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30分)

1、1903年出版了一本教育心理学,这本书奠定了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这本书的作者是桑代克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点中阶段论叫做不守恒(属于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成熟的最大特征)

3、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青少年期要解决的主要矛盾: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

4、哪种学习属于有意义性质学习:弄清概念的含义

5、桑代克的理论被称为尝试错误说

6、个体学会对某一特定条件的刺激作出条件反应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句话指的是刺激泛化

7、在孩子表现良好行为后,免除他做家务劳动,可使其良好行为概率增强,这种属于负强化

8、奶奶对偏食的小明说:“你吃完了青菜才能吃鸡腿”,奶奶的教育使用了普雷马特原理

9、一个孩子怕兔子,可先看照片,再远远观望,走到近前,摸兔子,抱兔子,这种消除他害怕兔子的方法属于:系统脱敏法

10、提出最近发展区的心理学家是:维果斯基

11、科尔勃对道德认知的研究方法是通过:道德两难法,海因斯盗药

12、心智技能:配平化学方程式

13、比规则学习更高级的学习方式是:问题的解决

14、扇贝效应出现在固定方程间隔

15、奥斯贝尔强调学生的学习是:接受有意义学习

16、桑代克学习的解释应包括某种动机原则所对应的学习规律

17、心里虚研究指出:通过听觉能记住15%,视觉25%,结合85%,创设教学应遵循丰富性原则

18、买彩票的人受到可变化率强化影响

19、某学校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时,将结果作为教师晋级、降职、解聘依据是:奖惩性评价

20.得到别人赞许的行为就是好的,持有这种观点的个体道德行为属于:好孩子定向阶段。

21.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3~6.7岁解决的主要矛盾:主动对内疚感

22.小李在教师提问时感到紧张,这属于学习的结果

23.安德森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24.共同要素说:强调两种任务中的共同要素在学习迁移中的作用。

25.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经验之间.,属于横向迁移

26.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学习所迁移的不是两个学习情境中的共同成分,而是学习情境的共同关系。

27.谐音联想法属于精加工策略

28.部分强化比连续强化下的行为更有抗消退能力

29.管理良好的课堂意味着有效学习时间更多,能使学习产生更多的学习实际行动,课堂管理目标应是:争取更多的时间学习。

30.后天习得的与文化知识经验积累有关,一生都在增长的智力是:晶体智力。

二.名词解释:(4分*5个)

1.替代强化是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所带来的奖励性后果而受到强化。

2.间隔强化:这种方法是让学生从许多模范人物身上观察和学习“态度”。为了使态度的学习有效,就要让学生亲眼看到或通过电影、电视、书报等媒体观察到模范人物在产生期望行为后,得到的表扬和奖励,使他们间接感受到了对正确态度的强化。

3.代币制:二级强化物也称为代币,使用二级强化物来塑造行为的方法叫代币制

4.教育和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

在说明教学和发展的关系时,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思想,认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为此,在确定儿童发展水平及其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指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水平,或是借助于他人的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即儿童的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5.顺应:是当主体的图式不能适应客体的要求时,就要改变原有图式,或创造新的图式,以适应环境需要的过程。顺应使图式得到质的改变。

6.同化:是主体将环境中的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同化过程是主体过滤、改造外界刺激的过程,通过同化,加强并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化使图式得到量的变化。

7.横向迁移:是指个体把已学到的经验推广应用到其他在内容和难度上类似的情境中。而竖向的迁移,是不同难度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8.发展性评价:其目的是期望通过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点评、讨论、反思,让被评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得到提高,评价结果不与奖惩挂钩,而是为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发现各自的优缺点提供机会,为制订教师发展的目标和对策提供依据。

9.教师期望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人们基于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分类:1、自我应验效应。原先错误的期望引起把这个错误的期望变成现实的行为。

2、维持性期望效应。认为学生将维持以前的发展模式。

三.简答题(6分*5个)

(一).简述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

1983年,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他认为智力由七种独立成分或模块构成,分别是: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音乐的智力、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关系智力、反省智力、自然观察能力。加德纳强调,这几种都是各自独立的、不同类型的智力,而不是同一种智力的不同成分,每一种智力代表了以大脑为基础的一个能力的模块,这也是加德纳和传统智力理论的一个根本区别。

