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索瓦-莫里亚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的儿子雷蒙是个花花公子,沉 溺于巴黎的夜生活,他也爱上了玛丽娅, 父子关系因此很紧张, 玛丽娅没有选 择他们俩中的任何一个,她始终在纯洁 与罪恶之间、善与恶之间、幻想与现实 之间踯躅徘徊,她虽然倍感孤独,没有 丈夫,没有孩子,没有朋友,在世界上 肯定没有人比我更孤独,但她认为最温 情的家庭也无法使她解脱孤独,她的内 心是一片荒漠,与宇宙的荒漠合为一体。
《爱的荒漠》(1925) 这部小说奠定了莫里亚克在法国文坛上 的地位,并且获得了法兰西学士院小说大奖。 小说描写了“那些因皿缘及婚姻机遇而 构成家庭的人们的孤独与隔绝”。 库雷热医生一生勤奋工作,拯救过不 少病人,事业上功成名就,可是他的家庭生活不 美满,内心感到十分空虚,他与妻子共同生活多 年,但是缺乏共同语言,咫尺天涯,为了寻求感 情上的慰藉,他狂热地爱上漂亮的寡妇玛丽 娅·克鲁斯,但却不被她理解和接受,于是只好 将痛苦埋在心中,他犹如一个“被活埋者”在世 上生活。
我理解中的莫里亚克,他虽然始终都在揭露社会 的黑暗与人性阴暗的一面,但是我觉得他还是善良, 富有正义感的,他的一生做了很多职业,在每一个职 业位置上,他都致力于唤醒这个社会唤醒人们,包括 他参与抗战,参与政治,目的都在于让这个社会黑暗 的一面改善,让人们认识并剔除心灵中的阴暗。他是 一个天主教徒,但是他又用于跳出宗教的樊篱,站在 正义和进步的一边,他并不是一味的宣扬宗教,不像 我们以往所读的那些宗教徒所写的作品,充满了教义 性的说教,他只是把阴暗摊开来,告诉人们对上帝的 信仰可是使人们保持人性的美好,引导人们,也引导 社会走向美好的一面,所以我觉得莫里亚克笔下的现 实主义更真诚更现实一些,他无愧于最经典的作家之 一。他矛盾着,他也闪耀着!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法语:François Mauriac, 1885年10月11日-1970年9月1日),法国著名的小说 家、戏剧家、批评家、诗人、记者。他出生在法国西 南波尔多一个大庄园主兼商人的家庭。他二十个月时 丧父,由虔信天主教的母亲抚养长大,在当地的教会 学校读书,因而终生信奉宗教。莫里亚克的曾祖父于 1840年购得马拉加尔庄园,在这座庄园里,有大片茂 密的松林和葡萄园。莫里亚克自小生活在绮丽的自然 风光中,陶冶了诗人的气质。然而,法国外省闭塞、 保守的气氛使他感到压抑。他少年时期起就沉缅于宗 教文化和文学作品。中学毕业后,考进巴黎文献典籍 学校,但几个月后就毅然抛弃学业,转而从事文学创 作。1906年,他赴巴黎从事文学创作。
而是要尽可能“揭示人物心灵中 最隐秘的底蕴”,探寻人物行为的真 正动机,并用诗一般的语言曲折表述 出来,这就形成了独特的莫里亚克风 格。他的高度浓缩的作品经受了时间 的考验,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莫里 亚克已成为二十世纪西方公认的经典 作家之一。戴高乐将军在唁函中赞誉 他“代表了法国文学的精萃,是嵌在 法国王冠上最美丽的一颗珍珠。”
他的小说尤其擅长“描绘人的内 心的最深之处”,对人物的心理观察 极其细腻,分析入木三分,风格简练 深刻,集中暴露富裕的资产者精神猥 琐、灵魂空虚,反映了一个阶级的没 落。他的小说多以波尔多为背景,常 常局限于家庭范二十世纪 法国一位杰出的社会小说和心理分 析小说大师。他继承、发扬了法国 文学的优秀传统,像巴尔扎克似的 揭露他那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无 声的青春焦虑、罪恶的深渊及其呈 现的永恒威胁,虚妄的肉体诱惑, 物欲横流,自满和伪善泛滥,这些 是经常出现在莫里亚克笔下的主题。 但他并不满足于传统的心理分析,
1925年发表的《爱的沙漠》获法兰西学士院小说 大奖,奠定了他在法国文坛的地位。
1927年,《苔蕾丝·德斯盖鲁》的发表,引起了很 大反响,于是他又写了三个续篇:《苔蕾丝看病》、 《苔蕾丝在旅馆》和《黑夜的终止》。 1932年任法国文学家协会主席,发表《蝮蛇结》, 被大多数评论家公认为是他最成熟和最完美的作 品。。 1933年当选为法兰西学士院学士。莫里亚克的小说 充满乡土气息和宗教色彩。他善于提示资产阶级家 庭的内在悲剧,因而被誉为"描写痛苦的大师"。接 着又发表了自传小说《弗隆特纳克家的秘密》 (1933)以及《黑天使》(1936)等。颇受观众好 评。
• 阅读《爱的荒漠》 • 1、体会作者作品中的宗教思想是怎样体 现的? • 2、说说你看明白多少古典主义与现实主 义结合的痕迹?
