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牡丹汤加减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疗效观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黄牡丹汤加减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2-09-10T08:37:10.7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23期供稿作者:周红林邱小春[导读] 但在治疗过程中必须严密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若患者病情控制欠佳,视病情需要则立即采取手术治疗。

周红林邱小春 (广东省佛冈县中医院外科广东清远 511600) 【中图分类号】R28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3-0418-02 【摘要】目的探讨大黄牡丹汤加减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给予大黄牡丹汤,并根据病情需要随症加减,然后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服用汤剂后大部分患者症状可得到不同程度缓解,其中仅1例无效,后转为手术治疗;随访6个月,仅1例复发,复发率低。结论采用纯中药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有一定疗效,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并使患者免受手术之苦,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大黄牡丹汤阑尾炎肠痈中医治疗急性阑尾炎为外科常见急症,以“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相当于中医“肠痈”范畴。肠痈之病名最早见于《素问·厥论》:“少阳厥论……发肠痈不可治,惊者死”。《金匮要略》总结了肠痈辨证论治的基本规律,同时推出了大黄牡丹汤等有效方剂,至今仍指导临床。

在基层医院,一部分患者因对中医的信任,再加上对手术的害怕以及临床症状相对较轻,要求保守治疗。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尝试用大黄牡丹汤加减治疗急性阑尾炎,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所选病例总3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龄在18-60岁之间,以青壮年居多;病程最短数小时,最长2天。

2.纳入标准: 2.1西医纳入标准:参照《常见疾病的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1]:1.转移性右下腹疼痛或固定右下腹疼痛。2.右下腹麦氏点或右侧下腹部有固定压痛、反跳痛或腹肌紧张。

3.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

4.血白细胞总数或嗜中性粒细胞升高。影像学检查如腹平片、B超、CT等有助于诊断。

2.2中医纳入标准:中医辨证为湿热壅滞、气滞血瘀证。

3.排除标准:肝胆或泌尿系结石、肠痉挛、急性附件炎、急性卵巢蒂扭转、急性盆腔炎等;患者出现肠穿孔、脓毒血症、坏疽等并发症者。

二、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主观意愿同意采取保守治疗,主要采用通腑泄热、行气活血法,基本方:大黄:15g(后下)丹皮:15g 桃仁:15g 芒硝 5g(冲服)冬瓜子:30g 芒硝:10g(分两次冲服);另外随症加减:气滞重者加枳实15g、厚朴15g,瘀血重者加丹参20g、赤芍15g,恶心呕吐者加姜半夏15g,腹痛甚者加延胡索15g。每天1剂,分两次水煎,合两次药汁后再加入芒硝冲服,徐徐顿服,便爽或轻泄者为佳。

三、治疗结果

1.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吴少颖主编的《常见疾病等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1]:1.治愈:症状、腹部体征消失,体温、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

2.好转:症状、体征减轻,右下腹有深压痛或触及条索状肿物,轻度腹胀、腹痛等自觉症状。

3.治疗后症状无减轻甚至加重。

2.治疗结果:30例患者服药7-10剂后,其中23例治愈,5例好转,1例无效后转为手术治疗。有效率达 96.7%。

四、典型病例介绍

黄某,男性,35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25h”就诊。现病史:患者早晨8:00左右开始出现脐周疼痛,呈阵发性,伴有恶心,无呕吐,无嗳气泛酸,无腹泻,无恶寒发热,小便黄,大便调。查体:T:38.4℃,P:78次/min,R:18次/min,BP:130/90mmHg。痛苦面容。右下腹腹肌紧张,麦氏点压痛(+)反跳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數。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4.99×109/L,NEUT%:90.9%。右下腹B超:右下腹阑尾区混合回声包块,考虑炎性包块可能。辨证为湿热瘀滞证,以行气活血、通腑泄热为法,方以大黄牡丹汤加减,方药如下:大黄15g(后下)牡丹皮 10g 赤芍 10g 桃仁 10g 薏苡仁 20g 冬瓜子 15g 厚朴 15g 枳实 15g 水煎服,每日一剂。患者服用药物后第二天开始出现腹痛缓解,连服7天,患者腹痛症状基本消失,血象回复正常水平。随访半年,未见患者阑尾炎复发。

五、体会

阑尾为回肠与盲肠交界处的一条蚯蚓状突起,有时会发炎,称之为“阑尾炎”。既往人们认为它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留下的一段没有生理作用的肠子,所以一旦发生炎症,便将其切除掉。但是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生理学教授劳伦·马丁通过研究最近指出,阑尾在胎儿和青少年时期起有重要的作用。人类胚胎在发育到第11周左右,在阑尾中就已出现了内分泌细胞。胎儿阑尾的这些内分泌细胞,已经产生了种种生物氨和肽激素,以及有助于生物学控制(自我平衡)机制的化合物。阑尾的功能还包括使白细胞对各种抗原或存在于胃肠道的异物产生影响,这样阑尾就有可能抑制破坏血液和淋巴产生的体液抗体反应,促进了局部的免疫功能。阑尾又像胃肠道其它部位很薄的派尔淋巴集合小结构—从肠道内容物中吸收抗原并对这些内容物产生反应。这个局部免疫系统在生物及控制食物、药品、微生物和病毒抗原方面均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当阑尾发生急性炎症时,切勿轻易将其切除,然而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对病人造成不同程度伤害,如产生耐药菌、造成肠道菌群失调等,故发挥中医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势在必得。

急性阑尾炎相当于中医的“肠痈”范畴。中医认为肠痈是由于饮食不节、寒温不适或情志内伤等因素损伤肠胃,导致肠道传化失司,糟粕停滞,积滞生湿生热,致使气血不和,经络雍塞而成气滞血瘀,瘀久化热,热甚肉腐而成痈。由此可见,气滞血瘀湿热郁积于肠道贯穿于肠痈整个发病过程。大黄牡丹汤为治疗肠痈之名方,具有泻热破瘀、散结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肠痈初期,证属湿热瘀滞。方中大黄苦寒攻下,泻热逐瘀,荡涤肠中湿热瘀结之毒;丹皮苦辛微寒,能清热凉血,凉血散瘀,两药合用,共奏泻热破瘀之效。芒硝咸寒,泻热导滞,软坚散结,助大黄荡涤肠中实热;桃仁活血化瘀,兼通便作用,合丹皮散瘀消肿,与大黄合用加强荡涤肠中实热;冬瓜子甘寒滑利,清肠利湿,引湿热从小便而去,善消内痈。原方中加用厚朴、枳实以行气通腑。诸药合用,相辅相成,药到病除,使早期患者能够免除手术之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