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志致病探讨郁怒情志与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相关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情志致病探讨郁怒情志与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相关性!

向勇,王春林",董有康,田启东

(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慢性软组织损伤属于中医“慢性筋伤”范畴,为肝所主,目前很多观点认为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主要 原因跟办公室工作久坐劳累,缺乏锻炼有密切关系,而经常忽略情志因素对慢性软组织损伤的影响,情志因素 是引起疾病的重要因素,基于“怒伤肝-肝主疏泄-肝主筋”中医基础理论,来探讨“郁怒”情志与慢性软组织 损伤发病的相关性,先将这一认识分析如下。

关键词:怒伤肝;肝主疏泄;肝主筋;郁怒;慢性软组织损伤

中图分类号:6274.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 -2349(2018)07 -0017 -04

1肝主疏泄

1. 1肝主疏泄而藏血,其气升发,喜条达而恶抑郁,主筋,以血为体,以气为用,体阴而用阳,集阴阳气血 于一身,成为阴阳统一之体肝为风木之脏,在《素 问•五运行大论》有记载“东方生风,风生木……在 藏为肝。”“疏泄”有疏通、发散之义,第一次将“疏 泄”作为肝的功能提出来的,是元•朱丹溪的《格致 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记载“主闭藏者肾也,疏泄 者肝也……”。《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记载“发生之纪,是谓启陈,上疏泄,苍气达,阳和布 美,阴气乃随,生气淳化,万物以荣”。关于肝主疏泄 的功能在普通高校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医基 础理论中》记载[1]:“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保持全身 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肝主疏 泄功能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调畅气机、促进血液运 行;调畅情志;促进脾胃运化;分泌排泄胆汁;疏利三 焦水道;影响男子泄精及女子的排卵行经等方面。”在历代医家和现代研究中,中医“肝脏”并非解剖意 义的“肝脏”,它涉及了神经,循环,消化、内分泌、生 殖等系统,甚至把把中医的脏看成一个信息控制系 统[2],认为动机和情绪中枢大脑边缘系统为肝主疏泄的调控中枢;下丘脑-脑干-自主神经通路和交感-肾上腺髓质通路是其信息通路;平滑肌系统是肝主疏泄功能得以实现的效应器,其通过舒缩运动 引起气血津液分布的变化而使肝能疏泄,又通过感 觉传入系统将这种变化传入边缘系统进行反馈调节;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肝主疏泄功能的维持和变化 有重要的调节作用[3]。

1.2肝失疏泄在病理方面,精神刺激,情志抑郁 不畅,或病久不愈而因病致郁,或他脏之病理影响于 肝等,均可使肝失疏泄,一旦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气 血不和,经络阻滞,脏腑组织机能活动异常,同时也 常常会累及他脏,形成肝气乘脾犯胃、刑金肺、冲心、及肾等各种复杂的脏腑病变。故沈金鳌《杂病源流 犀烛》记载“肝……,若亢与衰,则能为诸脏之残贼。”说明“肝为五脏之贼”。肝失疏泄形成肝气郁 结,其发展趋势在普通高校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 《中医基础理论中》记载有以下四个方面:①、气滞 血瘀,肝气郁结,气机阻滞,则血行不畅,必然导致血 瘀,表现为胁肋刺痛、症积肿块、舌青紫或瘀点瘀斑 等。影响冲任二脉,则冲任失调,可见妇女月经不调、痛经、闭经或经血有块等"②、痰气郁结。气郁生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项目(NO:81660824 %;云南省卫生科技计划项目(NO:2018NS0024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 究基金项目(N〇:2018JS286)

作者简介:向勇(1983 - %,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推拿治疗以及骨关节疾病的防治;推拿理论实践教学方法。"通信作者:王春林,T0:138********

