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_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初中地理_第二节土地资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第二节土地资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们都是可利用土地。

6、出示“永久积雪和冰川”、“戈壁”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请同学们想一想其它难以利用的土地有哪些?【小结】我国土地利用类型。

归纳出我国土地类型齐全的特点。

【对应练习】1、我国华北平原、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A.耕地、草地、草地 B.耕地、林地、草地C.草地、林地、耕地 D.林地、耕地、草地2、下列属于难利用的土地是()A.新疆的干旱荒漠地区B.黄土高原C.江南丘陵D.内蒙古草原【学会分析】【学法指导】对图表、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地理规律。

7、读图分析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

用地。

6、讨论回答沙漠、石山和高寒荒漠也是难以利用的土地。

学生识记我国土地利用类型。

学生练习,掌握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巩固所学知识。

7、读图填空,分析总结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是:土地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多,后备耕地不足。

均占有量少。

(2)耕地少,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多,后备耕地不足。

拓展延伸出示“全国土地日”视频,请同学们思考:1、全国土地日的时间和我国保护18亿亩耕地的“红线”2、2020年6月25日,第三十个全国土地日主题是什么?假如你是一名“土地日宣传志愿者”,请结合今年土地日主题制定宣传标语。

通过全国土地日宣传教育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土地资源观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1、看视频了解“全国土地日”的时间是每年6月25日;2、今年全国土地日的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

认识耕地的重要性,并以“土地日宣传志愿者”的身份结合今年土地日主题制定宣传标语。

例如:保护耕地,人人有责有限土地,无限珍惜总结强化指出本节课的重点是:土地资源的类型及构成特点。

难点是:对我国土地资源现状的评价。

总结本节课主要知识点:1、土地资源的土地;2、土地资源的类型及构成特点。

3、对我国土地资源现状的评价。

多媒体出示课堂达标题,了解学生掌握情况,教师当堂核对答案并讲解,强调重难点知识。

初中地理_中国的土地资源-湘教版-八年级上册-赵晓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中国的土地资源-湘教版-八年级上册-赵晓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导入新课PPT展示高尔夫球运动相关图片,教师:这是哪一种体育运动?生:高尔夫。

师:“高尔夫”是一种以棒击球入穴的球类运动,它是一种把享受大自然乐趣,体育锻炼和游戏集于一身的运动。

你们喜欢高尔夫吗?生:喜欢。

师:但是,2004年初,国务院下发《关于暂停新建高尔夫球场的通知》,2006年底,高尔夫球场项目又被列入《禁止用地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求知欲,使之成为积极、主动的探索者,使他们很快进入学习新课状态。

得出我国草地、林地和难以利用的土地分布规律及特征。

(4)生自主完成课本活动题,师生共同探讨得出答案。

小结:生自主在课本上划出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特征。

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三、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1)生阅读ppt中展示的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相关材料,结合教材相关内容,自主得出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我国采取的相关措施。

(2)师生交流,进行总结。

并将主要结论在课本上找出并划上线。

本框题便于理解,教材中答案明显,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主阅读材料进行归纳总结,顺便培养学生的自主归纳能力。

《中国的土地资源》学情分析一、地理学习情况:学生经过一年的初中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掌握了一些关于我国的基础知识,具备了这些知识和能力、方法之后再来学习中国的土地资源就简单多了。

但由于地理内容有的问题很抽象,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图片、表格、“读一读”等材料来增加学生的间接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指导学生分析地图,主要采取看地图、提问题的形式,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有利于抓住事物特征。

二、学生情况经过一个月紧张而忙碌地学习,这个学期的第一次月考又落下了帷幕,其结果如何呢?我想,可以说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这个年级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地理学科还是保持着高昂激情,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准时地完成作业。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3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3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是本册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资源的分布和土地资源的保护。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和实例,生动地展示了我国土地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以及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性。

本节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我国地理、气候等方面的知识,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学生可能还缺乏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资源的分布和土地资源的保护,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树立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资源的分布。

2.难点:土地资源的保护措施及其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例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实例、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学习任务,准备好问题清单。

3.准备好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土地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视频,呈现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资源的分布。

在呈现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初中地理_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二)知构成1.利用“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统计图,说出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

