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辨伪与辨伪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献学
第十讲
辨伪与辨伪学
2011-6-3 2
教学目标
1
了解辨伪与辨伪学的基本知识 了解主要辨伪名著及辨伪学家 领会辨伪学在学术研究上的重要价值
2
3
2011-6-3
3
新课内容一
一、辨伪与辨伪学的 基本知识
2011-6-3
4
(一)辨伪的前提
1. 2. 3.
原书散佚,后人补作。社会原因。 原书散佚,后人补作。社会原因。 人为作伪,王莽、刘歆等人的作伪, 人为作伪,王莽、刘歆等人的作伪,统 治阶级的需要。 治阶级的需要。 游侠、世俗之人、书商等作伪。 游侠、世俗之人、书商等作伪。好事者 个人所为。 个人所为。
2011-6-3 32
(五)辨伪方法
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的考据方法: 本证、旁证、实证、虚证、理证,为考 据辨伪学创立了通例。 又有人将考据方法归纳为事证、物证和 理证三类。 又有人将考据方法归纳为书证、物证、 理证。 阎若璩
2011-6-3 33
阎若璩
阎若璩(1636~1704),字百诗,号潜丘,山西太原人。清代著 名汉学家。
2011-6-3
7
辨伪与考证关系密切
考证亦称考据。是在广集史料的基础上 考证亦称考据。是在广集史料的基础上, 证明其真伪,从而为历史研究提供真确可 证明其真伪 从而为历史研究提供真确可 靠史料之方法。 靠史料之方法。
2011-6-3
8
(三)辨伪学的产生与发展
1、先秦两汉辨伪的萌芽 、 (1)特点:疑伪。 )特点:疑伪。 孔子怀疑古籍有伪; 孔子怀疑古籍有伪; 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 韩非子对儒家、墨家立论的真实性提 韩非子对儒家、 出质疑。 出质疑。
2011-6-3
11
2、唐宋辨伪的成就: 、唐宋辨伪的成就:
唐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 疑古》 唐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有《疑古》、 惑经》等篇,以审论史籍的真伪。 《惑经》等篇,以审论史籍的真伪。 柳宗元对很多古书进行怀疑。 柳宗元对很多古书进行怀疑。 宋代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郑樵、朱熹、 宋代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郑樵、朱熹、 叶適等对古籍的辨伪。 叶適等对古籍的辨伪。 辨伪之学成为“宋学”批判精神的重要方面。 辨伪之学成为“宋学”批判精神的重要方面。
(6) 其书题某人撰,而书中所载事迹在该人后者,则其 ) 其书题某人撰,而书中所载事迹在该人后者, 书或全伪或部分伪。 书或全伪或部分伪。
2011-6-3 35
(7)其书虽真,然一部分经后人窜乱混入,既确凿有据, )其书虽真,然一部分经后人窜乱混入,既确凿有据, 则对于其书之全体,须慎加选择。 则对于其书之全体,须慎加选择。 (8)书中所言确与事实相反者,则书必伪。 )书中所言确与事实相反者,则书必伪。 (9) 两书同载一事绝对矛盾者,则必有一伪或两俱伪 ) 两书同载一事绝对矛盾者, (10) 各时代之文体,多读书者自能知之,知后人伪作之书, ) 各时代之文体,多读书者自能知之,知后人伪作之书, 有不必从字句求枝叶之反证,但一望文体,即能断其伪者。 有不必从字句求枝叶之反证,但一望文体,即能断其伪者。 (11) 各时代之社会状态,吾人据各方面资料可以推见,若 ) 各时代之社会状态,吾人据各方面资料可以推见, 某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所言其时代之状态与情理相去悬绝者,即可断为伪。 某书中所言其时代之状态与情理相去悬绝者,即可断为伪。 (12) 各时代之思想,其进化阶段自有一定,若某书中所表 ) 各时代之思想,其进化阶段自有一定, 现之思想与其时代不相衔接者,即可断为伪。 现之思想与其时代不相衔接者,即可断为伪。
2011-6-3 17
《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国历史研究法》
2011-6-3
18
《中国历史法研究》 中国历史法研究》
《中国历史法研究》这部著作,虽然只有21万 余言,涉及的内容却十分广泛。 《中国历史研究法》共6章,第一章论述了史 的定义、意义和范围;第二章回顾并评价了中 国的旧史学;第三章讲如何改造旧史学、建立 新史学;第四、五章专谈史科学;第六章则阐 述史实上下左右的联系。
