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世价值”辨析

2009.06.26 13:58

来源:《红旗文稿》作者:文平字号:【大中小】.近一年来,关于“普世价值”的争论成为思想理论领域的一个热点。各种观点交锋、激荡,有的给人启迪,有的发人深思。随着发端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重创西方体制神话,这场争论已经降温。但“普世价值”的迷雾并没有完全散去,仍有进一步澄清的必要。

“普世价值”这个概念

“普世”(ecumenism)一词源自希腊文oikoumene,意指整个有人居住的世界。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基督教也分化为东、西两派,“普世”的概念最早是由基督教东、西两派为争夺在整个罗马帝国的影响力而提出和使用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美一些新教教会发起了旨在争取全世界基督教各派联合的“普世运动”,主张“教会是超国家、超民族、超阶级的普世实体”。

国内使用的“普世价值”概念是从“普遍伦理”概念演化而来的。20世纪60年代,西方出现了颓废派运动,传统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为挽救资本主义世界的精神危机,一些西方神学家发起了“全球伦理”运动。1993年9月,世界宗教议会全体大会通过了《全球伦理:世界宗教议会宣言》,1997年这个《宣言》被译成汉语。受“全球伦理”运动影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7年建立了“普遍伦理计划”,并于1998年6月在北京召开了“从中国传统伦理看普遍伦理”的亚洲地区专家会议,会上有学者提出了“普遍价值”这个概念。

当时,大陆学界讨论问题主要使用的还是“全球伦理”、“世界伦理”、“普遍伦理”、“普遍价值”等概念,很少有人用“普世价值”。而在台湾,“普世价值”较早就被学界和政界使用。陈水扁在2000年和2004年两次“就职演说”中都使用了这个概念,他所说的“普世价值”,指的就是西方的自由、民主、人权。

被称为“网上百科全书”的“维基百科”中有“普世价值”(universal values)的词条,其解释大体有三层意思:其一,“在哲学或人文科学上,普世价值泛指那些不分畛域,超越宗教、国家、民族,任何一个自诩文明社会的人类,只要本于良知与理性皆认同之价值、理念”;其二,“广义,没有确切内容,一般都是自话自说,没有广泛认同”;其三,“代词,即‘民主、自由、法制、人权’的另一种说法”。

在这场讨论中,对“普世价值”的理解歧义丛生,讨论是在对这个概念本身缺乏共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就其历史渊源和词面意义看,“普世价值”是指超宗教、超国家、超民族的,任何人、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认同的价值和理念,而这样的“普世价值”显然是虚幻的,在现实中不可能存在。我们从学术角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普世价值”不是一个科学、严谨的概念,无论是进行相关问题的学术研究还是用于其他领域,都会造成混乱。

关于“价值”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笔下,主要是在政治经济学意义上使用价值概念,而极少在哲学和社会历史领域使用价值概念。19世纪西方价值哲学兴起后,一般意义上的价值概念开始流行。我国学术界对一般价值问题的关注比较晚,直到今天,在如何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阐释一般价值的问题上,仍然众说纷纭,许多问题难以形成定论。但也取得了一些共识,本文尝试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价值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价值本质上是一个关系范畴。价值是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越大,价值就越大;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越高,价值就越大。价值主体可以是个人,可以是群体,也可以是社会;而价值客体,则是与主体有关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存在。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价值关系是客观存在的社会关系特别是以经济关系为基础的利益关系的反映。而价值观是对价值的根本看法,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只有承认价值关系的客观性,才能避免走向只讲普遍性而否认特殊性的价值绝对主义,或只讲特殊性而否认普遍性的价值相对主义。

第二,价值都是历史的、具体的、相对的。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社会关系以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也是不断变化的,价值关系和价值观念也要随着社会关系以及主客体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不存在什么超越时空、永恒不变的价值关系和价值观念。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都是随着社会历史发展而逐渐产生的,又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被赋予不同的内容。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不可能产生现代自由民主观念,古希腊的民主与现在西方国家的民主也是不同的。把自由、民主、人权说成是超时空、超国家、超阶级的“普世价值”,是一种绝对化的思维方式,理论上是站不住的,也不符合客观事实。

虽然价值关系是客观的,但在社会关系中居于不同社会地位的主体必然有着不同的社会需要,因而,同一事物对于不同主体便具有不同的价值,同一主体对同一事物在不同条件下的价值判断也是不同的。这就是说,价值具有主体性,都是具体的、相对的,一切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资产阶级有资产阶级的价值观,无产阶级有无产阶级的价值观。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但从价值角度看,它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国家绝不会承认马克思主义的“普世性”。把自由、民主、人权说成是绝对的好东西,也是站不住的:世界上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否则人类社会赖以正常运行的秩序就会崩溃,人类将自我毁灭;民主如果离开法制的规范,只会带来动乱和灾难;公民如果只要权利而不履行义务,任何国家都将无法维持,人权最终也无法得到保障。

第三,价值具有共同性。价值的共同性源于主体有共同的需要。作为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人类,不论属于哪个国家、民族,都是具有社会性的人,都必须在社会中生产和生活,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中都不可避免地会碰到相同或相似的问题。这就必然会形成一些共同的需要,产生一些共同的价值关系、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所以,不同文明在相互隔绝的状态下也会产生相似的价值观。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中国的孔子提出来的,但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教义中,也有相似的道德要求。

承认价值的共同性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累积和进步的过程,每一代人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的。文明的积累、进步既包括同一种文明纵向上的继承,也包括不同文明之间横向上的借鉴、吸收和融合。特别是近现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交往日益频繁,各民族的历史正逐渐成为“世界历史”,人类面对的许多挑战超越了国界的限制,都需要团结合作、共同应对,从而需要确立一些超越国家、民族和社会制度的共同行为准则或价值准则。经济全球化愈发展,价值领域的共同性也愈发展。看不到价值领域存在共同性,就无法解释人类文明纵向上的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