2.利用调查得出的“泰安市土地利用类型统计”图,分析泰安市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二、立足国情摸家底(三)知国情中国土地资源在世界位次表项目土地面积草地面积森林面积耕地面积总量第3 位第4位第5位第4位人均占有量世界平均水平的1/3第138位第121位第126位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阅读表格,你发现了什么?能够得出什么结论?3.知国情立足国情摸家底美国地形图为什么中国耕地总面积少于美国和印度呢?中国干湿地区及地形分布简图规划一下耕地(旱地和水田)、林地、草地应该分布在哪?并说明理由。

4.知分布立足国情摸家底利用资料袋里的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图、地形图、季风区非季风区分布图以及干湿地区分布图,通过地图叠加的方式归纳各种土地类型的分布特点。

小组合作探究4.知分布立足国情摸家底舌尖上可是有“土地”的哟!中国土地类型分布图400mm800mm烤全羊米饭馒头BCD 化工厂造纸厂蔬菜大棚木材加工厂荒地EA 坟地开展行动护国土开展行动护国土针对村庄在土地利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提示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措施,推选出一名村长代表发表你们的观点。

开展行动护国土温馨提示1、A处坟地占用大量耕地应该如何解决?2、B处村民的做法对吗?你有什么良策解决村长工作中的难题?请尝试对村庄的住宅进行重新规划,既要保障耕地不被乱占,还能改善村容村貌。

3、如何解决D处菜农土壤污染和水污染问题?4、E处木材加工厂厂长的做法还会引发什么生态问题?怎么做才能让他的工厂可持续发展?知识网络梳理中国的土地资源人多地少:总面积世界第三位,人均仅占世界的1/3类型齐全区域差异明显类型:耕地、林地、草地等构成特点:草地比重大,耕地、林地比重小分布耕地: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林地:东北、西南、东南草地: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差异北方:旱地南方:水田西北:草地、荒漠青藏高原:草地珍惜每一寸土地存在问题:耕地减少,滥发森林,过度放牧,毁林开荒措施:保护耕地,合理利用林地,划区轮牧四、课后作业我们家乡的土地利用类型、存在的问题和采取什么措施?五、达标检测达标测试1.下列说法与我国土地资源不符合的是()A.人多地少B.类型齐全C.区域差异大D.人多地多2.我国平原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A.林地B.耕地 C.草地D.城市建设用地3.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是()A.东南林区B.东北林区C.西南林区D.西北林区4.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回答问题(1)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其中比重最大的是________,有利于发展______业,耕地、林地_______,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______,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是本册的一个重要章节。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资源的分布以及土地资源的保护。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表和实例,让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和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地理现象有较强的探究欲望。

但土地资源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对其认识可能较为模糊,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图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学会分析土地资源的问题,提出保护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表、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

2.难点:理解土地资源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图表教学法:利用图表和实例,直观地展示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分布,便于学生理解。

3.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土地资源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及相关资料。

2.图表、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3.教学视频或动画。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以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和分布的动画引入,引导学生关注土地资源。

呈现(10分钟)1.用PPT展示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让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

2.通过图表展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引导学生分析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特点和分布规律。

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析一些土地资源利用不当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并提出解决办法。

巩固(5分钟)用PPT展示一些土地资源保护的措施,如退耕还林、还草、节约用地等,让学生了解这些措施的意义和效果。

初中地理_中国的土地资源-湘教版-八年级上册-赵晓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中国的土地资源-湘教版-八年级上册-赵晓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导入新课PPT展示高尔夫球运动相关图片,教师:这是哪一种体育运动?生:高尔夫。

师:“高尔夫”是一种以棒击球入穴的球类运动,它是一种把享受大自然乐趣,体育锻炼和游戏集于一身的运动。

你们喜欢高尔夫吗?生:喜欢。

师:但是,2004年初,国务院下发《关于暂停新建高尔夫球场的通知》,2006年底,高尔夫球场项目又被列入《禁止用地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求知欲,使之成为积极、主动的探索者,使他们很快进入学习新课状态。

