×(-8.1)×O× (-19.6) 师生小结: 【课堂练习】 计算:(课本P32练习) (1)、—5×8×(—7)×(—0.25);(2)、 5812 ()() 121523 -???-; (3) 5832 (1)()()0(1) 41523 -?-???-??-;

【要点归纳】: 1.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时,积是正数; 负因数的个数是时,积是负数。 2.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一个因数为0,积等于0; 【拓展训练】: 1、 111111 111111 234567 ????????????-?-?-?---?- ? ? ? ? ? ????????????? ; 2、 111111 111111 223344 ????????????-?+?-?+?-?+ ? ? ? ? ? ????????????? ;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除法同步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题 1.4.1——1.4.2 有理数的乘除法 一、填空题 1.两个非零有理数相乘,同号得_____,异号得_____. 2.零与任意负数的乘积得_____. 3.计算: (1)(-4)×15×(-5 3 )=_____ (2)(-54)×21×74×(-8 35 )=_____ 4.两数相除同号_____,异号_____. 5.一个数的倒数是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_. 6.非零有理数与其倒数的相反数的乘积为_____. 7.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______的个数决定. 8.自然数中,若两数之和为奇数,则这两个数_____. 9.若两个自然数之积为偶数,则这两个数_____. 10.若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3,则这个数为______. 11.如果a >0,b >0,c <0,d <0,则: a ·b ·c ·d ____0 b a +d c ____0 c a +d b ____0 (填写“>”或“<”号) 12.某学习小组,共有四名同学,在一次考试中所得分数为83.5、82、81.5、73,则这四名同学的平均分为_____,最低分比平均分低了______分. 二、选择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几个有理数相乘,当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 B .几个有理数相乘,当正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 C .几个有理数相乘,当积为负数时,负因数有奇数个 D .几个有理数相乘,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负

14.如果两数之和等于零,且这两个数之积为负数,那么这两个数只能是 [ ] A.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 B.符号不同的两个数 C.不为零的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 D.不是正数的两个数 15.如果一个数的绝对值与这个数的商等于-1,则这个数是 [ ] A.正数 B.负数 C.非正 D.非负 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正数的倒数是正数 B.负数的倒数是负数 1 C.任何一个有理数a的倒数等于 a D.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负倒数 17.如果abcd<0,a+b=0,cd>0,那么这四个数中负因数的个数至少有 [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18.如果两个有理数a、b互为相反数,则a、b一定满足的关系为 [ ] A.a·b=1 B.a·b=-1 C.a+b=0 D.a-b=0 19.设a、b、c为三个有理数,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 A.a(b+c)=ab+c B.(a+b)·c=a+b·c C.(a-b)·c=ac+bc D.(a-b)·c=ac-bc

有理数乘法练习题纯计算

一、计算题 1.)2()2 1(-?- 2.)511(321-? 3.(-1.5)×(-5) 4.41)54(6)5(?-??- 5.)41()59(65)3(-?-??- 6.)8()20 14()25.1(-?-?+ 7.)12()43(-?- 8.431)72(?- 9.(-3.6)×(-1)×0 10.25×(-11)×(-4) 11.(-9)×32 12.(-74)×56 13.(-132)×(-0.26) 14.(-2)×31×(-0.5) 15. (-4)×(-10)×0.5×(-3)

16.(-83)×34×(-1.8) 17.(-0.25)×(-74 )×4×(-7) 18. (-73)×(-54)×(-127) 19.(-8)×4×(-21)×(-0.75) 20. 4×(-96)×(-0.25)×481 21. 6.868×(-5)+6.868×(-12)+6.868 ×18 22.31×(-5)+31×(-13) 23.)56()14 381174(-?+- 24.)36()65(-?- 25.412)92(?-

26.(-78.6)×(-111)×0 27. 125×(-36)×(-8) 28.(-9)×32 29.(-132 )×(-0.26) 30.(-2)×31×(-0.5) 31.(-4)×(-10)×0.5×(-3) 32.(-83 )×34×(-1.8) 33.(-0.25)×(-74 )×4×(-7) 34.(-73)×(-54)×(-127 ) 35.(-8)×4×(-21 )×(-0.75)

