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之以“诚”处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庸之道之以“诚”处世

苏勇

【摘要】

中庸是孔子的思想方法论.其核心是,在承认事物矛盾对立的前提下,为人处事要“执中”、“用中”.其“中”不是绝对的,而是随着时间和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何为“中庸”,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即不偏是“中”,不变是“庸”.孔子说:“过犹不及”,就是强调做人做事“中”最好.

中庸思想在现代人处理个人与社会、家庭、朋友、同事、异性交往等关系中有着积极的作用.

《中庸》第22章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大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第25章又说:“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己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故时措之宣也.”这强调人与人之间交往得以“诚”为重.从而在为人处事中,达到“中和”.这是为人处世的基本方法,是实现和谐的基本途径.

《中庸》强调“诚”,认为“诚”是实现“中庸之道”的关键,将“诚”看作是世界的本质,人的本性,先天的道德原则.中庸思想以“至诚”为做人的准则.胡宏说:“诚成天下之性,信立天下之有.”诚是当下成正之性、成人之性、成物之性的条件.所以本文浅谈“诚”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关键词】

中庸真诚至诚人际交往

【正文】

中庸思想体现了事物自身的内在规律.反映在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对于现在人的身心发展,协调人际关系等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至诚”符合中庸之道,是道德品行最理想的境界.只有对自己真诚,才有可能在与人交

往中对别人真诚,用“至诚”去解决矛盾.这样就会赢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赢得别人的信任.

人际关系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真诚”与否,你只要做到了真诚,别人也就会待你真诚.只要天下人都将真诚作为交往中的规范,就没有人会做出违反规则的事了.你来我往,融融乐乐,不亦乐乎?真诚是一个人最大的也是最值得骄傲的资本,没有人能将真诚置之脑后;真诚是自我完善的根基,是与人交往的发端和最终的归属.如果没有真诚,人性和事物就无法达到统一,也就无法谈及家庭和谐、社会和谐.我们只有先做到了自我完善,而且能“至诚”,我们才能在人际交往中做到自我,不偏不倚,合乎中庸之道.你所得到的就是你应该得到的,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毫无怨言.和谐至此,又何乐而不为呢?只要自我修养达到“至诚”,则可以感动他人,成就所想成就的事.此《中庸》所谓“至诚至我”.

诚实可以使一个人在实际与人交往谋事的时候,保持正直不阿,保证自己不被世事所迷惑而失去本性.诚实是人生中无可替代的财富,是人与人之间处好关系和人的尊严方面的财富.诚实作为人性中第一美德,懂的人多,做的人却极少.有人把诚实作为一种遮掩丑陋的面具,而实际上却是一肚子坏水,想方设法地要怎样算计别人,对朋友口是心非,结果可想而知.这种人没一个朋友,如果有,也都是一些不好的朋友.人与人之间,都应彼此能够坚守诚心,能够以诚与人相处,能够以诚为契合点,而不是互相揣摩心计、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不是互相掩盖、相互利用,那世间还有什么事不能办到呢?人际交往、处世怎么会不和谐呢?如果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缺少了诚实,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人不是单独一个个体,不可能与世隔绝,与人相处的地方很多,虽然别人不可能都是诚实的,但只要自己先做到了,那就行了.“以诚换诚”,只要你用诚心待人,别人一样会用诚心待你,你也就有更大的可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而将那些有可能在交往中发生的矛盾用“诚心”软化,从而得到最完满的解决.有人也许因一时的侥幸,以欺骗待人而得到一粒芝麻,他也很有可能因此沾沾自喜,以为捡的了个大便宜,孰不知,用至诚可以得到一个大西瓜.诚实会给一个人带来长远利益,这种利益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我们可不要用自己的诚心去做买卖.

真诚待人、恪守信用是赢得人心、提高亲和力的道德前提.只有做到了诚信,才能得到别人更多的帮助和支持,也才能更好地获得成功的机会.一个人要打扮,只需装扮自己的外表,这很容易.但在修养自身方面,要做到诚信的确很难.这就需要用心去做到诚信.我们不要觉得困难而放弃它.

在与人交往时,坚持以诚待人,以诚取信于人,恪守中庸之道.说话办事要都能够做到恰如其分,不偏不倚,以诚信立身,对人待事要由衷而做,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样,我们的社交就会变得平和,人与人之间也就变得更加和睦.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缺乏诚实、不讲信用,是没有办法得到别人的信任的.这样的人在社会上也就举足艰难,在社会上也就无法立足.一个人能欺骗一件事,不能欺骗所有事;能欺骗一个人,不能欺骗所有人;能够欺骗一时,不能欺骗万代.

荀子强调:即使是普通的言谈也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即使是一般的举止行为也一定要恪守诚信,不效法世俗的欺骗,不自以为是.

诚信不只是对自身而言,对别人更应如此.“诚于心”是“信于外”的前提条件.只有先做到自我“诚信”,不做有违自己良心的事,不说有违自己良心的话,才能做到对他人诚信,他人也才会待你以诚.

人作为一个社会人,在与人交往时要时刻记着自己是社会的一员.如何让自己在人际关系中既符合自己的意愿而又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呢?这就得先端正自我,找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在实际交往中,以诚待人处世.

人际关系不是要你怎样用谎言或欺瞒去取悦于人,而是要求你用对自己的真诚去对待他人.只有如此,你在与人共事的过程中,才会得到欺诈的人所不能得到的.请用真诚作为你的座右铭.我们生活在这世界上,我们不能永远靠欺骗而生存,因为没有永远瞒得住的谎言.

在与人相处的时候,总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错误.有的人犯了错就强词夺理,拼命找借口,甚至为求自保,而在背后诋毁他人.其实犯了错后只要能真诚对待,能改正过来就行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然而说起来容易,真正能承认错误的人少之又少.社会上不是圣人越来越少,而是能够承认错误的人越来越少.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并不是他没有缺点,不犯错误,而是他能真诚地去对待,而且能适时地改过,并能够为后人提供借鉴,警示后人不能重蹈覆辙,不能犯同样的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