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 新史学 讲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启超与“新史学”
一、梁启超(1873—1929)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子、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

早年就学于广州学海堂,1889年(光绪十五年),广东乡试中举人第八名。

次年,结识康有为,执业为弟子,研究新学,宣传变法。

戊戌政变后,政治思想日趋保守。

他对于西学有广泛的涉猎,宣传阐释,不遗余力,是本世纪初资产阶级学术思想上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

史学是其所长,影响亦最大。

二、梁启超的史学著作也与中国的大事息息相关:
1898年,梁启超等一批维新派主持“戊戌变法”,随后失败。

——随后撰写《戊戌政变记》;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梁启超撰写《李鸿章》传,又撰写《南海康先生传》,并于1902年发表《新史学》;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梁启超同年撰写《欧洲战役史论》;
在一战以后,中国五四运动之后,梁启超又发表一些史学著作:
1921,《清代学术概论》
1921—1922年《历史研究法》
1923,《研究中国文化史的几个问题》
1927年,《古书真伪及其年代》。

三、时代背景
1、梁启超所处的时代不言而喻,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遭到外族入侵,国家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所以,梁启超的《新史学》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应运而生。

2、自1898年严复发表《天演论》以来,进化论思想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以及其
他史学思想的传入,构成了梁启超“新史学”思想的一些内容。

四、梁启超对于传统史学的批判
梁启超认为近代以民众的“国家思想”之所以薄弱,是因为中国传统史籍未能发挥其作用,因而首先对传统史学进行了批判,提出了传统史籍的四个弊端:
1、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
他认为,二十四史虽然名为史,其实不过是“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认为中国从来没有一部史书是为了国民而作。

2、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
中国传统史籍都是以纪传为主的,这是以单个的人物作为主体,这些作者“以人物为历史之材料”,“以时代为人物之附属”,而不知道把这些人物放到整个时代背景之中,使他们“以人物为历史之材料”,“为时代之代表”。

更不用说从群体的角度来看了。

3、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
中国古代不重视当代史的研究,“非鼎革之后,则一朝之史不能出现。

”《资治通鉴》也不过是“亦起战国而终五代”;中国古代基本是下一个朝代来撰写上一朝代之史书。

4、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
古代史家不知道“史”也有“精神”,“而群与群之相际,时代与时代之相续,其间有消息焉,有原理焉”,更不知道寻求其因果相生之例。

作者进而认为,这四个弊端又产生“二病”:
1、能铺叙而不能别裁
这是从书的内容上来说,他认为“往往有读尽一卷,而无一语有入脑之价值者。


2、能因袭而不能创作
这是从述作体例上来说的,作者认为,除了司马迁等人有所创新之外,其他人都是沿用其体例,以政治史为主,其它类型的史书就很少了。

这六个弊端,最终使传统史学产生了“三恶果”:
1、难读
2、难别择
3、无感触
作者根据传统史学的这些弊端,提出了“新史学”应有的内容:
首先认为史学应该以民统为先;
史文褒贬,应该从整体的角度进行评价,“宜以团体之善恶功罪为重”,不应该从私人角度分析,更不应该“专奖励一姓家奴走狗”
从纪年的角度,应该用我们现在所说的公历(耶稣纪念)或者孔子纪年。

梁启超对于传统史学的弊病进行了分析,其中虽然有一些不太妥当之处,但是梁启超后来不断进行纠正与补充,逐渐形成“新史学”的雏形。

五、梁启超史学思想的义例
1、书事主存真
梁启超最早并且坚持最长的是“存真”,在其史界革命中已经出现。

在1904年,已经开始重视乾嘉朴学“力求真是真非”,治史者应当“勉求忠实,不诬古人”。

1920年,在《清代学术概论》中,亦要求真实。

对于康有为“不惜抹煞证据或曲解证据”进行贬斥,大赞正统朴学重证据崇尚驳难的学风。

若干学者“为学间而学问”的“粹然学者态度”,以为乾嘉诸大师“重客观”“尊归纳”的门径“饶有科学精神”“治学之正轨存焉”。

紧接着他便树起“客观史学”的大旗,试图在“整理国故”的根基上创建梁启超式的科学的史学。

何为梁启超的“客观史学”?
(1)、“为历史而治历史”“以治史本身为目的而不为手段”,摆脱了史以明道、史以经世的恶习。

(2)、“求真是治史的本旨”、以求得真相、认识客观存在为宗旨。

(3)、“持鉴空平衡的态度”,尽量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个人爱憎、民族偏好等),
治思想史的,要摒弃宗派门户之见。

从治史程序上说,史家应该从“极忠实”史料开始;然后再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考辨,务求精准。

