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华丰老师武学总论_功夫黄荣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术、功夫、招术 —— 荣华丰著 (2011-10-24 20:29:18)转载▼
标签: 八卦 健康 内家拳 太极 体育 文化 形意 养生 养生法 分类: 武学总论——荣华丰
武术的内涵是功夫,习武,就要懂得功夫的含义。术,隐含在功夫里,没有一定的“功夫”就得不出“术”。功夫也就是时间,只有从量变到质变,达到一定的量,所求的 “术”才能体现出来。不同层次的功夫有不同层次的术,武术是多层次的。招与术是有区别的,招是法,而术是需要提炼的。招练久了,就会有功夫,“久久为功”也。

我的恩师刘炳锡给我讲了一件发生在山东烟台煤村的往事,就很好地说明了“术”与“功夫”的关系。曾有一位很有名气的师父到这个村里开馆传拳授徒,十里八村远近慕名而来学武的很多。时间一久,师父就飘飘然了,觉得自己名声高,吃穿不愁,平日里研究练功的时间相对就少了,常有张家请吃饭,李家请吃酒,忽略了功夫方面的素养,重视了权势的交往,冷淡了徒弟们的训练。

一天,他的武馆忽然来了一个学生,想拜他为师。他看见这个年轻人傻乎乎的,从心里腻烦,就想把这年轻人赶走,于是他随手照着年轻人的脑门拍了一掌,脚一抬踢了年轻人一脚,嘴上同时说了声“去吧”。年轻人伏地磕头“谢师傅!”,然后起身走了。之后,这个年轻人看见什么东西都上前拍一掌、踢一脚、再喊一声“去吧”,成了他的练功方法,而“去吧”也成了这个年轻人的响亮绰号。时间一长,这个绰号也就传到了师父耳里,但他不以为然,当个笑话听听就过去了,事情一晃过去了五六年。

在旧社会吃武术这碗饭不容易,名声一高就有人来踢场比武。话说有一天,来了一个挑战的,师父的徒弟个个都败下阵来,师父只得亲自出手,由于他疏于练功多时,功夫早已退步,也很快败下阵来。按规矩,被人踢馆,输的一方就要卷起铺盖走人。正当师父领着徒弟收拾行李,打算到别处另谋生路,这事传到了“去吧”耳中。“去吧”,自从在师父那里领了一掌一脚后,就再没到过师父家,可他心里从来都对师父心存敬意与感恩,总想着等自己功成名就、生活富足了就去报答师恩。现听人家说师父要走,“去吧”连忙去到武馆看个究竟。

“去吧”在师父面前双膝跪地,问道,“师父为何要走?”师父一时恍惚,不知何时收了这么个徒弟。“去吧”说,“前些年,你教了我一招“去吧”,这些年光练它也悟出个道理来,想着既然有“去吧”,就一定有“来吧”,我还琢磨着再过几年富有了,就把你接到家里住,好好跟你学“来吧”,怎么师父就急着要走呢?”这时

,师父才突然想起这就是前些年来过的傻小子,他居然把我赶走他的那句话当功夫练了,在我落难的时候还来认这个师父,太惭愧了。

师父对“去吧”满面谦和地说道,“嗨,师父对不起你了。”又把为何要走的事情跟“去吧”细细道来,“去吧”马上瞪起眼睛连声说“那不行,我也是师父的徒弟,我还没上场比武呢,师父教给我的‘去吧’功夫太好了。如果我把这个踢场子的人打跑了,师父一定要把‘来吧’教给我。”师父一听,是苦笑不得,领了“去吧”的好意,告诉他这个来踢场子的非善类,你是打不过他的。不曾想,无论师父怎么说,“去吧”都坚持,“那肯定不行,如果不能为师父出这口气,我从此不叫‘去吧’!”师父没法子,只好让“去吧”去迎战踢馆之人。

到了比武那天,踢馆的人一看“去吧”,心中暗笑,此门真是无人啊,连个傻子都派出来了,好,就让你们输个心服口服。他施展出自己的得意武功,满以为傻子接不上一手,却不料非但碰不了“去吧”一根毫毛,还在阵阵的“去吧”声中,被人左拍一掌,右踢一脚,居然是一下也没能避开。踢馆人被“去吧”打得到处乱窜,情急之下,跳上院子里的旗杆,三下两下就爬到了杆顶,“去吧”不会轻功,看来人在旗杆上打不着,一急之下,大喝一声“去吧”,照着旗杆就是一脚,“垮哧”,所踢之处断裂开来,踢馆人抱着旗杆应声摔在地上,连连认输。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练功在得法的前提下,要有量的保证,这样才能从量变到质变,付出了功夫,才能得到功夫。这个故事还教育我们,什么叫“尊师重道”。



