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善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学院
09人资2W 09213213 孙莉霞
人性综述
——向善是社会的主流
人的本性是善还是恶,是一个古老而始终没有确定答案的问题。

以孟子和荀子为代表的性善论和性恶论貌似大相径庭,实则殊途同归。

人的本性只有善或恶两种选择吗?不论东方还是西方,从很早的古代开始,就有许多贤哲圣人对此进行过探讨。

在中国,从殷商时期就已存在关于人性的争论,到春秋战国逐渐成为重要课题,其流派概括地说有性恶论、性善论、性无恶无善论、性有恶有善论及性三品论等。

而在西方,性恶与性善从古希腊时期开始就争论不休。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首先提出性恶学说,文艺复兴时期的马基雅维利和启蒙运动时期的霍布斯都是性恶论的代表人物;与此相对应,性善论这方有卢梭等人;另外还有唯理的狄德罗、把人性和社会性联系起来的黑格尔、把人性生物化的实用主义以及完全否定人性存在的存在主义等派别。

但是争来争去,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出统一的答案。

是人性太复杂,人类至今为止的认识能力尚不足以揭示人性的本质,还是人性问题根本就不存在,或者它像“上帝存不存在”等问题一样根本就是哲学上的伪问题?
讨论人性的善恶之前,首先必须明确我们要以怎样的原则和逻辑去分析,在此先提出几点不得不涉及的问题: 1)人究竟有没有本性? 2)何谓善,何谓恶? 3)本性的“本”从何算起?4)人性是否具有道德属性,是价值负载的,还是中性自在的? 5)人的本性是固定不变的、永恒的、还是在不断变化、任人改造的?
一.人究竟有无本性
这个问题逻辑上虽放在最前面,但却是最难回答的。

人究竟有没有本性?既无法用客观物质实证,也无法通过逻辑推理得出。

但是我们如果不回答这个问题,后面的推论都是无意义的。

中国古代的周易自早提出“易有两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对世间生物的最初本质作出的初步判断,这里的“易”可以解释为自然的变化规律,也可以理解为抽象的“气” ,“两仪”代表阴阳,然后衍生出世间万物。

之后儒道两家承袭了周易思想,老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本原为“道” ,和“易”的内涵相似,而荀子也认可物质的本原为“气” 。

到宋代的二程朱熹提出“天地之性”或“理”为人的本性。

西方古希腊时期的苏格拉底、柏拉图等认为人的本性是“不死的灵魂” ;亚里士多德认为本性是不带任何价值倾向的“第一本体” ;康德与黑格尔则把人性归为“先验自我” ;现在很多西方哲学家则发展综合前人观点,提出人性是情欲、理智和自由意志的综合体。

虽然西方一些流派曾以人性是不断变化的、非固定的,或人性是白板一块没有任何先存之物为由而否定人性的存在,都是站不住脚的。

从人类发展这么长的历史经验和前人总结的智慧看来,人应该是有本性的,正如世间一切物质总有其特有的本质一样。

然而,无论提出这些观点的学家对人性的善恶是何评断,我们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易”、“道”、“气”、“理”、“灵魂”、“第一本体”、情欲理智和自由意志,共通的地方却是暗示人性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没有任何倾向性的实体。

所以在争论人性是善是恶的同时,我们不妨给自己留条后路,那就是不排除人性最初是白纸一般无善无恶状态的可能性。

二.何谓善,何谓恶
善恶并非从来就有的,它们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产生于人与人交往的需要,是一种社会道德评价,是维持社会稳定平衡的必要标准。

动物界是没有善恶的,它们没有道德义务,处于一种前道德状态。

对于动物,无论是狮子残杀鹿,还是鳄鱼偷袭小鸟,我们都不会去评价它们谁善谁恶,只会说这是自然的生存法则。

而对于人,我们会把一个杀人犯批为恶人,把舍己为人者捧为善人。

这就是社会在起作用,是社会共存的需要使然。

善恶既是人际关系的产物、社会的产物,不免带有主观性。

加上它们是对人的思想行为的评价,没有实存之物做载体,所以它们的定义从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并非说善恶就是飘忽不定的,就整个人类社会来说,出于群体的共识,善恶也有其上下限,只是说在这个范围里,才具有一定的可变性。

