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教授风采—王国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国教授风采—王国维
王国维近代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于1877年12月3日(清末光绪三年十月二十九日)出生于浙江海宁州城,字静安,又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

1877年12月3日(清末光绪三年十月二十九日),王国维出生于浙江海宁州城。

王氏家族世代书香,家学渊源及学人辈出的海宁乡风,对王国维的成长和人生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国维的父亲王乃誉,是宋安化郡王三十二世裔孙。

王氏家族因抗金名将王禀及袭封前爵、赐第盐官的王沆,在海宁受到当地人民的长期敬仰。

自出生到1899年赴上海就读农学社及东文学社以前,他的童年、青少年时期主要是在海宁故乡度过的。

四岁时,母亲凌夫人去世,他和姐姐蕴玉的生活主要由叔祖母照顾,而他的读书生活,则主要受到其父王乃誉的影响。

王乃誉攻书画、篆刻、诗古文辞,博涉多才,著有游目录八卷,古钱考一卷及其它文稿,题画诗、画粕等数卷。

王国维生活在一个富有文化修养的家庭里,从小聪颖好学。

1883年,他七岁起,先后入邻塾从师潘紫贵(绶昌)及陈寿田先生就读,接受过塾师的启蒙教育,并在父亲王乃誉的指导下博览群书,涉猎了传统文化的许多领域,并初步接触到近代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维新思想,逐步形成了读书的志向和兴趣。

[1] 1886年,王国维全家迁居城内西南隅周家兜新宅,此处后成为王国维故居纪念馆。

1892年7月,入州学,参加海宁州岁试,以第二十一名中秀才。

与陈守谦、叶宜春、诸嘉猷被誉为“海宁四才子”。

1892年,王国维入州学,名在第六十余名,同年赴杭应府试未取。

1893年,又赴杭应科试不第,1894年赴杭州考入崇文书院。

他自从考入州学后,并未用主要精力准备应试,而是从博览群书中产生了对史学、校勘、考据之学及新学的兴趣。

1894年甲午战争以后,大量的西方文化科学向中国输入,王国维接触到新的文化和思想,产生了追求新学的强烈愿望。

虽然因为家贫而不能以资供其外出游学,他仍关心时事,研读外洋政书和《盛世危言》、《时务报》、《格致汇编》等等,至1897年,他在同邑陈枚肃家任塾师时,很不安心在家乡为人作家庭教师,由其父为之请人推荐留洋学堂,向往出国留学。

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政府解体,王国维携全家随罗振玉东渡日本,侨居四年有余。

1921年年初,马衡受北京大学委托,再次来书邀王国维出任北大文科教授,为其所拒。

1922年年初,王国维允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通讯导师,但没有接受酬金。

1925年2月,清华委任吴宓筹办研究院,并拟聘王国维为导师。

王国维在请示溥仪后就任。

此后治学转入西北地理及元史。

1925年9月14日,国学研究院普通演讲正式开始,王国维讲《古史新证》。

1925年10月15日,加授《尚书》课程。

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李济(一说吴宓)被称为“五星聚奎”的清华五大导
师,桃李门生、私塾弟子遍充中国史学界。

1927年6月2日。

王国维早起盥洗完毕,即至饭厅早餐,餐后至书房小坐。

王国维到达办公室,准备给毕业研究生评定成绩,但是发觉试卷、文章未带来,命研究院的听差从家中取来。

卷稿取来后,王国维很认真地进行了评定。

随后,王国维和研究院办公处的侯厚培共谈下学期招生事,相谈甚久,言下,欲借洋二元,侯给了五元钞票,王国维即出办公室。

王国维雇了一辆人力车,前往颐和园。

王国维吸完一根烟,跃身头朝下扎入水中,于园中昆明湖鱼藻轩自沉。

作为中国近代学术史上杰出学者和国际著名学者,王国维从事文史哲学数十载,是近代中国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观点和方法剖析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开风气者,又是中国史学史上将历史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的开创者,确立了较系统的近代标准和方法。

王国维抓住时代的契机,找到自己的道路,也为学术界指出新路。

他青年时期走用西方的学术与中国的学术相化合的路径,开创学术的新境界。

他中年后在“五大发现”中的三个方面,即甲骨学、简牍学、敦煌学上均作出了辛勤的卓有成效的探索,被公认为是这些国际性新学术的开拓者、奠基者。

王国维在学术上是置身于一个广阔的国际学术平台上来观察、思考问题的。

王国维作为一代大学者,平生钻研学问而无穷尽,他平日不介入政治圈子,不营生计,不交权贵,不慕荣华,不图享受,平日深居简出,生活简朴,虽交游不广,然与同时代之学术界人士有广泛接触,除与罗振玉、缪荃荪、沈曾植等人交流学术,交往较密,其《书信集》所收书信中就有与数十位学者的论学通信,他还与日本、法诸国学者有很多的学术交流。

做学问是他一生的全部工作和事业,他以其杰出的贡献在国内外学术界有着独特的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