业余、专业与职业 —— 荣华丰著 (2011-10-27 10:10:23)转载▼
标签: 八卦 健康 内家拳 太极 体育 形意 养生 养生法 文化 分类: 武学总论——荣华丰

中国武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可很多人只看到它的表面,更有的,连业余、专业、职业,这三个等级的武术人都分不清楚。有些人常常发表自己的看法,让一些不明武术理论的人以为这些看法在理,很容易让众多的武术爱好者想习武都不知从何入手。

有武术人并不以武术为职业,只是工作之余,因爱好尽己所能地弘扬武学文化,但能把自己所习的门派理论讲清楚,并能体系化,还传授弟子讲学授课,其实是具备专业水平的,这是具专业水平的业余武术人。

一些喜欢练武的人,愿意跟随老师学习,到公园里和其他的武术爱好者们一起享受锻炼打打太极拳的乐趣。对武术爱得再深一点的人,还会买书买碟来学习自己所喜欢的各门派的套路,但对武学的理论却说不清楚,这种就是纯业余的。


职业的武术人也分几种,有做职业武术方面管理工作的,有职业教练员,有专职散手运动员等,这些职业是不同性质的,由于性质不同,层次也自然不同。

民间传统武术大多是由爱好者利用业余时间来发展的,现代社会,已经很少有人只专门练武,通常都需要工作,需要养家糊口,并不靠武术来吃饭,只是武术爱好者。若能把自己所学形成体系并讲得出来,说得明白,说明你已经为武术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这样,已经很不错了。而过去很多享有盛名的内家拳宗师都是经过专业训练,象董海川,杨露禅等,都在皇宫内教拳,都是职业的。

常听些外行人说,“我看传统武术是打不过散打的”,外行听了可能觉得他说得对,可在内行人听来就知道说这话的人都是外行人,因为他们没能分清里表,并不了解武术。业余的武术爱好者应该明白这个道理,不要一时心血来潮,把自己当成专业人士,当遇到专业散手运动员时,还非要与人一争长短,那结果往往是不如人意的,很可能会受重伤久治难愈而痛苦一生,还可能丢损了传统武术文化,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前些年,我在家乡遇到一个专业散手运动员,小伙子素质不错,是个实在人。我跟他说传统武术文化有千多年的历史,无论技术含量还是内涵文化都是学不完的。他同意我的看法,并告诉我,他们的运动强度很大,说如果传统武术也像他们专业训练一样,那无论是对传统武术的发展,还是对提高武术训练标准也都容易得多了。他还说,如果靠业余时间来练习传统武术的人,想去和专业练习的人比,那是没法比的。说实在的,且不说比较功夫,就算是比较你所在行业的专业,还要看你的灵性与付出,稍次都有可能会赶不上趟。有的人灵性欠缺,或者付出不够,就只能转行,练武同理,从专业练到业余,或者从业余转进入专业,虽然后者比较困难,除了需要具备很高的悟性,更需要付出比常人要多的努力。

胜败不是传统与现代武术所追求的目的,而是你如何训练和如何重视的问题。如果你并不是专业练武人,那又怎么和那些受过专业训练的职业习武人相比呢?因此,对习武要有正确的看法,定好自己的标准,否则就好比一个小学毕业生硬要和大学生较劲了。

武术上的较量是拳脚上见高低,不象别的行当你或许还可以不知天高地厚地吹嘘,别人可以一笑置之,可武术这行不行,只要是较量,只要是你伸了手,对方就会把你当老虎来打了。当你遇上老虎,你不打死它,它就会咬死你,武术上的较量就是这样的,你不打他,他就会打你。所以,武术上的较量一定要有自知之

明,要知已知彼,要懂得衡量自己对手的分量,才可能百战百胜,否则,吃亏的只会是自己。

武术不外乎一个用字,就涉及到训练方法,这是有技术含量的,训练时间的多寡,训练强度的大小,都是需要考量的问题。把专业的武术运动员与业余的武术爱好者来比较,还说什么传统武术不如散打等等话语,这些片面地给武学文化下定义的人及他们的言论,我看,这并不合适,实属外行。若能正确的看待武学文化,才不失衡,这个美妙而有着极大魅力的民族瑰宝才能更显风采。



谈义气 —— 荣华丰著 (2011-11-14 10:25:16)转载▼
标签: 八卦 健康 内家拳 太极 体育 文化 形意 养生 养生法 分类: 武学总论——荣华丰