梁启超认为,一方面,近百年欧美史学的进步,与用科学的方法审查史料有关;另一方面,史料不充分或者不确定就没办法来讲历史。

不管是旧史学还是新史学都必须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因此,梁启超极重视史料真伪的考辨,但并不是说伪书就没用。

顾颉刚的“间接史料”就来源于此。

提倡“新考证学”。

但不能只是集中在史料的搜集考证上,在“极忠实”史料之后,尚需“极忠实”于史事的营造与叙述。

这就是史家要“鉴空平衡”的“忠实”叙述“为史家第一道德”。

史家在有史德的基础之上,还需要系统的方法保证其实现:《研究法》是史料层次的方法;《补编》则是重视人类专史造作的法门。

《古书真伪》则专门讲求古籍史料的辨伪方法。

其他的如量化的方法(在第三点有讲到)
2、治史尚整全
史界的终极目标,在写出一综述人类各层面赓续活动的全史。

在空间上力求其遍,在时间上力求其通,在内容上力求其整,在对象上力求其全。

如:世界史、通史、全球史。

从这一点上,梁启超批判旧史学的弊病: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曾无一书为国民而作”,当合人类全体而比较之,通古今文野之界而观察之。

内自乡邑之法团,外至五洲之全局;上自穹古之石史,下至昨今之新闻”。

因此,梁启超认为新史学应该包括政治。

经济、文学、思想等各个方面。

他认为“历史者,无间断者也”。

所以他尚“全”:在空际有周遍性在时际有连续性。

因此他认为偶然性在历史中的作用。

3、取材求完备
史料与史书一样,也应该尚全,梁启超扩大史料的范围,看重文字记录以外的史料,各家文集也是史料。

在“寻常百姓的故纸堆里”,“往往可以得极真贵的史料”。

注重对于方志的研究。

注重外国人对于地方志的记载;石刻史料也很重要。

4、述史贵活动
有四层含义:
(1)、史为“有生命”之物,至变而又至动;
(2)、史著应为往事活态之再现
(3)、史家能事在活化僵迹
(4)、史籍宜为活人而作,非为死人而写。

首先,第四点最容易去理解,梁启超在批判旧史家中已经提出“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史学著作应为“今世之人”而作,以为“经世之用”,为生人、为今人、为后人而作,这是“史界革命”的首要之义。

从而强调命中的作用,他指出史籍应“为社会一般人而作”,“以为现代人一般活动之资鉴”。

解析兼因缘
梁启超认为,重视因果关系的寻求,这是新史学的首要特征。

“近世史家之本分与前者史家有异。

前者史家不过记载事实,近世史家必说其事实之关系,与其原因结果。


——《中国史序论》呆然曰:某日有甲事,某日有乙事,至此事之何以生,其远因何在,近因何在,莫能言也。

”至于“群与群之相际,时代与时代之相续”,究竟有什么“原理”与“消息”,更是茫然无知,亦不予理会。

——《新史学》而关于因果对于史学的重要性,梁启超也进行了解释。

(1)、首先,历史的延续性要从事情的因果关系中去寻找。

“不谈因果,则无量数繁赜变化之史迹不能寻出一系统,而整理之术穷。


(2)、其次,史学著作不去探究因果,则不能做到“资鉴”的作用。

史学对后世要有资鉴作用,使人们能够知道事情成功失败的原因,从而做出正确的
选择,即所谓“观其失败之迹与夫恶因恶果之递嬗”而“知耻知惧”,或“察吾遗传性之缺憾而思所以匡矫之”;
史书应该有沟通现在、过去、将来的作用。

其次,在因果关系上,梁启超认为,历史界的因果关系应该是
“至复赜而难理,一果或出数因,一因或产数果;或潜伏而易代乃显,或反动而别证始明”,或“复杂幻变至不可思议”。

故“其所适用之因果律与自然科学之因
果”迥异,其推求因果所用的方法,亦远比后者繁复曲折。

再则,史家的因果分析,
还得“立于‘当时’、‘当地’的观点上。


这是梁启超所一直坚持的史学的几点原则。

对后世新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六、梁启超新史学的三个特点:
1、注意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科际整合门径”的先路。

在《新史学》中已经提出来。

他认为在旧史学中之所以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徒知有史学,而不知史学与他学之关系”他认为每一门学科都与历史学有着一定的关系。

都能作为治史者的凭借。

2、用各种学理作历史解析的纲领,引用各种公理公例做推论和解说的凭借,无意中为各种决定论渗入史学领地开了方便之门。

梁启超运用“群学公例”,从地缘学说和经济学原理以及社会学者的眼光来观察和解说历史,但并不去分析历史。

进化论的观点来进行历史论说,引用康有为的“三世进
化论”(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以及斯宾塞群学原理①,他认为,史学与社会学的关系是平等互惠的。