一般来说,从社会角度,有利于多数人利益的为善,有损大众利益的为恶。

从个人角度,自身性情的完善之为善,性情中仍存在许多缺陷(这种缺陷未必有危害性)之为恶。

但总的来说,善恶都是与社会联系起来的,没有人与人的交往,没有人与人结成的社会,没有社会调节的需要,怎会有善恶之说?由此推知,必然是先有社会存在,才有善恶之分。

三.本性的“本”从何算起
人们一直都在探讨人性一开始是善还是恶,但是似乎忽略了一个更该先解决的问题——“一开始”是什么时候?本性的“本”从何算起?本性究竟包括哪些内容?这里有三个可选答案:从每个个体的人出生那一刻算起;从每个人(无论孩童还是成人)的最内心深处算起;从人类最原始的状态算起。

人是社会的动物,除了生下来的那一刻,之后的所有时间无时无刻不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也就是说,人性除了刚出生那一刻,就不可能排除社会性而独立存在。

这时的人性必然会逐渐染上社会的印记,这时的人性还算不算人的本性?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性一般来说至少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借鉴现代西方一些学者的观点,人性又可以看作由欲望和理性组成,欲望就代表着自然属性,理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特有的,也是在社会状态下存在的,属于社会属性。

那么,究竟人们寻求的人的本性是指排除任何外界干扰的最单纯最单纯的自然时刻,还是包括了自然和社会属性在内的综合体?
假定一:
我们如果要排出所有后天的干扰,从最原初的状态说起,即必须研究刚出生的婴孩,但是婴孩又不会说话不会表达,而我们研究如此抽象的人性当然离不开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的分析,所以对于基本没有表达能力的婴孩,我们无从下手。

但是我们仍可以大致推知,如婴孩一样不受任何后天干扰的状态,必然是排除了社会因素作用的状态,也就是单纯的自然属性。

既然排除了社会性,那么依附于社会存在才产生的善恶的定义就英雄无用武之地了。

这里假定的逻辑是:人的本性必须排除社会性,有社会的印迹不算本性,但是要判断本性是善是恶有必须在社会规则的框架内进行,结果就是——一旦你给本性贴上善或恶的标签,本性霎时变成不是本性,而染上社会性的色彩,本性与善恶根本不能共存于同一个空间内。

那么人的本性还需要争什么是善是恶么?
假定二:
要钻研不受任何外来影响的人性状态似乎不现实,人生来就注定和社会捆绑在一起,社会是人之为人的必要条件。

人性中的区别于动物的因素必须通过社会的作用才能显现,因而抛开社会性来谈论的不是人性,而是动物性。

人作为动物,原本只有生存欲求,为了生命的运转很多需求必须得到满足,这是每个生命体必然的属性,即便是非动物的花草树木也一样。

为了生存就会产生诸多相应的行为,这些行为是自然属性的表现,作为动物共同的自然属性,没有善恶之分。

社会形成后,在人的本原行为中,才有添加进许多只在社会中存在的行为,这是社会属性的表现。

之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交互影响,互相渗透。

因此,讨论人性本善或本恶,要看这些自然性与社会性是善是恶,也即是看欲望与理性。

有人会问,你凭什么说人性中只存欲望与理性?我要说明一下。

欲望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是动物都会有欲望,自然属性中的食欲、性欲、求生欲,加上社会发展后赋予人在社会中的诸多其他欲求,有膨胀了的食欲性欲等自然欲求,也有社会独有的一些精神层面的欲求。

至于理性,那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征,是由人脑的特殊结构和社会的作用构造的,正如荀子所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有义”。

这个义就是理性的意思。

因此欲望和理性是人性中的两大主要因素。

欲望和理性本无善恶,它们不带有任何价值标签,是中性自在物。

洛克提出“白板说”后,有不少西方流派(如理性主义和存在主义)借口由此推出人性是根本就不存在的,这是诡辩的。

人的本性是白纸不代表人没有本性。

白纸仍是客观存在的材料,只是没有染色,没有被贴上任何标签。

只要材料存在,就可以被任意塑造。

这里的材料就是指欲望和理性这些中性自在物。

但是为什么会有后来的善行或恶行呢?虽然人的本性中并没有善恶,但是由于欲望和理性的存在,所以人性一开始就存在或善或恶的倾向。

当欲望得不到满足时,而且他的后天道德教化没有达到使他认识到如何正确平衡自身欲望与社会规则的矛盾时,他也许就会做出为了满足自身欲望而“行恶”的行为;而当他的理性通过后天教化得到发扬,大到足以盖过欲望的恣意横行时,他在很多时候就能约束自己的违背社会规则的行为,不去触犯公众和他人的利益,这时候就表现为“善行”。