得出我国草地、林地和难以利用的土地分布规律及特征。

(4)生自主完成课本活动题,师生共同探讨得出答案。

小结:生自主在课本上划出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特征。

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三、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1)生阅读ppt中展示的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相关材料,结合教材相关内容,自主得出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我国采取的相关措施。

(2)师生交流,进行总结。

并将主要结论在课本上找出并划上线。

本框题便于理解,教材中答案明显,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主阅读材料进行归纳总结,顺便培养学生的自主归纳能力。

《中国的土地资源》学情分析一、地理学习情况:学生经过一年的初中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掌握了一些关于我国的基础知识,具备了这些知识和能力、方法之后再来学习中国的土地资源就简单多了。

但由于地理内容有的问题很抽象,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图片、表格、“读一读”等材料来增加学生的间接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指导学生分析地图,主要采取看地图、提问题的形式,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有利于抓住事物特征。

二、学生情况经过一个月紧张而忙碌地学习,这个学期的第一次月考又落下了帷幕,其结果如何呢?我想,可以说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这个年级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地理学科还是保持着高昂激情,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准时地完成作业。

初中地理_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题:第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教学目标】:1、我能说出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

2、我能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类型及比重大小。

3、我能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区域差异【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类型及比重大小,我国土地资源的区域差异。

难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区域差异。

【教法指导】根据导学案自主学习课本,将正确答案的问题在课本中划出,将有疑问的问题及时通过对学、群学讨论探究,归纳总结其方法。

展示补充说动2、展学--小组进行上台展示前3个问题,每回答完一个问题进行一次的质疑补充学生进行展示和质疑。

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敢于发言,敢于质疑,敢于表现自己的能力。

小组合作交流并展示【任务四】: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活动:小组讨论2min,完成下列表格P70-71,小组进行展示土地类型存在问题相应措施土地国策耕地林地草地小组内部互相协作,找出表格的答案,在导学案上补充完整,在书上划好,并且组里安排好上台发言人。

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积极参与地理问题的谈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巩固新知应用提高【任务五】:总结-畅谈收获【任务六】当堂检测必做题:1-3题:目前我国荒漠化面积262.2万千米2,占国土总面积的27.3%,且荒漠化土地面积仍以每年2460千米2的速度扩展,吞噬着我们许多可利用的土地。

据此回答1-3题。

1.我国受荒漠化影响较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有()A.新疆,内蒙古 B.湖南,湖北C.广东,海南 D.上海,浙江2.造成我国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工业污染 B.农业污染C.不合理利用土地 D.工矿企业滥占土地3.不是治理土地荒漠化的有效途径的是()A.保护天然林木和草场B.控制交通发展,少占耕地C.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D.营造防护林,建设人工草场选做题:4-5题4.<2017,郴州>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耕地的是()A.大规模开垦荒地,大量使用化肥农药B.提高耕地的生产力水平,变低产田为高产田C.用工业污水灌溉农田D.发展城镇建设占用大量耕地学生回顾本课时知识。

初中地理_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1.通过阅读地理资料,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2.通过阅读地理资料和实际调查结果,初步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

3.结合生活、生产实例,认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中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4.学生树立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和资源保护意识。

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土地资源的区域差异与地形、气候的相互关系。

多媒体课件微视频一、创情境引新知师:课前播放并欣赏图片资料。

同学们,在刚才的场景中,我们不仅能体会到劳动人民的艰辛,更能感受到人们丰收的喜悦,而这所有的一切,均源自于——土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中国的土地资源。

二、知用途认土地生:看走遍中国各地拍摄到的照片,依据生活经验,辨认土地利用类型。

师:归纳土地资源的分类,你能说说三种农业用地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吗?可见这些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

三、巧对比知国情数据:世界国土面积前6位国家在面积和人均上的比较生:1.读世界上面积位于前六位的国家图,你能读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什么信息?2.读中国人均土地面积与6个国家比较图,你又能看出什么信息?3.你能综合两幅图的信息,总结我国的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吗?点石成金:国情——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四、读数据识特点这是平均分配的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你认为应该提高哪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比例或降低哪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比例更合理,说说理由。

教师总结:同学们出于不同的目的,改变了土地的构成比例,有的为了营造美好家园的环境,扩大了林地的比例;有的为了提高粮食产量,扩大耕地的比例;但是大家都有一个共同想法,就是尽量减少这些难以利用的土地比例。