加德纳智力理论的创新在于突破了传统的智力范畴,提出了多维智力的理念,并相应引发了人们对教育、人才、智力开发、教育评价的思考;另外,既注重神经生理学证据,又不忽视社会文化作用,也使得其理论更具说服力。因此,其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对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都有极大的影响力。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化发展理论

1. 埃里克森强调社会文化背景的作用,认为人格发展受文化背景的影响和制约,提出了他的发展的心理社会理论。他把发展看作是一个经过一系列阶段的过程,每一阶段都有其特殊的目标、任务和冲突。各个阶段互相依存,后一阶段发展任务的完成依赖于早期冲突的解决。埃里克森认为每一阶段的发展中,个体均面临一个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到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埃里克森把人的心理发展分为 8 个阶段:

(1)信任对怀疑(2)自主对羞怯(3)主动感对内疚感(4)勤奋感对自卑感(5)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6)友爱亲密对孤独(7)繁殖对停滞(8)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

2.理论的评价:优点:埃里克森对对人的心理研究,既注重社会因素,也注重文化因素。不是只考虑一时心理发展的某一个方面,而是考虑各个方面的关系;不是只研究某一个年龄阶段,而是涉及人的一生。缺点:其理论有过份强调本能,相对忽视人的意志理智等高级心理过程。在发展中的作用的倾向,其发展阶段的划分,以及每一个阶段矛盾的确立。是否合理,是否适合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存在争意。

3.社会化发展理论的教育含义

(1)帮助学生适应勤奋和自卑危机(2)适应同一性和角色混乱危机

(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人的学习主要是观察学习。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是指通过

他人及其强化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

应,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作为观察者没有外显的操作。

班杜拉把强化分为三种形式,分别是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直接强化是指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

替代强化是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所带来的奖励性后果而受到强化。

自我强化是指人能够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

强化或者处罚自己

(四)、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综述)

所谓认知发展是指个体自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事物的认知及面

对问题情境时的思维方式与能力随年龄增长而改变的历程。

1.认知建构学说

他用四个基本概念阐述他的认知建构学说,即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

(1)图式,即认知结构。(2)同化,是主体将环境中的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

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3)顺应(4)平衡

2.认知发展的影响因素

皮亚杰将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种要素进行了分析,将之归纳为四个基本因

素。

(1)成熟(2)经验(3)社会环境(4)平衡化

3.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左右)(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

算阶段(7岁一11岁)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五).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正强化、负强化与惩罚的区别)

(1)正强化与负强化

正强化:个体在作出某种反应之后,给予一个愉快刺激(如某种奖励、奖

品等),从而增强其类似行为出现的概率。

负强化:个体在作出某种反应之后,让孩子摆脱厌恶刺激(撤销惩罚),

从而增强其类似行为出现的概率。回避条件作用与逃避条件作用都是负强化的

条件作用类型。

(2)惩罚和消退

惩罚: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之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体罚、谴责等)

以消除或抑制类似反映的过程,称作惩罚。

惩罚与负强化有所不同,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

发生的概率,而惩罚则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消退: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

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消退是一种

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已达到消除某种

行为的目的。因此,消退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

(六).动作技能形成阶段理论。

1.操作的定向阶段

操作的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

的过程。虽然操作技能表现为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但学员最初必须了解做什么、

怎么做,即首先要掌握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不同于操作技能,前者形成的

是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后者是实际的操作活动方式。

2.操作的模仿阶段

操作的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其实质是将头脑中

形成的定向映象以外显的实际动作表现出来。因此,模仿是在定向的基础上进

行的,缺乏定向映象的模仿是机械的模仿。

3.操作的整合阶段

操作的整合即把模仿阶段学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

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通过整合,一方面动作水平得以提高,动作

结构趋于合理、协调,动作的初步概括化得以实现;另一方面,学员对动作的

有效控制逐步增强。

4.操作的熟练阶段

操作的熟练是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

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操作的熟练的内在机制在大脑皮层中

建立了动力定型,即大脑皮层的概括化的、巩固的暂时神经联系。

(七).心智技能形成阶段理论。

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提出了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阶段说,即原型定向、原型操作、