有理数乘除法计算题

(-3 )X 4 X(-) 4 ( — )X( - 7 )X 4 X( - 7) ―36—(— 1 3 )-( 一 3 ) 4X(- 96)X(-)X 48 5 3 Z (6 — 4 — 9 )X 36 1 1 -3-( 3 - 4 ) 4 5 Z (一 36)x( 9 + 6 — 12) 25 X 4 -(- 25)X 2 + 2 5 X 4 2 (-9)x 3 18-(- 3) 4 (7)X 56 (-24)- 6 (-57)-(- 3) 2 (-13)x(-) (-2)X 31 X(-) 1 1 3 X( - 5)+ 3 X( - 13) (-4)X(- 10)XX(- 3) 3 2 (一 5 )— 5 (-42)-(- 6) (+21 )-(- 7 ) _9_ (- 13 )-9 3 (-7 )X(- 4 )X (-12) 4 (-1)-(- 4)- 7 (-8)X 4X(- 2 )X (- 6 7 3 -(- 7 )X (一 9 ) 1 -(-8 ) 6 (-24 7 )-(- 6)

1、 3的倒数是 _______ ,相反数是 _____ , 绝对值是 ____ 。 2、 - 4的倒数是 ___ ,相反数是 ____ , 绝对值是 ____ 。 3、 —的倒数是 ____ ,相反数是 ____ , 绝对值是 ____ 。 C 多个 ___________ 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 是 _______ 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 是 _______ 时,积是负数。几个数相乘, 如果其中有因数为o ,积等于 _____________ 1. (- 5)X 8X( - 7) 2. (- 6)X( - 5)X( - 7) 3. (- 12) XX 0X 9X 100 D . 乘法交换律:ab= 3 4 100X(- - + ) 10 25 2 3 (-11)X — + (- 11)X 9 5 5 3X( - 9) +7X( - 9) 20 - 15 -( - 5) 5 [ 6 十(----)+2-戶(—1-) 2 3 8 8 4.冰箱开始启动时内部温度为 10C ,如果 每小 时冰箱内部的温度降低 5C,那么3小 时后冰箱内部的温度是多少

有理数的乘法练习题

有理数的乘法练习题 一、判断: (1)同号两数相乘,符号不变。() (2)两数相乘,积一定大于每一个乘数。() (3)两个有理数的积,一定等于它们绝对值之积。() (4)两个数的积为0,这两个数全为0。() (5)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乘,积为负数。() 二、选择题 1.五个数相乘,积为负数,则其中正因数的个数为() A.0 B.2 C.4 D.0,2或4 2.x和5x的大小关系是() A.x<5x B.x>5x C.x=5x D.以上三个结论均有可能3.如果x2y250 +++=,那么(-x)·y=( ) A.100 B.-100 C.50 D.-50 4.两个有理数的积是负数,和是正数,那么这两个有理数是( ) A.都是正有理数 B.都是负有理数 C.绝对值大的那个有理数是正数,另一个有理数是负数 D.绝对值大的那个有理数是负数,另一个有理数是正数 5.a、b互为相反数且都不为0,则(a+b一1)× a 1 b ?? + ? ?? 的值为( ) A.0 B.-1 C.1 D.2 6.-2 7 的倒数与绝对值等于 2 21 的数的积为( ) A.1 3 B.- 1 3 C.± 1 3 D.± 4 147 7.已知a·b·c>0,ac<0,a>c,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0,b<0,c>0 B.a>0,b>0,c<0 C.a>0,b<0,c<0 D.a<0,b>0,c>0 图1-30

