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三首完美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三首

教学目的:

1、在了解作者写作的历史背景和生活环境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诗词的含义。

2、领会诗词写景抒情,融情于景的特点。

3、学习诗词语言运用的技巧。

4、培养分析、欣赏诗词的能力。

教学重点:

1、领会诗词写景抒情,融情于景的特点。

2、学习诗词语言运用的技巧。

3、培养分析、欣赏诗词的能力。

教学设想:

1、教学时,可适当向学生介绍一些作者写作本诗词的历史背景和生活环境,便于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诗词内容。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的意境和语言运用的技巧。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诗人写诗好比画家作画。我们读诗就要读出“画意”来,才能体会出“诗情”。请说说,这几首古诗词给我们描绘出哪些图景,各抓住什么景物进行描写的,细阅读品味,说说这几首古诗词表达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学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一、组织学生运用字、词典等工具书自读古代诗词,看课文注释疏通文字障碍,教师释疑。

二、学生集体朗读,要求:

1、读音准确

2、注意节奏、音调、音韵。

三、解题

1、关于作者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县)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北魏贵族后裔,父仲卿,为小官僚。

韩愈是中唐文坛的一位大作家。他一生在政治、哲学、文学方面都有建树,而文学的成就最大。他对中国古代文学最突出的贡献是倡导了唐代的古文运动。

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主要目的是为了继承先秦两汉的散文精神,并与六朝以来的华而不实的骈文相对立。他强调文章内容的重要性,提倡文章要言之有物。主张对古文应“师其意不师其辞”,做到“辞必己出”,“文从字顺”。在韩愈的努力提倡下,古文运动发生了广泛的影响,许多人向韩愈请教,他因之团结了一批知名古文家如樊宗师、李翱、皇甫湜、李汉、沈亚之等,共同努力,抵制了流俗非议,锐意进取。以后又得到了柳宗元的大力支持,古文影响更大,并逐渐压倒了骈文,成为文坛的主要风尚。

韩愈的散文气势充沛,纵横开合,奇譬巧喻,形象鲜明,具有多种多样的艺术特色。他的论说文《原道》、《师说》、《论佛骨表》、《进学解》,赠序《送孟东野序》、《送高闲上人序》,和叙述文《张中丞传后叙》,墓志铭《柳子厚墓志铭》,祭文《祭十二郎文》,以及传奇小说《毛颖传》等,都是公认的名篇,对后代散文创作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韩愈的诗也有独创的成就。他的诗吸取了杜甫诗中某些新特点,把散文篇章结构运用于诗

歌写作;把少量的议论成分引进诗歌中,创造出“以议论为诗”、“以赋为诗”的独特风格,但是也带来以文为诗、讲才学、发议论、追求险怪的不良风气。韩愈的代表诗作有《山石》、《听颖师弹琴》、《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等。

2、张水部这里指的是水部员郎张籍,员外即员外郎,水部是工部四司之一,司的首长称为郎中,副首长称为员外郎。因张籍在其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称呼行第,是唐朝人的习惯。同样的还有刘禹锡,如刘二十八使君。

四、赏析

1、诗歌意译:蒙蒙细雨落在天街润地如酥,草芽青青远看像有近看却无。早春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胜过暮春烟柳笼罩的皇都。

2、赏析:诗的重点是写早春之景,而真正着笔于景的只有开头两句。早春最有代表性的景物是小雨中的草色。小雨滋润大地,小草萌动生机。用“如酥”为喻,让人感到春雨的可贵。“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是全诗最为精彩的一句。草因雨而绿,但初始时不是惹眼的一片碧绿,而是若隐若现,似有似无。后两句转为议论,以对比手法,突出早春的可爱。韩愈将此诗送给张籍,也是为了引逗好友走出家门,去感受一下早春的气息。

诗歌第一句是写早春的细雨,这场细雨如丝如雾,飘飘洒洒,落在“天街”,即京城长安的大道上。春雨滋润万物,催发草木复苏,犹如大自然赐予的乳汁,哺育着万物生长。所以诗人称之为“润如酥”。“酥”本义是奶油,这里形容春雨像乳汗那样细软滑腻,饱含着养分。在春雨乳汁般的滋润下,最早出现的春色在哪里呢?于是,出现了全篇的绝妙佳句:“草色遥看近却无”。在朦朦细雨中,诗人抬眼望去,只见远处的褐色大地上冒出了一片极淡极嫩的绿色,轻如烟,淡于痕,似乎在雨气中飘浮。诗人怀着无限喜悦的心情走近去细看,地上是细细疏疏的新芽,却反而看不出什么颜色。这最早来到人间的春天使者,是那样轻盈、生动,仿佛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在和诗人捉迷藏,充满了盎然生趣。正是“遥看近却无”的草色,象征着大地回春,万象更新的欣欣生意,预示着百花竞放,杨柳堆烟的春天的来临。写到这里,诗人提出一个饶有风趣的问题,究竟是“遥看近却无”的早春景色好,还是杨柳满城,绿色遍野的暮春景色好呢?自然有人喜欢阳春三月,草长花香的日子,然而诗人却选择了前者,道出了“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样富有哲理情趣的诗句:一切美好的事物,最好的时节就是在它的萌生阶段,它正朝着极盛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这个“好”字凝聚着诗人对生活敏锐的洞察力和切身感受,正是早春给荒寒世界披上了第一层新绿,带来了欣欣向荣的生意;正是早春,给自然界抹上一层迷离朦胧的美;也正是早春,给人们带来了无比喜悦和温馨之情。而这一切,到了暮春三月,尽管烟柳满城,却再也没有新鲜感和诱惑力了。诗人这一肯定性的回答,又回到了讴歌早春的诗题,而且显得余味无穷。学习《西江月》

一、对照注释,体会词句意思,整体感知词作。

二、作家、作品

1、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著名爱国词人。他出生于金人统治下的济南。公元1161年,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他力主抗金,屡遭打击,长期隐居江西上饶带湖。他空抱一腔报国热情,壮志难酬,含恨而死。他的词,多抒写抗金爱国的理想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不少是歌咏祖国山河的。艺术风格,以豪放为主。

2、这首词有个题目“夜行黄沙道中”,黄沙,即黄沙岭,在江西省上饶县西,辛弃疾退隐上饶带湖期间,经常行经风景优美的黄沙道中。

三、词作赏析

1、词作意译:明亮的月亮升起来惊动了树枝上的喜鹊,清凉的夜风送来了蝉的鸣叫声。稻花飘里,听着成片的蛙鸣之声,让人想到,它们也在谈论着丰收的年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