原型内化。

1.原型定向阶段

原型即事物的原样,心智活动也有其外化的物质原型,即实际的操作活动

程序、实践模式。原型定向即了解这种实践模式,了解动作结构,各动作成分

及其顺序等。该阶段学员主要是在头脑中形成程序性知识。通过原型定向,

学员在头脑中形成了有关活动方式的定向映象,而这种定向映象一旦建立,它

就可以调节以后的实际心智活动,同时也是心智活动得以产生的基础。

2.原型操作阶段

原型操作即根据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把头脑中建立起来的动作程序以外

显的方式付诸实施。在该阶段,活动方式是物质化的,即以外部语言、外显的

动作,按照活动模式一步步展开执行。

学员在该阶段的活动是展开的、外显的,并经常借助于外部言语的引导和

外部辅助手段。学员尚不能摆脱实践模式,而是依赖实践模式进行活动。

3.原型内化阶段

原型内化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借助于内部言语,学员

可以在头脑内部进行程序化的心智活动,而且能够以非常简缩、快速的形式进

行。

(八).教学环境的教育功能

(一)教学环境与学生发展

1.教学环境影响学生的认知与情绪

教学环境的研究成果表明,学生的认知与情绪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学

环境的影响。

2.教学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与行为

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主要是在学习情境中实现的,积极的教学环境因

素,如教师的高期望、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活跃的课堂气氛、新异的环境布

置等都有助于学习动机的激发。

3.教学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效率

教学环境中的室内温度、教师期望、师生关系、群体规范等都可以直接影

响到学习的结果。

(二)教学环境与教师发展

1.教学环境能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①学校的物质环境,影响主要是通过是否满足教师教学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一

些基本物质需求而实现的。②学校领导的工作方式与作风,学校领导的工作作

风和领导方式是直接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重要环境因素。

2.教学环境能影响教师的教育态度

①校风,良好的校风可以有效增强教师对教师角色的认同感,有利于教师形成

积极的教育态度;

②学生的定型期望,学生对教师在课堂情境中的行为表现出一种比较固定的看

法,这种看法就是学生对教师的定型期望。

3.教学环境能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

①物质环境因素,各种教学物质设施和条件是教师借以达成教学目标、施展教

学才能和抱负的物质依托。这些物质环境因素能否满足教师工作、生活的需要,

直接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②教学时间安排:a教学时间的安排要符合教师的身体条件、b教学时间的安

排要符合教师这个职业的工作规律。

(九)、迁移的理论(综述)

1> 形式训练说——官能心理学

人类大脑的许多区域代表了不同的官能,人的心智是由许多不同的官能组成的。

通过练习可以增强力量,这些能力在各种活动中都能发挥效用。

2> 相同要素说——桑代克,伍德沃斯

桑代克提出了相同要素说。一种学习之所以能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是因为两

者有相同的元素。此处的相同元素必须是不折不扣的共同因素,强调任务本身的共同

性。

伍德沃斯后来把相同要素说改为共同要素说,在两种活动中有共同的成分才能发

生迁移。

3>概括说——贾德(类化说)

反对相同要素说,认为“两个活动之间存在共同成分”——迁移的必要条件,而

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概括出两种活动的共同原理。

4>关系转化说——格式塔心理学家

认为迁移不是由于两个学习情境有共同成分、原理或规则而自动产生的。而是由

于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关系的结果。人迁移的是顿悟,即两个情境

突然被联系起来的意识,能否了解到手段——目的之间的关系。

5>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伯尔

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一切有意义学习必然包

括迁移。

影响学习迁移的三个认知变量:

可利用性:在原有知识结构中找到适当的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知识

巩固性:提高巩固性就能促进学习

新旧知识的可辨别性:相似之处,利于同化;不同之处,新知识独立保存。

(十).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之间的关系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认识,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和原理的描述,它容

易被人意识到,而且能够明确的用词汇或其他符号将其系统表述出来,而程序性知识

则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如:怎样推理,决策等等,它是与一定的问题相联系的,

在一定的问题情境面前,他会被激活,而后被执行,他们是由信息加工的角度公开的,

但他们在实际的学习和问题解决活动中是相互联系的,陈述性知识常可以执行某个实

验操作程序提供必要的信息,是创造的基础,在学习中学习程序性知识的基础,反过

来,程序性知识的掌握也会促进陈述性知识的深化,对学习陈述性知识有重要的意义。

(十一).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柯尔伯格运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来推断儿童的道德发平,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

品德发展理论:

(一)前习俗水平(0-9 岁)

儿童的道德观念是纯外在的,儿童是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

定的行为准则的。这一水平包括着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惩罚和服从取向这阶段的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

