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红楼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标目蝶恋花

忙处抛人闲处住,百计思量,没个为处欢。白日消磨断肠句,世间只有情难诉。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汤显祖是明代成就最高的,影响最大的剧作家。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别号若士,晚年自号茧翁,自署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一生经历嘉靖,隆庆,万历三个时代。

一、坎坷的仕途。

1、拒权相廷揽而不第,二拒张居正,敬谢张四维,中时行。

2、太常寺博士→广东徐闻县任小吏典史→浙江遂昌知县

3、归隐临川玉茗堂,家居二十年卒。

二、徘徊于儒道释之间

1、汤显祖的“至情”论主要是源于泰州学派,同时也渗透着佛道的因缘

2、对汤显祖思想和人格形成产生深刻影响的有三个人:业师罗汝若,亦师亦友的达观和尚,

素所服膺的李卓吾先生。

3、汤显祖的《答管东溟》:“如明德先生者,时在吾心眼中矣,见以可上人之雄,听以李百

泉之杰,寻其吐属,如获美剑。”

三、人生的“至情”论

1、从宏观上看,世界是有情世界,人生是有情人生。

2、从程度上看,有情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至情”。

3、从途径上看,最有效的“至情”感悟方式是借戏剧之道来表达。

第二节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

《牡丹亭惊梦》原来姹紫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王思任《牡丹亭叙》若士自谓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

一、《牡丹亭》的题材渊源

1、《牡丹亭》的蓝本: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

2、汤显祖对话本的加工改编

杜宝和“教读”:突出强调他们的卫道士立场。

杜、柳门第:柳梦梅被改写成普通书生。

杜丽娘个性:强调突出她的叛逆性。

还魂后的故事发展:杜、柳二人经历了种种曲折。

二、《牡丹亭》的剧情梗概

1、《牡丹亭》标目

2、各目内容概要。

3、《牡丹亭》的结构缺陷

全局五十五出,结构显得松散冗长,部分内容与爱情主线游离,最后柳梦梅中状元,皇帝下旨完婚的结尾,构想亦属平庸。

青春版《牡丹亭》改编后的结构:上本“梦中情”,中本“人鬼情”,下本“世间情”。

三、人物性格冲突

1、《牡丹亭》不仅仅写了外在事件的矛盾扭结,更写活了人物形象,描摹出主要人物不断发展着的性格。并使得隐性而内在的戏剧冲突渐次升级。

2、杜丽娘与小丫头春香、年轻书生柳梦梅构成了全剧冲突的正方。

3、构成本局内在冲突的反方阵营中主要有南方太守杜宝和老塾师陈最良两人。

杜丽娘

1、杜丽娘是剧中的主角,是一个爱美、爱生命、爱自由的女性形象。

2、《西厢记》中的崔莺莺还缺乏独立行动的能力,一举一动都离不开红娘的帮助,杜丽娘

则全靠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探索着通向自由解放的人生之路。

3、这也是杜丽娘这一文学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1)苦于幽闺,乐于梦境

由官宦之家的千金小姐,发展到勇于追求爱情,这是杜丽娘性格的第一度发展。

幽闺环境:压抑、束缚。

“他日嫁一书生,不枉了谈吐相称。”

“他日到人家,知书达理,父母光辉。”

她周围人物是杜宝,陈最良之类的。

乐于梦境:爱美、爱自由、期待爱情。

(2)因情而死,为情而生

杜丽娘怀抱着爱情理想,在“凄凉冷落”的现实中悒郁而死,杜丽娘不是死于爱情被破坏,而是死于对爱情徒然渴望,这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清醒看法。

杜丽娘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能为情而死,而表现在死后面对胡判官据理力争,表现在身为鬼魂而对情人柳梦梅一往情深,最终历经艰难为情复生,这是杜丽娘性格的第二度发展与升华。(3)捍卫爱情,勇于抗争

杜丽娘性格的第三度发展表现在对历经劫难,终得团圆之胜利成果的保护和捍卫。

“前夕鬼也,今日人也;鬼可虚情,人须实礼。”

比还魂前更为勇敢和坚定。

春香

1、小丫头春香是一位活泼可爱的人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春香正是杜丽娘性格中调皮、

直率层面的外化。

2、春香的引导与陪衬,使得杜丽娘更为仪态万方,内含丰富。

柳梦梅

1、书生柳梦梅的性格基调是痴情,钟情与纯情。

2、拾到美女像便想入非非,以图像叫唤出真身来,此谓之痴情。

3、此前在梦中便与素昧平生的杜丽娘结合,此谓之钟情。

4、旅居过程中又与女鬼幽会使之起死回生后又对她忠心不二,此谓之纯情。

杜宝和陈最良

1、杜宝主要代表顽固不化的封建统治阶级。

2、陈最良则代表着陈腐迂阔的封建教化。

四、《牡丹亭》的语言特色

1、“文采派”之首:华丽浓艳,意境深远。

好用前人没用过的辞藻,爱用前人没用过的语法,下场诗全部采用唐诗而无不如意;对待细微末节,也如狮子搏兔,全力以赴。

2、改进骈四俪六的状况,不因重文采而轻视本色。

汤显祖早期戏曲里,仆人说话也是四六句的对句,这个状况在《牡丹亭》里有了很大的改进。

3、人物语言更符合各自身份。

4、缺陷。

使用大量冷僻典故;生造词汇难以理解;有时不恰当使用方言俗语。

五、浪漫主义风格

1、奇幻与现实的紧密结合,强烈的主观精神追求,浓郁的抒情场面,典雅绚丽的曲文铺排,都体现出《牡丹亭》较为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和多重艺术魅力。

2、《牡丹亭》是一部兼悲剧、喜剧、趣剧和闹剧因素于一体的复合式。这种悲喜交融,彼此映衬的戏曲风格,正是富有中国戏曲特色的浪漫精神的具体呈现。

六、文化警示意义

1、以情反理,反对处于正统地位的程朱理学,肯定和提倡人的自由权利和情感价值,褒扬有情之人。

2、崇尚个性解放,突破禁欲主义

3、在商业经济日益增长、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的新形势下,对于正在兴起的个性解放思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三节汤显祖的影响

一、汤显祖影响下的剧作家

1、“玉茗堂”派别

一大批剧作家从剧本的立意构思到曲词的风格融铸,都刻意模仿汤显祖的剧作,如吴炳、孟称舜、洪升和张坚等人。

2、对《牡丹亭》的改编

沈璟曾改《牡丹亭》为《紫钗记》为《新钗记》

臧懋循《牡丹亭》、冯梦龙《风流梦》、徐日曦《牡丹亭》、徐肃颖《丹青记》等剧,都是对汤显祖原作的直接改编。

二、汤剧的社会影响

1、娄江女子俞二娘:批注《牡丹亭》,十七惋愤而终。

汤显祖:“何自为情死,悲伤必有神。一时文字业,天下有心人。”

3、内江女子:“吾生平慕才,终将终身,今老丑若此,命也。”

4、冯小青:“冷雨幽帘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

5、杭州演员商小伶:没作杜丽娘《寻梦》、《闹殇》诸剧,真若身其事者,缠绵凄婉,泪痕

盈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