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一轮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的特点
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碘的浓度比血液高20~25倍,
说明碘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是从低浓度→高浓度, 即逆浓度梯度。 3.微生物吸收矿物质的特点 不同微生物对不同矿物质的吸收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1)不同微生物的细胞膜结构有一定的差异。 (2)不同微生物对矿物质的吸收有选择性。 (3)不同微生物对各种矿物质的需要量不同。
式,需要消耗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3)如果持续通人O2 ,根细胞对NH4+ 和SO42- 的吸收速 度会在一定水平上达到稳定,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 是 受细胞膜上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 。
法囊藻是一种海生绿藻,下图所示为经 化学测定所得的法囊藻细胞及周围海水 中各种离子的浓度。图中灰色部分表示 法囊藻细胞液中离子的浓度,白色部分 表示海水中各种离子的浓度。请据图分 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法囊藻细胞液中的成分与海水的成分很不相同,如K+和Cl-在 细胞内含量高,而Ca2+和Mg2+在细胞内含量较低。这一事实表明 细胞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具有 选择性 。 (2)法囊藻细胞吸收K+和Cl- 的方式是 主动运输 ,判断依据是 逆浓度梯度由海水向细胞中运输 。 (3)法囊藻细胞吸收K+和Cl- 的方式对活细胞生命活动的意义是 能保证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地选择吸收营养物质 , 这种吸收方式的实现,必须依赖的生理活动是 呼吸作用 。 (4)法囊藻细胞吸收的各种离子数量与海水中相应离子的数量不 成正比例,这与法囊藻细胞膜上的 运载各种离子的载体数量 有关。
4.实验流程
5.实验结论
成熟植物细胞能与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当外界溶液
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当 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发生质壁 分离复原。 6.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
细胞壁伸缩性小 原生质层 细胞渗 内因: → → 具半透性 透失水 (1)原因 原生质层伸缩性大 外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1.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比较
物质出入 细胞的方式 运输方向 是否需要载体 是否消耗能量 被动运输 自由扩散 高浓度→ 协助扩散 高浓度→
主动运输
一般为低浓度
低浓度
不需要 不消耗
低浓度
需要 不消耗
→高浓度
需要 消耗
物质出入 细胞的方式
被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1.质壁分离时间过长,细胞因严重缺水已死亡。
2.外界溶液浓度过高,导致细胞严重失水 而死亡。
分析:腌又咸又脆的萝卜条与糖醋蒜的原理是否 相同?为什么? 不同。 腌萝卜条时,开始时发生质壁分离,后因Na+、 Cl- 经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致使萝卜条又咸又脆。 而腌制糖醋蒜时,因醋酸杀死细胞使细胞膜失去 选择透过性,蔗糖和醋酸进入细胞中。
1.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原因是构
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都是可移动的。 2.生物膜的功能特性——具有选择透过性,原因是膜 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1. 浸入1 M KNO3溶液中 的洋葱表皮细胞,会发生质壁 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 在此过程中,物质进出细胞的 方式先后有 (D )
图例
O2、CO2、H2O 甘 举例 表示曲线 (一定浓度 范围内) 油、乙醇、苯等出 入细胞的方式
红细胞吸收 葡萄糖
小肠吸收葡萄 糖、 氨基酸、 无 机盐等
胞吞
胞吐
2.物质非跨膜运输方式——膜的流动性 条件 细胞摄取或排出大分子和颗粒物质的方式
原理 特点 方向 生物膜的流动性 物质通过小泡转移,需要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 细胞外→内 变形虫吞食食物颗粒,白 细胞吞噬细菌等 细胞内→外
广口瓶中盛有(NH4)2SO4溶液,放 入小麦的离体根后,向瓶中缓缓通 人02。分析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由实验可知,根细胞在同一时间 内,吸收NH4+总是多于SO42-,这 一现象是由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具有选择性或 决定的。
根细胞膜上NH+和SO42-的载体数量不同
(2)若在恒温下进行实验,则随着O2的通入,根的有氧呼 吸加强,实验中可发现根细胞对NH4+ 和SO42-的吸收速 度会改变,表现为NH4+的吸收速度 增快 ,SO42-的吸收 速度 增快 ,这是由于 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是主动运输方 。
宏观上:植物由坚挺→萎蔫 液泡大→小 (2)表现 微观上:质壁分离细胞液颜色浅→深 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1)选择有大的液泡且最好液泡带有颜色的细胞做实验材
料。
(2)滴加蔗糖溶液和清水时,必须在实验桌上进行,不能
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进行。
(3)本实验选用0.3 g/mL的蔗糖溶液(此浓度下既明显出现
实例
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
(1)物质浓度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速率不再随物
质浓度的增大而加快时,主要是因为细胞膜上运输该物 质的载体蛋白的数量有限。主动运输还可能受细胞内能 量供应的限制。
(2)O2浓度
(3)温度
1、对细胞膜的选择性起主要作用的物质是(
不一样,半透膜是物质的透过与否取决于半透膜孔隙直径的 大小 ;生物膜上具有 载体,且不同生物的细胞膜上载体的 种类和数量 不同,构成了对不同物质吸收与否和吸收多少的 选择性。
思考:①如右图,半透膜两侧液 面如何移动? a侧液面上升,b侧液面下降。
因为水分子由单位体积中水分子多的一 侧(即低浓度)向单位体积中水分子少 (即高浓度)的一侧运动。
②a侧液面能无限上升吗? 不能,因为上升到一定程度,半 透膜两侧水分子运动会达到动态 平衡,此时a侧溶液浓度大于b侧, 水分子会产生向左侧渗透的压力, 这个压力与a侧高出的液柱重力平 衡。
注:半透膜两侧浓度差越大,达到动态平衡 时两侧的液面高度差也越大。
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原理:渗透作用 2.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 ②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③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 处于动态平衡。
一.生物膜结构的探索 1.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 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膜是由脂质 组成的。 2.20世纪初,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放入清水中可分离出细胞 膜,化学分析发现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与蛋白质。 3.1925年,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发现其单分子层 的面积是红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细胞膜中的脂质排列为两 层。 4.1959年,罗伯特森电镜下观察暗—亮—暗三层结构,提出蛋 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 5.1970年,红色荧光标记人细胞,绿色荧光标记小鼠细胞,两 种细胞融合,刚融合时一半发绿光,一半发红光,一段时间后, 两种荧光均匀分布——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6.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
