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掌握“蕃”“濯”“鲜”等实词的意义和“之”的用法。
2、了解“说”的特点,理解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
3、理解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格。
重难点: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的高洁志趣。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作者的资料,搜集“说”的资料,结合“思考探究”自学课文。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学习目标
二、汇报自学,展示自我
1、介绍作者
周敦颐yí,字茂叔,晚号“濂溪先生”,北宋哲学家,是中国理学的开山鼻祖。他志趣高远,博学力行,品德高尚,为官清廉,不媚权贵。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2、背景
《爱莲说》选自《周敦颐集》。周敦颐做南康郡守时,命人在官衙东侧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作者触景生情,爱莲花之洁白,感宦海之污浊,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
3、关于“说”
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爱莲说”的意思是“论说喜欢莲花的道理”。
三、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疏通生字词,把不理解的字、词、句标注出来。
读准下面重点词语的字音:
蕃( fán )颐( yí)濯(zhuó)淤(yū)涟(lián)
蔓( wàn)亵( xiè)噫( yī)鲜(xiǎn)有闻
2、我会根据给课文划分出朗读节奏。
点拨: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近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解释重点的词语。
可:值得。蕃:多独:只。
自:从。予:我。染:沾染。
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过分艳丽。焉:语气词,相当于现在的“啊”。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不蔓不枝: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蔓:名词用作动词,横生藤蔓。枝: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茎。
香远益清:香气传的越远就越清幽。益:更,更加。
亭亭净植:洁净地挺立。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竖立。
亵玩:靠近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鲜:少。闻:听说。宜:应当。
4、疏通文意。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欢牡丹。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传得越远,就越
清幽;它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
四、布置作业:
一词多义:
下列“之”的用法和意义。
(1)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花之隐逸者也(助词,的)
(4)莲之爱(宾语前置的标志)
词类活用:
不蔓不枝蔓: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蔓。
枝:名词用作动词,生枝杈。
香远益清远: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
清:形容词作动词,显得清幽。
第二课时
一、合作交流,探究主旨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描写莲花的句子。你发现作者笔下的莲具备了哪些品质?
点拨:作者是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描写莲花的。
环境:“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洁身自好。
体态(外在美):“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正直。
香气(外在美):“香远益清”美名远扬。
风度(感受):“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庄重。
2、作者称莲为“花之君子”,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备哪些美好品质?
点拨:“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品质;
“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正直,豁达大度;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美好的姿态气质。
3、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开头却为什么写了菊花和牡丹?这有什么作用?
点拨: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
在作者眼里,三种花都具有象征不同人群的意义。菊花象征避世的隐士,牡丹象征追求荣华富贵的人。莲花象征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君子。
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也是用菊花来正面衬托莲花,用陶渊明来正面衬托他自己。
作者写世人甚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4、你同意作者对菊花、牡丹的评价吗?
点拨:同意,因为“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在作者眼里,三种花都具有象征不同人群的意义。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所以他对菊花、牡丹做出这种评价。
5、和同学讨论一下,如何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
点拨:“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社会上也许会有一些污浊的现实,如果逃避现实,特立独行,不可取,我们要做到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洁身自好。
二、课堂小结
同学们,周墩颐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从而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希望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