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经济学课件(第八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第四节 土地利用区位选择
三、工业区位理论
主要内容
1. 工业区位应选择在原料和成品二者的总运费最小的地方,而运费大
小取决于运输距离和货物重量。
2. 关于货物重量,货物的绝对重量和相对重量对运费影响不同,后者 比前者尤为重要。对于工业原料分为遍布性原料和限地性原料。
原料指数K=限地性原料重量/制成品重量 遍布性原料K=0,纯原料K=1,失重性原料K>1, 限地性原料加用遍布性原料K可能<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概念:在一定区域或长时期内,依据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 考虑土地利用的适宜性,在部门行业之间及地区之间合理 分配土地资源和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土地资源,统一 合理安排土地的长期性战略计划。
等级体系:依据土地利用分权决策与分级管理原则,土地 利用总体规划一般分为5个基本层次,即要求到乡镇级规划。
国家级精品建设课程 17
第四节 土地利用区位选择
一、土地区位的概念
区位:某一事物的空间几何位置
强调自然界的各种地理要素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 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空间位置上的反映
自然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和交通地理位置在
空间地域上有机结合的具体表现
国家级精品建设课程
18
第四节 土地利用区位选择
国家级精品建设课程 8
第二节 土地利用地域分工
一、地域分工的含义
一般劳动分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即各个地区专门生产 某种产品,甚至是产品的某一部分。土地利用分工与专业化 (division of land use and specialization) 是土地利 用地域分工的必然趋势。 即比较利益原则(principle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 绝对有利的分工原则 相对有利的分工原则 优势最大与劣势最小的分工原则 特殊地区特殊利用的原则
国家级精品建设课程 21
第四节 土地利用区位选择
二、农业区位理论
屠能圈:根据区位经济分析,屠能提出六种耕作制度,形成六 个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成同心圆分布,即为屠能圈.
自由农作区:生产易腐难运的农产品,如蔬菜、牛奶 林业区:生产木材供城市居民薪材、建筑、家具之需
谷物轮作区:集约生产粮食
国家级精品建设课程 13
第三节 土地利用区域规划
二、土地利用区域规划体系
农村区域规划(rural zoning)
首先,详细的土地及土壤调查测量 其次,绘制各区的明细地图 再次,划定各种主要的农作物作业生产区(棉区、稻区、居 住区、公共服务区、文化娱乐区) 目前正在进行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土地利用“三集中”规划
国家级精品建设课程
7
第一节 土地利用分类
三、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99’《土地管理法》将全国土地分为三大类: 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 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 等。 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 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水 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用地等。 未利用土地:是指在一定区域内,除了农用地 和建设用地外的土地。
按土地的社会经济因素分类:
国家级精品建设课程
4
第一节 土地利用分类
二、土地分类的标志和方法
按土地的自然、经济和其它属性综合分类
主要有土地利用分类等形式,是反映某一时期实际状况的 土地利用分类,以土地用途、覆盖特征、经营目的和利用 方式为主要标志进行分类。 该分类强调经济属性,把土地自然属性视为确定土地利用 现状的基本因素。 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但不能替代土地适宜性分类和土地 利用规划。
单位成本稻谷 产量 kg 单位成本棉花 产量 kg 稻棉单位成本 产量之比
甲地区 乙地区
5 3
2.5 2.25
国家级精品建设课程
2:1 2:1.5
12
第三节 土地利用区域规划
一、区域规划含义
概念:为有计划的划分区域,并使每一地区配合适 当的人口数量、生产事业及土地利用方法。它是根 据国民经济的远景规划的要求,对一定区域经济发 展所进行的全面开发和综合性总体部署与安排。 目的和意义:按各自自然环境、经济条件或社会需 要划定区域,规定每一区域内所应有的生产事业和 一切设施。依据大众福利的原则而规划每一区域的 交通路线、住宅建筑以及卫生教育与保安等各种建 设。
国家级精品建设课程 26
第四节 土地利用区位选择
三、工业区位理论
主要内容
劳动系数:等于劳动成本指数除以地域重量。表示每制 造产品一吨所需要支付劳动成本金额和所需要运输的各 物吨数比。 劳动成本指数大的企业选址应偏向劳动成本较低的地区, 劳动成本减少的数额必须要大于运输成本增加的数额。 经济意义: 把运输成本与劳动成本作为决定工业用地区 位选择的两个主要因素,在现代社会仍有重要参考价值。
国家级精品建设课程 9
二、地域分工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土地利用地域分工
二、地域分工的基本原则
1. 绝对有利的分工原则:一些农作物只能 在某些自然条件下方能生产,在其它环境中 则不能活很难存在。对土地利用具有绝对的 约束性。
如南方的水果在北方很难生产,反之也是。
国家级精品建设课程
国家级精品建设课程
27
国家级精品建设课程 19
第四节 土地利用区位选择
二、农业区位理论
屠能“孤立国”理论的前提
孤立国中只有一个城市位于中心,其它为农村。城市是该 国商品农产品唯一的销售市场,而农村则靠该城市供给工 业品; 孤立国内没有可通航的河流,马车是唯一交通工具; 孤立国是一天然均质的大平原,各地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相同,农业区外的荒地只供狩猎之用,并与外界隔绝; 农产品的运费和重量与产地到消费市场的距离成正比关系; 农业经营者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为目的,并根据市场供 求关系调整经营品种。
国家级精品建设课程
3
