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训诂的基本方法
110114136 许翠红
摘要:“训诂”就是对古书中的语义做出正确解释的一项专门性的学术工作,其基本方法有形训、声训、义训等九种。学习了解训诂方法,帮助我们研究学习古代汉语,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历史等学科,也能促进中学语文教学的改进提升,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
关键词:训诂学训诂方法例证
“训”与“诂”动词连用,二字皆为“解释”之意,“训诂”就是对古书中的语义做出正确解释的一项专门性的学术工作,而“训诂学”就是要研究并解释以语言解释语言的具体规律,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使之成为有系统、有条理而可以因简驭繁的科学。学习研究了解训诂的方法,有利于帮助我们研究古代汉语,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历史等学科,促进中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
训诂的内容包括释词、解句、解释语法现象、说明修辞手法、发凡起例、注音校勘以及其他方面,它的基本方法则有形训、声训、义训、古注、对文、异文、连文、变文、排比这九种。下面分别对这九种方法用例子加以说明:
一、关于形训。“形训”又称为因形求义,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是形、音、义三者的统一体,故而可以通过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分析来考求字(词)义。形训的作用在于探求文字的本义,但不能说明语源。
如:“扣”的意思手握住嘴巴,即用手牵住马嘴上系的绳子,也就是“牵马”,《说文·手部》:“扣,牵马也。”《左传·襄公十八年》:“齐侯驾,将走邮棠。大子与郭荣扣马。”“扣马”,即谓“牵住马缰”。再如:“掖”的意思是“挟持”、“搀扶”。《说文·手部》:“掖,以手持人臂投地也。一曰臂下也。”《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春,卫人伐邢,二礼从国子巡城,掖以赴外,杀之。”孔疏:“掖,谓执持其臂投城外也。”
当然我们要注意的是形训的运用要遵守:第一,只有本义才直接和字形切合,近引申义与字形的关系只能见其端倪,而远引申义与字形的关系则是模糊不清的。第二,只有本字才能直接反映本义。第三,只有“笔意”才能与意义切合,“笔势”大部分已经游离了字义。
二、关于声训。“声训”又称为“因声求义”,训诂学家在实践中发现,语音在词义的训释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他们又往往用音同或者音近的字来训释词义。
例如:例如:“朱”本指“赤心木”。后来专指“深红色”。《广韵》就将“赤也”列为第一义项。《广雅·释器》亦云:“朱,赤也。”《楚辞·招魂》:“网户朱缀。”注:“朱,丹也。”当“朱”音与“红色”之义建立了这样的联系之后,人们继续为一些与“朱”色相关的事物命名时,往往也就与“朱”的声音联系起来了。比如,把红色的衣服叫做“袾”。《广韵·虞韵》:“《字统》云:‘朱衣曰袾’。”把红色的“缯”叫做“絑”。《说文》:“絑,纯赤也。”《广韵》:“缯纯赤色。”又如,丹砂叫做“硃”,“似虾而无足”的水虫叫做“鮢”,红色的马叫做“駯”,有一圈红羽毛的鸟叫“鴸鹮”等等。可见,“袾、絑、硃、鮢、駯、鴸”等等这些事物的得名,都与“朱”的语音和意义有关。又如:《礼记·哀公问》:“政者,正也。”《孟子·滕文公上》:“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声训方法的运用也有它的不足,需要注意:1.所谓音同或者音近,是指古
音相同或者相近;如果以今天的读音来进行声训,当然是不可靠的。所谓古音相近,是指声韵都相近。2.要有文献语言为佐证。
三、关于义训。“义训”亦可称为因文求义,是根据词的语义系统来给具体语境中的词选择一个合适的义位。一个词所表示的具体意义,是与其他词语相互依赖、相依而存的。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称之为“词义相依”。当我们训释词义时,就应当依据词语本身所具有的意义,结合它所处的语言环境,因文而定义,从而求得确解。
例如:让我们单独解释“难”这个字,不好去说明它的字义,但若放在《国语·晋语二》:“骊姬告优施曰:‘君既许我杀太子而立奚齐矣,吾难里克,奈何?’”这里面,由于有了具体的语言环境,这个“难”,就只能表示“畏惧”之义。
四、关于古注。“古注”就是古人的注解、训释,当我们遇到疑难词语无法理解而在字典词典里仍旧无法解惑事就要利用古人的训释,前人训诂也多是依据古注的。
例如:《荀子·解蔽》:“厚颜而忍诟。”杨倞注:“诟,詈也。”王念孙认为“诟”当训为“耻”。(按:“诟”的“耻辱”义是由“辱骂”义引申而来。)为了证明这一训释,他列举了一些古注为证:《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篇》:“君子见利思辱,见恶思诟。”卢注:“诟,耻也。”《左传·定公八年》:“公以晋诟语之。”杜注:“诟,耻也。”《离骚》:“忍尤而攘诟。”王注:“诟,耻也。”《吕氏春秋·离俗》:“彊力忍訽。”高注:“訽,辱也。”有以上古注为依据,其结论“‘诟’训为‘耻’”就有了牢靠的基础。
五、关于对文。两词相对即为对文。它是由于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式,而形成了词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的现象。
1、同义对文即词义相同的对文。《抱朴子·君道》:“怒不越法以加虐,喜不逾宪以厚遗。”“越”与“逾”、“法”与“宪”对文。
2、反义对文即词义相反的对文。《尚书·洪范篇》:“木曰曲直,金曰从革。”俞樾指出:“曲直对文,从革亦对文。《汉书·外戚传》注曰:‘从,因也,由也。’盖‘从’之义为‘由’,古亦为‘因’。从革,即‘因革’也。金之性可因可革,谓之从革’;犹木之性可曲可直,谓之‘曲直’也。”
六、关于异文。训诂学中所谓的“异文”,是指同一句话中的某个字,在不同的版本或者篇目中换用了另一个字。这两个不同的字往往是意义相同的,因而可以由其中一个字的意义推知另一个字也具有相同的意义。
如《吕氏春秋·知度》:“故小臣吕尚听,而天下知殷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听,而天下知齐秦之霸也。”毕沅曰:“旧校云:(‘听’)一作‘任’。按:《说苑》作‘任’。”据此异文可知“听”与“任”义同。《说文·牛部》:“㹂,牛很不从引也。”《集韵·铣韵》作:“《说文》:‘牛很不从牵也。’”由此可知“引”与“牵”义同。
七、关于连文。现代多称作同义并列复合词,在古代的典籍中以同义连文最为多见。
在三国时代的注释家笔下,也可以见到“候”“望”连文的用例。如:《国语·晋语八》:“候遮擀卫不行。”韦昭注:“候,候望。”如果再向上追溯,还可以见到秦汉时代的用例。如:《淮南子·兵略》:“前后知险易,见敌知难易,发斥不忘遗,此候之官也。”高诱注:“军候,候望者也。”又《墨子·备穴》:“城内为高楼,以谨候望敌人。”
八、关于变文。我们所说的“变文”是指在句式结构不同的非对偶的句子中,