那么,我们看一下我国土地构成比例的状况,是不是与大家的期望相同。

数据:中国各类土地利用类型所占百分比的比较1.三种农业用地的各自所占的百分比2.耕地和难利用的土地各自所占的百分比3. 我国的土地资源在类型和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呢?点石成金:特点之一:类型齐全,结构不合理(耕地少、难利用土地多)数据:中国和美国在耕地总量和人均上比较过渡:中国和美国都是世界大国,咱们下面比较一下两个国家的耕地情况,请阅读数据,对比差异。

初中地理_ 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 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2.初步分析并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形成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正确的资源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资源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基本特点。

2.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耕地急剧减少等土地资源问题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意义。

难点: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带来的严重后果,对学生进行土地资源的国情国策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搜集有关土地的资料,收集土地资源遭受破坏并造成严重影响的资料和新闻报道的实例。

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课时:l课时[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教师:人和土地的关系,就好像鱼和水的关系一样,土地抚育着人类,从古至今有多少人赞美土地,歌颂土地。

你能举例来说明吗?(或者直接利用课本中的小诗导入)学生:小组交流,组长汇报(诗歌、故事、图片等)教师:同学们,我们对土地的赞美真是说不尽、道不完,那么你对土地知道多少呢?学生:讨论、交流。

课堂活动一:知土地教师:多媒体出示山地林区、草原牧区、平原耕作区、城市的景观图学生:讨论、思考。

师生总结:土地,它给人类提供了山川、万物、衣食、财富;过去的一切得益于它,它更影响着人类的未来。

这就是土地,这就是土地资源。

教师:讨论四幅景观图中土地自然环境和条件的差异以及利用方式的不同。

学生:再仔细观察这四幅景观图并讨论土地自然环境和条件的差异及利用方式的不同。

山区──林地;高原──草地;平原──耕地;城市──建设用地。

教师:我们是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状况来划分的,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

学生小组讨论:假设你是“土地专家”。

联系已学过的中国地形、气候的有关知识,评价我国土地资源对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并记好笔记(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再次展示多媒体山地林区、草原牧区、平原耕作区、城市建筑区的景观图教师:我国国土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而且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初中地理_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土地类型及其特点;知道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

2.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3.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从而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点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与“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本节的重点。

教学难点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方法直观法、讨论法与谈话法。

教学过程导入:教师出示新湖镇“一户多宅”整治现场图片提问:你知道一户多宅整治是为了保护我国哪种自然资源?学生回答:土地(耕地)。

提问:那么我国土地资源出现了哪些问题,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在本节课找找答案。

一、知土地——知类型1、出示课件并讲述,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包括:农业用地、建设用地、难以利用土地;农业用地又被分为:耕地、林地、草地三种类型。

2、出示旱地、水田、白佛山、东平体育馆、新湖镇中学等图片,学生说出土地类型。

设问:土地资源对于我们有何意义?生回答,师总结:人们的各种生产、生活活动都离不开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自然资源二、知土地——知国情1、出示“国土面积前六的国家”“国土面积前六位国家的人均土地面积柱状图”,师指导学生读图,并说明我国的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人均土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值的三分之一2、出示我国的国土面积、耕地面积、林地面积、草地面积的总量与人均的排名表格,生读表格并回答下列问题:①上述表格中,我国各土地资源总量分别居世界的位次?②我国人均占有量与世界人均值相比,占多大比重?为什么?通过学生的回答,来得出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3、师通过“地大物博”与“地大物薄”两个词来加深对我国基本国情的理解。

三、知土地—知构成1、出示“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师指导学生读图名,看图例,看分布,得结论。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土地资源》教案4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土地资源》教案4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土地资源》教案4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土地资源》主要介绍了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类型及分布,以及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知识的一次深入,旨在让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土地、保护资源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土地资源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知识较为模糊,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同时,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类型及分布,掌握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土地、保护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及利用保护方法。

2.难点: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实际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问题。

2.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案例资料。

2.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3.准备教案、学案等教学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土地资源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及利用保护方法的相关知识点,让学生对土地资源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案例,分析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知识梳理,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初中地理_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基本国情、土地类型构成、区域差异。

