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及其抑制剂的分子机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导。包括:
刺激心肌组织的细胞生长及正性变时、变 力效应;
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分裂、增殖,收缩血 管平滑肌;
刺激交感神经增加神经递质的释放刺激血 管加压素及醛固酮分泌释放,控制水及尿 钠排泄。
AT2受体可能与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饮 水行为的调节以及组织修复有关。
可能还参与脑血流的自动调节,介导内 皮细胞合成NO。
复过程中 (3) 激素: 糖皮质激素,雄激素,内皮素,生长因子 (4) 药物:
ACEI
(四)血管紧张素
(14肽)
血管紧张素原
肾素
(10肽)
血管紧张素Ⅰ
ACE
血管紧张素Ⅱ
(8肽)
(五) 血管紧张素受体
1. 命名
AT。 亚型则在右下角加上数字。
如AT1、AT2……等。 2. 分布
(2)NADH/NADPH氧化酶激活途径 NADH/NADPH氧化酶 e O2 超氧阴离子
SOD
脂质过氧化物
H2O2
歧 化
生长相关基因表达 PLA2、MAP激酶等途径
(二)AT2受体后的信号传导途径
三、RAS的生物学作用
(一) 血管作用
1. 收缩血管(肾、肠系膜、冠状血管)
AngⅡ AT1(交感神经末梢突触前膜)
第一节 RAS的生物学
一、RAS的生物化学 (一)肾素renin 为天冬氨酸或酸性丝氨酸蛋白水解酶。 靠近肾小球入球小动脉壁上的颗粒细胞(球
旁细胞)合成 前肾素原(preprorein) 进入血液 释放 球旁细胞 储存 肾素 降解为有活
性的
促进肾素合成和释放的调节因素
(1)肾内机制 ①肾小球入球小动脉灌注压降低(<11.33kPa) ② 远曲小管中Na +浓度降低 (2)神经机制 肾交感神经张力增高 (3)体液机制 AngⅡ浓度 ,血浆Na+ ,K+ ,ADH浓度 , 雌激素 ,孕激素 。
作为心血管生长刺激因子促进原癌基因(cfos,c-jun,c-myc)表达,引起血管增生、 重构。
(二)促进心肌肥厚
机制:
促进内皮细胞内皮素-1 mRNA表达;
促进心脏去甲释放;
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增加TGF-β1释放, 继而促进心脏胞外基质蛋白合成、冠脉 血管平滑肌和心肌细胞增殖;
活化PKC途径而增加Ca2+浓度,诱导心肌 细胞凋亡。
(4)细胞内机制 胞内Ca2+ ,细胞内cAMP浓度{多肽(AM)、
腺苷酸环化酶(AC)活性增加、磷酸二酯酶 (PDE)活性抑制、多巴胺}。 AngⅡ可产生强大负反馈作用而抑制其释放。
肾素在RAS中的作用 促进AngⅡ合成,为AngⅡ合成的重要第一步,
使血管紧张素原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Ⅰ。
(二)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及其 抑制剂的分子机制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包括: 肾素 血管紧张素原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血管紧张素 血管紧张素受体。
RAS是循环内分泌系统。
RAS存在于许多局部组织。 如血管、脑、心、肾、肾上腺等组织。 以旁分泌腺、自分泌腺和胞内分泌方式
调节器官、细胞的功能。
此外,还参与生长、细胞增殖、凋亡和 不同组织的再生。如抗细胞增殖、调节 细胞凋亡的过程。
AT的作用类型及特点
分型 作用类型
AT1 G蛋白偶联受体
与配基亲和力
AngⅡ>AngⅢ
特异性激动剂

特异性拮抗剂
Losartan
EXP3174
SKF108566
放射性受体
[3H] Losartan
[3H]EXP985
[3H] SKF108566
对巯基保护剂的影响 亲和力消失
信号转导机制
IP3/DAG↑ cAMP↓
基因
359个氨基酸,7 个跨膜区
AT2 - AngⅡ=AngⅢ CGP42122 PD123117 PD123119
亲和力增强 cGMP↓ PTPase↑
363个氨基酸
二、RAS的信号传导途径
肝、脑、肾中的α2球蛋白。 血管紧张素原合成和释放的调节因素
(1) 促进:胰岛素、 AngⅡ 、雌激素、
糖皮质激素、甲状腺素、炎症。
(2) 抑制:肾素
血管紧张素原在RAS中的作用: 为血管紧张素的合成原wk.baidu.com。
(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
为二肽羧肽酶或肽基二肽酶。 广泛分布于全身,主要以胞外酶形式存在于各
种细胞膜上。其中血管内皮细胞膜上最多。 基本功能: (1) 水解去掉AngI羧基端的二肽-His9和Leu10,
使AngI(10肽) AngⅡ(8肽) (2) 降解缓激肽,也降解脑啡肽、神经紧张素、
P物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
影响ACE合成和释放的调节因素 (1) 遗传因素 (2) 疾病: 结节病,甲状腺毒,心肌梗死,炎症和修
磷酯酰 胆碱
③激活PLA2: Ang Ⅱ (稍慢、较持久途径-几分 钟内激活,持续30min)
前列腺素
激活
PLA2 水解
膜磷 脂

环氧酶途径 花生四烯酸 放
白三烯
羟基二十碳四烯酸
脂氧素
2. 酪氨酸磷酸化和MAP激酶通路
3. 受体脱敏和信号传导域的建立
4.长时信息活动:氧化状态的调控
(1)PLD反应途径
AT1:血管、肾上腺、心、肝、脑、肾。 AT2:胚胎组织、脑组织、肾上腺髓质、
子宫、卵巢。
AT1受体亚型组织分布
心脏
1A>>1B
肺、肝、脑 1A>>1B

1A>1B
动脉
1A>1B
肾上腺
1A>=1B
脑垂体
1 B >1 A
3. AT1的生物学特性 所有已知的血管紧张素Ⅱ作用都是通过AT1
促进NE释放
2. 舒血管反应
AngⅡ 内皮细胞AT1 3. 缓慢升压效应
释放EDRF/NO、 PGI2
局部AngⅡ引起。
4. 间接调节血管平滑肌的生长
通过刺激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ODGF)、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 )、碱性成纤维 细胞生成因子(bFGF )等生长因子的释放 而产生。
(一)AT1受体后的信号传导途径
1.磷脂酶的激活路径(早期)
水解
①磷脂酶C(PLC)
PIP2
生成
IP3、DAG
(快速、短暂途径-
几秒钟内激活,2分
钟内恢复)
激活PKC,胞内储存Ca2+释放
激活
水解
② 激活PLD: AngⅡ
PLD
(稍慢、较持久途径-几分
钟内激活,持续1h)
激活PKC DAG 水解 胆碱、磷脂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