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中谚语的言语交际作用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作品中谚语的言语交际作用分析
文学作品大多由口语提炼,忠实地记录并反映交际双方的交际意图。其中在言语对话交际的描写中,大量使用谚语这种语言形式。文章尝试从语用学的角度对文学作品中的谚语进行言语交际控制分析,凸现其文学语言口语化、交际化的特点,并总结出语用规则在谚语使用中的作用。
标签:谚语语汇特点言语交际控制语用功能
一、引言
谚语作为一种广泛流传于民间口语中的特殊语言形式,以简练生动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风格,传达深刻的寓意并给人以启迪和教育。这种语言形式,不仅存在于人们的口语表达中,而且被众多典籍收集、考释,更多的还留存于文学作品中。这些文学作品多以描写见长并通过生动、鲜明的语言对话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在这些对话的使用中,语言已不仅仅是静态的单位,而且是动态的言语。在特定交际环境中使用的语言,总是用来表达特定的交际意图和语用含义的,尤其是汉语这种基于中国综合式思维模式的语言。与其他民族的拼音文字相比,汉语显得缺少句型构建的诸多语法规则。因此,就汉语而言,从语法角度总结出来的种种不足与缺点,实际上几乎都可以从语境中得到信息的补偿。语用学研究的维度恰恰涵括了语言的产出和理解方面的理论,涉及说话人如何在特定语境下合适地、得体地使用语言,以及听话人如何在特定的语境条件下正确理解或推断出说话人话语含义等方面的实证研究[1],因此更能够合理解释言语过程中的话语生成机制。
文学作品大多由口语提炼,其故事情节往往通过人物的对话铺陈展开,忠实地记录和反映交际双方的交际意图。其典型特点是对谚语的大量应用。对这些语汇的理解和运用不仅仅涉及语义、语法因素,更多的是通过对言语交际过程的分析,从语用学的角度展开的。本文正是从语用学研究的角度,在考察中国近现代文学作品谚语使用的基础上,对谚语的言语交际作用进行了初步探索。
二、谚语的语汇学特征
汉语中的谚语历史悠久、运用广泛,使用频率很高。现代谚语学家Neal Norrick将其表述为“谚语一贯被描述为是自足的、精炼的、带有训导意义的传统表达方式和有固定的韵文的形式”[2]。温端政先生在《汉语语汇学》中将谚语定义为“非二二相承的表述语”。在这两种对谚语性质的讨论中,谚语都被强调了一个共同的特征:即谚语是具有表述性(带有训导意义)的语言单位。这也是谚语区别于歇后语和惯用语的主要特征。因此,谚语可以被定义为“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俗语”,即谚语具备知识性的语汇学特征。如“人多推得倒泰山”“戏在人唱,事在人为”“有钢使在刀刃上”等。从谚语的语义特点上看,其语义结构可以从两个层面考察:
(一)浅层义和深层义
浅层义,即谚语的字面意义,是从谚语构成的成分及其语法关系直接形成的判断;深层义,即谚语的实际意义,是从一定的语境中体现出来的真正的意义。这就存在浅层义和深层义的相符问题:一些谚语的浅层义正是其实际意义,如“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等。而有些谚语的实际意义则是通过派生的方式产生的,这种意义被称为派生义。如:
(1)老太太听了点头,复叹一口气,说道:“蛾蚁尚且贪生,为人岂不惜命?死的我亦不去管他了,现在活活的要拿你大切大块,虽说皇上家的王法,该应如此,但是有一线可以救得你的地方,在我手里决计不来要你命的。”(《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三回)
(2)“信老担心的很对,一般干部就很难说了,有些干部,我也是亲眼看见的。”徐义德支持潘信诚的看法。“当然,十个指头有长短,不能说每一个干部都很好。”(周而复《上海的早晨》一部四九)