8.如图1-30,a、b、c是数轴上的点,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ac+b<0 B.a+b+c<0 C.abc<0 D.ab+c>0 9.如果三个数的积为正数,和也为正数,那么这三个数不可能是( ) A.三个都为正数 B.三个数都是负数 C.一个是正数,两个是负数 D.不能确定 三、填空 1.(+6)×(-1)= ;(-6)×(-5)×0= 。 2.×(-3)=-21;-71 3 × =0; 1 3 ?? - ? ?? × = 1 3 。 3.绝对值大于3.7且不大于6的所有整数的积为。 4.已知a+b>0,a-b<0,ab<0,则a 0;b 0; a b; 5. 1111 2345 ???????? +?-?+?- ? ? ? ? ???????? 的积的符号是;决定这个符号的根据 是;积的结果为。 6.如果a、b、c、d是四个不相等的整数,且a×b×c×d=49,那么a+b+c+d= 。 7.(-17)×43+(-17)×20-(-17)×163=(-17)×( 十 + ) =(-17)× = 。 8.某地气象统计资料表明,高度每增加1000米,气温就降低大约6℃,现在地面气温是37℃.则10000米高空气温约为. 四、计算(1) )1 ( )2.8 (- ? -(2)) 80 ( ) 25 .2 (+ ? -(3) (4) 3 1 2 )5.2 (?? ? ? ? ? + ? - (5) ? ? ? ? ? - ? - 7 1 2 )5.1 ( (6) ? ? ? ? ? + ? - 28 17 ) 308 ( 五、用简便方法计算 ? ? ? ? ? - ? ? ? ? ? ? - 7 2 2 1 3

有理数的乘除法同步练习题

1.4有理数的乘除法练习题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 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在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称为互为倒数. 2.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3.有理数的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a÷b=a?1 b (b0 ≠) 由有理数除法法则可得: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复习练习: 一、选择题 1.如果两个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在原点的同侧,那么这两个有理数的积( ) A.一定为正 B.一定为负 C.为零 D. 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 2.若干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 ) A.由因数的个数决定 B.由正因数的个数决定 C.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D.由负因数和正因数个数的差为决定 3.下列运算结果为负值的是( ) A.(﹣7)×(﹣6) B.(﹣6)+(﹣4) C.0×(﹣2)×(﹣3) D.(﹣7)-(﹣15) 4.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 A.(﹣2)×(﹣3)=6 B. 1 (6)3 2 ?? -?-=- ? ?? C.(﹣5)×(﹣2)×(﹣4)=﹣40 D.(-3)×(-2)×(-4)=﹣24 5.若两个有理数的和与它们的积都是正数,则这两个数( ) A.都是正数 B.是符号相同的非零数 C.都是负数 D.都是非负数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负数没有倒数 B.正数的倒数比自身小 C.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 D.-1的倒数是-1

[有理数乘法计算题50道]有理数的乘法计算题

[有理数乘法计算题50道]有理数的乘法计 算题 【试卷考卷】 (1) [有理数的乘法计算题]部编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2) [有理数的乘法计算题]七年级下实数测试题 一、基础测试 1.算术平方根:如果一个正数x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x正数就叫做a算术平方根,记作,0算术平方根是。 2.平方根:如果一个数x 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数a 就叫做x平方根(也叫做二次方根式),正数a平方根记作.一个正数有平方根,它们;0平方根是;负数平方根. 特别提醒:负数没有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

3.立方根:如果一个数x 等于a,即x3=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立方根,记作.正数立方根是,0立方根是,负数立方根是 4、实数分类 5.实数与数轴:实数与数轴上点______________对应. 6.实数相反数、倒数、绝对值:实数a相反数为______;若a,b互为相反数,则a+b=______;非零实数a倒数为_____(a≠0);若a,b互为倒数,则ab=________。 7.若a、b为实数,且满足│a-2│+ =0,则b-a值为 A.2 B.0 C.-2 D.以上都不对 8.数轴上两个点表示数,______边总比___边大;正数_____0,负数_____0,正数___负数;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反而____。 9.实数和有理数一样,可以进行加、减、乘、除、乘方运算,而且有理数运算法则与运算律对实数仍然适用.

