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医学(主编韦波)章节重难点第4章-本能行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本能行为

一、学习纲要

掌握:

1.摄食行为的基本模式。

2.性行为的心理学基础。

3.睡眠的脑机制。

4.睡眠的特征。

5.攻击行为和自我防御行为的概念。

熟悉:

1.摄食行为的遗传机制。

2.性行为的生理机制。

3.睡眠功能。

4.梦的学说。

5.影响攻击行为和自我防御行为发生的心理机制。

了解:

1.摄食行为的意义。

2.男女性行为的差异。

3.影响攻击行为和自我防御行为发生的生理机制。

二、教材精要

【内容简介】

本章介绍了摄食、生殖、睡眠以及防御行为的生理和心理机制以及各类本能行为的特征及作用。

【教材知识点】

(一)摄食行为

1.概念摄食行为是指机体为了生存、保障身体各器官的功能活动和从事各种活动的能量需要,所进行的寻食、进食、消化、吸收等各种有关活动。

2.摄食行为的遗传机制

(1)平衡论机制:平衡论机制是指机体摄取食物是为了提供能量,维持体

内能量平衡,消除饥饿感,带来满足感。平衡论机制的脑基础是外侧下丘脑和腹内侧下丘脑。瘦蛋和胃饥饿素也是共同调节着机体的摄食行为的重要生理激素。

(2)快乐论机制:快乐论机制是指机体摄取食物不仅是为了消除饥饿,满足体内能量需要,而且是一种快感寻求。奖赏系统对摄食行为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2.摄食行为的意义摄食行为最基本的意义是维持个体生存,此外还具有更重要的社会意义,分别为:①身份标识、②文化标识、③社会交往。

3.摄食行为的基本模式

(1)发展模式:摄食行为的发展模式强调学习、经验的作用,认为个体对食物的选择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这几个方面:接触时间、社会学习、联想学习。

(2)认知模式:摄食行为的认知模式认为摄食行为会受到很多认知因素的影响,包括态度、社会标准、认知控制等。如个体对健康饮食的观念,对胖瘦的标准等。

(3)心理生理模式:心理生理模型从心理生理学角度来解释摄食行为,认为摄食行为是个体的心理生理需要。

(二)性行为

1.性行为的心理学基础

(1)性意识:性意识主要包括性认知过程、性情感过程和性意志过程。

(2)性人格:性人格是指个体对性以及有关事件的社会适应过程中所表现在能力、需要、动机、兴趣、性格、自我意识、行为等方面的内部倾向性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3)性无意识:性无意识指在日常生活中,个体没有意识到的性心理活动或行为。如性梦、梦遗、催眠时的心理疏导。

2.性的激素调节性激素是由内分泌腺体分泌的一种类固醇类化学物质,在组织和促进个体性发展和与性行为相关的神经发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性激素包括雌激素与睾酮。在绝大部分物种中,主要由性激素对性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下丘脑主要通过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发挥对性激素的控制作用,视网膜对光的感知可以增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

3.性行为的神经机制性行为的调控机制主要包括自主神经系统、外阴处的外周循环系统、脊髓及下腹部的外周神经、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所有这些系统的复杂交互作用构成了对性行为的神经调节。

4.男女性行为的差异

(1)两性器官发育的差异:胚胎发育的主要特点是先形成中性的性器官,而睾酮的水平对性器官的分化具有重要作用,胚胎发育的第13周左右,男女外生殖器发育定型。

(2)性心理上的两性差异:男性与女性在行为及倾向上,在繁衍后代的行为中的投入程度上,在择偶标准上具有一些普遍的差异性。

(三)睡眠行为

1.睡眠机制

(1)睡眠的脑机制:调节慢波睡眠的关键性脑结构是下丘脑视前区、基底前脑等,下丘脑腹侧的基底前脑区也是慢波睡眠的重要中枢。另外,中缝核、孤束核与慢波睡眠有关。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是调节慢波睡眠的主要中枢。延髓和脑桥是执行快速眼动睡眠的基本结构。启动快波睡眠的神经结构在脑干,桥脑和中脑交界部的背外侧被盖核和脚间被盖核以及延髓大细胞核和脑桥巨细胞核的神经元是启动快波睡眠的重要结构。