从古自今,习武的人大多豪爽讲义气。例如,八卦掌一门非常团结,过去不管你是哪个派系的八卦门人,只要走到一起都特别热情,把你当自家人看待。有的八卦门人出身大户人家,有同门朋友走访,一住几日甚至几年都不在话下。很多八卦门的师父老年时在徒弟家颐养天年,实乃八卦门之幸也。

三国刘关张桃园结义,不能同生但愿同死,这些经典成了后人讲“义气”的模范。“做人要讲义气”,为众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不管是文人还是武者,如果被人认为不讲义气,就好象是对自己人品的极大侮辱了。如何才是真讲义气呢?难道必须为朋友两胁插刀才是讲义气吗?我认为,义气是佛家思想,是带有善意的,但讲义气一定要有原则,不能只因为是朋友,就不辨是非,不顾原则,强出头,那么,最后吃亏,甚至酿成悲剧而独自承担惩罚的人,很可能就是你自己了。

文武之道,张弛关系,文与武是相辅相承的,习武人若想只靠硬拳头来防身,那是远远不够的,还是需要多用用脑子。例如,王五,是一个既有一身好武艺又很讲义气的人,但凡有人夸他厉害,他就丢不下这个面子,只要是朋友来求帮忙,他就不知道拒绝。有一天,朋友张三说,李四今天欺负我了,请王五大哥帮兄弟出口气,大哥要是不帮小弟,小弟从此就抬不起头了。还说,我知道大哥是最讲义气的,我的事你肯定不会看着不管的。然后,这个张三再请王五喝点酒,王五头脑一热就去给张三出气去了,没想到这个多事的张三之前无理取闹,想欺负人家李四反被打,就去搬救兵。而李四知道张三是去找人来报仇,已经做好了迎战的充分准备。讲义气不讲原则的王五,是个性情中人,艺高人胆大,不分青红皂白找到人家开板骂阵,不曾想大意失荆州,被人围攻而致残。王五是既告不了状更打不了官司,吃了哑巴亏,而张三早就跑得无影无踪,可惜了自己

练了数十年的一身好功夫,如今只能拖着残疾的身体,听着孩子哭老婆叫,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你的朋友看你有功夫,做了违法的事还求你帮忙,如果你不愿意,他会说你不够意思,如果是火坑你陪他跳下去这才算讲义气。我说,讲义气不是这么讲的,这样不分好歹的义气不是真义气。习武的人大多心直口快,性格刚硬的较多,希望对“义气”要真正理解好,万不可盲目讲义气,害了自己,也害了家人。现在给大家讲一件三十多年前发生在我朋友身上的悲剧,希望习武之人理解“义气”二字,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讲义气。

记得那年,我十七岁,与一帮朋友在本溪出民工。那时候,武风很盛,血气方刚的年青人,常常把“义气”挂在嘴边。与我一同习武的白姓朋友,比我年长两岁,人很不错,非常老实。一天,他的朋友来求他帮忙去打架。打架,通常人们一听都不太当回事,不就是打个架嘛?没什么大不了的,练武的谁没打过架?谁怕谁呢?听起来都是轻飘飘的话,说起来轻松全不费力气,不出啥事的时候,个个都象个英雄,一旦出事就两眼发直了,互相推卸责任,这就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义气。如遇到这样的义气哥们,就有可能毁了你的一生,习武之人不可不知,不可不防啊。

那天晚上,他被朋友拉去帮忙打架。他为人老实又义气,碍于朋友的面子,不去不好,就勉强的去了。原以为只是去吓吓人那么简单,结果对方不买账,出手很重,白姓朋友为自保下了实手,结果把对方打死而被判了重刑。二十八年后,我在家乡的街头无意中遇到他,才知道当年他被判死缓,在冰冷的牢房里度过了二十个春秋。这时的他,说话结巴,眼神呆滞,与一个街头要饭的傻子无异。我问他,当时要你帮忙的那个朋友身在何处?他说,不知道。其实,那个所谓的朋友,连孙子都快有了,在一个单位里还干的很不错,天天享受着人生快乐,可这个真讲义气的白姓朋友呢?一生尽毁,武功全废,痴痴呆呆,这就是盲目讲义气的大悲剧。

如果不懂什么叫义气,不知道什么时候该讲义气,什么时候该讲原则,那么,“义气”就能害死人。练武人既要讲义气,又要讲原则,要分清是非,切不可盲目讲义气,不可不慎啊!