第一节 土地利用分类
二、土地分类的标志和方法
按土地的自然属性分类:
如按地貌、植被、土壤等进行分类。多用于资源考察。 一是依据土地的经济用途分类:如耕地、林地… 二是依据土地的权属分类:如国有土地、集体土地、私有 土地 三是依据土地的质量或生产力水平分类,主要按土地的适 宜性、限制性因素进行分类。具有明显的生产实用性目的。
国家级精品建设课程
20
第四节 土地利用区位选择
二、农业区位理论
屠能区位理论的基本经济分析
假定某经营者单位面积土地获取利润为R,农 业生产成本为C,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为P,农产 品运输成本为T,则R= P-(C+T)即R+T=P-C=K 孤立国中农产品市场价格和农产品生产成本是 固定的,故K是一个常数,即利润加运费是一 个常数。 因此,农业区位理论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 通过合理布局使农业生产达到节约运费,从而 最大限度地增加利润。
国家级精品建设课程
5
第一节 土地利用分类
三、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原则:
统一性:《中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技术规程》规定 地域性:在保持统一性的前提下对其分类有所增减,以反映 土地利用区域特色 科学性:分类系统必须按一定的规律建立层次序列,由总体 到局部进行分级分类。 适用性:分类简明、标准容易判别、含义准确、层次清楚。 系统性:统一编排、统一编码。
第6章 土地利用分类与空间配置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诸培新 2007-11
国家级精品建设课程 1
第6章 土地利用分类与空间配置
本章主要内容:
土地利用分类 土地利用地域分类 土地利用区域规划 土地利用区位选择
国家级精品建设课程
2
第一节 土地利用分类
一、土地利用分类概念内涵
土地利用(land utilization):根据土地资源的特性、 功能和一定的经济目的,对土地的使用、保护和改 造。其实质是指人与土地的关系,即人与土地发生 的内在联系,其实质是一个综合性的经济问题。 土地利用分类(land classification),又称土地分类系 统,即一国(地区)根据土地的各种性状和特点, 将其全部土地资源划分成若干类型,使之形成为一 个分类系统。
国家级精品建设课程
16
第三节 土地利用区域规划
二、土地利用区域规划体系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全国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内容: 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根据全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 计划和国土规划,确定对全国有指导意义的土地利用 基本方针、政策和措施;
协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的土地利用关系; 提出各省的土地利用方向以及跨省和省内重要基础设 施的布局、用地规模、土地利用结构导向规划指标; 提出提高土地利用率与生产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 方向与步骤和实施规则等。
国家级精品建设课程 6
第一节 土地利用分类
三、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现状分类系统: 8个一级类(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 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地)和46个二级 类。 耕地: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荒地、 休闲地、轮歇地、草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 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耕种3年以 上的滩地和海涂;耕地中还包括南方宽<0.1m,北方 宽<2m的沟渠路田埂。包括灌溉水田、望天田、水浇 地、旱地、菜地。
国家级精品建设课程
23
第四节 土地利用区位选择
三、工业区位理论 理论假设
研究对象是一个均质国家或特定地区; 工业原料、燃料产地分布在特定地点,且该地点 已知; 工业产品的消费地点和范围已知,且需求量不变; 劳动力供给已知,劳动力不能流动,在工资率固 定情况下,劳动力的供给充裕。
国家级精品建设课程
10
第二节 土地利用地域分工
原则:某一地区可能 生产的农作物不止一种,对不同农作物 生产的利益进行比较以确定地域分工。
单位成本稻谷 单位成本棉花 稻棉单位成本 产量 kg 产量 kg 产量之比
甲地区 乙地区
5 4.5
2.5 3
国家级精品建设课程
2:1 1.5:1
一、土地区位的概念
自然地理区位:包含地球上某一事物与其周围自然 环境的空间位置关系,以及该位置上的地质、地貌、 植被、气候等自然条件的组合特征。 经济地理区位:指一个城市在特定的经济区内所处 的具体位置及其与其他城镇间经济上的相互关系。 就城市内部而言,是某一地段或街区在城市中的具 体方位,以及它与其他地段或街区的相对地理位置 和相互间的社会经济活动关系。 交通地理区位:指某城市或市内某地段与交通线路 和设施的关系。
国家级精品建设课程
25
第四节 土地利用区位选择
三、工业区位理论 主要内容
3. 劳动成本影响工业区位趋向的分析 劳动成本指数:指制造一个单位产品所需支付的平 均劳动成本,其数额随各种产品的制造方法及工资
率而异。
地域重量:指制造一个单位产品所需采用各种限地 性原料总重量和该单位产品的重量之和。
11
第二节 土地利用地域分工
二、地域分工的基本原则
3. 优势最大与劣势最小的分工原则:地区之间虽有 生产条件的差异,但土地利用的地域分工并不完全 集中在优势地区,而是根据各项成本的比例决定。 4. 特殊地区特殊利用的原则:有些地区具有特殊的 自然环境条件,适宜种植特殊农作物或生产某种产 品,而且不可替代。
国家级精品建设课程
14
第三节 土地利用区域规划
二、土地利用区域规划体系
都市区域规划
首先,划定各种专业区域(行政区、商业区、住 宅区、工厂区、文教区、娱乐区等) 其次,依据测绘图将交通干线、街道、道路规划 再次,建筑管制(高度、式样等)
国家级精品建设课程
15
第三节 土地利用区域规划
二、土地利用区域规划体系
草田轮作区:生产谷物,不集约 三圃农作制区:1/3种黑麦,1/3燕麦,其余休闲
放牧区:
国家级精品建设课程
22
第四节 土地利用区位选择
二、农业区位理论
农业区位理论经济意义: 对易腐烂农产品、单位体积或重量大而价值低的 产品以及单位产品产量占地少的产品产地应选择 在城市边缘; 按土地区位地租高低,距离市场远近确定农业土 地利用的合理集约度。离城市中心越近,土地利 用越集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