二、专题讲解: 专题1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概念 若a≥0,则a平方根是,a算术平方根;若a<0,则a 没有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若a为任意实数,则a立方根是。 【例1】A平方根是______ 【例2】327平方根是_________ 【例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是( ). A 3是算术平方根B3是平方根 C -3是算术平方根 D.-3是立方根 【例4】(2010山东德州)下列计算正确是 (A)(B)(C)(D)

有理数的乘法练习题(五)

有理数的乘法练习题 一、判断题 (1)同号两数相乘,符号不变。( ) (2)两数相乘,积一定大于每一个乘数。( ) (3)两个有理数的积,一定等于它们绝对值之积。( ) (4)两个数的积为0,这两个数全为0。( ) (5)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乘,积为负数。 ( ) 二、选择题 1.五个数相乘,积为负数,则其中正因数的个数为( ) A .0 B .2 C .4 D .0,2或4 2.x 和5x 的大小关系是( ) A .x<5x B .x>5x C .x=5x D .以上三个结论均有可能 3.如果|x +2|+|y +25|=0,那么(-x)〃y=( ) A .100 B .-100 C .50 D .-50 4.两个有理数的积是负数,和是正数,那么这两个有理数是( ) A .都是正有理数 B .都是负有理数 C .绝对值大的那个有理数是正数,另一个有理数是负数 D .绝对值大的那个有理数是负数,另一个有理数是正数 5.a 、b 互为相反数且都不为0,则(a+b -1)×(b a +1)的值为 ( ) A .0 B .-1 C .1 D .2 6.-7 2 的倒数与绝对值等于 21 2 的数的积为( )

A .31 B .-31 C .±31 D .± 147 4 7.已知a 〃b 〃c>0,ac<0,a>c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a<0,b<0,c>0 B .a>0,b>0,c<0 C .a>0,b<0,c<0 D .a<0,b>0,c>0 8.如图1-30,a 、b 、c ( ) A .ac+b<0 B .a+b+c<0 C .abc<0 D .ab+c>0 9.如果三个数的积为正数,和也为正数,那么这三个数不可能是( ) A .三个都为正数 B .三个数都是负数 C .一个是正数,两个是负数 D .不能确定 三、填空题 1.(+6)×(-1)= ;(-6)×(-5)×0= 。 2. ×(-3)=-21;(-731 )× =0;(-31)× =3 1。 3.绝对值大于3.7且不大于6的所有整数的积为 。 4.已知a+b>0,a-b<0,ab<0,则a 0;b 0;?a ?b 。 5.(+21)×(-31)×(+41)×(-5 1)的积的符号是 ;决定这个符号的根据是 ;积的结果为 。 6.如果a 、b 、c 、d 是四个不相等的整数,且a ×b ×c ×d=49,那么 a+b+c+d= 。 7.(-17)?43+(-17)?20-(-17)?163=(-17)? ( + + ) =(-17)× = 。 8.某地气象统计资料表明,高度每增加1000米,气温就降低大约6℃,

有理数的乘除法练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有理数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1.计算1 2 – 1 2 ×3的结果是 A.0 B.1 C.–2 D.–1 2.若等式–2□(–2)=4成立,则“□”内的运算符号是 A.+ B.–C.×D.÷3.计算1–(–2)×(–2)÷4的结果为 A.2 B.5 4 C.0 D. 3 4 - 4.|–1 3 |的倒数是 A.1 3 B.3 C.– 1 3 D.–3 5.–0.3的倒数是 A. 1 0.3 B.? 1 0.3 C. 10 3 D.? 10 3 6.2×(–3)=__________. 7.计算: 523 ()12 1234 +-?. 8.计算: 22 (7)() 7 -?-. 9.计算: 34 (7)(2) 25 -÷-?+. 10.计算:236(3)2(4) -?-+?-.

11. 1 2() 2 ?-的结果是 A.–4 B.–1 C. 1 4 -D.3 2 12.计算: 7 40(16) 2.5 4 ÷--÷= A.–1.1 B.–1.8 C.–3.2 D.–3.9 13.下列各数中,与–2的积为1的是 A.1 2 B.– 1 2 C.2 D.–2 14.计算11 (6)()6 66 ?-÷-?的值为 A.1 B.36 C.1-D.+6 15.计算(1+1 4 + 5 6 ? 1 2 )×12时,下列可以使运算简便的是 A.运用乘法交换律B.运用加法交换律 C.运用乘法分配律D.运用乘法结合律 16.在–3,–2,–1,4,5中取出三个数,把三个数相乘,所得到的最大乘积是__________.17.有三个互不相等的整数a、b、c,如果abc=9,那么a+b+c=__________. 18.计算: 5 (8)[7(3 1.2)] 6 -?-+-?. 19.计算: 113 36() 964 ?--. 20.计算: 11 (1)(9)() 32 -?-÷-.