天下武术是一家 —— 荣华丰著 (2011-11-15 09:07:56)转载▼
标签: 八卦 健康 内家拳 太极 体育 文化 形意 养生 养生法 分类: 武学总论——荣华丰

武术爱好者聚到一起,自然就会聊武术,就要说到内家外家,就要分出哪个门哪个派来,很容易就会评价起哪个门派行,哪个门派差来。这样随意地、公开地议论评价功夫门派,反

映了习武人性格粗率的一面。天下武术门派众多,相传历史悠长,习武人天南地北,个性脾气不同,修学深浅有异,喜欢褒贬天下武林,倒也不稀奇。悠悠众口何必堵,其中是非曲直,心里明白就行了,不要把闲聊当真。某著名文学家就说过,“虽然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采取这种态度最好。

以前的师父带徒弟,特别讲究,要求徒弟要懂武林规矩,在外不得口无遮拦,不得随便品头论足,否则,会让同行笑话没修养。在圈子里,总有些人说话随便惯了,不知收敛,时间长了就没人搭理他了。回想自己学武时,刘师常讲习武人要有武德,背后莫论人非,不可说别的门派不好,这是口德。因此,从武几十年,我从来不说什么拳行,什么拳不行。

我跟随刘师是从练外家拳入手的,头五年学太祖长拳,十七岁开始练八卦掌,再后修太极、形意等,也练过很多其他门派的功夫,包括现代散打搏击等。经历了大半辈子,越来越觉得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殊途同归,各门各派,内家外家,它们没有高低之分,只有修为不同,各有所长,只有取长补短才是最佳发展之道。

不论内家还是外家,都讲究“四两拨千斤”。有人会问,外家拳一来就是泰山压顶之势,力大而刚,如何去使用那个四两劲呢?有这样疑问的人是没有练过外家拳的人,而且是片面地看问题,只有练过外家拳的人才会懂,只有站在相应的层次上的人才会懂,看似都是泰山压顶之势,可不同的人体现出来的“压”的内涵却不同。武术只要讲用手,那就要看跟谁用,跟怎么样的人用。例如,两个功夫有差异的人比试,外人就容易看出高低来,功夫相对高的人就容易往技术上靠,往往能体现出“四两拨千斤”来。如果两个功夫相差不大的人比试,外人就不容易看出谁占了上风,还可能看不到“四两拨千斤”的情形了。所以说,四两拨千斤,不论内家外家,在不同人和不同层次上的表现也不同。

中国武学门派众多,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少林、武当两大流派,前者属外家拳,后者属内家拳。无论外家也好,内家也好,拳不论南北,家不分内外,武当少林虽不能同归于字,但同归于拳,只是练法各行其道而已,最终是殊途同归。有人会问,内家拳,比如说太极拳,怎么能跟外家拳殊途同归呢,甚至说是一家呢?一内一外,含的就是阴阳之理,没有内哪来的外?太极拳不仅和外家拳是一家,还可以说,它和所有的拳都不分家,虽然各自训练方式不一样,外表形式上不一样,细腻程度也不一样。

比如前往珠穆朗玛峰,有的是从北京出发,有的是从上海出

发,还有的是从广州出发,只要能坚持到最后的,大家都能在珠穆朗玛峰的顶峰上见面。在有明师指点且不掉队的情况下,我们到达的就是武术文化的顶峰。若说有差别,只是在到达顶峰前能分出差别来,如都能到达顶峰,就是一样的高度了,仅是在练功训练时表现的形式不一样而已,所以说,天下武术是一家。



武学是大文化大艺术 —— 荣华丰著 (2011-11-16 09:06:47)转载▼
标签: 八卦 健康 内家拳 太极 体育 文化 形意 养生 养生法 分类: 武学总论——荣华丰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不是哪种哪门哪派哪个时期的武术所能全权代表的。只有取长补短,这么一个大文化才能发展,才能进步,才能把前人研究出来的珍宝更多地挖掘出来。武术是文化,是艺术,无论哪门哪派都有着自己的内涵修养,文化讲究修养,艺术又是跟着修养走,修养好,艺术性自然会高,修养不到,艺术性也就随之而差。

武术,从字面上理解,只是一个武道的专用名词,似乎人人都知道什么是武术,知道它能强身健体,知道它能防身自卫。各门各派都有有心人,为研究提炼先辈们留下的精深文化,而刻苦努力着,这是说起来做起来都不容易的事。在不同的时期,由于不同的政治经济环境,人们对武术有着不同的感受。例如,在七十年代,人们会对练武的人有反感之意,甚至还会影响婚嫁,以至于一些武术爱好者要背着人偷着练。这还是因为大多数人对武术的不了解,把它看得太浅了。

