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件】第1章-就业形势与政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处理好择业、就业、创业的关系,更好的实现自 己的人生价值与理想。
课程性质: 通识必修课 课程安排: 17学时
总成绩: 1、平时成绩,占30%;
2、考试成绩,占70%。
平时成绩: 1、出勤
2、课堂表现
考试成绩: 求职材料
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就业环境与形势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环境
1、大众化教育(大众化就业)
三峰叠加 • 中国城镇化不断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 生产密集型企业用人标准较低,导致就业高峰 • 大学毕业生逐年增长,导致就业高峰
四大矛盾 • 数量矛盾(政府企业单位用人少,应聘人多)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共有1395845
人报名,共有1277219人通过审核,平均竞争比为53∶1,最热职位竞争比为 2315:1。 • 质量矛盾(所需人才多,但真正人才又少) • 结构矛盾(企业所需专业型人才但专业人才又不做专业的工作) • 路径矛盾(企业大都通过人才市场或网上招聘,但毕业生很多又都通过关系介绍)
✓ 坚持正确的竞争原则 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而不是尔虞我诈、相互诋毁、弄虚 作假、瞒天过海。要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诚实守信。
✓ 保持良好的竞争心态 参与竞争就难免要受到挫折。保持良好的竞争心态,认真分析失败的 原因,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择业目标,鼓足勇气,争取新的机会。
10种不健康的求职心态: 羞怯心理、仕途心理、攀比心理、依靠心理、依附心理、 乡土心理、保守心理、低就心理、厌世心理、造假心理
2017、2018、2019、2020年——???
第二节 大学生“就业难”成因与对策
一、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难”?
1、社会环境与培养学校方面 (1)社会舆论导向有待修正 (2)教育体制改革相对滞后 (3)用人体制性障碍还未完全消除 (4)就业信息渠道还不够畅通 (5)用人单位对学历、层次和学校名气存在偏见
树立起“就业、择业、再创 业”职业选择策略,现实出发选 择自己的求职道路。
勇于面对竞争的观念
✓ 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 把外在的压力变为内在的动力、主动竞争的思想准备、积极参与应聘
✓ 培养雄厚的竞争实力 竞争实力是综合素质的体现,包括思想品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 质、身心素质等等。竞争实力是在大学生活中逐步培养起来的。
• 2015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自主创业人群的月收入为5131元,三年后为11882 元,涨幅为132%,明显高于2015届本科毕业生平均水平(半年后为4042元 ,三年后为7441元,涨幅为84%)。2015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自主创 业人群的月收入为4601元,三年后为9726元,涨幅为111%,明显高于2015 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平均水平(半年后为3409元,三年后为6005元,涨幅为 76%)。
56%在校期间曾担任过学生干部; 60%以上有过兼职经历。
(2016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 告)
大学生就业形势峻,大学生应该怎么做?
3 转变择业观念
从实际出发,树立大众化的 就业观。
二三线城市急需大学生这样 的高素质人才,民营、中小企业 等还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
还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 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 掘潜能。还可以将眼光投向西部, 西部地区锻炼成才。
(1)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基本职能:
➢ 依法组织市场,根据法律和市场规范运作; ➢ 维护进入市场的供需双方合法权益,使双方在市场中处于完全平等
的地位,保证公开和公正地进行双向选择; ➢ 监督运作过程和达成协议的合理合法性; ➢ 在双方出现争议时,依法据理进行调节。
(2)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类型:
➢ 各高等学校的校内大学生就业市场; ➢ 校际联合的大学生就业市场; ➢ 省、市、区主管毕业生就业部门设立的地方大学生就业市场; ➢ 中央部门所属院校的行业大学生就业市场; ➢ 各大经济区的区域性大学生就业市场; ➢ 教育部设立的全国大学生就业市场; ➢ 无形的就业市场。主要表现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通过报刊、电
1995年:开始实行大学生市场就业制度
1992年:完全自主择业试点。国家 机关精简分流、国有企业改革,拉
动了学生们的就业标准。
1999年:第一次高校扩招
2003年:第一次就业高峰
目前
毕业生就业市场及就业机制
大学生就业市场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供需见面,双向交流、双向选择的 市场,是毕业生就业涉及的各种关系的总和。
任课老师 办公室
QQ
张冰 综合办公楼220 121931844
第一章 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政策
???
