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融市场角度看冰岛国家破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金融市场角度看冰岛国家破产

背景:冰岛的银行私有化开始于1998年。短短的5年间,冰岛的三大国有银行就都成了私有银行。那时候,银行被分成一块一块地卖出去,每个有社会保障编号的冰岛公民都可以竞买银行股份。一群大商人买走了大部分的股份,政治因素也发挥了作用,执政党决定谁可以在银行里持大股。在冰岛股市兴起的头几年,购买冰岛公司股票的公民都可以得到很大的税收优惠。上世纪90年代的小股东们就很快得到了股票升值的好处,到2004年以后,股票值已经翻了几番。冰岛三大银行并不是美国次级债的直接受害者,他们本来已经躲过了贝尔斯登与雷曼兄弟的死亡方式,这几家银行都发布了良好的上半年业绩,都有健康的资产充足率,而它们对市场融资的依赖程度也并不比同行们更高。这些银行中没有一家持有不良证券,自2006年初的“迷你危机”以来,这些银行运营良好。但是,这些银行终究还是没能躲过金融危机以及国家破产所带来的冲击。

在这里除了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还应该谈谈冰岛金融市场自身的问题

一、银行业的扩张

中心观点:冰岛破产的最根本原因是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的发展严重失衡。

首先,先看一下这个表格:

1998年,冰岛金融业开始向海外扩张。冰岛银行利用高利率、低管制吸收海外资金,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大量借入低利润短期债,投资长期资产,次级按揭此战便是其中一种。

一开始,银行们不惧怕还债,但是在经历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之后,百姓们更多的是选择将钱投资到实体经济当中,但是由表格可知,以虚拟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冰岛因为筹集不到足够的资金还债,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做进一步分析,其实可以发现,银行的疯狂扩张,与冰岛银行的私有化不无关系。

私有化使得冰岛的银行大多数落入了和当时保守执政联盟密切却缺乏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的人手中,自此,冰银行业如脱缰野马,迅速从商业性银行扩展为商业投资银行,业务范围和规模成倍增长。银行私有化后,商业银行迅速扩展为商业投资银行,业务范围和规模成倍增长。银行在国内、国际市场急剧扩张,尽兴狂赌,其操作手段类似对冲基金,通过大量借贷而不是国内储备,扩展银行融资、商业投资及炒作业务,获利大,时间短,风险极大。资料表明,2007年末冰岛三大银行的资产累计达1800亿美元,这几乎是该国GDP的10倍,其中80%是海外贷款。

这样的行为带来的后果便是,截至2008年6月30日,冰岛三大银行Kaupthing,Landsbanki和Glitnir的资产规模总计达到14.4万亿克朗(约合1280亿美元)。与之相比,2007年冰岛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3万亿克朗(约合193.7亿美元),中央银行能动用的国外流动资产更是仅有54亿美元。冰岛政府一共欠外债590亿美元,人均负债20万美元,相当于可支配收入的213%。这说明,冰岛发展已经不再主要依靠实体经济,而是依靠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

讲到这里,困扰在很多人心中关于“一个如此小的国家为何会遭受如此大的金融冲

击”的疑惑或许已经解开了很多。同样是银行家,冰岛的银行家做着很多和其他银行家一样的事情,或许做的更加出色。但是,不要忘了,金融业的繁荣是建立在实体经济之上的,任何金融业的繁荣如果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持,都是泡沫,许多大国的金融业都有厚重的泡沫,更别说冰岛这样的小国家了。一般而言,虚拟经济中运行的资本可以脱离实体资本进行独立的增值,其定价完全基于未来收入的预期,波动性大,风险度高。在经济繁荣期,虚拟资本会成倍增值,但是遇到衰退则可能成倍贬值。也就是说,冰岛金融业此前的良性发展基本建立在对金融发展趋势向好的预期上,一旦出现危机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此外,由于虚拟经济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和国际性,如果一个国家的大部分资产都是虚拟资产,其经济命脉就会掌握在全球金融投资者手中,从而变相失去了一部分金融自主权。此次金融危机中,冰岛没有实体经济的发展做后盾,当危机发生时没有足够的资金救市,政府缺乏拯救经济的能力,最终导致了国家信用的“破产”,只能以让渡更多金融主权为代价,寻求IMF等的援助。

启示:综合看来,当一国的实体经济还没有发展到能为一国的虚拟资本提供足额的保障时,这个国家完全没有理由去发展强大的虚拟经济,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只有把实体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才能保证经济长期的稳定发展,譬如中国。金融危机的本质其实是根植于人类的贪婪、疯狂、恐慌、崩溃等非理性因素以及信用体系的天生不稳定性。纵观人类历史,金融危机总是周期性重演,而信用体系在过度扩张和过度收缩之间的摇摆是其直接原因。美国次贷危机肯定不是第一次金融危机,也不是最后一次金融危机,只要人类存在一天,金融危机就会相伴随。

所以,我国应该吸取冰岛从虚拟经济泡沫中惨痛经历的教训,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而金融产业作为第三产业,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阶段占有不小的比重,我们既要利用好它的优点,又要避免其缺点。以房地产为例,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很大一部分是靠卖地而来——而在房地产开发中,房产税又是一个很大的税收。中国政府疯狂的卖地以增加财政收入,会加大房地产经济的泡沫,而房地产经济又与银行金融业直接挂钩,大量的贷款会增加银行的风险。这些都是政府应该正视的问题。

二、政府监管力度缺乏

2008年12月11日,冰岛三大银行之一的冰岛国民银行已在美国申请破产保护,至此,冰岛三大银行已经全线破产。受到国际金融海啸的冲击,冰岛出现严重金融动荡,政府先后接管国内三大银行,而冰岛克朗自今年一月份以来贬值已经超过一半。今年11月下旬,冰岛三大银行中的两家--克伊普辛银行和格利特尼尔银行相继在美国申请破产保护。而早在10月份,冰岛金融监管局就已经宣布接管改过最大的银行kaupthing,至此,冰岛三大银行已经全部被接管,另外两家银行分别为Glitnir和landsbanki。冰岛金融监管局表示,kaupthing 的国内存款将会得到完全的保护。

冰岛政府接管银行意味着什么?我们先来看看冰岛这个国家。冰岛是个人口只有三十万的迷你国家,上世纪以来一直是以渔业为传统工业,过去十年才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当地银行积极向海外扩张,其高息货币吸引不少投资者持有,外资亦大量涌入。这就有个问题,冰岛的国家规模太小,原则上是不能承担这么庞大的银行系统的。实际上,冰岛的金融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远远超过其他产业,该国金融业在这次全球信贷危机中损失惨重,如今其金融业外债已经超过1383亿美元,而冰岛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93.7亿美元。一个企业倘若深陷此等困境,唯有破产一条路可走。于是,就只能由政府来拯救银行,以免给整个银行业带来系统性危机,以保持金融稳定。作为一种银行危机处理的方式,接管对保存存款人的利益和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有效化解银行危机的一个强有力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