武术,不是伸伸胳膊伸伸腿,不是几拳几脚,不是套路,武术是文化,深含兵法战略哲学思想。武术是艺术,各门各派的拳术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技击艺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散手”,散手本是用手,做到随手而应,武术的艺术性就发挥到了极致。而用手又由技术含量的不同,而分为初中高不同的层次。技术含量包括武学文化的修养,阴阳哲理调配的细腻等。有的拳术偏重于力量,对全身各部肌肉的训练,在技击时如何节省体力,如何能使出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击打动作。内家拳讲找劲,怎样找到功夫里面的劲,从而达到极高的艺术效果等等。又比方说,太极拳讲究松柔软,如何做到太极拳谱所说的“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呢?这不是三句两句就能说得明白的,它隐藏着极深的文化、兵法哲学、处处虚实阴阳不能失衡的技术问题,断不是随便到公园里跟人打个拳就能得到的。

八卦掌讲究拧旋走转,粘化拿发,又要轻妙无比,真做到了这些,才是它劲道上的艺术体现。八卦掌高手表演,有着特殊的美感,赏心悦目。单人演练时,静气逼人,行

如游龙,身体敏捷之变化如同泥鳅滑滚一般自如,上下钻翻如同蝴蝶穿花四旋飞舞,又如碧水之龙时而浪里翻腾时而穿云吐雾,步伐轻快,足似蹬棉。两人练习时,一触即发,只见形影不见人,脱身换影不留痕,这就是八卦掌的艺术追求。



谈正气 —— 荣华丰著 (2011-12-05 10:02:38)转载▼
标签: 八卦 健康 内家拳 太极 体育 文化 形意 养生 养生法 分类: 武学总论——荣华丰

发扬武术文化,就要树正气。习武先育德,培养出正直不阿、品格高尚的人。若习武人只知道显示胳膊粗、力气大、势力强,学个三拳两脚来欺行霸市,就会对武术文化的发展有极坏的影响。

想发扬武术文化,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要靠众多武术的爱好者,靠众多的门派弟子门,孜孜不倦默默传承,大多靠的是对这一文化的喜爱。当初,刘师一句话,“传下去”,我就继续习武练武,一直业余从事着武术的传播。每回弟子们来,我都会花点时间与他们聊,告诉他们,习武一定要有德行,练武要不讲德,那对社会危害就大了,而且要带头树立武林中人的风尚,时时想着要做君子,不能当小人,为人要大气,不卑不亢,做好本职工作,锻炼好身体,为国家为社会做些贡献。我认为,武学文化需要民间传承这个主要的途径,人正了,文化也就不会歪曲。

说起正气,不由得想起多年前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我的家乡桓仁县,桓仁满族自治县,归本溪市管辖。那年夏天,我还算年轻,市里举办了一次传统武术表演,表演者是各门派的代表。市体育总会某某是当时市武协秘书长,他通知我代表八卦门上台表演,我一口答应。就在表演大会即将开始,而我也正在积极做着热身的时候,突然接到某某的通知,告之我不需要表演了。我惊讶,问为什么?他说,肯定会让你满意,但你不能上场。当我莫名其妙地坐在观众席上观看表演时,突然听到体育场的广播传来,“桓仁县武术协会秘书长荣华丰,祝大会圆满成功!”,似乎,我能明白个中的原因了。

表面上,大会给我的解释是,你不是本溪户籍,这次的表演规定本溪户籍的人方可参加。当天上场表演的其中一位是黑山人,黑山并不属于本溪市的管辖,那他又凭怎么可以上场呢?事后,稍做了解就证实了我的猜想,确实是有些人不愿意看到我上场表演。他们认为只要我一上场,别人就不好练了。我讶然失笑,我没有练得这么好啊,怎么会怕让我上场呢?这是发扬武术文化吗?这是嫉妒、这是打压、这是不正之风!

1999年,国家武术中心在浙江台州举办国际武术大赛,有二十四个国家参赛。国家体育局武术中心

要求每个省选八名队员,报国家武术中心入册编队。为此,辽宁省举办了第一届国强杯武术选拔赛,有过上一次的经历,如果我想通过本溪市队参加选拔,估计是不大可能的。为了这次的比赛,由辽宁省武术中心开了个“辽宁省武术发展战略研讨会”,我被特邀列席参加。徐其成老师问起我参赛的事,我告之无法参加。知晓原因后,徐老师大为吃惊,让我在桓仁县组队,以县的名义来参加选拔赛。

开完研讨会,回到县里,我按规定组了队参加省里的选拨赛。我以最好的成绩和不多见的八卦掌特殊风格,入选省集训队,本溪市队无一人入选。当年五月,在台州赛场上,我代表辽宁队拿到了八卦掌、八卦剑双料金牌。回到沈阳后,受到省体委领导的大力称赞与鼓励,媒体采访后,在本溪报和本溪电台都给予了宣传和表扬。