这里的善恶很多时候并非是有意为之,而是情势所迫;同一种行为,在这种情势下是恶,但在另一种情势下也许就不算是恶。

一般来说,在社会允许范围内的对基本生存欲望的满足不会造成“恶”,只有超出基本需求范围的欲望才有可能成为恶的根源。

但是也有例外,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即便是基本欲望的满足也很难简单评判究竟是善是恶,例如几个人在海上遇险,只有一件救生衣,这时如果得到救生衣的那个人为了生存而没把救生衣让给别人,你能断定他是恶的或非恶的么?特殊情势下,自保自存的欲望引起的行为,既不属于善,也不属于恶。

所以,欲望和理性不是善恶本身,只是善恶可能萌发的源泉。

这样看来。

后天的社会教化和社会氛围的熏陶对于塑造人性是很重要的,但是注意,是塑造人性,不是塑造人的本性!
假定三:
除了以上两者,本性还可以被视为不断变化发展的东西。

在原始社会,当人类还处于刀耕火种的自然状态时,生存是人类最大最急迫的需求,因而本性更多表现为动物性。

后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的意义越来越重大,影响也越来越深入骨髓,人性已经不可能排除社会而单独提出了,这时人性就包括了所有社会中应有的道德评价和价值标准,负上了道德义务,它不再是中性自在而是价值负载。

即便如此,谈论善恶也必须遵循发展的观点。

早期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人为了生存动物性表现的多些,这时候若以现在的标准衡量,那时人性本恶论似乎比较有道理,而到了越来越接近现代社会,人们对于精神层面的东西追求更多了,文明的发展社会的复杂化,也对人际关系的调节提出了更大要求,这时候人的本性也许就更多表现为善。

但我们其实并不能这样判断,因为善恶与否应该以当时社会的道德观为标准,像在原始社会,如果一个男人强行与一个女人交合,你能说他是在施行强暴么?你能说他在行恶么?当时社会根本没有这样的道德标准,我们以现在的眼光来衡量是不是很可笑?
上面三个从不同方面进行的假定,却都同样指向了一个结论:性善或性恶其实是无谓的争论,人性本来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善恶的形成是后天影响的结果,善恶的标准也不是绝对固定的,人性也随着历史不断变化。

要对人的本性做出一个相对普遍适用的定性,最好的结论就是“人性白纸说”。

四.孟子与荀子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都各有道理。

不过西方除了卢梭等人以外,似乎主流的判断还是性恶论。

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笛卡儿、康德、黑格尔,以及基督教里的原罪说。

性善论与性恶论的区别在于,性善论既可以是个价值判断也可事实判断;性恶论只能是事实判断,因为不会有人去宣扬人应该行恶。

但是二者都有缺陷,性善论容易使人放松对人性弱点的警惕,不利于社会法制的建立;性恶论则容易把别人引向悲观,丧失对人性对社会的信心。

只有白板论,既承认人性有善恶的双重倾向,不放松外在约束的警惕,又没有在一开始就把人性打入死牢。

然而我们最终发现,不论性善论还是性恶论,它们貌似大相径庭,实则殊途同归。

它们的目标都是为了使社会更好地整合,约束人们的行为,达到“至善”。

本性善者,虽生来善良也还要注意防范恶的侵袭,正如孟子所说“苟得其养,无物不长”。

性本恶者,通过后天的修炼也可以变恶为善,达到善的境界,“化性起伪”是性恶论给人类留的一条救赎之路,正如荀子所说“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

我们还应看到,孟子和荀子同为儒家的两大传人之所以会提出相反的理论,和他们所在的时代也有很大关系。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司马迁评价孟子说:“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

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又说孟子“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

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所谓“所如者不合”与“迂远而阔于事情”,是说孟子的学说主张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相差太远,孟子被认为是过于理想化了。

对于荀子:“荀卿,赵人。

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

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

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

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

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

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

”所谓“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说明到荀子时社会现实更趋恶化,更不容提出过高的理想。

所以,他们的出发点和价值导向其实并无差别,是现实的差异使得两人采取了不同的形式宣扬向善的观点。

结语
我们为什么非要把人性分出个善恶才罢休呢?人性就是一张可以随意涂鸦的白纸,人人生来平等,我们重视后天的教化,修养心性,才能达到善的境界。

世上没有生而的圣人。

但是无论人类历史上出现了多么震颤人心的恶行,我们都不应失去对人性的信心,向善始终是人类精神的主流,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和价值所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