坏及严重程度。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处罚。没有真正的准则概念。

第二阶段:朴素的享乐主义或工具性取向

这阶段的儿童为了获得奖赏或满足个人需要而遵从准则,他们认为如果行为者最

终得益,那么为别人效劳就是对的。人际关系被看作是交易场中的低级相互对等的关

系。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东西。他们能部分地根据行为者的意向来

判断过错行为的严重程度。

(二)习俗水平(9-15 岁)

这一水平的儿童为了得到赞赏和表扬或维护社会秩序而服从准则,有维持这种秩

序的内在欲望;规则已被内化,自己感到是正确的。因此,行为价值是根据遵守那些

维护社会秩序的规则所达到的程度。

第三阶段:好孩子取向

尊重大多数人的意见和惯常的角色行为,避免非议以赢得赞赏,重视顺从和做好

孩子。儿童心目中的道德行为就是取决于人的,有助于人的或为别人所赞赏的行为。

他们希望被人看作是好人。这时儿童已能根据行为的动机和感情来评价行为。

第四阶段: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

这个阶段的儿童注意的中心是维护社会秩序,判断某一行为的好坏,要看他是否

符合维护社会秩序的准则。

(三)后习俗水平(15 岁以后)

这一水平又称“原则水平”,它的特点是道德行为由共同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普遍

的道德准则支配,道德标准已被内化为他们自己内部的道德命令了。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

这一阶段的道德推理具有灵活性。他们认为法律是为了使人们能和睦相处,如果

法律不符合人们的需要,可以通过共同协商和民主的程序加以改变,认为反映大多数

人意愿或最大社会福利的行为就是道德行为。

第六阶段:良心或原则取向

他们认为应运用适合各种情况的道德准则和普遍的公正原则作为道德判断的根

据。背离了一个人自选的道德标准或原则就会产生内疚或自我谴责感。

意义:发现了人类道德发展的两大规律,一个是由他律到自律。他律到自律和情

绪鉴定,并且提出道德教育必须符合儿童心理的发展。理论的不足:在于强调道德认

知而不是道德,因而不能作为学校实施道德教育的根据。

(十二)职业道德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1)职业理想(2)职业态度(3)职业责任(4)职业技能

(5)职业纪律(6)职业良心(7)职业荣誉(8)职业作风

(十三)如何培养人的创造力

1. 学校教学策略:(1)营造鼓励创造的环境;(2)培养创造型的教师队

伍;(3)培育创造意识,激发创造动机;(4)开设创造课程,教给创造技

法;(5)发展和培养创造性思维;(6)塑造创造性人格。

2.创造力培养的一般措施:(1)广开思路;(2)远距离联想;(3)多中

心注意;(4)类比推理;(5)克服紧张;(6)集体讨论;(7)心理安全。

四.论述题(10分*2个)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什么?包括什么?

行为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学习过程是有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

的联接从而获得新经验的过程。强化在刺激——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

它包括:1.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巴甫洛夫通过研究狗的进食行为时发现,狗吃到食物时,会分泌唾液,这是自然

的生理反应,不需要学习,这种反应叫无条件发射,引起这种反应的刺激是食物,称

为无条件刺激。如果在狗每次进食时发出铃声,一段时间后,狗只要听到铃声也会分

泌唾液,这是作为中性刺激的铃声由于与无条件刺激联结而成了条件刺激,由此引起

的唾液分泌就是条件发射,后人称之为“经典型条件作用”。

2.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桑代克根据“饿猫逃出迷笼实验”,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

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渐减少错误——再尝试而形成的,因此把他自己

的观点成为试误说。这是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

桑代克根据自己的实验研究得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规律。

(1)准备律。(2)练习律。(3)效果律。

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种: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

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经典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

约。强化是一种操作,其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强化物则是一

些刺激物,他们的呈现或者撤除能够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

率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人的学习主要是观察学习。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是指通过他人及

其强化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而在这一

过程中,学习者作为观察者没有外显的操作。班杜拉把强化分为三种形式,分别是直

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二).认知发展理论是什么

皮亚杰把认知发展视为认知结构的发展过程,以认知结构为依据区分心理发展阶

段。他把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左右)

客体永久性,是指当某一客体儿童事业中消失的时候,儿童知道该客体并非不存在

了,本阶段儿童还不能用语言和抽象符号为事物命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