2.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教学重点难点】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理解我国土地的基本国情、国策。

【教学过程】“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学情分析本节所学是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并关心的内容,相应的常识较多,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常识等,积极表达,提高能力,准确应用地理语言。

学生的思维发展主要表现为形象思维为主体,并向逻辑思维转换的过程。

因此,应重视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通过互动合作,积极动脑、解决问题,形成逻辑判断和推理能力。

学生由于生性活泼,所以课堂形式应灵活多样。

本节课以大量图片、资料等教学活动内容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协作与探究。

“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效果分析教学过程切实落实课标要求,跟踪检测结果显示,大部分同学已经完成了课标要求。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中国的自然资源”一章的第二节,是学习中国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中国区域地理的重要基础部分。

作为生活在农村的我们,本节所学内容与日常生产、生活关系密切,是学生实践应用非常多的内容。

教材内容设计以土资源为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人均少、时空分布不均等特点,进一步认清我国国情,并进行保护与节约资源的教育。

文中活动设计对教材图文内容起到引导分析的作用,对学习的重点内容都有相应的跟踪练习。

可以增加学习兴趣,简化学习过程,降低学习难度,非常有利于学生学习。

“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评测练习1.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土地资源总量,人均占有量。

)我国土地国策是。

2.我国土地资源类型,有等多种土地类型,对多样化的土地进行开发利用的原则是。

3.我国土地资源中,所占比重最大,、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后备土地资源。

初中地理_湘教版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初中地理_湘教版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时间创设情境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创设情境导入主题2分钟视频导入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1、学生认真倾听。

小组讨论,合作解决5-10 分钟创设组内合作交流情境1、小组交流预习任务。

2、重点关注学生完成效果。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持组织。

1、采用小组讨论学习策略。

重点问题,展示解决15-20 分钟创设展示、交流、质疑情境1、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鼓励学生从不同的侧面大胆的展示自己对问题的见解。

2、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评价。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的理解对问题进行解读。

2、在同学展讲的过程中,其他学生要认真倾听。

3、在展讲完毕之后,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质疑。

4、组长组织学生做好记录。

总结归纳提升意义1-3分钟学生自己总结教师要求学生概括收获,在黑板图上写出。

查漏补缺,看是不是掌握。

巩固检测7分钟抢答问题鼓励学生回答观察学生掌握情况活动3分钟设计一条宣传保护土地资源的标语或者可行措施贴到黑板上的中国版图上激发学生的热爱土地保护土地的愿望学情分析初二学生思维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在接受知识上带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乐于接受有趣的感情内容,所以在处理教材内容上,让学生实际操作练习实际生活,展开讨论,使其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

小组之间进行合作交流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效果分析课堂效果一般,并没有达到预期。

首先语言组织有些混乱,老师的思路不是很清晰。

其次,学生的课堂效果不如预期的好,问题涉及的并不难,但是,学生在问题的思考上思路不能拓展出去,太局限在本册知识点。

总之,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所体现,但是还可以更明确。

教学反思本节课我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以情感人,与学生打成一片,然而分寸把握的不是很好,以至于在开始中,失去了严肃性,今后我一定会加以改正。

此外,还要应尽可能多的参与各个小组讨论,了解学生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激励学生动脑创新。

这样的互动教学活动既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亲近又维护了课堂的严肃性,从而使师生互动教学活动朝着良性方向循环发展,师生互动教学在平等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同时教师又有效地监控课堂教学秩序。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4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4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及利用状况,理解土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提高学生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地形、气候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土地资源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具体含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用生动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

2.使学生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及利用状况。

3.培养学生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及利用状况。

2.教学难点:土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土地资源的知识。

2.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理解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3.运用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土地资源案例资料。

2.制作PPT,展示土地资源的知识点。

3.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我国土地资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土地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及利用状况,让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

3.操练(10分钟)分析土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理解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土地资源保护的认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的记忆。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关于土地资源的实践作业,让学生深入调查身边的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并提出保护建议。

初中地理_初中地理3.2土地资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初中地理3.2土地资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从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中,找出我国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难利用的土地的名称。