2011-6-3 9
司马迁 (2)辨伪学的 ) 始祖: 始祖: 梁启超《 梁启超《古书真 伪及其年代》 伪及其年代》卷 总论》 一《总论》说: “作史学的始祖 是司马迁, 是司马迁,辨伪 学的始祖也是司 马迁。 马迁。”
2011-6-3 10
(3)东汉王充《论 )东汉王充《 语增》 衡》有《语增》、 儒增》 艺增》 《儒增》、《艺增》、 书虚》等篇, 《书虚》等篇,专论 史实怀疑问题。 史实怀疑问题。
2011-6-3
5
(二)辨伪与辨伪学 辨伪
辨伪是指对有真伪问题的事和物( 辨伪是指对有真伪问题的事和物(在 此主要是指有真伪问题的典籍文献) 此主要是指有真伪问题的典籍文献) 进行考察鉴别。 进行考察鉴别。
2011-6-3
6
辨伪学
辨伪学则是对辨伪的研究, 辨伪学则是对辨伪的研究,包括对辨 伪理论、辨伪方法、辨伪历史、 伪理论、辨伪方法、辨伪历史、辨伪 成果等的研究,使其成为一门科学的、 成果等的研究,使其成为一门科学的、 系统的、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 系统的、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
把近代的实证主义方法同传统的乾嘉考据方法 结合起来。 结合起来。
2011-6-3
24
这种方法突破了以往学者辨伪时或“ 这种方法突破了以往学者辨伪时或“以经证 经”,或在注疏传笺上兜圈子的传统方法,第 或在注疏传笺上兜圈子的传统方法, 一次提出以地下出土的文献文物与传世典籍文 献相印证来辨伪, 献相印证来辨伪,从而推进了重视实物证据的 科学历史观念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科学历史观念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011-6-3
29
顾颉刚
顾颉刚(1890—1980),字铭坚,江苏吴县人,我国著名史学家。
2011-6-3
30
“疑古” 与“古史辨”派
胡适、钱玄同、顾颉刚等人,他们以“疑古” 胡适、钱玄同、顾颉刚等人,他们以“疑古”、 求真”相标榜,主张“ “求真”相标榜,主张“严格的不信任一切没 有充分根据的东西” 有充分根据的东西”(《五十年来之世界哲 胡适文存》 集 冲破了“ 学》,《胡适文存》第2集), 冲破了“经书 即信史”的传统观念,对儒家经典,对古书古 即信史”的传统观念,对儒家经典, 史都持有怀疑态度和重新认识考辨的决心。 史都持有怀疑态度和重新认识考辨的决心。 其中最突出的,则是以顾颉刚为首的“古史辨” 其中最突出的,则是以顾颉刚为首的“古史辨” 派的崛起。 派的崛起。
胡应麟对伪书类例进行归纳,他在“熟 胡应麟对伪书类例进行归纳,他在“ 读此书及诸书本末” 读此书及诸书本末”的总原则下总结 辨伪八法” “辨伪八法”。 胡应麟对伪书情况的考索,直接导源于他 胡应麟对伪书情况的考索, 的目录学史研究。 的目录学史研究。
2011-6-3
14
胡应麟是第一个对中国传统的文献辨伪展 开了理论探讨和方法总结的学者, 开了理论探讨和方法总结的学者,以其严谨求 实的客观求真态度, 实的客观求真态度,对百余部古来伪书进行了 真伪考辨,使其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起来, 真伪考辨,使其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起来,成 为辨伪学史上的重要实践家。 为辨伪学史上的重要实践家。 胡应麟的著作也成为近代以来理论与实 践相结合的辨伪学著作的范型, 践相结合的辨伪学著作的范型,为文献学 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重证据法” “二重证据法”。
2011-6-3 22
王国维
王国维(1877—1927),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浙江海宁人。近 代中国著名学者,杰出的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学家、敦煌学家。
2011-6-3 23
“二重证据法”
强调运用传世的“纸上材料” 强调运用传世的“纸上材料”与出土的文 献文物相互印证来考辨古书古史的真伪。 献文物相互印证来考辨古书古史的真伪。
2011-6-3
12
3、明清辨伪的巨大成就
宋濂《诸子辨》、胡应麟《四部正讹》、万 斯同《群书疑辨》、 阎若璩《尚书古文疏 证》、姚际恒《古今伪书考》、崔述《考信 录》、黄云眉《古今伪书考补正》、顾实《重 考古今伪书考》、张心澂《伪书通考》.