人教版初中数学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141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1.4.1有理数的乘法(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并熟练应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2.掌握乘法运算律并理解其在乘法中的作用; 3.培养观察能力和简单推理能力. 一、回顾与思考 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是什么? 2.如何进行多个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3.小学时候大家学过乘法的哪些运算律? 二、探究新知 1.计算下列各题,你有什么发现? 5×(-6)= 9×(-7)= (-6)×5= (-7)×9= 有理数乘法交换律: 一般地,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2.计算下列各题,你有什么发现? [3×(-4)]×(-5)= [-9×(-2)]×(-5)= 3×[(-4)×(-5)]= -9×[(-2)×(-5)]= 有理数乘法结合律: 一般地,有理数乘法中,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3.计算下列各题,你有什么发现? 5×[3+(-7)]= 5×3+5×(-7)= 有理数乘法分配律: 一般地,有理数乘法中,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三、学以致用 例:用两种方法计算:

哪种方法更简单?简便方法运用了什么运算律?运算律的作用是什么? 思考:把例题中12换为(-12)应怎么计算? 练习巩固: 1.计算(-3)×2×(-5)=(-3)×[2×(-5)],这是运用了()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D.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2.计算(-125)×(-25)×(-5)×(-2)×(-4)×(-8) 3.比一比,看谁做得既快又准 4.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吗? (1)4×(-3)+3×(-3)-2×(-3)+7×(-3) (2)(-23)×25-6×25+18×25+25 变式: (-23)×25-6×(-25)+18×25+25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体会? 五、课堂测试: 课本P33练习

有理数乘除法专项练习60题(有答案)ok

有理数乘除法练习题 (每题3分,共计12分) 1.. 2.. 3..4.(﹣10)÷(﹣5)×(﹣2).5.(1)(﹣)×÷3 6.. 7.. 8.÷9..10.. 11..12.()÷(﹣)13.. 14.3.2.15.(﹣)×(﹣) 16.

17..18..19..20.(﹣﹣+). 21.(﹣+)÷(﹣) 22.. 23.. 24.﹣10÷5×.25..26.. 27.﹣2.5÷()×()÷(﹣4)28. 29. 30. 31.(﹣)× 32.

33. 34.(﹣16)÷×(﹣) 35. (﹣)×(﹣)×0× 36. 37.(﹣﹣)×(﹣24) 38. 39. 40.41.(﹣1)÷0.8×(﹣).42.(﹣1) 43. 44. ﹣18÷(+3.25)÷ 45. (﹣10)÷(﹣8)÷(﹣0.25) 46.(﹣24) 47.(+22)×(﹣33)×(﹣4)×0 48.(﹣32)÷4×(﹣8)

49. 50.×0.125××(﹣8) 51. ﹣125÷(﹣25)﹣64÷(﹣4) 52. 53. 54. 55. 56.57. 58. 59.[(+)﹣(﹣)﹣(+)]÷(﹣)60.2×(﹣)×÷1

