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的科学》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杠杆的科学》教案

元坝区陈江乡小学范永枢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工具和机械单元第2课《杠杆的科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杠杆有三个重要位置: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2、杠杆有省力、费力和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三种。

过程与方法:

1、利用杠杆尺的模型做实验,研究杠杆的省力、费力和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情况。

2、学会正确收集实验数据,通过实验数据和结果的分析和归类,得出科学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到科学实验中数据的胜利和分析的重要性。

2、养成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科学学习习惯。

本课知识点

1、杠杆有三个重要位置: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2、杠杆的秘密:

①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省力;

②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费力;

③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能正确判断常用杠杆类工具的三个重要位置。

2.会通过动手实验,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验证杠杆的省力规律。

难点:通过科学实验,得到科学的实验数据,进而验证杠杆的省力规律。

教学准备

杠杆尺、钩码、学生的杠杆尺模型、剪刀、铁皮罐、开瓶器、擀面杖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创设情景:

活动1:趣味比赛

让全班力气较大的男生和一力气较小的女生进行比较谁可以在最段的时间内打开铁皮罐。其中,男生只能徒手进行而女生则可以借助工具(如尺、小木棒等)从学生的比赛结果来引出课题——杠杆。

活动2:神力搬大石

学生以笔代替杠杆,以字典代替重石,动手操作以最快最省力的方式搬动大石,其间不同的学生会用不同的方法,教师让几个学生介绍各自方法后从他们汇报中总结概括,笔在这个活动中的角色:1、有力作用在它上面;2;能绕固定点转动;3、是一根硬棒。由此自然引出了杠杆的定义。

二、读书提问、示范练习:

1、学生速读教材,提问解决杠杆的支点、用力点、阻力点等概念。

2、教师示范画杠杆结构示意图。

3、教师展示压水井的压杆、跷跷板等实物图片,引导学生分别找出三个点的位置。

5、展示我国古代使用杠杆的图片。是为了对学生进行爱科学的教育,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科学智慧。同时也体现了“从科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本环节中对于学生自己看书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要包办代替,边讲边练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而且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它有利于知识的落实。让学生找不同杠杆的支点,一是为了让学生认识更多的杠杆;二是为了突破难点。

三、实验探究、分析归纳:

1、学生猜想、教师记录:杠杆的秘密,即: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在什么情况下不省力也不费力?

2、设计实验,交流方案:

3、实验探究,采集数据:

4、数据处理,分析归纳:在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时,教师不进行提示,而由学生自主设计,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然后再全班交流,在交流中解决设计不合理的问题,板书设计

2杠杆的科学

一、杠杆的三点: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二、杠杆的秘密

①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省力;

②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费力;

③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