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信仰视域下的汉代祈财仪式图释读-中国汉画学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信仰视域下的汉代祈财仪式图释读

郑先兴

【内容摘要】汉代人对于财富的崇拜,一是体现在汉画像所绘制大量的五铢钱形象,二是在四川等地出现了大量的青铜质地的摇钱树,其所传达的财富、长寿、平安、幸福等可以生生不息、源源不断的诉求,可谓是溢于言表。汉画像的鱼儿,则借助于语音的相谐,表明人们对财富的诉求;捕鱼的画面则表明了财富可以源源不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鱼儿与莲花绘制在一起,则是一种纯自然的象征,即“连年有余”。汉画像中的天仓体现了普通民众那种能够不劳而获、得天而食的愿望;而汉画像中的各种工艺环节劳作场面,说明汉代人深刻地意识到,财富的获取只有通过勤奋的劳作,人们才能够必须的粮食、财富。

【关键词】汉画像;民间信仰;祈财;仪式图

【作者简介】郑先兴,南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史、史学史。

财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稳定和发展依靠。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由此,作为民间信仰的五福内容之一,当然也体现在汉画像中,其主要的形式是摇钱树、莲鱼和天仓等等。

一、摇钱树:汉代祈财的时代特色

秦汉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关键的转折时期,因为秦始皇统一中国,不仅仅是在地域政治上,更重要的是在经济、文化方方面面实行了一体化。尤其是货币形态,统一采取了铜质与内方外圆的形制,即所谓的秦半两,汉承秦制,采用了五铢的形制。由此,汉代人对于财富的崇拜,集中体现在人们渴望拥有大量的五铢钱。今天能够看到的就是在汉墓中出土了大量的实用五铢钱、阴用冥钱。另外,在汉画像中,也绘制了大量的五铢钱形象。如图1,南阳汉砖画像,画面为模制图纹“大泉五十”,两两一组。如图2,南阳汉砖画像,画面为模制,上下各位菱形图案,中间为内方外圆的钱币,中间似乎有绳索穿起,可谓是“钱串”。[1]显然,这两幅画像反映了汉代人对于财富的渴望与膜拜。

图1 南阳汉砖画像“大泉五十”图2 南阳汉砖画像“钱串”

当然,汉代对于财富的崇拜,或者说拜金主义最大的表现,还是摇钱树的出现。根据考古发掘,在四川等地出现了大量的青铜质地的摇钱树。如图3,四川省博物院所展出的摇钱树,有1972年彭山县汉代崖墓出土一株144厘米的摇钱树,1983年广汉市东汉砖墓出土一株152厘米的摇钱树,绵阳东汉崖墓出土一株200厘米的摇钱树,等等。这些摇钱树的特征是青铜质地,如图4,其叶片为五铢钱样,配置有西王母、朱雀、佛、乐舞百戏等神话和生活场景。西王母是长寿的偶像,佛则是平安幸福的偶像,朱雀是汉代四灵的南方神,乐舞百

189

190

戏是汉代嬉戏生活,这一切都配在人们赖以生活的钱币叶片上,其所传达的财富、长寿、平安、幸福等可以生生不息、源源不断的诉求,可谓是溢于言表。

图3 四川绵阳出土汉代摇钱树 图 4 四川摇钱树叶片“西王母”“乐舞百戏” 其实,摇钱树的祈财意旨在摇钱树座的画面上,已经充分体现了出来。如图5,1980年四川宜宾汉代崖墓出土的摇钱树座,通体造型是仙人骑羊,下面绘制摇钱树一株,有人持棍敲下钱币,有人在采摘钱币,有人用耙子搂钱币;另一面,一株摇钱树下,一人采摘,一人正在将钱币装入篮子,一人挑满钱币的担子将要离去。

图5 四川宜宾汉代崖墓出土的摇钱树座 二、鱼与莲:汉代祈财的意向表征

鱼儿是餐桌上的美味,所以汉画像中多有所展现。如南阳汉石画像的宴饮图中,就绘制了一条体量比较大的鱼。.再如图6,徐州汉石画像“盘中鱼”,画面为祭案,有案足,画地为十字穿环,三只盘中各放有一鲤鱼。另外,在众多的汉画庖厨图中,如图7、8,悬挂有

鱼儿,如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所藏,庖厨图中,悬挂两条鱼。[2]