?啃老 ?就业
?深造
?创业
本专业就业
跨专业就业
升本 考研
本专业考研 跨专业考研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帮助同学们了解就业形势、相关政策法规,树立 正确的择业观,学习求职方法技巧,作好求职择业准 备,适应社会职业需求。
五种“新迹象” •事业单位实施用人招考制度 •事业单位编制缩减 •经济发达地区相继出台户口限制措施,人事编制使用显现本土化倾向 •研究生就业高峰到来,挤占本专科生就业空间 •毕业生就业市场“整体倒流”现象更加显著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
(一)一次就业成为历史的遗迹,短期就业和多次就业成为就业 的主流脉象
• 2018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内离职率最高的十个专业
2018届大学毕业生中,98%的本科 生和99%的高职高专生发生过主动 离职,主动离职的主要原因是“个 人发展空间不够”(本科:46%, 高职高专:44%)、“薪资福利偏 低”(本科:43%,高职高专: 48%)。 2015届大学毕业生毕业三年内平均 为2.2个雇主工作过,与2014届三 年内(2.2个)持平。其中本科毕 业生的平均雇主数为2.0个,低于 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平均雇主数( 2.4个)
逃不出的天通苑,挤不动的5号线。
天通苑,位于北京五环外,占地48万平方米,16个分区,645栋楼。地 铁五号线3站地铁从中而过,江湖人称“睡城”,传说中人口70万的亚 洲第一社区……
5、往届毕业生对应届大学生冲击较大
一、就业失败者 二、边看边干者 三、就业困难的大学生
“3+4+5” 冲击大学生就业市场
(二)就业全国化成为趋势 (三)报考“公务员”行情火爆 (四)学历提升持续“高烧” (五)新兴就业形式蔚然成风 (六)自主创业兴起
麦可思《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2016-2018届高职高专各专业大类毕业生就业率
2018届大学毕业生月收入排前十位的主要专业
在高职高专专业大类中,2015届毕业生三年后月收入 最高的是电子信息大类,为6901元,高出该专业大类 半年后月收入(3673元)3228元,涨幅为88%;三年 后月收入最低的是文化教育大类(5160元),高出该 专业大类半年后月收入(3227元)1933元,涨幅为 60%。 2015届高职高专生毕业三年后在“信息传输、软件和 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的月收入最高,为7610元,高 出半年后在该行业类就业的毕业生月收入(3830元) 3780元,涨幅比例为99%。 2015届高职高专生毕业三年后从事“经营管理”职业 类的月收入最高,为8064元,高出半年后从事该职业 类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月收入(4148元)3916元,涨幅 比例为94%。
其次,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 职业分析。自我分析即通过科学 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兴 趣、气质、性格和能力等进行全 面分析,认识优势与特长、劣势与 不足。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应该怎么做?
2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就业能力
同等条件下,企业往往优先考虑 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
这就需要我们在就业前就注重培 养自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
2、毕业生方面 (1)就业观念保守,回报期望过高,就业盲目性大 (2)综合素质不高,社会适应能力较差 ①沟通能力 ②逻辑思维能力 ③自立能力
亚洲开发银行汤敏先生,认为:
➢ 原因1:我国目前的高增长、低就业增长模式
亚洲开发银行研究表明:中国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的GDP只增加就业 0.12%个百分点(亚洲最低)。
➢ 原因3:大学生就业观念的问题
很多大学生都只愿意留在大城市就业、只愿意去大企业、 政府机关就业。可以理解,但是当大中城市没有这么多工作 机会时,就要去探索别的机会了。因此要有新的就业观念。
二、大学生就业形势峻,大学生应该怎么做?
1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哈佛大学研究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 想。我们一旦确定自己理想的职 业,就要依据职业目标规划自己 的学习和实践,并为获得理想的 职业做好积极准备。
这是因为我们的增长模式中过多的强调大企业、高新技术等,而没有 把扶植中、小企业真正的做好。我们的银行仅给大企业贷款,而不愿意给 中小企业贷款,这些都是造成我们高增长、低就业的根本原因。在美国, 中小企业解决了75%的就业需求。
➢ 原因2:教育本身的原因
中国的经济、社会都在快速发展,但是我们的教育基本上没有很大的 变化。培养出的学生不适应社会的需求,不适应企业的需求。
媒体眼中的大学生就业形势:
2006年——大学生“就业的寒流” 2007年——大学生“就业的冬天” 2008年——大学生“就业的雪灾” 2009年——大学生“就业的地震” 2010年、2012年——大学生“就业的海啸” 2013年——大学生“就业史上最难年” 2014年——大学生“就业史上更难年” 2016年——“史上更难就业季”
• 2015届毕业即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中,三年后有44.8%的人仍坚持自主创 业(即存活率为44.8%),比2014届(46.2%)低1.4个百分点。
• 2015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内自主创业主要集中在教育业(19.8%)。2015届高 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内自主创业主要集中在零售业(14.8%)。
• 2.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人群月收入优势明显
在高职高专专业大类中,2018届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专业相 关度最高的是医药卫生大类(90%),其次是土建大类(71% );最低的是旅游大类、轻纺食品大类(均为51%)。 2018届大学毕业生选择与专业无关工作的主要原因是“专业 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本科:38%,高职高专:32% ),其次是“迫于现实先就业再择业”(本科:21%,高职高 专:26%)。 2015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1%,比 2015届半年后(66%)低5个百分点,与2014届三年后(61% )持平。其中,2015届本科生毕业三年后的工作与专业相关 度为65%,比半年后(69%)低4个百分点;2015届高职高专 生毕业三年后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56%,比半年后(62%) 低6个百分点。
• 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情况
• 1.毕业三年后有6.2%的大学生在自主创业,创业存活率下降
• 2018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7%,较2014届(2.9%)略有下降。其 中,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3.6%)高于本科毕业生(1.8%)。
• 有6.2%的2015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内自主创业(本科:3.9%,高职高专: 8.4%)。
能发挥自己作用的职位就是“体面职位”!
第三节 就业制度的沿革
1977年:“分配什么, 就服从什么”
1980年: “学生军”时代开始,国家政策开始松动, “坚决服从”的坚冰开始融化
1985年:毕业生有40%的“指导性 计划”
1987年:国家保证计划分配的最后一届学生
1989年:国家正式宣布学生可以 “双向选择”,“工作找我,我找工作”
2、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影响就业的增长空间
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客观上会对劳动者就业总体规模产生 挤压效应。
传统支柱产业改革的重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部分行业持续 低迷及产能过剩将造成结构性失业和转型性失业。
3、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
4、毕业生的素质能力、就业期望与企业需求存在反差
择业观与人才需求错位: 自身偏好、职业成熟度不高、职业生涯无规划。 求高薪、求舒适、求名气的心态仍较普遍。
高校持续多年扩招,导致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 (2018年中国毛入学率是48.1%,2019年超过50%)
近1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万人)
850
820
830
795
800
770
749
750
727
699
700
680 660
650
611
631Leabharlann 600550500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