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理性与信仰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说理性与信仰的关系
作者:尹颜
来源:《文教资料》2017年第30期
摘要:随着现今日益发展的物质生活的变化,精神文明建设成了我党在十九大以后工作的一个重点。其中理性与信仰是我们思维世界、认识世界的基本,也是决定每个个体人生价值观和态度的重要因素。本文从西方哲学史的发展中总结出问题并加以借鉴,在阐明理性和信仰的价值对于主体的影响的同时,表述对于二者重要性的认识和如何把握。
关键词:理性信仰价值
一、理性与信仰的内核
理性一词最早出现在希腊语中,前身是哲学史上的“逻各斯”,理性是根据我们以往的社会实践知识积累或者是经验的体验得出的理论,加以逻辑进行推理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从而能够达到预期或者目的,它是客观的,是一种既定或已知推向未知的一种行为,在我们已知或体验过的事物中加以分析从而支配我们的思维。信仰通常是指大众对于某件事物,某人或者是某个组织的信奉和尊敬,我们会将它们的准则标准或运行规则付诸生活当中,把它作为我们的行为准则,它通常被人理解为一种主观行为,信仰的起点很多都是由未知出发,获取心灵或情感等方面的回馈。信仰最早的产生源于人们对于世界的好奇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理性即科学的落后不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宗教信仰就此应运而生。
二、西方哲学史上的理性与信仰
理性与信仰的关系问题,一直成为哲学家和神学家们争论的焦点,这也奠定了中世纪哲学的最基本问题,从而贯穿了整个中世纪哲学。探讨理性与信仰的关系就不得不提中世纪哲学,在很多人看来,从理性思维上看,中世纪是一个“黑暗时期”,但是从信仰上看,中世纪哲学则是相当阳光明媚的时期,中世纪的信仰主义是用信仰完全压制并抑制了理性,产生了基督教哲学。中世纪理性与信仰的争论,对古罗马理性的宣扬起了催化的作用,在这一时期,人们用信仰来压制理性,争论的产生,使人们又重新陷入到了怀疑主义当中,对于现有的价值观体系观产生了不同角度的审视,对于信仰的怀疑对于理性层面来说是进步的,二者的相互碰撞驱使人类对于自然科学产生了好奇,并加以探索,客观促进了理性的发展,争论的第二个作用重体现在后期的文艺复兴时期,为后面的理性复苏打下了有力的基础,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主体的重要性,进而推翻了后来的教会神学。在中世纪的哲学里,它变成了为信仰所服务的奴仆,虽是抑制但并非排斥,是站在理性的角度而开展进行的信仰主义。
到了现代主义,理性又完全把信仰进行了压制,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在此过程中,理性和信仰一直是相互对立的、矛盾的,一直到了德国古典哲学,康德从实践理性出发,
从而实现了理性和信仰的统一,黑格尔在此基础上将其与“绝对”的概念结合,把理性和信仰统一起来。
三、理性与信仰的价值
学术界对于价值的考量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从客体的自身功能和属性出发可以规范它的客观性价值,从主体之间的需要程度规定价值可以概括出主观性价值,从主客之间的需要程度可以看出价值的关系性存在,而普遍的定义则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即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和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一种效益关系”①。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任何价值的体现都要以满足主体的需求作为评判的标准,离开了主体的讨论,那么价值的讨论就缺少了支撑。在这里我们分别讨论理性和信仰的价值。
理性的价值通常被认为是我们在思考问题时所自称的理性思维,从幼年的学习成长,中年的生活积累,这些看上去似乎只是停留在经验层面上,通过所谓的逻辑梳理,获取所期待的成果或目的。我认为理性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了对与错这个绝对二元对立的环境中,它没有所谓的中间环节,也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中庸之道,以知识和真理为核心,按照已知的伦理道德、逻辑准则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剖,加入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并由此作为标准指导我们如何进行以后的操作。在这一过程当中,以自我为主体,并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外在世界的影响和引导,从而满足我们对认知事物进行判定的需要,这种思维过程,是以满足自身为目的而实现的,一般的逻辑推理被我们看作是理性思考的过程,但是这似乎也被忽略了主体的能动性,我们之所以可以进行推理是因为我们具有主体意识、具有主体判断者的身份,其理性思维的过程也是满足了我们的需求的过程。
信仰,体现了对科学的信仰。信仰的存在是基于人的存在,它成了人所特有的存在的一种精神形式,信仰对于我们最大的价值体现在其对“善”的追求,因其这种理想而形成的一系列的道德规范和情感的表达。信仰逐步确立是因为我们主体思维中因基于某种确定观念后通过不同的社会实践而展开的,在实施过程中又不断加以巩固的过程,信仰通常被主体拿来判断非客观世界的“善”或“不善”,因此综合来看,它没有像理性那样依托于事实为依据的绝对性,对于各自的信仰领域更多地承受的是道德或非物质精神上的评判。作为纯精神形式的存在,由于其存在形式的限制,各种信仰体系理论相互矛盾,选择方式的自由,等等,因此爆发了一些宗教冲突、道德冲突,在人类建立心灵的栖息地的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很多不同形式的困扰。
四、理性与信仰的交织
关于信仰和理性之间的关系问题,一般存在几种观点:第一种是理性和信仰二者是相互融合的、彼此渗透的,两者在相互促进中和谐相处;第二种认为信仰超越了理性的思维,它是凌驾于理性之上的存在,因理性思维的限制性和我们所能认知的局限性而束缚了它的作用;第三种认为二者是互斥的,彼此是不相容的。
人对于生活的追求,一方面表现在对外在物质生活的追求,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内在对于精神思想的追求,二者的对立,构成了一个相对完备的人类生活机制,而理性和信仰,则是形成这个体制的基本要素,个体的存在有着特性,并由此产生明显的差异性,因此,两类要素的需求程度,也呈现出了不同的要求。生活中,没有绝对的理性也没有绝对的信仰,二者是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的,精神世界要依托物质生活,物质生活会产生对于更高精神追求的渴望。
五、结语
无论是在哪一个时期,理性与信仰二者的关系总显得那么不容易调和,如果二者非要有所争端,那么必将导致文化思维的故步自封,爱因斯坦对于理性的科学和信仰的宗教二者的关系问题进行过讨论,他认为:“科学无宗教则盲,宗教无科学则跛;宗教没有被科学取代,科学不能解决人类信仰的问题。宗教和科学不是非此即彼,它们共同的未来最终是要对话而非对抗。”②理性和信仰都是人类生存所必不可少的思维内在模式,科学和宗教在不同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认知活动。理性和信仰的关系并不能偏颇某一方,不是理性要依托信仰,也不是信仰要从属于理性,二者是要以取长补短的方式共同发展,用理性的科学帮助我们解决客观的物质生活,用信仰宽慰我们内在的精神世界,一个内在一个外在,二者相辅相成,构成了整个“人”的世界,理性和信仰的和谐相处必将相互促进,良性循环,不执妄不着迷,让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世界,发现问题,不断进步。
随着我们用理性科学作为工具改变着社会,对于我国的主要矛盾,习总书记在十九大会议中明确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不再仅仅停留在温饱阶段,而是对进一步的精神生活也有了重要的需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和具体加以实施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我们在思想信仰方面有了更深一层次的认识,才能付诸实践,彼此促进,相互进步。理性和信仰二者关系的把握,在任何一个时期都是一个核心问题,都应该因其高度重视,明白二者的关系,并加以合理运用可使社会发展变得高质量的同时也会变得更美丽。
注释:
①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293.
②许良英.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82.
参考文献:
[1]孙正聿.哲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