民间武术一直靠所有爱好功夫的人维护与传承,任何一个门派一旦受到不公正的排挤嫉妒就很难发展,民族文化不属于个人,任何人也没有权利阻挡民族武术文化的推广和发展。我希望,习武先正气,树新风,嫉妒不是尚武风度,只有鞭策鼓励谦卑才是正道。



功夫要入骨 —— 荣华丰著 (2011-12-11 15:29:08)转载▼
标签: 八卦 健康 内家拳 太极 体育 文化 形意 养生 养生法 分类: 武学总论——荣华丰

功夫,很多人的理解都不完整,可能有些人会想到武术,可大多是知其表面而已,并不清楚其内在根源。听说,有外国人将中国的功夫和武术当成是两种不同的事物,这样的分类,有些中国人还觉得外国人说得很对。我认为,外国人不懂得中国的武术文化尚可理解,可中国人不懂自己的武术文化,还要崇洋媚外地随着人家说,中国武术是武术,功夫是功夫,就不可以原谅了。随波逐流说这话的人,只是喜欢品头论足的外行人。

功夫有多种意思,除了指武术外,还有个意思是时间。武术文化也称为武学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部分,如浩瀚之海又深且广,不是三言两语所能概括,更不是三拳两脚所能代表。功夫里有很多精华不是能用肉眼看到,只有练到才能体会得到。要想得到它,就要用时间来陪伴,这个时间就称为功夫。

现在还流行一种说法,练拳的和练功的不是一回事。这话没错,从许多方面包括功夫而言,现代练武的,和过去练武的不可同日而语。在过去,拜师学武,学一门功夫作为谋生的途径,现代多是为了锻炼身体而学武。懂功夫的人是在练劲,不懂练劲的人都不懂功夫,甚至不能称之为练拳。无论什么拳,家不分内外,拳不论南北,都有功夫好练劲难求的说法。武术,武中有术,所含巧

妙之道正是这难求的劲,四两拨千斤的劲。

现在练劲的太少,练力的就太多了。后者无论怎么练,最终也只称得上熟练而已。功夫需要时间的磨练,需要用心感悟,绝不是套路动作可以得的。我认为,但凡重视套路拳术的人,一律练不出高层次的功夫。功夫,就是先从师父那里得到法理、窍要,认真揣摩,细心体认,自然就知道功夫和操拳的区别了。

练功夫,就要练入骨。所谓练功夫,功夫就是时间,时间也叫功夫,功夫长了,也叫时间长了。做什么事,时间一长就见功夫。刘师早期的徒弟杨臣,跟随刘师数十年,后来只练八卦掌中封手横撩掌,从未遇到过对手。杨臣生得高大,聪明过人,每天练功无时无刻,终练出了变化无穷的特有功夫。这就是量变到质变的结果。

真练功夫的,需要每天练习坚持不懈,明师指导随时纠错。内家拳都是在找内里的东西,就是个劲。找到这个劲,还要让这个劲入骨才行。入骨,就是说功夫要存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在运行着。不注意的时候感受不到,一留心就能体会内气运行,无论行站坐卧,都在功态当中,达到本能化。

一般人设定了练功时间,练功时间之外就不放在心上,这样生活中大部分的时间都虚过去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这样想在武术上入骨就难了。入骨首先是要得窍,时时处处留意,认真揣摩,经常在心里念着谱诀,按着练功的思想,着眼于生活中,把拳中的内劲往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上靠。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就成了功夫,也就容易入骨,并融入思想和血液中去,如同烙印般无法去掉,对养生防身自卫起极大的作用。至于入骨的深浅,就要看功夫下的大小。

意识的功夫,就要看你的心里想了多少;体能上的功夫,就要看你流了多少汗水。这是成正比的,付出的多得到的就多,付出的少得到的就少。想少付出而多得到,那是空想。还是实实在在地用功吧,练功夫像赚钱一样,没有可能天上掉下馅饼。



酒后不动功 —— 荣华丰著 (2011-12-18 11:18:27)转载▼
标签: 八卦 健康 内家拳 太极 体育 文化 形意 养生 养生法 分类: 武学总论——荣华丰

习武者通常性格豪爽,好酒者为数不少。很多地方的酒文化比较浓厚,尤其在北方,那是无酒不成席,不管习不习武的人,一高兴都愿意喝上几杯。可是,很多人因喝多了酒,而生出一些事情来,严重的还给生活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麻烦,甚至不可收拾。酒是个好东西,但必须适量,尤其习武者更要重点提醒。做什么事都是一样,须掌握好尺度,达到平衡,日过则遮,月过则缺。

