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理论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理论综述

唐志1 沈利生2

(1. 华侨大学商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

2.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100732)

摘要:为数众多的经济学家对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国际分工学说从不同的贸易基础出发提出了绝对利益、比较利益、要素禀赋等理论;剩余产品出路学说和“经济增长发动机”的学说则重视贸易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中心—外围论对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提出了质疑。

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增长;国际分工

经济增长是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经济增长理论一直也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几乎所有的经济增长理论都会涉及对外贸易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而对外贸易的经济增长效应一直是外贸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一、国际分工学说

1. 绝对利益理论

亚当.斯密在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中,首次提出了绝对利益理论。亚当.斯密从绝对成本的比较入手,认为各国应参与国际分工并生产和输出自己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产品,使各国都能享受到自由贸易带来的利益。亚当.斯密绝对利益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分工理论。亚当.斯密认为分工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提高效率的:1)分工使劳动者可以专门从事一项工作,这使劳动者工作的熟练程度得到提高;2)专业化分工降低了劳动者转换工作的时间;3)专业化分工使在生产过程中发明和改良专业化机械变得容易。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进行国际分工可以提高所有参与分工的国家福利水平。

2.比较利益理论

在亚当.斯密绝对利益理论的基础上,大卫.李嘉图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税赋原理》中提出了比较利益(比较成本)理论。李嘉图认为,在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中取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利益,而是比较利益(比较成本),并把比较利益作为国际分工的理论基础。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即按照“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原则进行分工,然后通过对外贸易进行交换,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问题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参与分工的各国都有利。

古典经济学家们意识到贸易的基础在于各国有不同的比较利益,但是古典理论过于简单地把不同的劳动生产率的根源归结为技术水平的差别,而且单一生产要素等假设也不符合客观实际情况。20世纪后,一些经济学家对古典模型尤其是李嘉图单一要素模型做出了修正和拓展,从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别来解释生产成本和价格的不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是俄林(B.Ohlin)和赫克歇尔(E.F.Hecksher)创建的要素禀赋说,有时也称为H-O理论。

3.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是用生产要素的丰缺程度来解释国际贸易发生原因和商品注射的理论。赫克歇尔于1919年提出了要素禀赋说的基本观点,俄林接受了这些观点,在1933年出版的《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中,形成了比较全面的要素禀赋理论,为此他荣获了1977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要素禀赋理论包含三个主要结论:(1)国际贸易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商品价格的绝对差,即不同国家的同种商品用本国货币表示的价格,经一定的汇率换算成同种货币表示时表现出来的价格差异。(2)各国商品价格比例的不同是由要素价格比例不同所决定,而要素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供给比例不同所决定。因此,一国出口的应是以本国丰富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商品,进口的应是以本国稀缺要素所生产的商品,按照这一分工并自由贸易,双方都能够获利。(3)各国根据要素供给的状况进行分工,并相互间进行自由贸易,结果将使各种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

二、剩余产品出路学说

亚当.斯密在提出“绝对比较利益”学说,解释贸易产生的原因,分析贸易利益的同时,也提出对外贸易为一国的剩余产品提供了出路。对外贸易使这些原来没有价值的剩余产品具有并在贸易中实现了其价值,从而增加了各国的福利。近代的经济学家对亚当.斯密的这一观点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形成解释贸易的剩余出路理论。

从微观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发展中国家中普遍存在

经济理论研究 65

着资源利用缺乏效率的问题。资源利用缺乏效率包含着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一国所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致使该国的生产均衡点落在了生产可能性曲线之内;另一方面是指,虽然本国的社会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但是,所生产出来的产品过多集中于某些低层次的产品,造成低层次产品的过剩供给以及高层次产品的供给不足。如果存在资源利用缺乏效率问题的国家参与国际贸易,便可以为原来的过剩产品找到出路,使该国的生产增长,福利水平提高,解决原来的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