痰,痰与气结,阻于咽喉,则为梅核气"积聚于颈部则 为癭瘤等。③、气郁化火。气有余便是火,肝气郁 结,久而化火,形成气火逆于上的肝火上炎之候。

④、犯脾克胃。肝气郁而不达,或气滞转化为横逆,均可影响脾胃之纳运,形成兼有呕吐、嗳气、脘胁胀 痛等肝气犯胃和兼有腹胀肠鸣、腹痛泄泻、大便不爽 等肝气犯脾之候。

综上,肝作为主疏泄、调畅人体气机的脏器,在 五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肝失疏泄则气机 紊乱,脏腑功能失调,诸病丛生。中医肝病涉及到临 床各科,多达几十种疾病,因而有“肝病十居六七”、“肝病贼五脏”之说。

2 肝主筋

25“筋”的概念“筋”,《说文解字》作“肉之力 也”,《释名》作“筋,力也。肉中之力,气之元也,靳 固于身形也”。可见筋是指代具有力量,能发挥束 骨、利机关、保护周身的筋肉组织的总称。有关其功 能的记载散见于《黄帝内经》中,如“诸筋者皆属于 节”,“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经筋”是十二经脉的 附属部分,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经筋具有联络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 动的作用。明•张介宾提出“筋属木,其华在爪,故 十二经筋皆起于四肢指爪之间,而后盛于辅骨,结于 肘腕,系于关节,联于肌肉,上于颈项,终于头面,此 人身经筋之大略也。"陈佳丽等[4]认为经筋通过有规 律的密集分布,强有力的联结与联系,使肢体呈现出 网络、层次、框架结构,基本将人体网织成一个立体 式的结构。尤其是关节部,呈现出经筋的三维立体 建构,经筋在循行过程中还在腕、肘、肩、颈、腋、股、膊、膝、胭、踝、踵等关节骨骼处结聚。各经筋的结聚 处、起止点,其实就是以肌腱等组织为主组成的条状、束状、片状、爪状结构。如足太阴经筋“其内者,著于脊”。

25肝主筋“肝主筋”见于《灵枢•九针论》。肝 主全身筋膜,与肢体运动有关。肝之气血充盛,筋膜得其所养,则筋力强健,运动灵活。《素问•痿论》:“肝主身之筋膜。”《素问•六节脏象论》!“肝者……其充在筋。”《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散精于 肝,淫气于筋。”肝之气血亏虚,筋膜失养,则筋力不 健,运动不利。筋膜病变多与肝有关。如筋痿不用,可见于肝阴不足;筋脉拘挛抽搐。衷敬柏[5]认为要 保持“筋”的运动功能正常,一要有动力,二要筋柔 顺,动力由肝气提供,而柔顺则为肝血的作用。《素 问•平人气象论》记载“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 也”,说明肝气充足才能淫气于筋,肝血充盈才能养 筋,全身筋膜得到肝血滋养才能运动灵活,而一旦肝 气衰,不能养筋则筋不能动,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如《素问•血气 形志》记载“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 以按摩、醪药。”

3郁怒情志

中医学早就《黄帝内经》就有情志致病的记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怒伤肝、喜伤心、思 伤脾、忧悲伤肺,惊恐伤肾”。中医认为五志(分别 是怒、喜、思、悲忧、恐)与五脏(分别是肝、心、脾、肺、肾)相连,五志过极会影响其所对应的脏器的功 能。如“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肝气 虚则恐,实则怒”、“怒伤肝”等等。作为中医病因学 的“七情”概念,首见于宋代陈言的《三因极一病证 方论》,主要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心理病 因。杨巧芳[*]通过研究七情在情志病因相关医案中 的总体分布规律,发现在七情病因相关病例中尤以 “怒”例数最多,“思”、“凉恐”次之,“忧”、悲”例数 最少见表,充分说明怒在七情致病中的重要位置,这 也是怒志被医家研究最多的原因之一。情志致病则 易伤肝脏,正如王孟英所说“七情之病,必从肝起”。乔明琦也提出“多情交织,共同致病,首先伤肝”的情志致病学说,认为“一般情形下,形成情志刺激的 社会事件是多因素的组合,人们产生情志反应体验 到的是多 ,多 的 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