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善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学院

09人资2W 09213213 孙莉霞

人性综述

——向善是社会的主流

人的本性是善还是恶,是一个古老而始终没有确定答案的问题。以孟子和荀子为代表的性善论和性恶论貌似大相径庭,实则殊途同归。人的本性只有善或恶两种选择吗?不论东方还是西方,从很早的古代开始,就有许多贤哲圣人对此进行过探讨。在中国,从殷商时期就已存在关于人性的争论,到春秋战国逐渐成为重要课题,其流派概括地说有性恶论、性善论、性无恶无善论、性有恶有善论及性三品论等。而在西方,性恶与性善从古希腊时期开始就争论不休。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首先提出性恶学说,文艺复兴时期的马基雅维利和启蒙运动时期的霍布斯都是性恶论的代表人物;与此相对应,性善论这方有卢梭等人;另外还有唯理的狄德罗、把人性和社会性联系起来的黑格尔、把人性生物化的实用主义以及完全否定人性存在的存在主义等派别。

但是争来争去,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出统一的答案。是人性太复杂,人类至今为止的认识能力尚不足以揭示人性的本质,还是人性问题根本就不存在,或者它像“上帝存不存在”等问题一样根本就是哲学上的伪问题?

讨论人性的善恶之前,首先必须明确我们要以怎样的原则和逻辑去分析,在此先提出几点不得不涉及的问题: 1)人究竟有没有本性? 2)何谓善,何谓恶? 3)本性的“本”从何算起?4)人性是否具有道德属性,是价值负载的,还是中性自在的? 5)人的本性是固定不变的、永恒的、还是在不断变化、任人改造的?

一.人究竟有无本性

这个问题逻辑上虽放在最前面,但却是最难回答的。人究竟有没有本性?既无法用客观物质实证,也无法通过逻辑推理得出。但是我们如果不回答这个问题,后面的推论都是无意义的。中国古代的周易自早提出“易有两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对世间生物的最初本质作出的初步判断,这里的“易”可以解释为自然的变化规律,也可以理解为抽象的“气” ,“两仪”代表阴阳,然后衍生出世间万物。之后儒道两家承袭了周易思想,老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本原为“道” ,和“易”的内涵相似,而荀子也认可物质的本原为“气” 。到宋代的二程朱熹提出“天地之性”或“理”为人的本性。西方古希腊时期的苏格拉底、柏拉图等认为人的本性是“不死的灵魂” ;亚里士多德认为本性是不带任何价值倾向的“第一本体” ;康德与黑格尔则把人性归为“先验自我” ;现在很多西方哲学家则发展综合前人观点,提出人性是情欲、理智和自由意志的综合体。

虽然西方一些流派曾以人性是不断变化的、非固定的,或人性是白板一块没有任何先存之物为由而否定人性的存在,都是站不住脚的。从人类发展这么长的历史经验和前人总结的智慧看来,人应该是有本性的,正如世间一切物质总有其特有的本质一样。

然而,无论提出这些观点的学家对人性的善恶是何评断,我们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易”、“道”、“气”、“理”、“灵魂”、“第一本体”、情欲理智和自由意志,共通的地方却是暗示人性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没有任何倾向性的实体。所以在争论人性是善是恶的同时,我们不妨给自己留条后路,那就是不排除人性最初是白纸一般无善无恶状态的可能性。

二.何谓善,何谓恶

善恶并非从来就有的,它们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产生于人与人交往的需要,是一种社会道德评价,是维持社会稳定平衡的必要标准。动物界是没有善恶的,它们没有道德义务,处于一种前道德状态。对于动物,无论是狮子残杀鹿,还是鳄鱼偷袭小鸟,我们都不会去评价它们谁善谁恶,只会说这是自然的生存法则。而对于人,我们会把一个杀人犯批为恶人,把舍己为人者捧为善人。这就是社会在起作用,是社会共存的需要使然。

