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模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第一轮复习 备考建议

郑州市生物教学安排 高一上学期:必修1—分子与细胞 高一下学期:必修3—稳态与环境 高二上学期:必修2—遗传与进化

高二下学期:选修1或选修3,学习一本,学完之后,即转入高三第一轮复习,期末完成对必修1—分子与细胞的复习。期末考试选修1和选修3各出一道试题(15分),学生任选一题,其余内容均为必修1的内容。

优点

必修2—遗传与进化学习困难,课时原因、学生心智成熟的原因、文理分班原因等。

选修建议只学习一本,避免学生高考产生的一些困惑,同时为高三第一轮复习赢得了时间。

高三上学期:完成必修2和必修3的复习,元月中旬(元月13日、14日)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考试,单科试卷(90分钟,100分),内容全部为必修1、2、3的内容,不考选修,不采用理综试卷的形式。

优点:

对必修教材能够较为全面地进行一次考查。 (30道选择题,60分;4道简答题,40分) 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诊断较为准确。

一、模式产生的背景 如何做好第一轮的复习工作,使得这一轮的复习更加有效。有效教学模式的探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在探索有效教学模式之前,就要先弄清楚老师们在第一轮复习中常出现的一些问题。通过听课调研、与骨干教师和高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交流,我们总结了高三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新授课类型

这个问题是最常见的,也是普遍存在的。即部分教师不知道第一轮复习与新授课的区别,把第一轮复习课上成了新授课的简单而又快速的重演,比如课堂教学的开始,没有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而是仍然像新授课那样用几分钟的时间去创设情景,然后再引入课题。基础知识再重新讲上一遍,就是人们常说的“烫剩饭”这样的结果就是教师劳累,学生疲惫,学习无味。 2、复习难度的把握

一些教师没有对复习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没有适当的延伸拓展,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没有提醒,讲授的仍然是教材的基础知识,训练的试题没有精挑细选,所选试题难度不够,仍然维持在高一、高二年级初学时的水平。也有少部分教师选题过难,拔得过高,在某一个知识点上挖的太深,耗时太多,没有注重基础知识与主干知识,没有注重复习的效率和效益、投入与产出的比例。 3、没有融入新课程的理念

教师讲的多,学生活动的少。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不明显。 4、没有学生反思的时间

一些教师安排的内容课堂上完成不了,拖堂现象经常发生。没有学生回顾、反思、总结、询问、交流的时间。

5、过早进行综合(模拟)训练

在一轮复习过程中,一些学校与其他地市联考,或使用一些“名校”出版销售的商业模拟试题,进行周周训练。这些试题往往都是按照高考模式命制的试卷,与我们正常的复习进度并不一致,甚至带来干扰

二、模式的具体内容 1、明确考纲

上课伊始,教师就利用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考纲要求(或提醒学生先阅读学案上的考纲要求)。本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对高考的考试范围和对相关知识点的能力要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也等于告诉了学生本节课的学习将围绕这些知识点和能力要求来进行。这样将使整个复习课有的放矢,使我们的教学更加针对高考。学生在知道高考要求后,学习起来也会心中有数,一定更加注重所要求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教材阅读

要求学生完整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此时学生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和考纲的要求进行有选择地重点识记和理解相关知识点,提高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进而初步形成本节课的知识体系。

教师课前首先阅读一遍相关内容,记下所需时间,然后再给学生安排合理的阅读时间。对于内容较多的章节,可以采取分段阅读的方式。 3、基础检测

教师根据大纲要求和自己对高考及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基础性题目来检测学生通过完整阅读后对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在学生完成阅读之后,由学生合上课本作答。完成后自己对照教材以检测其本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本部分的关键在于基础性题目的设计,就是教材中最基础的知识,不拓展、不延伸。在题型上,我们倡导以填空题为主。 4、提炼精讲

经过教材阅读、基础检测两个环节之后,学生对基础知识应该是是比较全面地进行了掌握。这时教师的讲就不再是面面俱到的进行讲解,而是要提炼精讲,要讲在关键处,讲到点子上。

通常我们倡导老师要强调重点、讲透难点、区分易混点、注意易错点。除此之外还要依据高考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必要地补充和适当的延伸拓展,指出与本节课有联系的前后章节。 5、典题精练

为了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需要选择最典型和最具代表性的试题剖析训练,所选试题的数量以3~5小题为宜,题型应以选择题为主,要有一定的难度梯度,内容要涉及到提炼精讲中的重点、难点、易混点和易错点。 6、感悟高考