作为一种贸易理论,剩余产品出路学说在解释19世纪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出口生产迅速增长方面,比比较利益理论有更强的说服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关键问题上:(1)如果没有未被充分利用的国内资源,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扩张的过程就不会长久地持续下去;(2)比较利益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两个情况相同的国家,其中一个发展起一种出口工业,而另一个却没有。从这个意义上说,比较利益提出了国际分工的可能性,而剩余产品是分工得以实现的基础。(3)用剩余出路理论可以合理地解释贸易的开始问题。很难相信,一个没有剩余的小农会预见到全国的消费可能性曲线将会升高,于是自然地和本能地根据比较利益法则进行专业化生产。与剩余出口理论相比,比较优势理论缺乏微观的分析基础。

三、“经济增长发动机”学说

1937年英国学者罗伯特逊(D.H.Robertson)提出“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发动机”的命题,其主要着眼点在于阐述后进国家可以通过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增长来带动本国经济的增长。后来美籍爱莎尼亚学者纳克斯(R.Nurkes)通过分析19世纪英国与新殖民地区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后,在20世纪50年代对这一学说进行了补充和发展,他认为:19世纪英国(中心国家)的经济增长,通过外贸带动了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外围国家)的经济增长,外贸起到经济增长发动机的关键因素,是中心国家经济增长使得对初级产品需求的扩大。这样,初级产品的生产国即外围国家就成为国际分工格局的受益者,其初级产品的出口迅速增加,而高度的出口增长率会通过一系列的动态转换过程,把出口部门的经济增长传递到国内其他各个经济部门,从而带动国民经济的全面增长。

“经济增长发动机”的学说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是对分工理论的发展,但“经济增长发动机”学说过高地强调了对外贸易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使得其在后来的经济发展实践中受到批评。

四、“经济成长侍女”的学说

贸易发动机命题提出后引起了广泛的争论。从发展经济学家中产生的现代贸易发动机理论,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出发,不但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增长同它们自身的经济增长密切相关,更着重强调它们的出口增长受制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就是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而美国经济学家克拉维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贸易是“经济成长侍女”的理论有一定的影响力。

克拉维斯指出:19世纪经济取得成功的国家几乎都不是以出口主导型增长为其标志,而经济发展不成功的国家在19世纪有过相当大的出口扩展,其规模不亚于一些温带地区国家在20世纪50至60年代的出口扩展。克拉维斯提出,在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方面,对外贸易并不是增长的发动机,而只是处于从属地位,是“经济成长的侍女”。这种贸易“侍女”论后来被许多西方发展经济学家所接受,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有人指出,一国的经济增长主要由其国内因素决定,外部需求只是构成了对增长的额外刺激,这种刺激在不同国家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重要性;外贸既不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而且也不一定必然对经济增长有益。在发展经济学家内部,古典学派、马克思主义学派和新古典学派都认为,贸易对积累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间接的,是通过利润率的影响而发生作用的。也有人指出,对于小国,贸易可能起到发动机的作用,但对于幅员辽阔的大国,外贸对其经济增长一般只起着相当程度的作用,而非发动机的作用。

五、中心—外围论

以普雷维什和辛格为代表的一些拉美经济学家对发动机命题持完全否定的态度。他们从分析贸易条件恶化的角度展开了“中心—外围论”,他们认为,当今的国际经济体制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作为中心,控制着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外围地带,外围国家只能顺应中心国家的发展。普雷维什的主要观点是:自由贸易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和国际收支的不利影响要远远超过对其国内资源带来有效配置的好处。普雷维什关心两个不同的但又相互关联的现象:(1)技术进步的好处由发展中国家转移到了发达国家;(2)不同类型的产品的需求弹性是不同的,这对国际收支产生影响,从而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从理论上说,贸易条件可能会向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变化的。首先,初级产品的生产具有规模报酬递减的性质;其次,制造业的技术进步比农业的技术进步更为迅速。如果产品的价格主要由生产成本决定,从理论上说,初级产品价格对工业制成品的价格之比应该是逐步提高的。但是,普雷维什指出,这个比率显示出长期下降的趋势。他对这一点,以及技术进步的利益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的原因给出了两个解释。首先

66 经济理论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