善恶既是人际关系的产物、社会的产物,不免带有主观性。加上它们是对人的思想行为的评价,没有实存之物做载体,所以它们的定义从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并非说善恶就是飘忽不定的,就整个人类社会来说,出于群体的共识,善恶也有其上下限,只是说在这个范围里,才具有一定的可变性。一般来说,从社会角度,有利于多数人利益的为善,有损大众利益的为恶。从个人角度,自身性情的完善之为善,性情中仍存在许多缺陷(这种缺陷未必有危害性)之为恶。

但总的来说,善恶都是与社会联系起来的,没有人与人的交往,没有人与人结成的社会,没有社会调节的需要,怎会有善恶之说?由此推知,必然是先有社会存在,才有善恶之分。

三.本性的“本”从何算起

人们一直都在探讨人性一开始是善还是恶,但是似乎忽略了一个更该先解决的问题——“一开始”是什么时候?本性的“本”从何算起?本性究竟包括哪些内容?这里有三个可选答案:从每个个体的人出生那一刻算起;从每个人(无论孩童还是成人)的最内心深处算起;从人类最原始的状态算起。

人是社会的动物,除了生下来的那一刻,之后的所有时间无时无刻不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也就是说,人性除了刚出生那一刻,就不可能排除社会性而独立存在。这时的人性必然会逐渐染上社会的印记,这时的人性还算不算人的本性?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性一般来说至少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借鉴现代西方一些学者的观点,人性又可以看作由欲望和理性组成,欲望就代表着自然属性,理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特有的,也是在社会状态下存在的,属于社会属性。

那么,究竟人们寻求的人的本性是指排除任何外界干扰的最单纯最单纯的自然时刻,还是包括了自然和社会属性在内的综合体?

假定一:

我们如果要排出所有后天的干扰,从最原初的状态说起,即必须研究刚出生的婴孩,但是婴孩又不会说话不会表达,而我们研究如此抽象的人性当然离不开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的分析,所以对于基本没有表达能力的婴孩,我们无从下手。但是我们仍可以大致推知,如婴孩一样不受任何后天干扰的状态,必然是排除了社会因素作用的状态,也就是单纯的自然属性。既然排除了社会性,那么依附于社会存在才产生的善恶的定义就英雄无用武之地了。这里假定的逻辑是:人的本性必须排除社会性,有社会的印迹不算本性,但是要判断本性是善是恶有必须在社会规则的框架内进行,结果就是——一旦你给本性贴上善或恶的标签,本性霎时变成不是本性,而染上社会性的色彩,本性与善恶根本不能共存于同一个空间内。那么人的本性还需要争什么是善是恶么?

假定二:

要钻研不受任何外来影响的人性状态似乎不现实,人生来就注定和社会捆绑在一起,社会是人之为人的必要条件。人性中的区别于动物的因素必须通过社会的作用才能显现,因而抛开社会性来谈论的不是人性,而是动物性。

人作为动物,原本只有生存欲求,为了生命的运转很多需求必须得到满足,这是每个生命体必然的属性,即便是非动物的花草树木也一样。为了生存就会产生诸多相应的行为,这些行为是自然属性的表现,作为动物共同的自然属性,没有善恶之分。社会形成后,在人的本原行为中,才有添加进许多只在社会中存在的行为,这是社会属性的表现。之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交互影响,互相渗透。因此,讨论人性本善或本恶,要看这些自然性与社会性是善是恶,也即是看欲望与理性。

有人会问,你凭什么说人性中只存欲望与理性?我要说明一下。欲望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是动物都会有欲望,自然属性中的食欲、性欲、求生欲,加上社会发展后赋予人在社会中的诸多其他欲求,有膨胀了的食欲性欲等自然欲求,也有社会独有的一些精神层面的欲求。至于理性,那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征,是由人脑的特殊结构和社会的作用构造的,正如荀子所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有义”。这个义就是理性的意思。因此欲望和理性是人性中的两大主要因素。

欲望和理性本无善恶,它们不带有任何价值标签,是中性自在物。洛克提出“白板说”后,有不少西方流派(如理性主义和存在主义)借口由此推出人性是根本就不存在的,这是诡辩的。人的本性是白纸不代表人没有本性。白纸仍是客观存在的材料,只是没有染色,没有被贴上任何标签。只要材料存在,就可以被任意塑造。这里的材料就是指欲望和理性这些中性自在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