教师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选择近几年比较典型的高考试题,让学生亲身体会一下高考试题考查的知识点、难度、深度。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除了巩固训练之外,还有就是让学生树立信心,感到高考试题并不难,并不神秘,只要按照老师的复习要求,掌握好基础知识和老师总结的提炼精讲部分,就能够取得好的成绩。

7、学生反思

在一节课即将结束时,应给学生留有3~5分钟反思、总结的时间。

对这一节课的复习没有问题的学生,可以总结一下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在哪些方面又有了新的收获和提高,个别地方存在问题的学生,利用这个时间,可以通过同桌交流或询问老师化解掉存在的问题。 这个环节往往被老师们所忽略,老师们总想尽可能的利用上课堂上这40分钟的时间,能多讲一道题决不少讲一道题,把该讲的都给学生讲了,老师才放心,才舒服,但老师们很少去考虑学生接受的情况。我们要求老师们在对每一节的复习进行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个环节,合理做出时间安排,哪怕是少讲一道试题,也要给学生留有自主的时间。

三、模式的特点

1、解决了基础知识是讲还是不讲的问题

教材中的基础知识部分,是讲还是不讲,长期以来,一直困惑着教师:讲吧,有烫剩饭之嫌,学生没有新鲜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不讲吧,又不放心。 2、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比较明显

该模式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的活动:如环节中的“2、教材阅读”、“3、基础检测”、“5、典题精练”、“6、感悟高考”和“7、学生反思”等环节,都是学生在活动,教师讲解的时间主要在“4、提炼精讲”这个环节上,其他时间内只是说一些引导、点评的语言。

2007年,教研室统一组织我们教研员到新密二高授课,我就是按照这个模式上了一节高中生物第一轮复习课,当时一个老师评课时说,课堂上,我做了一个粗略的统计,张老师所有说话的时间加在一起没有超过15分钟。

3、留有学生反思的时间

学生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当堂解决。 4、复习内容当堂完成

对于高中生物教材中的绝大多数章节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当堂完成复习任务,不占用学生课前时间,也不占用学生课后的时间。即不必让学生课前预习和布置课后作业。

解答部分教师对该模式提出的一些问题。

1、模式中的环节3:基础检测,都是教材中的知识,是不是人们所说的教材搬家?

答:就是教材搬家。如果学生都能把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住,就解决了我们复习中的一个大问题,在每次的考试中,生物学科学生失分的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二是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欠缺。教材搬家正是复习基础知识、检测基础知识的一个较好的方法。 2、该模式是否存在着对学生创新(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开发显得不足?

答:是。该模式确实存在着对学生的创新(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足这个问题,这不是说学生的创新(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不重要,这就是看高三复习课中的教师的价值趋向。

个人认为,在高一、高二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要重视学生的创新(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高三的复习课上教师更要重视的是复习的效率。一节课的时间就40分钟,如何高效地利用好这40分钟

才应该是高三教师应该首先和着重考虑的。

3、运用该模式,教师需要讲的很少,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风格将体现在什么地方? 答: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风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炼精讲

讲什么不讲什么、怎么讲、哪些地方需要延伸拓展、延伸拓展的深度和广度如何把握、学生常犯的错误是什么、哪些地方是需要着重强调的……。这些将能反映出一位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经验和教学风格。 (2)例题和习题的选择

所选择的例题和习题是否典型、是否有代表性、与目标的达成是否有关系、是否科学严谨、数量是否合适等也将反映出一位教师的教学能力。 (3)引导、点评和各环节时间的掌控上

教师引导、点评的是否恰当、精准?各环节时间的掌控和课堂上突发问题的处理上都能反映出一位教师的教学能力。

这种模式目前已被我们的生物教师普遍认可,很多老师都在自觉地使用这个模式。郑州101中学的教师曾经运用该模式为天津市的部分教师上了观摩课,受到听课教师的好评。

2015年10月28日—31日在广西桂林举行的中南六省(区)优质课评比中,郑州七中的王静代表河南省参加高三年级第一轮复习课的比赛,她运用这种模式讲授的《免疫调节》一课,获得了高三年级组的第一名。

四、教师在运用该模式时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试题部分总是想讲,不讲不放心。

该模式要求教师的主要行为不是放在“讲”上,而是放在“引导”上,如基础知识部分是通过阅读教材和基础检测来完成的,是不需要教师教授的。如果教师再重复讲上一遍,结果造成拖堂、甚至完不成教学任务。

2、忽略学生反思的时间。

教师若要使用好该模式,还需要领会该模式的精神,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经验,比葫芦画瓢机械性地套用该模式也不一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五、与时俱进——模式的完善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