2011-6-3
13
胡应麟《四部正讹》 胡应麟《四部正讹》
2011-6-3
15
4、辨伪理论奠基人梁启超
梁启超的《中国历 史法研究》 (1921)、《中国近 三百年学术史》 (1924)、《古书真 伪及其年代》(1927) 等著作在辨伪学上有 重要的地位。
2011-6-3
16
梁启超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资 产阶级改良派的著名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学者。
2011-6-3
19
梁启超的贡献
构建了新史学理论; 构建了辨伪学理论。
2011-6-3
20
梁启超理论总结
伪书的种类; 作伪的原因; 辨伪的意义; 辨伪的方法; 伪书的价值。
2011-6-3 21
5、20世纪初辨伪方法的重大突破 20世纪初辨伪方法的重大突破
20世纪初辨伪方法的最大突 世纪初辨伪方法的最大突 破,就是王国维创立了著名的
2011-6-3
31
(四)辨伪术语
本证:在辨伪考证上, 本证:在辨伪考证上,用本人写的文件来证明 本人的行事的论证方法叫作本证。 本人的行事的论证方法叫作本证。 反证: 反证: 旁证或他证 : 实证:在辨伪考证上,用充分、扎实、 实证:在辨伪考证上,用充分、扎实、可靠的 史料来证明古籍、文物、 史料来证明古籍、文物、艺术品的真伪的论证 方法叫作实证。 方法叫作实证。 虚证:在辨伪考证上,没有直接的历史依据, 虚证:在辨伪考证上,没有直接的历史依据, 不具备必然性的论证方法, 不具备必然性的论证方法,叫作虚证 。胡适 红楼梦”意义的考证, “红楼梦”意义的考证, “红”指 “朱”,反 清复明,明朝皇帝姓朱,也叫索隐派。 清复明,明朝皇帝姓朱,也叫索隐派。 理证: 理证:
2011-6-3
26
钱玄同
钱玄同(1887-1939),字德潜,,号疑古,浙江吴兴人。现代著名语言 文字音韵学家、经学家、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
2011-6-3 27
钱玄同认为“辨古书的真伪是一件事,审史料 钱玄同认为“辨古书的真伪是一件事, 的虚实又是一件事。譬如《周礼》 列子》 的虚实又是一件事。譬如《周礼》、《列子》, 虽然都是假书, 周礼》 虽然都是假书,但《周礼》中也许埋藏着一部 分周代的真制度, 列子》 分周代的真制度,《列子》中也许埋藏一部分 周汉间道家的思想。 周汉间道家的思想。”[1]这是一种辩证的看法 这是一种辩证的看法 和历史的观念。 和历史的观念。 [1] 参见钱玄同:《论〈说文〉及壁中古文书》 参见钱玄同: 说文〉及壁中古文书》
2011-6-3
28
钱玄同提出: 一切真书尽管真是某人作的, 钱玄同提出:“一切真书尽管真是某人作的, 但作者之中,有的是迷于荒渺难稽的传说, 但作者之中,有的是迷于荒渺难稽的传说,有 的是成心造假,如所谓‘托古改制’;有的是 的是成心造假,如所谓‘托古改制’ 古籍无徵,凭臆推测。 古籍无徵,凭臆推测。咱们不能因为真书就一 但对于假书,也不能一概否定, 味相信它”,但对于假书,也不能一概否定, “假书也是一种史料”。
2011-6-3 34
梁启超古籍辨伪的经验: 梁启超古籍辨伪的经验:
(1) 其书前代从未著录或绝无人征引而忽然出现者,十 ) 其书前代从未著录或绝无人征引而忽然出现者, 有九皆伪。 有九皆伪。 (2) 其书前代虽有著录,然久经散佚,乃忽有一异本突出, ) 其书前代虽有著录,然久经散佚,乃忽有一异本突出, 篇数及内容与旧本完全不同者,十有九皆伪。 篇数及内容与旧本完全不同者,十有九皆伪。 (3) 其中不问有无旧本,但今本来历不明,不可轻信。 ) 其中不问有无旧本,但今本来历不明,不可轻信。 (4)其书流传之绪,从他方面可以考见,而因以证明今本 )其书流传之绪,从他方面可以考见, 题某人旧撰为不确者。 题某人旧撰为不确者。 (5) 其书原本经前人称引,确有佐证,而 ) 其书原本经前人称引,确有佐证, 之歧异者,则今本必伪。 之歧异者,则今本必伪。 今本与
“二重证据法”的地 位
2011-6-3
25
6、本世纪二三十年代 、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学术界掀起了一股 辨伪浪潮,不仅出现“古史辨” 辨伪浪潮,不仅出现“古史辨”派,而且产生 了大量辨伪成果,从而推动了辨伪学的发展。 了大量辨伪成果,从而推动了辨伪学的发展。 古史辨派,又称“疑古派” 古史辨派,又称“疑古派”,是“五四新文化 运动” 运动”以后出现的一个以疑古辨伪为特征的史 学和经学研究的学术流派, 学和经学研究的学术流派,其创始者及主要代 表是顾颉刚和钱玄同。 表是顾颉刚和钱玄同。 1926年《古史辨》第一册问世,标志着该派的 年 古史辨》第一册问世, 正式形成。 正式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