派生的认知基础在于:对世界的经验使人们从具体事物的原型向外扩展直至边缘成员再发展到更为抽象的事物和概念,这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思维发展过程。这样,人们对具体的、可以直接理解的事物的经验,为认识和理解更为复杂和抽象的事物提供了基础。借助浅显易懂、认知度高的表层表达方式通过联想、抽象、概括等方式产生深层义,使得深刻的哲理寓于浅显的形象语言中。因此,在言语交际过程中,抽象的说理性信息可以通过这种浅显易知的方式最大程度地传递给言语交际的对方。
(二)衬托意义和中心意义
谚语在结构上,常常由两个并列的语节组成,前后两个语节在表义上往往有主辅之别。主义语节代表了整个谚语的中心意义,辅义语节则表示衬托意义。通常辅义语节起比兴或映衬作用,以增加语义的形象色彩或突出中心意义。如:
(3)刘勋苍急忙大声问道:“现在这几年,树长高了,不是就够着了吗?”引得老人和大家都笑起来了。蘑菇老人一面笑,一面逗趣地说:“俗话说得好,树高不能撑着天,人老不能过百年。孙悟空本事大,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勺子再大也盛不过小盆。”(曲波《林海雪原》七)
(4)宝玉是个迂阔呆公子的心性,自为是那四人承悦贾母之词,后至园中去看湘云病去,湘云因说他:“你放心闹罢,先还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如今有了个对子了。闹利害了再打急了,你好逃到南京找那个去。”(《红楼梦》第五十六回)
三、谚语的言语交际控制分析
言语交际行为始终都受到“目的意图”的严密控制,无时无刻不对话语发挥着
强烈的制约作用。由于说话人的目的意图不同,必然导致言语交际的表现形式不同,这在交际过程中是统观全局的因素。而言语交际的唯一目标,即交际对象——人,在言语交际行为中是交际目的意图实现的对象,因此,将上述两个重要因素结合分析话语生成和言语交际行为是将语言要素与语境有效融合的合理途径。
此外,在言語交际过程中,不同的目的意图和不同的交际对象都需要遵守不同的语用规则,只有在所有规则都得到确认的前提下(遵守规则以及违反规则生成的特定语用含义)言语交际才能够展开。
文学作品中使用的谚语,总是出现在口语对话中,针对言语交际中人们由于目的意图不同而语用表现不同的现象,可以总结出语用规则在谚语使用中的作用。
(一)论证的语用规则
言语交际中,人们总是要对某种观点或理论进行分析和推导,论证其观点和理论的准确性,进而实现使对方接受该观点或理论的目的。文学作品的对话描写其实就是口语交际的体现,口语中的论证常常只能是一次性的,因此,言语交际中的论证,为求简洁明确,通常引入借鉴类比准则,借鉴已知事理,即通过对已知事理的把握去感知理解未知的观点、道理或借鉴已有的感性体验去体察抽象的概念。谚语的使用在具体的语境中恰好充当了这种借鉴类比的作用。根据谚语的语义特征,谚语的衬托意义可以起到引出说话人所要表示的真实含义的作用。通过辅义语节的比兴作用,使听话人通过联想等作用对说话人即将陈述的观点有更明确的把握。如:
(5)薛万富:“光靠成树一个人也不行,任他浑身是铁,能打得了多少钉子!”汤师傅:“那是。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嘛!”(孙谦《山村锣鼓》第二章)
(6)他用火钳在灶孔里弄几下,火就熊熊地燃了起来。他放下火钳得意地对我说:“你记住,火要空心,人要忠心。”(巴金《我的几个先生》)
例(5)中,主义语节“一个好汉三个帮”由代表现实生活中人们已知经验的辅义语节“一个篱笆三个桩”起兴,说话人汤师傅论证和强调了“做事光靠一个人不行,需要众人的协助和帮忙”这一道理。例(6)将主义语节放在辅义语节之后,通过对如何让灶火燃烧的方法介绍引出“人要忠心”这一观点,向听话人表明自己的态度并促使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
(二)褒扬的语用功能
人们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对某人或某事某物发表自己的理性分析或感性情感倾向。这种感情倾向一般包括褒扬和贬斥两种。
说话人对交际对方的观点、立场与行为表现表达自己的赞同及支持,使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