(2)与睡眠相关的生物化学机制:生长激素的脉冲式分泌与慢波睡眠启动密切相关,内源性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可促进人类慢波睡眠。腺苷具有介导其他睡眠因子的催眠作用。

2.睡眠的特征

(1)慢波睡眠:又称非快眼动睡眠(NREM)。根据脑电的变化以及为上的特点可以将慢波睡眠分为Ⅰ、Ⅱ、Ⅲ及Ⅳ期:

Ⅰ期(入睡期):EEG表现为清醒时的α波逐渐减少,频率较快的β波和较慢的4-7Hz的θ波不规则地混杂出现,快慢结合,波形平坦。行为上安静困倦开始进入睡眠状态,但非常易于唤醒,历时约10分钟。在这个过渡阶段个体可以觉知外部世界环境同时会具有类似梦的思维体验。

Ⅱ期(浅睡期):EEG表现为α波完全消失,在θ波的背景上出现13~16Hz 的“睡眠纺锤波”。环境中出现意外声音,可出现高幅的κ复合波,表现脑电活动的短暂唤醒反应。此期已经入睡,并出现鼾声,眼球有很不协调的慢慢转动,但叫醒后常觉未睡着,历时约15分钟。

Ⅲ期(中睡期):EEG表现为在θ波背景上出现20%~50%的0.5~3Hz的δ波。此期肌肉继续放松,心率和呼吸频率更慢,已经睡熟,但尚易叫醒,历时约15分钟左右。

Ⅳ期(深睡期):EEG表现为50%以上为高幅δ波。此期睡熟且难以叫醒。

(2)快波睡眠:快波睡眠的特点是脑电图类似清醒期或入睡期,低幅快波,常伴有脑桥网状结构、背外侧膝状体和枕叶皮质周期性高幅放电,肌肉深度放松无反应的。最显著的特点是此期间出现阵发性的或单个的快速眼球往复运动,每分钟60次左右,因此又称快速眼动睡眠(REM)、去同步化睡眠、异相睡眠。快波睡眠期间出现了一些特异性生理变化:这时体温仍较低,但脑的温度、脑血流量、脑耗氧量迅速增加,心率、血压、呼吸出现爆发式变化,所以容易发生一些意外。生长激素分泌迅速降低,性腺、肾上腺皮质分泌活动增加。此阶段脑部的活动与觉醒状态相似然而却很难从此阶段中清醒,确定此阶段的另一特征为广泛性的肌张力缺失,身体大部分的肌肉均处于瘫痪状态。在快速动眼睡眠阶段,脑部活动极度活跃,大部分鲜活奇异的梦境均产生于这个阶段。

(3)睡眠周期:成年人的一个完整的NREM-REM周期大约持续约90分钟,每个周期包含20~30分钟的快波睡眠,60分钟的慢波睡眠,一整夜睡眠中大约要经历4~6个从慢波睡眠到快波睡眠的周期。该变化周期称为睡眠周期。入睡后一般首先进入慢波睡眠I期,然后按慢波睡眠I期-Ⅱ期-Ⅲ期-Ⅳ期-Ⅲ期-Ⅱ期的顺序进行,接着开始一次快波睡眠,一个周期完成,再进入下一个睡眠周期。越到后半夜,快波睡眠越长,慢波睡眠越短,慢波睡眠Ⅳ期不再出现。

3.梦的学说与功能

(1)睡眠的功能:包括:①消除疲劳;②睡眠有保存能量的作用;③睡眠是为了适应生态环境;④睡眠有促进身体和大脑生长发育的作用;⑤睡眠可以增强记忆;⑥睡眠是维护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⑦睡眠能增强免疫力,康复机体。

(2)梦的学说:

1)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认为梦是潜意识中被压抑歪曲的隐藏的愿望,是一种清醒的精神活动的延续,是一种有意义的精神现象。

2)巴甫洛夫的内抑制扩散学说:该理论认为,在睡眠状态下大脑皮层神经活动受到抑制,但偶尔会出现局部的脑兴奋活动,此时便产生了梦。

3)激活-合成假说:梦是大脑试图对支离破碎、歪曲的信息进行合理化的过程。

4)临床-解剖学假说:梦主要是在不寻常的时刻发生的思维。

4.睡眠行为

(1)觉醒-睡眠规律:人体是有特有的机制调节着觉醒睡眠生物节律的,这被称为生物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