有理数乘除法60题参考答案: 1.解:原式=(﹣﹣+)×24 =﹣×24﹣×24+×24 =﹣16﹣20+22 =﹣14. 2.解:原式=××()=1. 3.解:原式=2×(﹣18)×(﹣), =×18×, =16. 4.解:(﹣10)÷(﹣5)×(﹣2) =2×(﹣2) =﹣4. 5.解:(1)(﹣)×÷3 =(﹣)××(﹣)× =﹣ 6.解:原式=(﹣)×(﹣)×(﹣) =﹣(××) =﹣. 7.解:原式=﹣×(﹣)×(﹣)=﹣8.÷, =×36, =﹣27﹣8+15, =﹣20. 9.解:原式= = =﹣14+18﹣4 =0.10.解:1÷(﹣3)×(﹣), =1×(﹣)×(﹣), =. 11.解: =﹣×(﹣)×(﹣) =﹣1. 12.解:(﹣++﹣)÷(﹣), =(﹣++﹣)×(﹣12), =﹣×(﹣12)+×(﹣12)+×(﹣12)﹣×(﹣12), =6﹣4﹣10+9, =15﹣14, =1. 13.解:原式=×(﹣)×2=(﹣2)×2=﹣4.14.解:原式=××(﹣)×(﹣) =××× =. 15.解:原式=×(﹣)×(﹣) =×× =. 16.解:原式=﹣××(﹣11)=3. 17.解:﹣2.5÷×(﹣)÷(﹣4) =﹣××× =﹣.

有理数的乘除法练习题

1.4.1 有理数的乘法 第1课时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1.计算-3×2的结果为( ) A.-1 B.-5 C.-6 D.1 2.下列运算中错误的是( ) A.(+3)×(+4)=12 B.-1 3×(-6)=-2 C.(-5)×0=0 D.(-2)×(-4)=8 3.(1)6的倒数是 ;(2)-1 2的倒数是 . 4.填表(想法则,写结果): 5.计算:(1)(-15)×1 3 ; (2)-218×0; (3)334×? ?????-1625; (4)(-2.5)×? ?????-213.

第2课时 多个有理数相乘 1.下列计算结果是负数的是( ) A.(-3)×4×(-5) B.(-3)×4×0 C.(-3)×4×(-5)×(-1) D.3×(-4)×(-5) 2.计算-3×2×2 7 的结果是( ) A.127 B.-127 C.27 D.-27 3.某件商品原价100元,先涨价20%,然后降价20%出售,则现在的价格是 元. 4.计算: (1)(-2)×7×(-4)×(-2.5); (2)23×? ?????-97×(-24)×? ?????+134; (3) (-4)×499.7×5 7×0×(-1); (4) (4)(-3)×? ?? ??? -79×(-0.8).

第3课时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简便计算 2.25×(-7)×4×? ?? ??? -37时,应运用的运算律是( )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D.乘法分配律 2.计算(-4)×3 7 ×0.25的结果是( ) A.-37 B.37 C.73 D.-73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5×(-4)×(-2)×(-2)=80 B.-9×(-5)×(-4)×0=-180 C.(-12)×? ?? ? ?? 13-14-1=(-4)+3+1=0 D.-2×(-5)+2×(-1)=(-2)×(-5-1)=12 4.计算(-2)×? ?? ???3-12,用分配律计算正确的是( ) A.(-2)×3+(-2)×? ?????-12 B.(-2)×3-(-2)×? ??? ? ? -12 C.2×3-(-2)×? ?????-12 D.(-2)×3+2×? ?? ?? ?-12 5.填空: (1)21×? ?????-45×? ?? ???-621×(-10) =21×( )×( )×(-10)(利用乘法交

有理数乘除法专项练习60题有答案

有理数乘除法练习题(每题3分,共计12分) 1.. 2.. 3..4.(﹣10)÷(﹣5)×(﹣2).5.(1)(﹣)×÷3 6..7.. 8.÷9..10..11..12.()÷(﹣)13.. 14.3.2.15.(﹣)×(﹣) 16.

17..18..19..20.(﹣﹣+). 21.(﹣+)÷(﹣) 22.. 23.. 24.﹣10÷5×.25..26.. 27.﹣2.5÷()×()÷(﹣4)28. 29. 30. 31.(﹣)× 32.

