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造跨国药企的新转变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创造:跨国药企的新转变

7月2日,全球第二大制药企业葛兰素史克(GSK)全球副总裁Dr.PerryNisen 博士亲自来到中国上海,宣布在华设立全程研发中心。与此前的跨国药企在中国设立的研发中心只负责药物研究的一部分不同,GSK中国研发中心将承担从新药开发、临床研究到产品注册整个医学领域的研发工作。

无独有偶,7月15日,罗氏制药也向记者透露,其年内将在中国设立全球药品开发中心,届时罗氏将成为在华完成药物研究、药品开发、生产制造和市场销售环节等整体价值链布局,以加快新药在华的上市时间。

从2002年诺和诺德率先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以来,近几年,跨国制药企业掀起一浪又浪的中国研发热潮。到目前为止,已有包括诺和诺德、罗氏、阿斯利康、礼来、诺华、辉瑞等制药巨头在华设立研发中心。不过,此前跨国药企的中国研发中心仅仅是其全球总部研发的一部分,如:辉瑞中国研发中心主要针对全球一至四期的临床试验的研究设计、数据管理、统计分析和研究报告的准备工作;礼来实验室大楼的研究方向为早期化合物的合成;罗氏中国研发中心主要致力于药物化学领域先导物的发现与优化的研究。诺华研发中心则专注于传染性疾病引发的癌症的研究。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最近GSK、罗氏宣布在华建立上下游一体化研发中心,意味着跨国药企在华研发正在向核心进发,向纵深发展。在跨国公司的版图中,中国已经成为重要战略地。

本土人才崛起

令人关注的是,此次GSK出人意料地启用中国本土人才作为全程研发中心负责人。GSK宣布,目前已任命上海的健康科学研究所的创始人、所长和教授臧敬五博士为GSK高级副总裁,全权负责中国研发中心工作,该任命于2007年6月生效。据悉,臧敬五博士是神经学专家,免疫和神经退行性病变领域的科学家,即将领导GSK中国研发中心开展研究及新药开发和人员招聘工作。并将直接向GSK全球研发主席Moncef Slaoui博士负责。

而罗氏制药也同样,其将在年底设立的中国药品开发中心负责人原瑞华博士也是一名中国人,其工作也直接对总部负责。据上海罗氏副总裁王新光向本报

记者介绍,原瑞华博士此前曾在美国FDA工作过,后被罗氏挖到总部工作,成立中国开发中心后任命为中心负责人。

GSK全球副总裁Dr.Perry Nisen博士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坦言,“在中国设研发中心,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借此平台靠近中国人才库和中国研发成果”。

原瑞华对记者表示,罗氏开发中心将让更多的中国研究机构、学者、临床医生更早、更主动地参与到全球创新药物的开发过程。

事实上,跨国制药在中国人才的争夺战早已打响。各个公司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通过与在高校设立奖学金等方式招募中国本土优秀人才。记者采访发现,目前各大企业的中国研发中心的中国本土人才达到八成以上。诺和诺德中国研发中心总监王保平博士说,其研发中心共有40多人,本土人才达90%以上;礼来方面则表示,目前已有200多名中国的科研工作者参与研发,另外,仅在2006年礼来中国的人员就扩张了50%左右。在罗氏研发中心中国本土人员有80个,占93%。

据悉,去年成立的阿斯利康中国创新研究中心(ICC)总负责人张小林博士也是中国人,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而ICC大部分的员工也都是本土人才。张小林说:“本土招募的人才的最大优势是他们知道如何在中国运作。”

上海罗氏副总裁王新光分析,目前跨国药企吸引了不少优秀的海归人才,之所以选择回国在跨国药企工作,一方面,在国内有根,生活能和亲人团聚,另一方面,在工作上,除了收入相对较高之外,跨国制药研发资金更充足,能够提供更好的研发环境。

诺和诺德中国研发中心总监王保平博士则认为,吸引人才最主要的是项目的吸引力。“对于科学家来说,研究的课题才是最吸引人的”。“目前本土人才的水平很高,已经与国际接轨。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科学家在中国的实验室工作出的成果发表在国外最高水平杂志上面的文章数这几年增加得非常快。不说20年前,即使在10年前都是大家很难想象的。”王保平说。

从“中国制造”再走一步

“医药研发最重要的两个条件是:第一,站到科学的最前沿;第二,要能

吸引到最优秀的人才”Nisen博士说,“每年有3万人回到中国,中国有许多顶级成果,另外,还有13亿人口的大市场,这些都是吸引GSK的理由”。

一个完整的医药产业价值链应该包括药物研究、药品开发、生产制造和市场销售这四大环节。一个创新药从研发到上市往往需要15-20 年的时间,平均投资高达10亿美元。药品开发是把经过实验室筛选的分子转变成药物的最关键一环,它通过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鉴定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它是驱动药物价值链的引擎。

目前跨国药企的创新药在中国的上市时间普遍比欧美市场滞后4-5年,“罗氏近年来开发了许多创新靶向、高效的药物。一方面,设立中国药品开发中心将有助于罗氏创新药物在中国的尽早上市;另一方面,通过在中国设立药品开发中心,科学家有望能研究开发出更适合中国人种和疾病特征的创新药物。”罗氏药品开发中国中心负责人原瑞华博士表示。

诺华公司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建立的一个综合性的生物医学研发中心于2007年5月启用。“新的研发中心开展的活动远不止于早期的临床试验,我们将利用安全性研究、生物标志物检测、生物分析和基因表达谱等多种手段,以及转化医学的原理拓展药物发现。我们的目标是用诊断工具充实有效安全药物的开发,以支持当地和全球的研发活动”。诺华制药全球探索开发部总裁Jean Jacques Garaud博士说。

诺华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魏思乐博士还表示,将进一步扩展诺华公司在中国已有的强大的研发合作网络。

国内医药行业的一位资深专家分析指出,全球性缩减医疗开支的相关政策与专利药近年专利保护期的大规模到期等原因让国际药企巨头不得不加大新药研发并展开错位竞争,而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不仅可以享受“物美价廉”的科研人才、某些领域雄厚的科研基础和丰富独特的疾病资源等优势,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地降低它们的研发费用。

借力“外包”

新药研发越来越困难,研发成本大幅上升,跨国药企纷纷一方面将研发东移,在中国相继设立研发中心。另一方面,实施战略性外包业务也是降低成本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