2.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有差异吗?有差异
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1.番茄和水稻吸收矿质离子的比较 科学家将番茄和水稻分别放在含有 Ca2 、 Mg2 和 SiO4 4 的
+ + +
培养液中培养,结果及分析如下:
(1)不同植物细胞对同一无机盐离子、同一植物细胞 对不同无机离子的吸收均有差异,说明植物细胞膜 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2)番茄吸收Ca2+、Mg2+多,吸收Si4+少;水稻吸收 Si4+多,而吸收Ca2+、Mg2+少,从营养学角度讲番 茄的补钙效果比水稻好。 (3)水稻吸收水的相对速度比吸收Ca2+、Mg2+的大, 造成培养液中Ca2+、Mg2+浓度上升;番茄吸收水的 相对速度比吸收Si4+的大,造成培养液中Si4+浓度上 升。 (4)植物细胞在同一时间吸收离子和吸水的量不同, 即吸收离子和吸收水是两个不同的过程。
走向高考 ·生物
人教版 ·高考总复习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二单元 第三讲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
第一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渗透作用 1.概念: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 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 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①具有半透膜; ②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思考: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一样吗?。
注:动物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一层 半透膜。 人体细胞的细胞质浓度相当于0.9% Nacl溶液。 水从浓度低的一侧流向浓度高的一侧。
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只要细胞液(液泡中的液体)与 外界溶液之间存在浓度差,就可以发生吸水和失水。 4.探究实验——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 ①发生的条件:成熟的植物细胞(有大液泡、细胞 壁);活细胞(死细胞的细胞膜变成全透性的) ② 质壁分离产生的原因 内因: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 外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
A、细胞质 B、细胞膜
C、原生质
D、原生质层
4.下图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以及它们之间水分流动方向的 示意图。图中三个细胞的细胞液,在浓度上的关系是( B ) A、甲>乙>丙 B、甲<乙<丙 乙 丙 甲
C、甲>乙,且乙<丙
D、甲<乙,且乙>丙
分析:水是由浓度低的一侧流向浓度高的一侧。
第二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
初始浓度
水稻 番茄
0
Mg2+
Ca2+
Si4+
离子
1.水稻培养液中的Ca2+、Mg2+离子浓度为什么会增高? 是不是水稻不吸收反而向外排出呢?
因为它们的吸收速率小于水的吸收速率,所以培养液中浓度 会增加。(低于初始浓度表示:无机盐离子吸收速率大于水 的吸收速率,导致培养液中该离子浓度减少。)
(二)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1、生物膜的主要成分 脂质和蛋白质
2、生物膜的基本支架 磷脂双分子层 3、如何分清生物膜示意图的膜内与膜外? 糖蛋白在生物膜的外侧 4、结构特点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5、功能特性 选择透过性
注:内吞、外排(如分泌蛋白),可以说明膜具有一定的流动 性;主动运输,吸收某些物质、不吸收某些物质可以说明细胞 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4.实例分析结论
(1)细胞膜百度文库其他生物膜一样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它具有的特点是:
①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
②一些细胞需要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 ③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2)物质通过生物膜的跨膜运输,有的是顺相对含量梯度
的,有的是逆相对含量梯度的。 (3)细胞对于物质输入和输出及选择性是通过细胞膜实现 的。
A、主动运输和自由扩散 B、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 C、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D、自由扩散、主动运输、自由扩散
2. 实验中发生了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内,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之 间的空隙充满了 ( B ) A、细胞液 B、蔗糖溶液 C、空气 D、清水 3.在质壁分离实验中,与细胞壁分离的结构是 (
D

质壁分离,又不致杀死细胞)。浓度过高,质壁分离速度 虽快,但不久细胞会因失水过多而死亡,不能再进行质
壁分离复原;浓度过低不能引起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速
度太慢。此外,8%的食盐溶液,5%的硝酸钾溶液等也 可使用。盐酸、酒精、醋酸等溶液能杀死细胞,不适于
成熟的植物细胞和外界溶液组成一个渗透系统
返回
植物细胞的质 壁分离及复原
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中央液泡大小 蔗糖溶液 清水 变小 逐渐恢复 原来大小 原生质层位置 脱离细胞壁 恢复原位 细胞大小 基本不变 基本不变
此实验可以验证:
1.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
2.细胞是处于生活状态还是已死亡。 3.可以测定细胞的渗透压。 (细胞液与外界溶液的关系。)
质壁分离后无法复原的现象
C

A、胆固醇
B、多糖
C、蛋白质
D、磷脂
2、下列哪些物质进出细胞时与细胞中的蛋白质和 ATP 密切相关( B )
① 尿素通过细胞膜
自由扩散
②人的红细胞从血浆中吸收葡萄糖 协助扩散 ③ 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原尿中的Na+ 主动运输 ④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
主动运输 D ①②③④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实验技能——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
1.探究性实验的一般过程: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
题→作出假设→预测结果→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 论→表达交流→进一步探究。 2.假设: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3.预期结果:由于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水分 子可以自由透过,而蔗糖分子不能透过,因此,在清水 中植物细胞的中央液泡会变大,细胞膨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