2、能够运用数据和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

3、能运用我国主要土地以利用类型分布图说出我国耕地、草地、林地和难利用的土地的分布特点。

4、结合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过程与方法5、通过读图观察活动,探究发现并归纳总结出我国的土地资源的构成及分布特点,培养学生运用图表资料获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6、能够举例说明土地资源对我国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初步形成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保护环境、资源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

7、通过讨论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能够运用数据和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

2、能运用我国主要土地以利用类型分布图说出我国耕地、草地、林地和难利用的土地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1、结合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教学方法】教法:创设情景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学法:情景感受法、地图观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老师从乳山来,一路上在发现道路两旁很多农民伯伯都在地里忙活,这个季节我们家乡都有哪些物产?(生交流)读图:展示威海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登记认证的农产品。

师问:这些物产都来自于哪里?板书:土地资源对于土地资源你想了解些什么呢(引发学生主动思考,说出自己的疑惑)请同学们看一下学习目标,这些问题有哪些在学习目标中出现?投影:学习目标二、讲授新课(一)土地资源的分类1、读图:读课本71-72页图3.6土地资源景观图,分析地球上的土地资源是怎样分类的?板书:分类2、展示三组图片,让学生通过交流说出每一种土地的名称,并进行归类:耕地、林地、草地属于农业用地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工矿用地属于建设用地冰川、戈壁、沙漠属于难利用的土地。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这一节主要介绍了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表和实例,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利用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一定的了解。

但土地资源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接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土地资源的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掌握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利用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表、分析实例,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资源的感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利用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2.教学难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表等,直观展示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和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土地资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利用状况。

3.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分享各自的观点和体会。

4.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5.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6.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

初中地理_自然资源概况与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自然资源概况与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复习目标:考点一:自然资源的概况记住自然资源的概念及主要类型知道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并正确评价3.会利用图文资料分析一个区域某种资源的变化情况考点二:中国的土地资源1.知道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类型及其分布2.理解合理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人类生存于地球上,人类的衣食住行和生产活动等所需要的物质、能量,都取之于自然界。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认识自然界给人类提供了什么,也就是分析地球上主要有哪些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知识梳理:快速记忆课本内容,并进行归纳,说出本节的重点知识。

◆考点突破:考点1 自然资源的概念及主要类型、特点1.自然资源是存在于_______、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___________。

【跟踪训练】以下选项中,全部属于自然资源的一组是( )A.土地、淡水、铁矿石B.玻璃、石油、野生动物C.钢铁、闪电、阳光D.杂交水稻、森林、煤炭2.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考点2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1.按照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2.有些土地、森林、水、水能等,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属;对于这类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且注意保护和培育,便能够实现永续利用。

例如矿产资源,总是用一些就少一些,是;对于这类资源,我们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跟踪训练】下列属非可再生资源的是()A.太阳能B.水能C.矿产资源D.森林资源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知识梳理:快速记忆课本内容,并进行归纳,说出本节的重点知识。

◆考点突破:考点1 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1.国情特点:_________ 。

2.构成特点:类型齐全,_____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_____、_____比重相对偏小,_______________(沙漠、戈壁、高寒荒漠、石山等)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跟踪训练】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耕地、林地比重大 B.荒地多,后备土地资源充足C.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D.大力植树种草,土地沙漠化消失考点2 土地资源的分布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地区耕地东部季风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的边远山区,林地人工林和次生林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草地_____、_____内陆地区【跟踪训练】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区域A表示_____,区域B表示_____(土地利用类型)。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展作业近5年内其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思考原因和影响。

小组可以交流。

查板书设计教学特色1.使用翻转课堂模式,利用平板电脑和创课学堂平台,实现学生的个性化教学,学生提前下载老师上传平台的微课,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先自主学习,遇到疑难可以借助微课解决,不懂的地方还可以反复观看,需要记笔记的地方可以暂停微课记笔记。

突出个性化分层教学。

2.利用导学案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学生为主体,突出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小组互评,提高合作能力,并培养竞争意识。

3.利用问题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真正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4.授课线索明确,脉络清晰,以“知土地——用土地——优土以下为学生使用学案:初二地理翻转课堂学案班级小组姓名课题第三章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目标导学1.读课本P66,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