没有亲情,没有同情和谅解,有的 只是贪婪,奸诈,占有欲和报复以及各 自利益的冲突和消长,人情味已经消失 的无影无踪, 他也是一位天主教徒, 他从基督教的原罪观出发,描写了资产 阶级家庭中各种人物的罪与恶,但他不 像一般宗教作家那样,把作品当做宣泄 某种宗教狂热或者宣传教义的工具,而 是把作品当做一种拯救人类的武器,因 此他竭力描画这些人性异化了的毒蛇与 魔鬼,揭露他们的罪恶。
1952年,"因为他在小说中深入刻画人类生活的戏剧 时 所展示的精神洞察力和艺术激情",获诺贝尔文 学奖。 在莫里亚克生命的最后十八年中,他写出了大量政论 文、传记作品和回忆录,如传记《戴高乐》(1964)、日 记体回忆录《内心回忆》(1959)、《新内心回忆》 (1965)、《政治回忆录》(1967)等,详细记载了许多 历史事件,表达了他的政治观点和文艺思想。 1969年,他还发表了最后一部小说《往日的青春》。 1970年9月1日,莫里亚克病逝于巴黎。 莫里亚克在六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了小说二十六 部(其中两部是短篇集),诗集五本,剧本四个,散文几 十本(包括文艺评论、日记、政论、传记、回忆录、随笔 等)。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积极参加反法 西斯的“抵抗运动”。化名“福雷兹” 秘密出版宣传抗战的小册子《黑皮手 册》。战后坚持民主立场,积极参预政 治活动,莫里亚克任记者,同时继续发 表小说。 • 1938~1951年间,他还以浓厚的兴趣投 身于戏剧艺术,创作了以反映灵和肉斗 争为主题的《阿斯摩泰》(1938)、 《错爱的人们》(1945)和《地上的火 焰》(1951)等四个剧本,
(一)、政治思想浓厚: 他长期支持戴高乐的民族独立政治路线, 维护民族独立,曾获"荣誉团大十字勋章"。戴高 尔高度评价他,说他"一直忠于法国,选择了法 国"。 (二)、写作风格: 他深受帕斯卡尔、拉辛、波德莱尔、 兰波的影响,作品中表现古典主义的文学传统与 现代主义潮流两种相对立的倾向的矛盾和结合。 他的小说都以法国南部的波尔多市为背景,以犀 利的笔触揭露资产积极家庭中人性的异化,父母 与子女之间,夫妻之间都没有爱,没有温暖,
1909年发表诗集《握手》,深得名作家雷斯的赞赏。 1911发表第二部诗集《告别青春》。 1912年开始写小说,但一直未被世人注目。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入伍当医护助理,停战后 全力写作,陆续出版四部小说:《戴锁链的孩子》 (1912)、《白袍记》(1914)、《血与肉》 (1920)、《优先权》(1921)。 1922年开始他创作事业的辉煌时期。1922年发表的中 篇小说《给麻风病人的吻》,是他的成名之作,从此 莫里亚克蜚声文坛,陆续写下了一系列以资产阶段形 形色色的家庭悲剧为题材的著名小说。 1923年发表两部作品《吉尼特里克斯》、《火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