图6 徐州汉石画像“盘中鱼” 图7 徐州汉石画像“庖厨图”

191

图8 徐州汉石画像“庖厨图” 图9 南阳汉砖画像“鱼” 可以说,餐桌上和庖厨图中的鱼,是食用的;而单独的鱼儿,则借助于语音的相谐,表明人们对财富的诉求。如图9,南阳汉砖画像,画中两条鱼,头、身、尾鳍等各部造型准确,

作游动状。[3]如图10,山东邹城汉石画像,画面是蛟龙缠尾、人物、马、鸟等,其下格有两

排鱼儿。[4]鱼的读音为yu ,与富裕的裕yu ,多余的余yu ,是一样的。所以,鱼儿画像的出

现,反映了汉代人的财富诉求。

图10 山东邹城汉石画像“鱼”

如此说来,捕鱼的画面则表明了财富可以源源不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图11,山东汉石画像,庭院旁的池塘内,各种鱼儿游戏水底,有人鱼叉插鱼,有人乘船用网捕鱼。又图12,山东汉石画像,也是庭院旁的池塘内,各种水产游戏水底,有二人用网捕鱼,有人

徒手摸鱼。

[5]

图11、12 山东汉石画像“庭院池塘” 另外,鱼儿与莲花绘制在一起,则是一种纯自然的象征,即“连年有余”。如图13,安徽宿县汉石画像,画面中部为一朵盛开的莲花,花瓣儿铺展,莲子饱满,周边有八条鱼儿缠绕游戏。如图14,安徽萧县汉石画像,阴线刻,三支莲花亭亭玉而立,鱼儿戏于水中,两

只鹤站立在莲花头上,伸喙争抢鱼儿。[6]其意当为“贺连年有余”。

图13 安徽宿县汉石画像“连年有余” 图14 安徽萧县汉石画像“贺连年有余”

192

三、天仓与劳作:汉代祈财的理念与实践

所谓财富其实就是人们社会生活中必须的东西。《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山西的材、竹、毂、纑、旄、玉石,山东的鱼、盐、漆、丝、声色,江南的棻、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玳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北方的马、牛、羊、旃裘、筋角,以及铜、铁等等,这些大都是人们生活所必须的,“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徵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换句话说,这些东西其时都是人们所渴望的财富,是全社会各个行业都所追逐的内容。在汉画像中,这些东西也有着不同的展现。但是,与《史记》不同,汉画像的财富观念,尚有着独自的特征。

一方面,汉画像体现了普通民众那种能够不劳而获、得天而食的思想。如图15,郑州汉砖画像,画面是“干栏式”建筑,其形制为四面坡顶,前后出檐,前面有走廊。这幅画表

明的是方形仓,是汉代专用存放粮食的。[7]如图16,四川简阳出土石棺画像,画面也是是干

栏式建筑,房顶为长方形制,屋顶分为两层,上层的较小,上面设有窗子为透气孔,右边站

立一鸟,为防虫护粮的,左边有榜题“太仓”二字。[8]如图17,山东安丘汉石画像,画面为

阴线刻,分为三层,上层是为车骑出行,有一导骑、二维軺车、二侍从吹管执缨、二从骑、二维軿车、一辎车。下层是乐舞百戏,中部一人跳丸、一人巾鼓舞,乐人抚琴、击鼓、吹竽、左右侍立观众。中层是男女主人分别端坐在榻内,男主人的屏风内有籣錡兵器,女主人的榻内有小孩,外有侍者,左边有连理树,一人拥篲,三人执笏拜谒,右边有榜题:“此上人马

皆食于天仓。”[9]在这里,如果说郑州汉砖画像的粮仓是现实的,那么,四川汉石画像的粮

仓与山东的榜题,则反映了汉代人渴望得到苍天的保佑,不劳而获,永享食品。

图15 郑州汉砖画像“粮仓” 图16 四川简阳出土石棺画像“太仓”

图17 山东安丘汉石画像“此上人马皆食于天仓” 另一方面,汉代人深刻地意识到,财富的获取是不可能不劳而食的,只有通过勤奋的劳作,人们才能够必须的粮食。所以,汉画像中有着体现当时社会生产劳作的各种工艺环节。

如图18,山东汉石画像的耕作图,从左至右依次为担挑的、扛锸的、二牛抬杠耕地的、

担挑的、扛锄的、牛拉车的。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