2.读课本P67-P68,通过饼状图记忆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及各自所占比重大小。

3.读课本P68-P70,结合微课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区域差异。

4.读课本P70-71,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理解我国的土地政策。

5.初步树立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土地资源观,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重点难点各类土地资源的比重和分布情况;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学案内容【自学质疑】一、自学教材:1.读66页总结我国人口和土地基本国情是?2.读67、68页课文和右侧饼状图,说出中国土地资源构成的特点:类型齐全,各类土地资源比重不同,其中比重最大的是什么?哪些土地利用类型比重较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如何?(勾画批注记忆)3.读68-69页文字和图,勾画并记忆三种土地的分布位置(结合地图记忆)(1)耕地:主要分布在哪?天然林地:分布在哪?(2)林地:人工林和次生林:分布?西北和华北林地很少(3)草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68页第2段)难利用的土地分布在哪?(勾画批注)4.读课本70页,勾画并记忆各地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别:(理解原因)(1)东部季风区:生产力____,集中了全国92%左右的_____和_____。

其中南方多____田,北方多_____地;北方和南方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2)西北内陆:干旱,以_______________为主。

(3)青藏高原:高寒,土地生产力_______。

5.通过完成70页活动题,学会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

(提示:结合微课理解,在地图中落实,不必书写)学案内容6.读课本P70-P72部分,在课本上勾画并批注我国三种土地资源①存在的问题②产生原因③采取措施。

理解并尝试复述。

7.勾画并默写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二、观看微课《中国土地资源的区域差异》(要求:观看微课时,注意记笔记,并且记忆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的区域差异)三、小组合作学习1.组长主持,按一定的发言顺序,讨论学案上的疑难问题和以下合作探究题目:【合作探究一】(1)结合中国、美国、印度地形图和课本66页活动题资料,看三个国家,中国的国土面积最大,为什么中国的耕地面积最小呢?(从地形、气候方面考虑)(2)有人说我国“地大物博”,也有人说我国“地大物薄”,为什么?【合作探究二】假如你是此地的土地规划师,请为此地出谋划策。

A地坡度较大,容易发生水土流失;B地地势起伏小,牧草茂盛;C地地势平坦,水源充足。

(1)下图中的ABCD四地会是什么土地利用类型呢?(选填:耕地、林地、草地、内陆水域)(2)为了充分发挥自然条件的优势,四地该如何发展农业呢?(选填: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渔业)【合作探究三】下面三幅漫画分别反映了什么土地利用问题?你能说说有哪些解决方法吗?【训练展示】1.我国的天然林区主要分布在()①东北地区②东南丘陵地区③西南林区④经济发达地区⑤人口稠密地区A.①②B.①③C.①④D.①③2.下列地形区与其土地利用类型搭配正确的是()A.内蒙古高原——耕地B.东北平原——草地C.青藏高原——耕地D.大兴安岭——林地3.据2011年统计数字,我国耕地总面积为12173万公顷。

读下面两幅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草地占比重最大B. 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C.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小,为解决粮食问题可以把草地开垦为耕地D. 我国耕地总量大,但人均面积很少,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4.由甲到丙反映出该地区耕地逐渐减少的原因是()A.城镇建设挤占B.水土流失严重C.风沙危害加剧D.土地污染严重5.对于保护我国的土地资源,以下建议不合理...的是()A.依法用地、规划用地B.禁止乱占耕地C.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D.因地制宜利用土地拓展延伸:6.假如你是一名“土地规划师”,请你针对沙漠、雪山等难以利用的土地,提出合理利用和保护的措施:沙漠、戈壁雪山a、______a、______b、______b、______c、______c、______提示:如核试验基地、军事演习基地、开展体育运动、利用淡水资源等。

【课外拓展】全国土地日,是每年6月25日。

1986年6月2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并颁布我国第一部专门调整土地关系的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为纪念这一天,把每年的6月25日,即《土地管理法》颁布的日期确定为全国土地日。

“土地日”是国务院确定的第一个全国纪念宣传日。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为保护土地而设立专门纪念日的国家。

2012年6月25日,第二十二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013年6月25日,第二十三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