33. 34.(﹣16)÷×(﹣) 35. (﹣)×(﹣)×0× 36. 37.(﹣﹣)×(﹣24) 38. 39. 40.41.(﹣1)÷0.8×(﹣).42.(﹣1) 43. 44. ﹣18÷(+3.25)÷ 45. (﹣10)÷(﹣8)÷(﹣0.25) 46.(﹣24) 47.(+22)×(﹣33)×(﹣4)×0 48.(﹣32)÷4×(﹣8)

49. 50.×0.125××(﹣8) 51. ﹣125÷(﹣25)﹣64÷(﹣4) 52. 53. 54. 55. 56.57. 58. 59.[(+)﹣(﹣)﹣(+)]÷(﹣)60.2×(﹣)×÷1

有理数乘除法60题参考答案: 1.解:原式=(﹣﹣+)×24 =﹣×24﹣×24+×24 =﹣16﹣20+22 =﹣14. 2.解:原式=××()=1. 3.解:原式=2×(﹣18)×(﹣), =×18×, =16. 4.解:(﹣10)÷(﹣5)×(﹣2) =2×(﹣2) =﹣4. 5.解:(1)(﹣)×÷3 =(﹣)××(﹣)× =﹣ 6.解:原式=(﹣)×(﹣)×(﹣) =﹣(××) =﹣. 7.解:原式=﹣×(﹣)×(﹣)=﹣8.÷, =×36, =﹣27﹣8+15, =﹣20. 9.解:原式= = =﹣14+18﹣4 10.解:1÷(﹣3)×(﹣), =1×(﹣)×(﹣), =. 11.解: =﹣×(﹣)×(﹣) =﹣1. 12.解:(﹣++﹣)÷(﹣), =(﹣++﹣)×(﹣12), =﹣×(﹣12)+×(﹣12)+×(﹣12)﹣×(﹣12), =6﹣4﹣10+9, =15﹣14, =1. 13.解:原式=×(﹣)×2=(﹣2)×2=﹣4.14.解:原式=××(﹣)×(﹣) =××× =. 15.解:原式=×(﹣)×(﹣) =×× =. 16.解:原式=﹣××(﹣11)=3. 17.解:﹣2.5÷×(﹣)÷(﹣4) =﹣××× =﹣.

初一数学有理数乘除法练习题12427

1.4.1有理数乘法(1) 随堂检测填空: (1 ) 5 X( -4) = ________ ; ( 2)(-6 )X 4= 2、填空:(1) -7的倒数是 _____ ,它的相反数是 _____ ,它的绝对值是 _____ 2 (2 ) 2 -的倒数是 ______ , -2.5的倒数是 ______ 5 (3)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有理数是 ____ (3 )(-4 )X 7 X( -1 )X( -0.25 ); 4、一个有理数与其相反数的积( ) A 、符号必定为正 B 、符号必定为负 C 、一定不大于零 D 、一定不小于零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6)(丄) 6 (4) 5 9 2 3 、计算:(1 ) (2) 」10) ; 7 2 (2 ) (-6) X 5 X (-)-; (3)(-7 )X(-1 )=

B、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积为1 C、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同 号 D、1和-1互为负倒数 9 拓展提高1、2 的倒数的相反数是_____ 。3 2、已知两个有理数a,b,如果ab v 0,且a+b v 0,那么() (3) 7.8 ( 8.1) 0 | 19.6 ; 1 (4) I。四(5) 4 (25)。 4、计算:(1)(8)( 2d 1) ; 2、(2009年,成都)计算2 (1 )的结果是( A、a > 0 , b > 0 B、a v 0 , b > 0 C、a,b异号 较大 D、a,b异号,且负数的绝对值 3、计算: (1 ) 49 兰 25 (5); 5 (7. 2 ) ( 25) % ; A、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

2

5 8 (1) 16 ; 12 (2) ; (3) 54 2 48 6 3、计算:(1)( 12-) 4 - 7 (2)( 24) ( 2) ( 1 1-) 11 5 9 0.3 (3) 29 3 1 . 3 拓展提高 计算:(1 ) ( 0.75) 5 ( 0.3); 4 1 (2)( 0.33) ( ? ( 11). 2.5 1 (4) 3 1 1 (?)(右)(盲)3 ; 1.4.2有理数的除法随堂检测填空: 9 3 (1 ) ( 27) 9 ——;(2 )( 25)( 10)=——;(3 ) 1 ( 9) —— 2、化简下列分数: 0 ( 7) (5) (1) 3 (6) 0.25 -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