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转占地球磁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自转与地球磁场起源的试验基础

与实验模型的分析研究

本文通过对大量自然现象的观察与研究,设计试验,在试验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大地电流、地球自转、地球磁场起源模型。应用已知的理论知识通过严谨的论证,理论计算,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较科学地解释了地球自转机理,地球磁场起源,厄尔尼诺、地壳运动等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地球磁场强弱变化,地球磁场南北翻转以及地球磁场局部异常等自然现象。由于实验条件、本人水平及文章篇幅有限,尚有许多不完善和需要改进论证的地方,请各位同仁不吝提出批评指正,本人将不胜感谢!

【摘要】4℃以上的常温热能直接转换为电能试验,大地电流,地球磁场起源理论,地球自转速度的动力来源,地核高温的能量来源。

【关键词】地球自转,地球磁场,大地电流,大阳风,等离子体,地壳运动,厄尔尼诺现象,温度梯变,热传导与电能逆传导的动态平衡。

【引言】有关地球磁场的起源,厄尔尼诺、地壳运动等自然现象至今还没有完善的令人信服的理论体系,更缺乏试验基础,许多解释仅仅停留在假设的基础上,与一些自然现象以及已知理论有很多矛盾的地方。本人在多年观察分析大量自然现象的基础上设计试验,并取得成功,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全新大地电流,地球磁场起源理论。为彻底解决能源危机,消除地壳运动引起的火山爆发,地磁翻转,厄尔尼诺现象的危害找到了新的研究方向。

【作者简介】祖岗,男,1972年8月出生,毕业于山西农业大

学,山西省灵丘县纪委监察局干部,业余物理爱好者,多年来在业余时间至力于常温热能转化为电能,地球磁场的起源,大地电流的试验与研究。

1、大地电流

1.1. 4℃以上热能直接转变成电能试验

理论上能量之间可相互转换,如果常温热能可以通过某种途径直接转化成电能,将会对世界目前的能源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1、大于4℃海水的热能产生电能,电能将取之不尽;2、可提供大量清洁能源;3、可完美解决地球升温与能源需求日益增加的矛盾。4、为地磁的起源学说提供试验基础。因此下面这个将常温热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小实验具有极高的研究及应用价值。

1.1.1.实验目的:常温热能直接转化成电能

1.1.

2.实验原理:能量之间可相互转换

1.1.3.实验材料:

a、恒温箱;

b、电流表;

c、铜导线;

d、冰块;

e、磁铁两块;

f、铜丝;

g、电子温湿计;

h、塑料板;

i、塑胶管

1.1.4.实验步骤:

1.1.4.1.把两块磁铁N极S极相对用塑料板固定,间距0.2CM左右,如图(一)所示。

1.1.4.

2.用铜丝编成略小于磁铁1/2宽,厚1.5MM,长略小于磁铁口长的两片铜丝网,并与电流表连接,如图(二)所示。

1.1.4.3.把与电流表连接的铜丝网固定在两磁铁中间,如图(三)所示。

1.1.4.4.自制恒温箱,长×宽×高(2M×2M×1M),在恒温箱铜

内壁涂0.1mm的明矾石层,并用导线将铜板与电流表联结,在恒温箱内安臵电子温湿计并在恒温箱底部放臵适量冰块,在恒温箱右下部开口并固定磁铁,如图(四)所示。

1.1.4.5.在恒温箱顶部开口与塑料管连接,如图(四)所示。

1.1.4.6.当恒温箱内温度降至4℃,环境温度>20℃,湿度>85%时,可以开始实验。

1.1.4.7.向塑料管吹热气(少量、间断),连续吹气约半小时后,可以观察到电流表跳动,有电流产生。

1.1.4.8.当吹过几次气以后,即使停止吹气,当环境温度>20℃时,也能观察到有间断的电流产生。

1.1.4.9.可观察到几小时后在磁铁口有少量的冰产生而恒温箱内的温度仍保持在4℃。

1.1.4.10.从实验得出结果,外界>4℃的热能直接转化成了电能。

试验证明:电能有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转移的趋势。

1.1.5.注意事项

1.1.5.1.保温箱不能太小,越大效果越好,

1.1.5.

2.恒温箱温度控制最为关键,大于4℃或小于4℃都不能产生电流,

1.1.5.3.臵于磁场中的铜网比铜棒的效果好,

1.1.5.4.磁铁开口不能太大,越小越好,

1.1.5.5.磁铁不能太小,

1.1.5.6.环境温度最好在20℃以上,

1.1.5.7.事先在恒温箱底部放臵适量冰块,实验成功率可极大提高,

1.1.5.8.给磁铁口套上塑料管吸气(环境温度>20℃)比吹气效果好,

1.1.5.9.环境温度越高,电流越大,

1.1.5.10.恒温箱内湿度太小,实验不能成功,最好控制在90%—85%。

1.2.地球内部的高温区向地壳的低温区热传导与地壳低温区热能以电能的方式向地球内部高温区转移能量的能量动态平衡从世界各地对地球大地电流的观察分析证实大地电流确实存在,由于大地电流在地球表面的不稳定性,关于对大地电流是如何产生的?能量来源是什么?电能是以何种方式在什么地方释放?至今还没有定论,笔者认为之所以几十亿年来地核内部保持2000--5000℃的高温不变,是由于地核的高温区向地壳的低温区不断的热传导与地壳低温区以电能的形式向地核高温区释放能量之间的动态平衡造成的,并且以这种方式太阳能、地表热能与地球内部热能也达到交换目的。

1.2.1地球每年吸收的太阳能能量级

我们已知地球每平方米接收大约1367PW的能量,地球接受太阳能约 1.76×1017W,平均每年接收太阳能为 1.76×1017×365×24×3600=5.55×1024焦耳,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定律每年地球向外辐射的能量约为:E=5.67×103×2854×4×3.14×(6.4×106)2=1.75×1023焦耳。也就是说每年地球接收太阳能的数量远大于地球向外辐射出的能量。除少部分被植物吸收转化为化学能,风能,地球大气、水圈的短波辐射,地球每年至少吸收5×1024焦耳的太阳能量。根据质能方程,地球每年增加5×1024/9×1016=5.56×107千克重量,根据基尔霍夫定律计算,地球表面平均温度至少达到60℃以上,才能达到吸收太阳能量与地球辐射出的能量平衡。这就证实了地核的高温能量来源最终为太阳能,太阳能除一小部分被地球植物转化为化学能,大部分以电能的形式转移至地球内部,在地球内部超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经过漫长的岁月把太阳能以质量的方式贮存起来。

1.2.2 大地电流的方向以及回路问题

太阳能被地球以电能形式转移并以质量方式贮存,并且地球内部高温区向地表外部低温区热传导的能量,也以电能的方式向地球内部转移并达到平衡,那么电能是如何传导的?方向、回路是何种形式?笔者通过大量模拟试验,得出统计上的结论,地球大地电流在朝向太阳的一面大约地球面积1/3的地方,太阳能被地球吸收以电能的方式转移到地心。电流回路:向阳地面→地心→两级地表→向阳地面。而背阳的一面电流回路却相反。地球两极→地心→赤道→两级,如图所(七)所示。

2、大地电流形成地球磁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