2014年6月25日,第二十四个全国土地日主题确定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

2015年6月25日,第二十五个全国土地日主题确定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推动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

2016年6月25日,第二十六个全国土地日主题确定为“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

《中国的土地资源》学情分析1.学生知识储备分析:本节课是八年级学生学习中国地理的第三章内容,在通过一年多的地理学习之后,学生已经对空间概念比较清晰,对地理学习方法也有了一定的积累,更加理解了地理学科看图思考的学科特性,对地图教学还是比较熟悉的,所以在让学生分析地图时,对他们来说不是太难。

再加上学生通过八年级上册一、二章的学习,对中国的区域位置、自然环境都有了了解,通过对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的学习后,学生对自然资源的概念已经比较清楚,知道土地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这为这节的学习都做了很好的铺垫,尤其是在分析地形和气候对土地资源分布的影响问题时,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但是学生对土地资源的类型及中国的土地资源情况不是很了解,这就需要认真学习和分析资料。

2.学生能力分析: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对于不同区域的图表对比理解起来任然有困难,对地图中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的总结也不能准确描述,尤其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措施能力还不够完善,这就需要生生合作和师生合作的共同配合,通过老师提供丰富的图文资料,帮助学生分析理解,并且需要老师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授课过程中加以指导点拨。

3.学生思想分析:八年级是整个初中阶段承上启下的年级,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学生生理、心理变化日趋明显。

八年级阶段是教育的关键时期,其心理发展具有过渡性、动荡性、闭锁性的特点。

而生理特征、学生生理与心理的需求和矛盾的冲突,使学生表现出异常的行为特征。

初中教育阶段,八年级是关键时期,是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发生巨变的时期,是教育的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要尤其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注意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鼓励和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为其人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学生的现有的设备技术:我们的学生人手一个平板电脑,每个教室里都配备了多媒体电脑、电子白板和上网条件,学生可以利用平板电脑下载老师录制的微课,做课后巩固练习等,这都为本节课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供了条件。

《中国的土地资源》效果分析通过课堂观察、学生反馈、学案批改、当堂检测等手段,我现将本节课的效果分析如下:1.通过课堂观察、跟踪训练、学案批改等手段,发现学生在自学阶段对地图的勾画不够,个别指导后有所改善,所有同学都能在课本上圈点勾画关键词、句,能抓住本节的重点,并且能在课本上做好批注。

在自己学教材和观看微课后,大部分同学基本掌握了学习目标要求的“说出我国基本国情”,“记住各类土地资源的比重”“指图说出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状况”。

这通过课中的指图说是什么土地类型,可以看出,学生对基础记忆类知识掌握的挺好。

2.通过合作探究,学生对原因分析有了初步认识,如探究一看图分析为什么我国耕地资源比美国和印度少?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地图,能初步总结我国耕地资源少的原因,并且能区分耕地总量少和人均少的不同原因,这通过课堂中的跟踪训练,学生回答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掌握的很好。

3.通过合作探究后的展示,可以看出对“了解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能够看出问题,但具体的原因分析还需要合作解决,具体措施的提出也能提出基本思路,但有可能不完善,但通过老师补充、整理,学生也有了总体把握。

4.对“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学生能够明确我国为什么把保护耕地作为基本国策,通过老师的视频资料补充,和学生的阅读材料,大部分学生可以记住并理解我国的基本国策。

5.最后的通过学生完成的学案和当堂检测题目,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本节的知识掌握的都较好,并且能够当堂记住相关基础知识,部分同学学会了通过分析图文资料来找原因,解决问题的方法,部分同学学会了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的方法。

当堂检测第1、2题注重基础知识考察,3、4、5题注重读图能力的分析和综合分析能力的考察,第6题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考察,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前5题回答的都较好,最后一道题有部分同学不会分析,思路较窄,可见还要多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总之,通过各种手段反馈,可以看出学生对本节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最好,对过程与方法目标大部分能理解应用,对情感态度价值观有了基本的认识,希望他们能更好的内化运用。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中国地理的自然环境之后,继中国的自然资源总的介绍了自然资源后的展开学习,让学生了解具体的土地资源特点和问题及保护措施,是为后段的区域地理学习打基础,所以有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