据我观察,在酒席上,习武者

喝多了就特别兴奋,平时不该说的话,酒后都没了遮拦,常言有道,酒后吐真言。也不管席上有些什么人,甚至不管有对他不利的人在场,几杯酒下肚就管不住自己的嘴了,有时酒后还恶语伤人,把多年的知心朋友都骂个痛快。人无完人,任谁都会有点小毛病,酒一旦喝多了,就容易把毛病放大,甚至让你与平时判若两人。若是让人发现你酒后无德,即使你平时做得再好,也是枉然,人家会对你敬而远之。对你敬而远之,还不算是太坏的结果,若是酒后失言,吹牛皮,甚至损害了其他人的名声,说今天赢过这个,明天赢过那个,谁功夫好,谁功夫差等等,遇到心胸狭窄的人就会找上门来叫阵了,那就是没事给自己找事。

人在喝酒后,血液循环会加快,心脏的负担会加重,因此,酒后不宜动功。若是平时粗心大意没有留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可能隐藏着如高血压、低血压、心脏病等的疾病。平时锻炼没觉怎样,若是酒后行功,爆发力太强,就可能导致隐藏在身体的疾病发作,这是对身体很不利的。有些习武者,喜欢边喝酒边聊武术,喝得越多越兴奋,说到兴头上还想相互比试,酒后的功夫没了准头,甚至象没了功夫一样。这个时候的切磋,就跟开玩笑一样,也容易被外行人误解。

酒后的功夫没了准头,我就亲眼目睹了一场悲剧。那是1973年,受时局环境的限制,我与师兄弟都在江边练功。那天大伙正练得带劲,远远看到吴师兄与一个年青人晃晃荡荡地走过来,一看两人都喝多了。我劝他们别练功了,赶紧回去睡觉,可两人不听,就随便在江边的草地上倒头就睡。吴师兄带过来那个年青人姓苏,我也是头一回见面。两人在草地上睡了有一个时辰,起来后,酒还没醒透,吴师兄就开始教小苏练功,让他站太祖长拳蹬山势的桩功。小苏才刚刚站定,吴师兄嫌他站得不够好,照着小苏的后腿就踹了一脚,只听喀嚓一声,小苏的腿当场就被踹折了。开放性骨折,白深深的骨头从肌肉里穿出来,所有的人都吓傻了,连忙把小苏送到医院。这之后,我就再没见到过小苏,问起吴师兄,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酒,要看怎么喝,适量怡情,过量伤身,祸从口出,酒后一定不能动功。



鸿酒带毒不可不防 —— 荣华丰著 (2011-12-19 15:40:54)转载▼
标签: 八卦 健康 内家拳 太极 体育 文化 形意 养生 养生法 分类: 武学总论——荣华丰

看到标题,有人会问,什么是鸿酒?给大家讲个多年前发生在我身上的故事,就都明白了。

二十多年前的我正值壮年,无论走到哪里,都特别乐意结交一些武林朋友。觉得武林中人正直豪爽义气,闲时能相互切

磋,在有困难的时候又能相互帮忙,一直以来顺风顺水,感觉好极了。这样一来,本应警惕的心养成了松散,从不去想提防别人,一心只有义气,直到一个突如其来的教训。那年,我到辽宁省的某个城市办事,在这里有许多的朋友,经常在一起又吃又喝,其中有一位,比我年长几岁,我称其为大哥。

这位大哥是国家干部,也是个好武之人,表面上很豪爽很血性,我曾与他切磋过,还打算点他几手。有天中午,他约我去吃饭喝酒,说是今天让我认识几个新朋友,我当然是不疑有他欣然前往。那是个政府开的酒店,离我住宿的旅馆很近。那天,席上十来个人,除了大哥,我一个不认识,大哥还特意安排了个Y姓年青人坐在我旁边。我无意中注意到他看我的眼神有些轻视,心中不快,却也没有多想。大哥将席上十来人一一介绍,大家初次见面少不了寒暄客气一番,当下是觥筹相错。

当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时,好几个人已经喝得脸红脖子粗。Y开始跟我说话,言语间很是冒犯。大哥装着喝多了,胡吹海侃之余,时不时地与Y配合一下,而其他的人看我的眼神也慢慢变得凶狠起来,整个包间里顿时充满了挑衅的气味。我当时就明白怎么回事,知道这是大哥特意为我安排的鸿门宴,十来个人都是他特意请回来的,就是想教训我,让我出丑。我很后悔自己得意忘形而把刘师的教诲抛在脑后,江湖险恶,人心难测,防人之心不可无啊!我暗地让自己冷静,这时,Y已经逼着要与我试手,我淡淡一笑,“好,我先去下洗手间,回来咱们就比试比试”。然后我起身出了包间,在转身瞬间,几个人看我的眼神就如同看笼中的猎物一样,非常的蔑视。

