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人性论的文献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荀子人性论的文献综述
摘要: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中,诸子百家的思想争奇斗艳,但在有关荀子的人性论探讨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各个学者都坚持自己一直贯彻的思想,有的学者认为荀子的人性思想坚持“性朴论”,既是无善无恶的,有的学者认为荀子人性思想一直都是“性恶论”,研究荀子人性思想是十分有必要的,能让我们认识到其思想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荀子性朴论性恶论
本文总结了“性朴论”、“性恶论”有关学者的观点,通过比较分析对荀子的人性思想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综合近10年以来有关学者的观点,并做简要评价,提出我自己的一些看法,通过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读秀中以主题搜索荀子的人性论,参考了其中的20篇文献为我所用。
一、坚持“性朴论”有关学者的观点
坚持“性朴论”观点的主要看法是认为荀子讲的“性朴”就是指未进入社会关系之前天然的人性状态,这样的人性是“天”赋予的,也就是先天的,并且这种先天的人性是无善无恶的,坚持此观点的学者也认同荀子的观点,既君子与小人的先天之性没有任何差别的,也是人们常说的人生来都一样,同样享受着上帝的恩赐。
(一)傅山认为荀子的观点是不彻底的,得出“学不圆”的结论,傅山在对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研究时,发现了荀子的观点并不是很清楚,认为荀子的性恶说中其实也有孟子所说的“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思想。傅山是在认真比较孟子与荀子人性学说才得出此结论,这个分析是有根据的。荀子在《性恶篇》中曾经指出,“涂之人可以为禹”、“直木不待而直者,其性直也”的观点,这两句话中就有孟子人性善的影子。因此,傅山认为荀子的观点并没有彻底否定孟子的性善学说,所以,荀子的性恶论是不纯粹和不彻底的。他认为,孟子和荀子把人性绝对化了,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都是片面的,应该把善与恶联系起来,它们二者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傅山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他看到了善与恶这两个范畴是一对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之间可以通过教化相互转化,正是因
为这种转化才推动了社会发展,从而提出了不同于传统人性观的善恶观○1。
(二)韦政通先生认为,荀子所言人性内涵如同洛克的白纸说,不具有任何价值内涵评判。姜国柱、朱葵菊认为,荀子的“性”,是指人的天赋的本质,是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人性中不包含封建的道德原则。傅云龙认为,荀子“人性”指的是人的自然资质和与生俱来的生理欲望,每个人都有共同的生理方面的需求和欲望。蔡仁厚则把荀子所言之性的内容归纳为三层意思:感官的本能、生理的欲望、心理的反应。这三层内容都是生物生命的内涵,只能算是人的动物性的遗留,在这里并没有人为道德的价值善恶取向。刘泽华认为,人在自然之林中虽处于最高枝,但人仍然属于自然的一部分。这些学者认为人性不存在善恶取向,是属于人的天性,
二、坚持“性恶论”的学者观点
荀子的性恶论认为,人之性恶,这是一个全称的判断,其主体词“人之性”是指所有人之性,是指人性的全部而不是特指人性当中的某一部分,因为荀子的“性恶”是针对孟子“性善”的,其实荀子也知道人性中有善的一面,但是由于他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他想通过人性恶来寄予当时社会的一种美好希望,渴望人们“化性起伪”,通过后天的不断学习来约束自身。
(一)人性恶来源于欲望。人天生就是好利、疾恶、好色的,这些生而具有的自然欲望就是人性的内涵;如果顺着人性本身发展,人类必然会归于暴力和战乱,唯有依靠礼义才会有道德的产生。就是说人总是会有所意图,或是追名逐利,也可能是为了金钱、地位等,在这一过程中就体现出了人性的恶,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顺着这种人性,如果顺着它会出现很多恶的结果,甚至整个社会都会恶。但是, 荀子的性恶论却又大不同于西方的性恶论。在西方的性恶论中, 基督教的性恶论最为有名。尽管同样主性恶, 但是, 基督教的性恶论者不相信人的力量, 而只相信超人的力量(神的力量), 而荀子式的性恶论者却相信人的力量, 但不相信神的力量。在基督教看来, 人性之恶是如此的深重, 以致人类不能通过自身的力量去克服它, 而唯有通过神的力量才能克服之。人不能自己拯救自己, 但神却可以拯救人。人是被救的, 而不是自救的。“你不可改变人性, 但是, 神通过他的
恩典和力量, 却可以使人的境况的改变成为可能○2。这一部分来源于学者周炽成
的(逆行与顺性的内在紧张)来探讨荀子的人性论思想。荀子在论证“性恶”的时候,也提出这么一段论述:“凡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夫薄愿厚……苟无之中者,必求于外;故富而不愿财,贵而不愿势,苟有之中者,必不及于外。用此观之,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荀子的这句话就是说:因为不曾拥有,所以才拼命追求。因为薄、恶、狭、贫、贱,所以才渴望厚、美、广、富、贵。这句话一点都不错,对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是人类的天性,也是人最可爱的地方之一。但是荀子这句话一说完,笔锋陡然一转,竟然说:富而不愿财,贵而不愿势。他的这句话真的有问题,事实不是他所说的这样,而是:富而愿更富,贵而愿更贵。这才合乎事实,也更合乎人的理性。因此:“苟有之中者,必不及于外”的说法
是值得商榷的○3。人性恶是来源于欲望,就是说因为后天的环境而变得向恶,荀
子对于人性还是保持了积极乐观的态度,要想使人性向善就必须要采取某种手段来限制恶的发展。
(二)性恶—善伪论。这一观点就是认为,在荀子的人性思想中,性恶并非荀子人性思想中最注重的,化性起伪才是他最为注重的,人性的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的一些恶的行为是可以通过社会环境的影响和个人后天的努力得到改善的,如“求贤师”、“择良友”。荀子说:“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荀子集解·儒效篇》)“化性”的根本途径是老师的教导和礼义的学习,他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荀子·性恶》)还有就是习俗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他回答说:“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习俗移志,安久移质”(《荀子集解·儒效篇》)。人从出生就要跟从老师学习,一生的成长过程就是道德实践的过程,通过对礼义道理的学习,积善成德,成就君子人格。礼义来自于圣人之“伪”。“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义而起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荀子·性恶》)圣人“起伪化性”。“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圣人之名一。”(《荀子·礼论》)人之自然本性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