对待考古方面,则大力支持考古学的发展,
“以此学说为比例,以考中国有史以前之史,绝不为过”
“把孔子及孔子子孙的坟统统打开”
他甚至希望“全国高等教育机关开设考古专科”
对于地缘论,“通其一万事毕之乐”。

注重地缘与文明生长与历史演化的关系。

他认为“地理与历史,最有密切之关心。

”他认为:“地理与历史的关系,一如肉体之于精神。

有健全之肉体,然后活泼之精神生焉;有适宜之地理,然后文明之历史出焉。

”他认为从气候上看,温带要好于热带和寒带
从地形上看,沿海和河谷地带最好,其次才是平原、高原
他认为,天然景物“过于伟大”而“使人生恐怖之念”,就有利于宗教迷信的发展;
天然景物比较“中和”,则“使人与神之距离近”,有利于科学和艺术;“寒带之民,长于战争”。

“历史地理之公例”
在这些因素中,河流对于文明影响最大
但梁启超并不是“地理决定论者”,他认为“地理只是重要之主因”,“尽人力则足以制自然”,“天行之力虽伟,而人治恒足以相胜”。

其次,梁启超从经济学的眼光来解释历史。

①斯宾塞的社会学理论的突出特点是将社会与生物有机体进行类比,他的社会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都是从这种类比出发和展开的。

他在C.R.达尔文《物种起源》(1859)发表前7年就提出了社会进化思想,认为进化是一个普遍规律,但仍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并将生存竞争、自然选择的原则移植到社会理论中。

认为社会的进化过程同生物进化过程一样,也是优胜劣败,适者生存。

进而认为进化是一种自然过程,应遵循其自身的规律,而不应人为地干涉,反对社会福利和国家计划,也反对社会改良和社会革命。

《灭国新论》认为资本与枪炮同是帝国主义侵略的工具,如果输入外资不得其法,对于社会各阶层都会造成很大的破坏,最后“虽国权亦不能保”。

《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阐述了生计兴衰与“国种存灭之关系”,某人国家者,不可不知生计学。

列强之所以向亚洲和非洲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是因为这些地区可以提供廉价劳动力和市场。

《外资输入问题》中指出,外资进入中国将导致三大恶果:
(1)、贫富悬殊、中外对立。

最少数富裕阶层是外国人,而中国人将是大多数贫困阶层
(2)、外国资本的大量入侵,对于中国少且分散的资本造成很大的冲击,不久之后就会被淘汰。

(3)、外资将控制中国大城市里面最有价值的土地。

最终导致形两大阶级:资本家和劳动者,资本家是外国人,劳动者则为中国人。

梁启超虽然将各种理论带入史学,但并不意味着教条,他喜欢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

教导治史者应该“同中观异、异中观同”。

《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各国宪政异同论》其目的除通过比较来寻找是如何变迁的,来了解今天的现状,其后目的则为“非惟不能知己之所短,并不能知己之所长。


在学术方面就更为重要了,能够客观的认识中外学术。

所以撰写《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认为中国思想史方面的长处:国家思想发达、生计问题昌明、世界主义光大、流派繁多、影响广远。

缺点:论理思想缺乏、物理实学罕见、无抗论别择之风、门户主奴之见太深、崇古保守之念太重、师法家数之太严。

3、肯定方法学的重要性,讲求方法学和倡导历史统计法的广泛使用。

(计量史学)
针对上述梁启超关注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历史,因此,在史学领域梁启超力倡“统计的研究法”,“拿数目字来整理史料,推论史记迹”,一共包括三步:
第一步,博搜可以量化的“抽象史料”,制成统计表。

第二步,据各种统计结果作比较考察,以求历史演进过程中“各种事务的平均状况”,这是研究历史的一种好方法。

“欲知历史真相,绝不能单看台面上的几个大人物几桩大事件便算完结。

最重要的是看出整个社会的活动变化”,而“全个社会的活动变化”,须“要集积起来比较一番才能看见”。

就得使用“博搜比较”的统计方法。

他认为,“许多事实,并不必从个人有意的动作看出来”。

预知“无意识的动作”所反映的普遍事实,也非得用统计方法不可。

中国文献保留了大量的可量化史料。

清代朴学家,使用西方的“默证法”。

他认为,以统计方法治史,不但远承数千年的史学传统,近接西方的科学新潮,而且是史家寻求人类社会“共相”和“共业”的“绝门妙法”。

七、参考书目
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岳麓书社2003年;
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出版社,1999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