出了包间,我迅速地回到了旅馆,把几份重要的文件放在贴身的口袋,又把防身用的七节鞭扎在腰间,重新回到了席间。看见我回来,大哥借故把面前的菜盘打翻,大家似乎眼睛都红了,包间里顿时杀气大起。我一看不对,要先声夺人,马上把鞭子抽出来,朝饭桌啪啪抽了两下,几个菜盘子应声而碎,饭桌都掀了,我大喝,“谁敢上前,谁的脑袋就跟这菜盘子一样”。大家一下子愣住了,而我在大家没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前,闪出包间,迅速出了酒店,急行穿过一条横巷,钻进路边一辆正等客的出租车。我让司机径直往前开,见弯就拐,我不敢大意,连着换了三辆车,才随意在路边找了家旅馆,当晚歇下。第二天一早,我重回原来的旅馆,将其它的行李收拾好退房,当天就离开了这个城市。

我随后去了这个城市的周边地区,那里也有几个武林上的好友,也都认识这个大哥。我将那天发生的事情告诉他们

,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都在感叹知人口面难知心啊。其中有个好心的兄弟背后把我安排在他家住下,两天后,他告诉我,那位大哥打听到我在这里,正准备撵过来,让他把我留住。这位兄弟又把我安排到他的亲弟弟家,并再三嘱咐他弟弟,什么人来问,尤其是那位大哥来问起我,都不能说我来过。之后,我再也没有跟大哥碰过面。

对于帮助过我的两兄弟,至今不能忘怀;而大哥给我摆的鸿门宴,也同样使我无法忘怀。喝这样的酒和喝毒酒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那么毒,都能制你于死地,不管到了什么年代,都会有类似的事情发生。我有个警察朋友,也因交友不慎,去喝所谓的朋友摆的鸿酒,而他就没有我那么幸运了。席间,他所谓的朋友也一如我那位大哥,装醉蓄意挑事,扎瞎了他一只眼睛,事后却以醉酒误伤为由而脱身。我的警察朋友吃了哑巴亏,有冤无处申,给自己和家人都带来极大的痛苦。

作为一个真正的武术爱好者,我愿意把所看到的和经历过的,告诉所有的习武朋友,不要吃这个亏。谁都爱交天下豪杰,似乎朋友越多越显得能耐,其实,人生难得一知已!朋友,说它多深它就有多深,深到结义的程度,朋友若是能往深交,往死里交,那是前世的缘分。朋友,说它多浅它就有多浅,可以浅到只是客气的见面语,就象平时走在道上,有人问路也可以称呼一声朋友。习武人结交朋友快,见面就是朋友,但要提防假情假义的人。忠告习武者,交朋友要睁开眼睛,多结交正义的武林中人,如果直觉告诉你对方人不正,就不要多理会。

常言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可这千古一宴的鸿酒,至今未散,不可不防啊!



堂堂正正切磋武艺 —— 荣华丰著 (2012-01-06 10:52:11)转载▼
标签: 八卦 健康 内家拳 太极 体育 文化 形意 养生 养生法 分类: 武学总论——荣华丰

习武人相互切磋,是很正常的事,而结果谁输谁赢也是件正常的事,兵法有云,胜败乃兵家常事。可我发现,有些人并不是这么想,他们把切磋当成是保住声誉的工具,或者是创造名声抬高自己身价的工具。这个时候,切磋已经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已经不是件常事了。

切磋是必要的,在相互较量中,两人能将平时练出的功夫使用出来,这样,大家才可以相互学习互相进步。武术本身不存在高低之分,也没有永远的天下第一拳。但练武的人就会因为悟性、练习的方法、努力的程度等等多方面的因素不同,而使功夫有不同的高低层次。在较量中,还跟人的心理素质息息相关。

谁都别把自己看得太重,谁都应该把输赢看成是常事,谁都不能耍心眼,要切磋武艺

,就要堂堂正正地。今天的输赢不是永远,更重要的是循理求精,不可越理争胜,这才是求艺之本。那武术的发展才会快速,众多的优秀拳种才能得以发扬,大放溢彩。如不能正确对待输赢,无法展现出所学功夫的特殊亮点,那还切磋什么呢?

切磋不仅是比量手脚功夫,更是比量武德修养。若是修养尚浅,交流技术还最终弄个不欢而散,甚至从此变成仇家,那就成笑话了。我认为,无论做什么,都要先从做人开始,习武就是在习做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